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日期:2010/7/8 10: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长辈到你家要找你的父母,要怎样做?现在的孩子说:“爸,有人找你!”或者有人来找老师,他说:“老师,隔壁班老师找你。”父母、老师被你呼来唤去,这样很失礼,这也是没有人教导而造成的。譬如有人来找主管,要说:“您先请坐,我去找老板,再回来跟您报告。”要先去问老板要不要接待。很多人会这样说:“老板在那里开会,你自己过去。”结果会议开到一半,人走进来了,要接待也不是,不接待也不是,造成困窘的局面。假如今天你要提拔一个人,一定是提拔处处办事都让你放心的人;一个常常失礼的人,你敢不敢用?所以,接待之礼很重要!

当有人来找长官或父母时,一定要先请客人喝杯水,再赶快去请他们。“人不在,己即到”,假如他们不在,要请教对方有什么事,赶快把事情问清楚,然后告诉对方:“我一定会转告我父母与您联系”,这才把事情做圆满。这些做事能力与礼仪特别重要,一定要在生活点滴当中指导孩子。

我们教小孩礼仪,从进门开始,教他们敲门要缓和地敲三声,不能敲得太急促,以免屋里的人被带动得很紧张。如果他正在忙其它的事情,一时不能来开门,心里会更急躁。当接待客人时,开门后要先鞠躬问好:“阿姨好,叔叔好。”再帮客人拿拖鞋,拖鞋要放在让客人一进门直接可以穿上的地方,每个礼仪都含有替人着想的本质。客人进门之后,孩子要说:“阿姨,您请坐。”就引导阿姨坐下。不能说:“阿姨,您自己去那里坐。”坐好之后,马上去倒水,然后说:“阿姨,请喝水。”这就是接待之礼。假如你的孩子这样去接待长者,他们一定会觉得这个孩子很有家教。在接待的过程中,就训练一个孩子处理事情,不但要有恭敬心,而且要有始有终。有时我们交代学生去找某个人,结果一去无回,后来找他来问:“你找的怎么样?”他说:“没找到。”没找到也要回来报告,要有始有终,对一件事情要负责到底。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一句教诲,我们延伸成接待的礼仪。礼是人与人之间很优美的距离。当我们不懂礼时,给人家的印象不好,人与人之间就容易产生误解、磨擦。所以,接待客人要训练,才能清楚发生哪些情况,应该如何应对。训练可以短时间内达到效果,而更重要的是要教育,让人在做这些事情时,是从内心生欢喜,所谓“诚于中,形于外”。   

有一位母亲,她接待客人的时候会切一盘水果。有一天她不在家,家里来了客人,等她回来后,看到桌上已有一盘水果。而她的孩子还是小学生,这就是上行下效,孩子无形当中都在学习。

在公司里也应该落实这一条教诲。譬如同事的朋友来访,刚好你遇上,你不能说“他在那里”,这样就显得有点失礼。你可以说“你请坐”,为他倒一杯水,“我去帮你找他”。这位客人就会感觉到这个公司的气氛很好,会给人家留下非常好的印象。等你的同事来了,看你还帮他的朋友倒水,他的内心也很高兴。

在政府单位,接待就显得更为重要,不然这是丢政府、国家的脸。有个政府主管打电话到其它部门,一个年轻的研究生接的,态度不大好。主管说:“我找某某某。”他说:“不在!”主管问:“去哪里了?”他回答:“不知道!”就把电话挂了。结果这位主管很生气,开始调查到底是谁接的电话。最后这个研究生的命运如何?被解雇了。之后整个单位接起电话都说:“您好,请问找哪位?”风气大变!当然除了怕丢饭碗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生起对人的尊敬。

除了接待人的礼仪之外,还有讲电话的礼仪也很重要,我们要教导孩子接电话。接起电话来,一定要问候长者或对方:“喂,您好,我是某某某,请问您找哪一位?”假如长辈说:“请问你父亲在吗?”假如父亲在,马上说:“您先请稍等,我去请我父亲。”假如父亲不在,就请问对方:“对不起,我父亲现在不在,请问您是哪一位?有什么重要的事,您交代我,父亲回来我再通知他;如果您现在有急事,也可以打我父亲的手机跟他联系。”孩子做事、办事的能力,就从接电话中,从生活的细节中,慢慢提升。

假如你的孩子往后想得到主管、企业家的赏识,礼仪这一课不能疏忽。有位朋友说,主管常常喜欢找他,为什么?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倒茶,倒得又很自然;什么时候该帮忙夹菜,因为从小做习惯了。接待客人,要让人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就会一团和气;只要和气,事情就能办得顺利成功。所以,接待礼仪要学,而这个学习有赖于家长跟老师在生活当中处处提醒,要有耐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礼貌       弟子规)(五明学佛网:礼貌       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当中「勿践阈」,以佛法来说,有没有 

 蔡礼旭老师:如何在大学、高中教导大学生和高中生学《弟子规 

 《弟子规》从头至尾都是修恭敬心 

 净土法门法师:《弟子规》怎么补救?最好是在无线电广播电台 

 大安法师:《弟子规》与往生之间的关系 

 这个孩子说: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孝顺父母 

 净土法门法师:学习《弟子规》与往生西方有什么关系? 

 口业警示集53(第八章学习说话 二懂得礼貌)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七(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六(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五(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四(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