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太上感应篇浅释:例举种种口恶(三)


   日期:2016/6/20 9: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六、造作恶语,谗毁平人。
      意思是,编造谣言诋毁平白无辜之人。例如,对于守戒严谨的出家人,故意捏造他犯戒的谣言,以达到诋毁这个出家人的目的;对一个作风正派的人,故意编造一些花边新闻在人前散步,以败坏其名声;对于一个工作勤奋的人,故意捏造他懒惰不负责任的传闻在领导面前宣说,以败坏领导对他的信任。这些都是“造作恶语,谗毁平人”的例子。“造作恶语,谗毁平人”这件事,同时造下了妄语与离间语这两个语恶业;如果因此酿成人命,就同时也造作了杀害人命的沉重恶业。对于造作这种恶业的人,今世会感受诸事不顺、眷属分离、常闻诽谤之声的痛苦,命终之后会堕入拔舌地狱,感受更加难忍的痛苦。
      古语说:“谗言慎莫听,听之祸殃结,君听臣当诛,父听子当决,夫妻听之离,兄弟听之别,朋友听之疏,骨肉听之绝。堂堂七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背后说人坏话的谗言,其危害如此之大,所以听到的人不可不谨慎,要知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听到别人到自己面前来传播离间语,可岔开话题,千万不要兴致勃勃地去聆听,甚至听完之后再去传播给别人。须知,背后言人过失、传人过失,最伤阴德,更会招致鬼神愤怒,灾祸临身。
      高平的孝廉王某担任中牟县教官时,有姓李的书生与同乡二人有矛盾。一次,督学官来这里考察,那二人贿赂王某,嘱咐将李生的“劣迹”向督学举报,说他长期欺侮继母,大概还有一些说不清的事,以此来诬陷李生。督学革去了李生的功名,打了他的板子,并且将李生关进监狱,拟定罪状。李生受伤怨恨,死在监狱。过了一个月,王某忽然患了奇怪的病,昏沉睡卧,看见有人对自己说:“李生控告你。”接着被带到一座公府,主事之人严峻地诘问他诬陷李生之事,王某开始还抵赖,旁边的衙役就将他拽到下面,进行拷打和夹板子,王某才伏法,招供说:“是那两个人嘱咐我干的,李生的罪状都是他们手书的,我也不知道李生很快死了。”主事之人又派人将那二人押来,和李生、王某对证,陷害属实,于是对他们采用了重刑。王某因为哀求认罪恳切,得到从减豁免,但仍然打了几十大板。三天以后才苏醒,发现因被拷打夹板,胫骨俨然有损伤的痕迹,因受到杖责,臀部居然红肿,痛苦痉挛,不能够坐立了。向周围人询问先前贿赂他的那两个人的情况,得知都同时得了急病死了。这就是“造作恶语,谗毁平人”而受恶报的例子。
      七、毁人称直,骂神称正。
      寻人过失而言人过失,还将自己的这种行为称为“正直”;因不满现状而指责神灵不公,还自诩自己行为“公正”。“毁人称直”者,不仅造作了妄语与离间语的恶业,而且内心还有极大的邪见——诋毁他人的妄语与离间语明明是恶业,却自认为是善业,将其称为“正直”,这是内心善恶颠倒、具足邪见缘故。“骂神称正”者,不仅对严厉的对境造作了粗恶语,而且内心还具有邪见,认为上天不公平。其实,上天永远是公平的,上天的公平不是凡夫肉眼所能察觉的,所以,凡夫根本没有资格去指责神灵不公,妄称只有自己才是公平正直的。
      用苛刻的眼光看人,处处寻人过失,并且在别人面前宣说,以达到毁坏他人的目的,这种人内心已经被傲慢与嫉妒烦恼所蒙蔽,不仅刻薄而且心胸狭隘,但自己对此毫无觉知,还觉得自己正直,这是内心黑白颠倒、善恶不分的表现。
别人比自己好,不但不随喜,还心生嫉妒,觉得上天不公;自己遭受苦难,不但不反省自己的身口意,还抱怨指责上天不公;这是对因果极其愚昧之相。事实上,因果是最公平的,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说,心性这张天网周遍一切处,虽然它隐秘难以被人认知,但不会放过我们的任何一个念头。《中庸》上说:“道也者,不可须臾而离,可离非道也。”因果之道,万物的运行不可须臾而离,如果可以离开,因果就不成为道了。
      明代嘉靖年间,豫州人周景瑜性格狂荡放任,认为天下没有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人。如果听说别人做好事,不是诋毁别人“腐儒斋公”,就是说“姑息养奸,沽名钓誉”、“假公济私”,种种恶毒的语言,使人难以接受。如果听说别人犯了错误,则或者写诗句,或者编造歌谣,到处传播宣扬才肯罢休。他曾经对人说:“肯定对的,否定错的,是夏代、商代和周代的正直之道,近代人阿谀奉承成了风气,上天不生下我,谁为世上挽救颓废的风气?”他又夸自己的文章是天下第一。他的兄长曾严肃地劝诫他,他回答道:“兄长的文章是茅房草屋,只可藏土缶和瓦器于其中,而我的文章可藏于五凤楼,衣冠之富有,金玉之奇异,没有不具备的,怎么可以与孟郊、贾岛这样的穷汉之士相提并论呢?”这年参加乡试,他的兄长榜上有名,周景瑜却落选了。兄长笑着对他说道:“茅房草屋有了买主了,弟弟的五凤楼建造好了没有?”周景瑜惭愧不能回答,心里很生气怨恨,他将应当分有的田地全部典卖给人,想去都城另外寻找事业,以期望有一天发达,堵住兄长的嘴巴。哪里知道罪孽既然深重,报应自然加速。周景瑜的妻子不规矩,给家庭带来了羞辱。他的妻子平素有外遇,将他变卖家产得的银子分文不留,带上与情人私奔逃走了。周景瑜怕丢面子,不敢向官府报案,每天关住门苦闷地坐着,不和亲戚朋友见面。知道这件事的人,改变古语嘲笑道:“周郎文字高天下,赔了夫人又失金。”周景瑜于是四处流落,多年没有回家。有人传说他在邻近的城邑喝醉酒后上厕所,掉进粪坑死了。这是恶口诋毁他人的报应。
      青溪有个水仙祠,供奉着女神像,相貌特别端庄美好,当地的乡下人将她推奉为土神,没有一天不祈祷祭祀的。当时正值二月,水仙祠内梨花盛开,有几位读书人进来游览观赏。一位读书人掀开帷帐看见女神像说道:“多么美的女子!如果是活人,我就把她娶为小妾,供我床第之欢。”众人都惊愕地相劝,他大笑说道:“鬼神是由阴阳二气构成,哪里有形体?哪里有仙女?这是乡下的愚昧人设立的化缘工具而已,各位仁兄读书明白事理,为什么相信这呢?”于是拿起笔在墙上题写道:“绛红衫子素罗裳,宛似人间窈窕娘,若使争艳桃叶渡,板桥西畔做名娼。”众人都鄙视他的狂妄,也就不再劝导他了。转眼到了考试的日子,参加考试的这几位读书人同住在文昌阁内。一天晚上,梦见文昌帝君升殿,金章玉佩,侍卫森严,威严的仪表整齐肃穆,桌案上有一张状纸,众人低头叭着不敢往上看。文昌帝君责备道:“登科名字在桂录上记载着,一旦触犯了色戒,就要遭到除名落第。民间的女子尚且不可以调戏亵渎,何况神仙呢?青溪的女仙向我这里告状,说你们这些人写诗谩骂她,有这件事吗?”众人都回答道:“这是某人做的事。”文昌帝君命令检查禄簿,某人的名下注释着本次科第二名乡魁,文昌帝君拿笔涂抹了他,在女仙的诉状下批示道:“某书生见女色起奸YIN心,已废除他的科名。咒骂神仙的罪恶,由神仙本人进行追究整治。”众人醒来后说起梦里的事都相同,某人仍不害怕,说道:“文昌哪里管理这样的闲事呢?看一看泥塑的女鬼能把我怎么样。”等到他参加考试时,七篇文章都写得非常好,自己感觉很得意。他端着蜡烛写到夜里三更时,忽然看见青溪水仙站在他面前,打他的脸说:“哪里来的狂妄书生,敢来亵渎我。你科举的名字已经免除,魁星的光芒已经消失,有什么可怕的?”命令侍女有的拿着木棒,有的拿着竹杖,一齐向他打来,某书生于是发疯了。自己将试卷撕碎,嘴里胡言乱语。巡查的差役向监考官禀明,命令人将他抬出去送到寓所,他很快就断气了。这是侮辱神仙并自以为自己了不起而受报的例子。
      摘自《太上感应篇浅释》(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明如居士)(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明如居士)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蔡礼旭:我们奉行《太上感应篇》,要给大众信心 

 印光大师极力推荐的《太上感应篇》《集福消灾之道》精简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小本珍贵版)(全)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文 

 太上感应篇(精校版) 

 《太上感应篇图说》09: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读懂古今第一善书《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