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太上感应篇浅释:例举嗔贪所引剧恶(三)


   日期:2016/6/15 8: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七、苛虐其下,恐吓于他。

苛虐其下,是指上级对下级要求苛刻、稍有不如意就进行责罚与虐待。苛,是指内心苛刻、爱挑毛病、很容易被激怒;虐,则是指由内心的“苛”而导致的言语上的辱骂与行为上的殴打、治罚。

心如何付出就如何得到,苛虐下级实际上就等同于苛虐自己。当苛虐下级的果报来临时,自己就会遭遇被苛虐之事。因此,一个智者一定要以宽厚为根本,善待他人。例如,佛陀在经典里面就曾谆谆教诲:“一切世人,视其奴仆,当有五事:一者,先宜知其饥渴寒暑,然后驱使;二者,有病当为医治;三者,不得妄用鞭挞,当问虚实,然后责治,可恕者恕,不可恕者训治之;四者,若有纤小私财,不得夺之;五者,给与物件,当令平等,勿得偏曲。”

宋朝杨万里的夫人,平时虔诚念佛并且吃素。年纪已经七十多岁了,在冬月里每天坚持很早起床,到厨房亲自烧一锅粥,分给家中奴婢,让他们吃了之后再干活。儿子杨东山说:“天那么寒冷,您何必这么早起让自己受苦呢?”杨夫人说:“奴婢、仆人也是人,清晨寒冷,要使他们胸中有热气,才可让他们做事。”

汉朝的刘宽,对待下人非常宽厚,即使很匆忙或要事当前,也不会言语加速、脸色难看,而是依然语言平和、脸色安详。夫人想试试他宽厚的程度,看看他到底能安忍到什么程度,于是有一次等到他上朝前,朝服都穿好后,让婢子端着一碗羹汤,故意打翻,弄脏他的朝服。刘宽仍慢条斯理地问:“羹汤有没有烫着你的手?”脸上没有半点生气的神色。

胡泰的母亲,性情残酷,每次鞭打家中婢女,狠毒异常。她死后十年,父亲又娶了后妻。一天胡泰出门在外,家中要宰杀一只鸡,这只鸡忽然说起人话:“不要杀我,等泰儿回来后再说。”过了一会,胡泰回来了,鸡绕着胡泰的座位,喃喃自语地说:“因为虐待婢女,托生为鸡。”同时说了很多家中的事情。胡泰哭泣着将此事告诉父亲,于是家中就决定养着这只鸡,这样过了几年。但是,这只鸡因内心嫉妒经常飞来啄后妻。一天胡泰出门不在家,后妻就将这只鸡捉来杀了。

洪州司马王简易,得逆气攻心病而死,死后又复苏,对妻子说:“我曾经驱使家中的小仆人,因管束殴打太严,导致他死亡。刚才我到了阴间,被小仆人在阎王面前控诉,无法化解。我的这个逆气攻心病,就是他作怪才有的。”他的妻说:“小仆人怎敢这样放肆?” 王简易回答说:“阳间有贵贱,在阴间大家都是平等的。”不久王简易就死了。

恐吓于他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在他人遇到急难时,不但不去安慰,反而故意将事情说得很严重,让他人生起恐惧忧愁之心;二是为了谋利或者报复,故意虚张声势说假话,让他人因害怕而被迫就范,从而使自己的私欲得到实现。

在菩萨的布施度中,有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施。其中的无畏施就是在众生遇到厄难恐惧之时,挺身而出,遣除众生内心的恐惧。菩萨因为常施众生无畏,因而内心安详,具足勇敢与力量。例如,观世音菩萨因地就常于众生怖畏急难之时,布施无畏,而得证圆通,在他成道之后,南阎浮提众生,都称观音菩萨为“施无畏者”。相反,恐吓于他者内心常常会生起恐惧不安,来世会投生为老鼠、麋鹿之类的胆小动物。

下面是一个恐吓他人得恶报的公案:湖州有个小贩,在永嘉这个地方贩卖生姜。富人王生,因与他还价导致彼此争吵,进而彼此相互殴打,导致这个小贩倒地昏迷,后经急救,渐渐苏醒过来。王生很内疚,就赠送这个卖姜小贩一匹绢布。这个卖姜小贩拿了这匹绢布就想先回老家湖州一趟,经过长江渡口,摆渡的船夫问他在哪里买的这匹绢,这个卖姜小贩将所有经过都告诉了这个船夫。船夫顿生恶念,从这个卖姜小贩手里买下了这匹绢布和卖生姜的篮子。等卖姜小贩离去之后,这个船夫就找了一具无主尸体,用船撑着,去到王生家中,对王生说:“今天下午有个湖州卖生姜的小贩经过我的渡口,对我说,他被你殴打,快要死了,让我替他叫他父母妻子来告官,并留下绢布与篮子为证,后来过了不久他就气绝身亡了。我不敢不来告诉你这件事。”王生全家都很恐惧,哭泣着哀求船夫不要声张这件事,并贿赂了船夫两万钱。这个船夫故意勉强答应,一起埋了那具尸体。王生家中有个仆人对王生早已怀恨,听到此事后就到县衙状告王生打人致死。王生被捕入狱后,恐惧忧愁而死。次年,这个卖姜小贩回到永嘉,来到王生家拜访王生。王生的儿子以为是鬼,吓得魂不附体。这个卖姜小贩告诉王生的儿子,当时他并没有死,今天特来感谢王生当时赠送绢布的恩德。王生的儿子于是留下卖姜小贩,并拖着那个告状的仆人,一起去见官。官府以诬陷罪捉拿了船夫与仆人,后来船夫与仆人都死在了牢狱之中。

八、本段小结。

《感应篇》的这段文字例举了贪嗔所引发的一些剧恶。其中“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是由嗔心所引发的恶业,“埋蛊厌人”是杀人之恶业,“用药杀树”是毁坏环境的恶业,“恚怒师傅,抵触父兄”是对师傅及父兄这两种尊长对境造嗔恚的恶业。“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是由贪心所引发的剧恶,其中“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指出了贪心的心相——不该自己得到的而硬要去强求;“掳掠致富”是盗取财物,“巧诈求迁”则是窃取职位;“赏罚不平”是因贪图他人恭敬所致,“逸乐过节”则是因贪图享乐所致,“苛虐其下,恐吓于他”则是因贪图他人臣服、欲控制他人而造下的恶业。

《普贤行愿品》中说:“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过去所造的一切身口意恶业,都是因为内心的贪嗔痴而有,这些恶业造下之后,就会招感未来的痛苦,因此我们要厉力忏悔。在“贪嗔痴”三者中,“痴”是根本,有了“痴”就会有“贪嗔”,有了“贪嗔”就会造作恶业。所以,要断除“贪嗔”所导致的恶业,最重要的就是断除隐藏在心中的“愚痴”。

所谓“愚痴”,实际上就是对因果与空性的未知、谬知或怀疑。因果律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所遭遇的一切都是自己过去的思想所导致,未来所遭遇的一切都是由现在的思想所导致。知道了这个因果与空性的奥秘,我们就不会对眼前不如意的外境生起嗔心,因为这是自己过去的思想所致,假如要嗔恨,就应该嗔恨自己过去的思想;此外,眼前不如意的外境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没有任何真实性可言,当内心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时,就会彻底断除嗔恚。知道了这个因果与空性的奥秘,也不会对悦意的外境生起贪心,如果心有所求,就自然会通过祈祷、积累资粮等方法去获得,因为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在的身口意所决定。

如何去忏悔已经造下的恶业呢?要通过四种力量去忏悔。第一种力量就是皈依力,也即内心深深相信佛菩萨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完全具备净化自己内心恶业的能力,深深相信心的力量不可思议,罪从心起,一定也能从心而灭。第二种力量就是后悔力,要对往昔自己身口意造下的种种恶业内心生起强烈的后悔心,当后悔心生起的时候,就能对过去的恶业起到抑制的作用。第三种力量就是遮止力,也即发誓从今往后,绝不再造类似恶业。第四种力量就是对治现行力,也即摧毁相续中的恶业种子,使之不能现行。最殊胜的对治现行力就是观想金刚萨埵佛尊在自己头顶,自己一边念百字明心咒,一边观想头顶的金刚萨埵佛尊降下甘露——甘露注满全身,净除一切身体之上的恶业,包括各种病障、魔障与业障;甘露注满喉轮,净除一切语言上的恶业;甘露注满心轮,净除一切意恶业。通过这样的观修,就能摧毁阿赖耶识中的恶业种子,使之不现前果报。

摘自《太上感应篇浅释》(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如居士       太上感应)(五明学佛网:明如居士       太上感应)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蔡礼旭:我们奉行《太上感应篇》,要给大众信心 

 印光大师极力推荐的《太上感应篇》《集福消灾之道》精简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小本珍贵版)(全)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文 

 太上感应篇(精校版) 

 《太上感应篇图说》09: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读懂古今第一善书《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