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太上感应篇浅释:列举六组骄横自护之恶(三)


   日期:2016/6/2 8: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六组恶: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 

无故剪裁,字面意思是没有任何理由地剪裁布匹,意即不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穿衣奢华,以致使用布匹过度;非礼烹宰,是指随随便便就烹宰家畜;散弃五谷,是指不爱惜粮食,任意丢弃浪费;劳扰众生,是指不爱惜牛马等为人干活的这些动物,随意过度地使用它们,让它们辛苦地干一些没有必要的活,这里的“众生”特指为人干活的家畜。以上四句都是不爱惜人力物力的例子。

布匹之中,不仅有织女的人力在里面,还有蚕的生命在里面,一匹布从养蚕抽丝到编制成功,都需要凝聚很多的辛苦劳作,古人有诗说:“一曲笙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机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又说:“风动衣单手屡呵,幽窗轧轧度寒梭,腊天日短不盈尺,何似妖姬一曲歌。”五谷也是如此,不仅有种田人的辛苦在里面,还有牛耕田、马运输的辛苦在里面,古人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布匹五谷这些凝聚着人类与动物的辛苦在里面的东西,不知道爱惜使用,而是任意挥霍,就会大大折损自己的福报。

牛马这些家畜,很辛苦地为人类干活,它们实际上与人一样,都是希求安乐,不希望得到痛苦,随意让它们干活,承受劳作的痛苦,这是大大折福的行为;此外,它们也像人一样,最害怕失去生命,如果随意烹宰它们,就造下了沉重的杀生恶业。这些果报在来世成熟的时候,会招感当牛做马、被人随意驱使烹宰的果报,即便投生为人,也会像牛马一样地辛苦劳作,而且挣不到什么钱,因为这些辛苦劳作只是还债而已。

事实上,不爱惜布匹、粮食、家畜,随意挥霍,都是因为内心骄奢傲慢、以为自己了不起所致。对于凡夫来说,福报都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福报用完了,就会体验衣食艰难、受人奴役的痛苦。因此,一个善良而智慧的人,应该放下骄慢,常念物力维艰,过低调简朴的生活。

朱无繇,家中巨富,他的妻妾都穿奇异的锦缎,甚至袜子也用绸绫制作。他还蓄养了一些歌姬供歌舞娱乐之用,花费也很厉害。后来他遭遇横祸,家道开始零落。朱无繇死后,他的妻妾都穿破袜破鞋,甚至买一尺布的钱都没有了。

赵士周的夫人王氏,去世几天之后,托梦给丫鬟来喜说:“我平生喜好浪费布匹,甚至洗头洗脚,都用水过度。阴间问罪于我,每天都要承受鞭打之苦,请为我将此事告诉士周。”全家听了都很惊讶与悲伤。

以上是两则不爱惜布匹而遭受恶报的例子。实际上,如今的穿着奢华之风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件衣服还完好无损,只是旧了一点,就被丢弃了。人们内心的这种奢侈习气催生了纺织与化纤产业的迅猛发展,消耗掉了无数的自然资源,产生了很多工业污染。如今,如何治理被污染了的环境、让人们呼吸上干净的空气,成了全人类的痛苦话题。实际上,从佛教的角度来看,整治环境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抑制人们内心的贪欲,减少浪费,过简朴而健康的生活。

杭州有个姓马的,卖烧鹅,人们都叫他“马烂头”。他卖烧鹅的名声最大,后胁下害了一个毒疮,一直烂到骨头里面,口中经常发出鹅叫的声音。他的两手有一次不小心进入沸汤之中,幸好很快拿出来了,但手掌上的皮肤都已经被烫得溃烂,看起来就像鹅掌一样。

宋朝鄱阳湖这个地方,有一个市民叫江乙,从事贩鱼生意。曾经买到一只鼋,有一百斤重,放在室内,夜里他听到悲伤的哭泣声。于是起床查看,发现原来是那只鼋在哭泣。江乙非常愤怒,就用木杖打这只鼋,邻居有个老头劝江乙放生这只鼋,他不听。第二天这个老头劝大家出钱,买这只鼋放生。但江乙坚决不同意,竟然杀掉了这只鼋。后来江乙夫妻因为犯事被抓起来关在监狱中,也遭受木杖责打,最终江乙夫妻两个都因饥饿而死了。

唐许俨,靠贩鱼为生。有一天,忽然身体红肿,疼痛得就像被铁块烧身一样,自言看到燃着火的车来烧自己的身体,有上万条鱼,来吃自己的肉。有人劝他做功德忏悔罪业,于是他造了观音像两尊,并发誓改行不再贩鱼、全家都不吃酒肉,这样身体的红肿与疼痛才痊愈。

钱塘这个地方有个人叫怀景元,喜好烹宰鳖。烹宰前先以刀砍断老鳖的头,将血收集起来,他说,这样烹宰的鳖味道鲜美。后来,他的颈部患上瘰疬这种怪病,肉烂头断而死。

吴地人吃黄鳝,喜欢将活黄鳝投入开水之中烫死,然后再烹调。天宝年间,当涂一个贩子,叫他儿子取黄鳝烹宰,黄鳝忽然变成了蛇,有几尺长,他的儿子掉头一看,发现其它黄鳝都变成了蛇,最后全部飞走了。这个贩子的儿子当天就得怪病而死,一家七人,在一个月中都相继死光了。

钱塘这个地方有个人叫吕五,喜欢吃泥鳅。他烹杀泥鳅的方法很残忍,先将泥鳅放在碗中,用盐醋水浸泡,等到泥鳅死掉后,才开膛破腹。他说,这样可以让盐醋的味道进入泥鳅的骨头,这样制作的泥鳅肉酥味美。后来,他患病胸燥,躺在床上,不停地要喝浸泡泥鳅用的盐醋水,口中说“燋了燋了”,于是让家人将他的身体翻过来。就这样每天要折腾上百次,最终肉烂肠溃而死。

泗洲赵璧,梦见亡妻对自己说:“我于生前,杀害物命,尤喜醉蟹,杀蟹甚多。死后,阎王命令将我赶往蟹山,被很多螃蟹用蟹钳钳眼睛,遍体流血,昼夜受苦。请为我写《金刚经》七卷,靠般若的力量,拔除地狱之苦。” 赵璧醒来后,赶紧抄写《金刚经》。抄写完毕后,又梦见亡妻对自己说:“已经蒙您抄写《金刚经》的功德,升到天界了。”

以上是烹宰动物而受恶报的例子,以下是两则教导人们要爱惜粮食的公案。

宋朝尚书丰稷,经常对人说起他年轻时亲近雪窦禅师的事情。雪窦禅师经常教导人们“惜福”,并说惜福之人“人无寿夭,禄尽乃死”。丰稷说:“我一生都遵循此训,凡事不敢有任何浪费。”

明朝张义方,有田数百顷,每年收的租粮,在粮仓中腐烂掉很多。经常扔掉不少粮食,甚至到了用芝麻喂猪、绿豆喂牛的地步。有人劝他将吃不掉的粮食用来周济穷人,他也不听。正德六年,黄河决堤发水灾,很多田地都被淹没,他竟然没有粮食吃而饿死。

下面再说一则不劳扰众生而受善报的公案:沈遇是沈几的儿子,上任杭州知州,上任途中,坐船走水路,用牛拉船只。当时正值盛夏酷暑,随行官员晚上露宿岸上,夜里听到岸上有人说:“明天干什么?”一个声音说:“沈几的儿子做杭州知州,路过这里,我等又要增加一番劳苦了。”又有声音说:“沈几还有儿子做杭州知州啊!”声音呜咽悲叹。随行官员醒来查看,发现岸上有几头牛在流泪。亲历这件事的人都感慨:“谁能说这些牛不是沈几的亲朋故友呢?”沈遇听说这件事后大惊,马上命令减掉牛的拉载。没多久,沈遇就升职了。

摘自《太上感应篇浅释》(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如居士       太上感应篇)(五明学佛网:明如居士       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蔡礼旭:我们奉行《太上感应篇》,要给大众信心 

 印光大师极力推荐的《太上感应篇》《集福消灾之道》精简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小本珍贵版)(全)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文 

 太上感应篇(精校版) 

 《太上感应篇图说》09: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读懂古今第一善书《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