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陀在菩提树下究竟证悟了什么?为何发生六种震动?


   日期:2016/6/10 8: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陀在菩提树下究竟证悟了什么?为何发生六种震动? - 妙如 - 妙如博客 心灵家园


  释迦牟尼佛当时证悟宇宙实相时,山河大地发生六种变化与震动。这些变化一般上大家只把它当是一种神迹故事来看,难以理解其现象背后原由。若按照现代物理科学来解释,这当中就蕴涵着现代量子力学与弦理论的原理。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的瞬间,实际上是‘自我’彻底消融,化入虚空宇宙最深层的万象时空当中!若以心灵学结合物理学来看,那是从一种常态的心灵意识(无明),瞬间瓦解,灵明自性彻底消融入超时空维度的宇宙实相。心灵意识从质量上的质变,进入量能上的量变。这过程若从物理层面来说,就是心灵能场从物质的原子层,瞬间瓦解渗透入了原子核内的中子、質子、夸克、光子、以至融入最細微难思的‘弦’态場域。这瞬间的粒子空间能场跨越,可以说质变与量变同时在进行。在微观的物质能量场来看,这一举动将在各个空间维度里,释放出无与伦比的量子能场效应,继而产生能场震动现象。这说明了人类在超微观的心智意识层里,若对固有的事物认知有所改变,心念意识上产生质变的话,那么在宏观的各宇宙维度空间向度里,也同时产生量子能场量变的现象。这能场的发生将会是大无其外,小无其内。佛经上说当时‘他化天’上的魔宫发生震动摇晃,地球也产生震动摇晃的异象,一切都因这既微观又庞大的量子效应而感受到的同一现象。

  以量子力学原理来简单解析佛陀在菩提树下证道当时,山河大地发生六种震动神密现象,是想让大家从微观的物理层,进入玄妙难思的心灵层,并以科学的角度来看待心灵能场在修行中所展现的力量。若能理解物质科学在微观上变化的现象原理,明白了心理和物理之间的微妙联系,自然就不会觉得神通的神秘与玄妙。要知道,人类的心灵能场无始以来,当下与宇宙万物,间不容隙的相互连接,同时与各维度粒子、时空、法界相互重叠连成一体。可以这么说,在每一粒子维度上的超越与突破,既意味着‘界’的突破,其所展现出来的空间概念,将会与我们肉眼所看或感知到的世界,会有极大的差异。这意味着人们在禅定中所经历的各种境界,其实是一种自我现象认知的探索;从一种由相对而成的世界,逐步消融无始无明幻境,渐阶契入无限自性,与一真法界合一,从而体证生命实相,了知宇宙初因,回归本源大道。

  

佛陀在菩提树下究竟证悟了什么?为何发生六种震动?


  所以从原子→核子→質子→夸克→光子→弦,每一维度的突破与跨越,都会有一番新的景象呈现。这即证明,我们目前所处的时空,是属于分子原子结构层;在这原子层内,还有其它更细微我们感受不到的内部结构世界。这清楚说明了一件事;我们实际上是处于时空相互重叠,维度相互并存的世界。在这基础概念下,也间接阐述了‘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教哲理精要。世尊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里开示:“微尘刹土之空间,互相融入不思议,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已多次揭示,我们所在的虚空宇宙,具有多维度的时空,当中层层相叠重重并存,无有穷尽!以现代最新的量子物理与弦理论来解读《华严经》内此等难思议之虚空法界现象,一切就显得合情合理。古人常说举头三尺有神灵;我想不只在头上三尺而已,十方法界神灵实际上存在于我们当下所处的任何地方!

  所以心念的变化,即是时空万物的变化;各时空能场也同时相对改变。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变化呢?事实上已经起到变化,只是这变化太细微玄妙,以人类粗糙的感官觉知不能察觉出来。再来是一般人的心灵能场的力度,也还没发挥到足以彻底改变物质的外观现象。只有非常少部分心灵意念能场庞大的人,才能达到随时分解与重组物质的形态结构,这就是经书所言的神通法力了。以科学看佛学,用物理说佛理,相互说明引证,就不存在唯物还是唯心的偏颇。佛经最终的经义精髓,是圆融的般若智慧,当中是完整的色空一体。实际上大家无量世以来,一直都具足这完整的如来德性智慧,只因诸多妄想不能证得而以。

  南怀瑾大师: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

  佛陀所证悟的是:“我现在知道的和世间上的人所知道的不一样,我认为美好的,他们认为不好,我认为道是至真至贵的,而众生畏苦裹足不前;我体悟到欲念的痛 苦,而众生贪爱趋之若鹜。”佛陀所证悟的是什么道理?现简单地将之分为四点来说明,但实际上真正的证语是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只能通过实修实证去证得:

  一、佛陀感到过去的人和事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历史上的种种都历历如绘地展示在眼前,过去、现在、未来,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三个阶段,时光流年,被一条细长 的环索,绵绵密密的联缀在一起,原来无始无终的时间,是在当下的一念,这一念之下已具足了三千大千的风光霁月,说明了佛陀的修证已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佛 的法身存在于一切时中。

  二、佛陀感受到远近的世界,慢慢地向他靠拢而来,山河大地在他的眼前,散发出五彩的光芒。过去污秽的,现在转变成清净;过去丑陋的,现在是多么美好;过去 黑暗的,现在呈现着一片的光明。从青山的翠碧中,他体悟到了佛性真如;从溪涧的涓流里,他证验了无我的真谛,感受到了生命的永恒。世界的远近,对佛陀好像 已经没有了隔碍。这说明了佛陀所觉悟的已经超越了空间的有限性,遍一切处而常转FALUN。

  三、佛陀觉悟到世间上的烦恼不如意,只是假名而已,而众生无知,执假为真,计较人我是非,妄起贪瞋痴,以圣者的智能来看,实在是百无聊赖,甚为可悯!佛陀 证悟到生死无非假相,众生随着业力,在生死之流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常人不知,信以为实。其实生死不是两个,而是同一件事。表面上看起来,生命的诞生有 种种的形相,种种的欢喜;生命的殒灭,有种种的伤感,种种的悲哀。以悟者的心智观察,则一切皆为虚妄,死亡只不过如同旧屋残破剥落,搬了新家而已,身体好 比房子,损坏了,换一个好身体,如是而已。事实上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并非真正的生,死也非真正的死,吾人之所以贪生厌死,乃“我执”在作崇,一旦有了我执,世间上的纷扰、动乱、痛苦就如影随形般逼迫而来。去除了我执,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一如,表里不异,当下就能得大解脱,获大自在。佛陀此时的心 情,恰如般若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除去我执,证得我空,因此能够度一切苦厄,超脱生死轮回。

  四、佛陀觉悟到我和一切的人类、万物,原来没有对待、差别,虽是草木砂石,也具有菩提道种,皆为平等。佛陀发出震撼古今的宣言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 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而不能证得。”一切众生,本自具足佛性,只是众生因为妄起执着,一念不觉,遂沉沦于生死海中,佛陀证悟到人生也好,宇宙也好, 一切都被包含于万法缘起的理则之中。所谓缘起,即待缘而起,没有独立性,恒常性,所谓缘起者,即相互因成,物物之间,互为因缘,关系密切,人我本为一体, 我和你非二,乃至一切万物皆无差别,生命彼此是贯穿在一起的,融合在一起,彼此没有隔阂,没有障碍。一切的生命皆由如来藏中所引发,菩提种中所生,我即众 生,众生即我,因为万物一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帮助你,非帮助你,而是爱护自己。我仇恨你,即仇恨自己,如果能够了解此理,则人人彼此应该互相尊重, 共容共成,佛陀由于证悟了实相,因此兴起大慈悲心、大平等心,运用大智能来救度和他一体不二的众生。

  

佛陀在菩提树下究竟证悟了什么?为何发生六种震动?


  佛陀证悟当下所展现的量子心灵效应现象

  宣化上人:为何大地发生六种震动?

  此为宣化上人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讲叙的《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序品第一 。

  何为六种震动? 就是震、吼、击、动、涌、起! “震、吼、击”是声,意思是有震、吼、击的声音;“动、涌、起”这是形;意思是有动的形象、有涌的形象、有起来的形象。三个是声,三个是形。这六种震动,也就是表示六根。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震动有六种,要是把它扩大来讲,每一种里头,又有三种,这三六就是十八种。这十八种的表法,就是表示十八界。十八界,是六根、六尘、六识。六根,是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尘,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每一种怎么又可以变成 三种呢?

  “动”有:动、遍动、等遍动。

  “震”有:震、遍震、等遍震。

  “吼”有:吼、遍吼、等遍吼。

  “击”有:击、遍击、等遍击。

  “涌”有:涌、遍涌、等遍涌。

  “起”有:起、遍起、等遍起。

  怎么叫动?怎么叫遍动?怎么叫等遍动?“动”,只是这一个地方的震动。“遍动”,这是一四天下都震动了。一四天下,就是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所照临的 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和北俱卢洲。这四大部洲都震动了,这叫遍动。“等遍动”,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统统都动了,尽虚空、遍法界都震动, 这叫等遍动。

  这六种动法,又代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一动,表示什么呢?表示破我们的无明。因为你若要经过这六个阶段,就要破六次的无明; 你破一次,无明就少一点;破一次,就少一点;破六次,所以叫六种震动。这六种震动,修习禅定的人都有的,都会亲身体验;就不坐禅的人也有,就是表示净六 根,只是六根的震动而已。

  拿“涌”字来讲,从东边涌出,从西边没下去──东涌西没,这从东边开始。东方是属木,木是青色的;青色在人身上,是属肝,又主于眼睛,所以这是属于 眼根。南方是属火,火是红色的;红色主于人的心,舌头属于心,也是红色的。西方是属金,金是白色的;白色在人身上,是主肺,在六根,是属于鼻,鼻子属于 肺。北方是属水的,水是黑色的;黑色在人身上,就主肾经;肾在人的六根,就属于耳根。

  这是表示什么?表示这眼睛的功德生,则鼻子的烦恼灭;鼻子的功德生,则眼睛的烦恼灭了;耳朵的功德生,则舌头的烦恼就灭;舌头的功德生,则耳朵烦恼 就灭。这也是与其他的五根,互相交流这种功德和烦恼。这六根,每一根都有功德的;将来到《法华经》的后边,都会讲“眼睛有多少功德、耳朵有多少功德、鼻子 有多少功德、舌头有多少功德”;在《楞严经》上也有讲过。所以它功德生时,烦恼就灭;烦恼生时,功德就灭,互相来震动。

  身是主于四方的,这眼、耳、鼻、舌,都属于身;意,有一种攀缘这四种的功能。所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是外边的六种震动,有三种是声、三种是形;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内里边的六种震动。

  里边震动,就是六根;这六种震动,就表示在六根的门头震动。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互相帮助,也可以说它们结成一党,狼狈为奸。怎么叫狼狈 为奸?狼和狈,必须要在一起,才能走路;若不在一起,它们就不能走路的。为什么?因为这个狼、狈,和普通豺狼不同;狼的前边那两条腿长、后边那两条腿短, 狈的前边那两条腿短、后边那两条腿短长,狼没有狈就不能站立,狈没有狼就不能走路,狼和狈常常相附而行,所以这叫狼狈为奸。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也是,它可以作恶,也可以作善。向下边跑,它就可以令你的法身,跟着它们到地狱里去;或者做饿鬼,或者转畜生,都是 因为这眼、耳、鼻、舌、身、意带你去的。要是成佛呢?也是由眼、耳、鼻、舌、身、意互相合作;你帮助它、它帮助你。好像我讲的,鼻子的功德生出来了,眼睛 的烦恼就灭了;眼睛的功德生出来,鼻子烦恼就灭了。什么是眼睛的烦恼?什么是鼻子的烦恼?你所愿意看而得不到的,见着,心里就生出贪心来,就有一种烦恼; 这个烦恼,是因为眼睛而造成的,这就是眼睛的烦恼。

  眼睛的功德是什么?眼睛看见经典,哦!这个经典这样好,我要读一读!这也是眼睛帮你心里明白这个经典的道理。我眼睛看见佛像,于是就拜佛;为什么你 拜佛?你眼睛看见佛像,就“我要恭敬、我要供养”,这眼睛有了功德,来帮助你了。那么眼睛可以帮助你,鼻子、耳朵也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统统 都是这样子,都有这种的力量,也可以帮助你,又可以破坏你,看你怎么样去做?你要是根据善功德去做,眼、耳、鼻、舌、身、意,就帮着你去做善功德;你要是 以罪孽过做基础,去造罪孽过,眼、耳、鼻、舌、身、意,也可以帮助你去造罪孽过。《楞严经》上说,你堕地狱也是因为你的六根;你成佛,也是因为你的六根, 没有旁的。所以我说“愚痴就是智慧”,也就和这六根的道理是一样的。你听经听多了,一通一切通,一了一切了,一知一切知,一觉一切觉。

  自性如虚空,真妄在其中;

  悟彻本来理,一通一切通。

  这六种震动,不离于你个人的六根;你六根为什么要震动?这个震动就表示破你的无明。为什么要有六种呢?要六番破无明──就是破凡夫的无明,破初果的 无明、二果的无明、三果的无明、四果的无明,然后再破十地的无明、等觉的无明;破了等觉的无明之后,就是妙觉,这才成佛了。大地六变震动,也就表示这六个阶段,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菩萨、佛,这六种次第成佛的果位。这是“六种震动”大略的意思。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陀       震动)(五明学佛网:佛陀       震动)  

 其它: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其它:佛陀——觉者(于晓非) 

 李志夫教授:泛论佛陀及中论缘起理事观与逻辑理事观 

 演培法师:部派时代的佛陀观 

 净界法师:佛陀的愿力对每一个人的加持,肯定是完全不一样 

 徐文明教授: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 

 洪修平教授:佛陀本怀与中国佛教的特点 

 杨曾文教授:泰国的当代佛教思想家佛陀达沙比丘 

 楞严悲华法师:佛陀的真爱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的随宜方便教学法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与摩诃迦叶的法谊 

 菩提法师:佛陀——永恒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