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亲友书》讲解(七)


   日期:2016/6/30 21: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6年6月18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继续讲《亲友书》.

  今明后明至究竟,今暗后暗至最终,

  今明后暗至终点,今暗后明至圆满。

  如是四种类型人,国王当做第一种。

  这是龙树菩萨对乐行王的教诫:人有四种类型,国王尽量做第一种人。

  “今明后明至究竟”:这是第一种人,也是佛经中讲的——从光明走向光明——今生安乐,来世也安乐。

  今生我们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身心都非常安乐。我们现在在传播临终往生之方法——藏传净土法和无比殊胜的即身成佛之方法——光明大圆满。如果根基好,有福报,随时随地都有见性的机会。如果对光明大圆满法生起了无比的信心,依教奉行,精进学修,可以即身成佛。成佛了之后得到的是永恒的安乐。

  如果根基不太好,可以修藏传净土法,临终的时候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我们可以享受极乐世界的福报,还可以乘愿再来度众生。这时虽然我们在六道里,但是不会遭受六道的痛苦。如同《华严经》里讲的一样:“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这也是从光明走向光明。今生解脱或即身成佛是上等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机缘,有这个福报,如果能珍惜、能精进学修,根基好的人,可以即身成佛。根基不太好的人,也可以临终往生。

  还有一种,如果修人天道,能断恶行善,这样生生世世都能获得人身,享受人间的福报。

  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人,处处求世间福报,特别向往获得世间的安乐,但这也不是平白无顾就能获得的,也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的。有些人虽然有一些世间的福报,但这是前世修来的,有一天会穷尽的,所以现前的福报都是不可靠的。我们讲人天道,如果能精进学修,有属于世间的正见,在这个基础上断十种恶,行十种善,这样生生世世都能得到人间的安乐,这也算比较下等的,但也可以说是从光明走向光明。

  “今暗后暗至最终”:这是第二种人。佛经里也讲从黑暗走向黑暗——今生非常痛苦,来世也苦不堪言。因为人都有无止境的欲望,社会上有的人为了钱,有的人为了权,有的人为了某种利益,不择手段,最后依然大失所望、一无所获。比如农民、牧民,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为了生计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非常辛苦和艰难,但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想要的福报。有些农民再努力、再奋斗,仍然没有钱,没有权,没有福报;有些牧民放牦牛、放羊,非常艰难和辛苦,不是很轻松的事,但最后还是没有赚到钱,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

  还有一些屠夫、妓女等下等种姓的人,也不想做这种事,但是迫于生计,也是业力的感召,非要做这种事情,最终也没有如愿以偿。屠夫、妓女都不可能变成富贵之人。

  还有很多众生感受痛苦,比如突然生病瘫痪了要遭受痛苦,还有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不欲临苦等。造业是为了生存,为了让自己生活得好一点儿,不择手段,从事各种各样的恶业,来世要堕落恶趣,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而且一旦堕落恶趣,出头无期,无法三恶道中逃脱。三恶道的痛苦在轮回过患里讲过,非常不可思议,难以忍受,这是黑暗走向黑暗。

  还有些人平时很好,突然业力现前了,犯了一些不该犯的戒,破坏了誓言。这种人也要堕落恶趣。如犯了五无间罪,来世不要经过阎罗王的审判,离开这个世界之后,直接下无间地狱。还有近无间罪,凡夫都有贪心,有些人对出家人生起了贪心,破坏了出家人的戒律,让他们还俗,这属于近无间罪,基本上跟无间罪相同,这种人今生没有好下场,来世基本上都会直接下地狱。

  我们现在是凡夫,做不到不生贪心,但是绝不可以对出家人生贪心,不可以扰乱出家人的清净心。男众(女众)对女众(男众)出家人生起贪心,影响他的相续,虽然没做什么过份的事,但经常有一些扰乱他心的行为,这也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罪业。

  在同一个道场,如果出家人之间生贪心,甚至破坏戒律,上师如意宝曾经讲过,这是非常严重的罪业。这是吃上师的肉,喝上师的血,是活生生的魔鬼!所以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守戒律,少接触、少联系,不造不必要的业,也不犯不该犯的戒,这是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这种人在今生不可能得到安乐,不可能有什么好的结果,来世就更不用说了,肯定要下无间地狱(金刚地狱)的。所以一定要注意。

  “今明后暗至终点”:这是第三种人——今生安乐无比,后世痛苦不堪。这是从光明走向黑暗。这里的“光明”指人间的福报。

  我们都有这种希求:都想发财,都想升官。其实当你真正发财了或真有权力了,肯定会造很多很多恶业,就像现在社会上的人一样。有些人有权力,靠权力造了很多很多恶业,没有权力的人造的恶业他会造,没有权力的人不能造的恶业他还会造。有权力就会有很多人听他支配,身边的很多人只能受他摆布,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心安理的等,但是他同时在造业,来世要堕落,要遭受痛苦。

  有一种说法,罪业特别严重的人,快要堕落地狱的时候,会先做一次国王。做国王不一定是好事,有些罪业特别严重的人会做国王,因为他通过做国王享受安乐,在几年,最长在几十年当中,把生生世世中积累的善根福德全部耗尽,然后下地狱,这是白业穷尽了。堕落之后,再也没有脱离的机会,再也不可能从三恶道当中超脱。

  还有有钱人,有些人有钱了之后像疯了一样。以前没有钱,没发财的时候,是很老实、很正直的人,真正有了钱,发财了之后,整个人都变了,无恶不作。如果在汉地有钱,造业的场所、机会非常多。

  现在社会上有些有钱人,吃喝嫖赌,无恶不作。如果没有钱,想做也没有机会,没有条件。有钱就有机会,今生落得个家破人亡,来世更不用说了,一定会堕落恶趣的。

  有些贪官及所谓的富翁,不择手段、无恶不作,看起来非常恶劣,造业非常严重,但今生今世为什么一帆风顺,要什么有什么,求什么得什么呢?这是白业(曾经积累的善根和福德)要穷尽的表现。这不是一个好征兆,不是一件好事。有些人羡慕,有些人甚至因为这些而怀疑善恶因果:某某人造业那么坏,为什么还那么顺利?生活得那么好?归根结底是在怀疑善恶因果。

  佛经里有明确的说明,这不是好的征兆。他在宿世当中肯定积累过一些善根和福德,现在让他在几十年当中享受,把这个果报耗尽,然后就堕落了,再也没有出脱的时候。有些人虽然有一些世间的福报,表面上得到了一些属于人天的安乐。但是同时又造了业,这样来世要堕落恶趣,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这叫从光明走向黑暗。

  光明指人间的福报。得人身非常难,我们今生能得到人身,这是宿世当中修来的福报。佛在经中讲,我们讲暇满难得的时候也讲过,地狱的众生犹如大地的微尘,不计其数。人非常罕见,犹如指甲上的微尘,指甲上基本没有微尘,这说明人身非常难得,也说明下地狱太容易了。

  有些人不相信,一说“不能这样,会下地狱的;不能那样,会下地狱的”,都不相信,是不是在吓唬人啊?不是在吓唬你,下地狱真的太容易了。得人身非常非常难,得一次人身是宿世修来的福报,应该珍惜。

  “今暗后明至圆满”:这是第四种人——在今生饱受痛苦,后世却安享幸福。比如有些人虽然循规蹈矩,正直善良,具足信心,修行精进,但生活困难,工作不顺……好多人对因果轮回又生起了怀疑之心,“某某人多好啊,又正直又善良,具备了做人的基本原则,不但学佛,还特别精进,昼夜不停地积累福德和善根。”看似非常圆满的人,但遭遇难以想象,困难得连路费都没有,还要到处借钱。工作也非常不顺,去应聘,面试都通不过。有的人虽然找到了工作,不久又失去了,非常坎坷。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是恶业要穷尽的表现。他在宿世当中肯定造过一些恶业,做过一些坏事,要在这几年、几十年当中把剩下的恶业都耗尽,然后走向光明,今生就解脱了,或者来世再得暇满人身——做人、修行、成就。所以大家不要怀疑。伟大的佛陀亲口说过,因果的细微关系,除了他谁都很难了知。

  有些人可能没有太大的福报,今生可能会遇到很多坎坷和磨难,但不要丧失信心,这是一件好事,要相信因果,这是恶业要穷尽了,恶缘要了了。前途将一片光明。遭遇一些磨难,遇到不好的事情,应该高兴才对;这些恶业要穷尽了,不好的缘要了了,这是好事。这样鼓励自己,让自己振作起来,更精进、更努力地学修,这样今生今世会非常圆满。从黑暗走向光明,从世间的角度看可能不太好,但来世会一片光明。

  龙树菩萨劝乐行王:你最好做第一种人,从光明走向光明。乐行王是国王,当生的条件肯定非常优越,属于富贵之人,所以是光明。那时可能光明大圆满法还没有弘扬到人间,没有即身成佛的机缘和条件。但如果他精进学修佛法,尤其是学修大乘佛法,今生解脱应该不成问题。我们想从光明走向光明,必须要精进学修佛法,让自己当生解脱。

  我们做为后学者,也应该对照自己,应该做哪种人?是从黑暗走向黑暗,是从光明走向光明,是从黑暗走向光明,还是从光明走向黑暗?自己可以做选择。“我要跟乐行王一样,从光明走向光明。”如果你能努力是可以做到的,福报是修来的,功德是学来的。虽然你现在还没有多大功德,没有多大福报,但是到了明年你就会有功德和福报,这样就从光明走向光明了。下面是跟精进有关的一些内容。

  当知人类如芒果:外似成熟内未熟,

  内成熟外似未熟,内外未熟内外熟。

  龙树菩萨讲了四种人:第一种是内熟外也熟,即内心清净,表面也清净;第二种是内不熟外也不熟,即表面不清净,内心也不清净;第三种是内熟外不熟,即表面不清净,内心清净;第四种是外熟内不熟,即表面清净,具足威仪,特别庄严,在乎因果,但内心特别肮脏。这里用芒果比喻这四种人。

  我们这边有一个出家人叫希RA喇嘛,几十年来特别清净,从不散乱,要么念经,要么打坐,持戒也非常严谨,从不看异性,当地信众特别赞扬他,特别信任他。但是他四十多岁的时候还俗了,后来成家了,有了几个孩子。当时他还俗的消息传到信众的耳朵里,大家都不敢相信。

  我们有时还听听音乐,他从来不听音乐,我们年龄小,淘气、爱玩儿,他从来不跟我们玩,是特别有威仪,特别庄严的一个人。但后来失坏了戒律,还俗了,成家了,有几个孩子,这叫业际颠倒。我们这边都是牧民,但是他没有牛,没有别的生活来源,只能到山上挖点药材维持生活。他那么大年纪了,靠挖药材供几个孩子生活,非常辛苦。

  还有色达那边的一个出家师,特别精进,上山修行十多年,下了山之后,没有经得住世间的诱惑,还俗成家了,一群孩子围着。他很后悔,但已经晚了。这两个出家师,表面上很清净,但内心没有成熟,最后还是还俗了,成了最普通的俗人。

  这种人第一破坏戒律,第二破坏誓言,来世肯定要堕落。这种人今生能不能得到安乐?不能!还俗了,破戒了之后,才知道后悔,但是有什么用呢?知道没什么意思,之前为什么不想呢?

  还有,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人。汉地肯定也有不少这样的人,外表上看特别的成熟,戒律也特别清净,但是内心不清净,总有不好的念头,甚至最后爆发了,这就是外熟内不熟。

  还有内熟外不熟。外表上不清净,内心特别清净。以前我在喇荣学习的时候,一个人叫阿布RA多,外表上嫉妒心非常重,嗔恨心特别重。上师不管表扬什么人,他都会诽谤。有一次,他听到一个人说上师如意宝的坏话,他拿着斧子,要去杀那个人。后来因为他的行为实在不如法,表法不好,还有很多别的缘故,被赶出了僧团。离开僧团之后,他还俗了,有很多孩子。

  几年前他圆寂了。他自己知道要走了,就把两个儿子送到佛学院另外的师父那里。他跟身边的人说,他今年要离开这个世界。那年他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的时候身体缩小了,也可以说虹化了。

  众所周知,这个人外表上非常不清净,行为特别暴躁,而且还还俗,生了几个孩子。但是他的内心特别清净,他知道自己要离开这个世界,将一切都安排好了,然后虹化了。

  还有一个人叫拉嘉喇嘛,以前我在喇荣学习的时候和他是邻居,在喇荣学习的人都看不起他,觉得他特别贪财。那个时候喇荣条件特别差,房子都是破破烂烂的,他的房子是用木头造的比较好的,我听别人说他家里还存了很多古董。大家都特别看不起他,都说他贪财。那个时候他年龄挺大的,有50多岁吧,特别爱出头露面,一有机会就会跑到前面,做维那领着大家修法。大家都很看不惯,都有意见,喇荣有那么多维那,为什么偏偏让他来做?

  就是这样表面上看贪心特别重的一个人,但是圆寂的时候,绝对是不一样的。他身体很好,那天好像是麦彭仁波切圆寂的日子,学院有法会,中午的时候,他告诉跟他关系好的道友,今晚11点钟,到我住处来一下。别的什么也没说,别人也没注意。晚上11点钟的时候,那个道友到了他的住处,他已经圆寂了,他是坐在自己禅修的坐垫上,念《一子续》没有念完,头就放在《一子续》上,离开了这个世界,后来身体也变小了。表面上是一个大家都特别看不惯的人,特别贪财,贪心特别重,但内心是清净的。快圆寂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要离开这个世界,而且以这种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真的让大家刮目相看了,都不敢相信,都说不好说,真的有这种内熟外不熟的人。

  内熟外熟。外表上特别清净,内心也特别清净。我们的上师如意宝就是这种人。他是一个大成就者,持戒也非常严格。他传承下来的——现在喇荣的堪布们,还有其他的修行人,都是内熟外也熟,没有一个是“内熟外不熟的”。表面上看非常清净,内心也非常清净。

  是法王如意宝不共的加持,也是因为法王影响了这些人,喇荣的这些堪布,比较有修行的人,做人特别正直、善良。持戒也非常严格,还特别低调,特别谦虚,跟其他道场的人不一样。

  外不熟内不熟。外表上不清净,内心也不清净。藏地有一部分出家人是这样的,可能你们遇到过这样的人。有些人遇到这样的人之后一概而论,认为所有藏地的出家人都不好,这种罪过是非常严重的!但是有没有这样的人?有。这是无法避免的。经中也讲过,哪里有吉祥,哪里就有不吉祥。也有很多出家人是不如法的,虽然剃头了,出家了,还想帮助家人,保护亲人,降伏敌人,还有做生意的……这都是外不熟内不熟。居士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有些人外表上很不清净,贪心重,嗔心重,内心也非常不清净。

  共有四种人,我们要做哪种人呢?要做外熟内熟的人,向上师如意宝学习,向喇荣的堪布们学习,向其他道场,无论是汉地还是藏地表里如一的修行人学习。

  有些人学一些所谓的瑜伽士,有些人跟一些疯疯颠颠的人学。现在的社会什么样的人都有,真正内熟外不熟的人非常罕见,不要上当受骗。有的人是真正的内熟外不熟,有的是装内熟外不熟。我们做为上师如意宝的弟子,做为上师如意宝的追随者,要学那些外熟内熟,表里如一的人,不能学那些表里不一的人。也许他们内心的境界我们无法衡量,但我们要不赞不谤。我们有自己的原则,要学那种表里如一的人——内心是清净的,表面上也是清净的。有些人表面上看很好,说的也挺好,甚至说的比唱的好听,但是内心有很多相反、不好的念头或烦恼。

  下面讲跟禅定相关的内容。

  切莫眼瞧他妻室,若睹亦随其年龄,

  作母女儿姊妹想,若贪真观不净性。

  龙树菩萨跟乐行王说,你千万千万不要故意看他人的妻子,这样容易犯邪YIN。乐行王是个在家修行人,对他来说彻底断掉YIN欲有困难,但是在家修行人也不能犯YIN邪。如果不是故意看见的,自然看见了怎么办?要看对方比自己年纪大,跟自己同龄,还是比自己年龄小。《杂含经》中讲,“若见宿人,当作母想;见中年,作姊妹想;见幼稚者,当作女儿想。”这是佛在经中讲的,不是龙树菩萨自己想的,自己说的。将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作父母想,跟自己同龄的人作姊妹想,比自己年龄小的人作儿女想。如果这样想也无法对治心中的欲望,就观不净。

  在异性的身上分析,哪有干净的?哪有可值得贪恋的?《中观宝鬘论》里讲:“女色皆不净,有贪由何起?”贪心怎么生起啊?都是不清净的,皮肤啊,肉啊,骨胳啊,有没有值得贪恋的?有没有值得喜爱的?一个一个这样想。一看感兴趣的,然后心里生贪:挺好看的。这是一种习气。有什么好看的?仔细看看,头发、指甲单独拿出来你要不要?不要,太脏了。皮肤、肉要不要?不要,太脏了。骨骼拿出来?不行,太恐怖了。心脏等都给你,不要,太脏了。哪有好看的啊?就是一个不净的袋子。这样一分析,贪心会立即消除,欲望立即就没有了。

  这是当时龙树菩萨给乐行王的一个教诫,乐行王是男众。女众也一样,不要看男众,这样就不会起杂念了。如果无意中看了,比自己年龄大的作父亲想,跟自己年龄一样的作兄弟想,比自己年龄小的作儿子想。如果这样想,还无法降伏内心的欲望,就在他身上分析,哪里有可爱之处:头发、指甲、肉、血脓,没有一个值得贪爱的,就不会生起这种欲望了。一个在家修行人,可以不断除YIN欲,但必须断除YIN邪。

  佛在《华严经》云:“行菩萨道者,于自妻常知足。”欲望是无止境的,在前面也讲了,一个凡夫没有什么好的。我们的想法和佛的想法不一样,总想享受世间的福报。很多人认为有点经历和阅历也很好啊……

  有些人在社会上混了几十年,出家学佛了还是放不下,四五十岁的人了,应该断掉YIN欲,应该精进学修佛法;有些出家人虽然已经五六十岁了,还贪恋世间的琐事,还有很多放不下,心里总想些没用的,这都是染污自己的相续,没有任何意义。应该从心里把一切放下,一心一意学修佛法。虽然你在社会上混了几十年,但是很幸运,中途没死掉,还遇到了佛法,这是你的机会,是大福报,应该珍惜啊!

  总飘浮不定,有时候想在山上修,有时候又想下山看看家人等,有什么好看的,已经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了,还不了解啊!人就是不见棺材不流泪,有时候觉得好玩,一下子就陷进去了,难于自拔了。有些父母认为年轻人不成家,不立业就没有前途了。藏地的父母觉得儿女出家很光荣,汉地的父母觉得儿女出家就完蛋了。有的人成家了立业了,也不见得有什么快乐和幸福,但是人就有这种想法,没有办法。

  当如闻子宝藏命,守护动摇之内心,

  犹如猛兽毒刀刃,怨敌烈火厌欲乐。

  我们这颗心一刹那也无法安住,应该守护这颗心,不让它散乱,这里通过比喻说明,闻法的时候必须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佛经里讲如同野兽听琵琶的声音一样,野兽听琵琶的时候特别专注,有人向它射毒箭,它也不会发觉,这样才能真正听闻佛法;我们学闻法方式时讲:“耳不注如覆器之过。”闻法的时候要专注,不散乱,平时也要守护好心,不让它散乱,不让它贪恋。这是第一个比喻。

  还有如慈母看护心爱的幼子,怕跑到悬崖等危险地,而常常用忠言来训示。几岁的孩子刚会走路时,慈母会时时关注他,怕他有危险,特别留心,以忠言来训示:“在干什么,去哪里了?”平时我们也要这样守护自己的心,不让它散乱。

  有个大宝藏或比较珍贵的东西,怕被人盗走,昼夜都会进行保护。就像牧民保护牦牛一样,怕狼吃掉,怕有人偷抢,他会夜不倒身地保护。用这个比喻来说明我们要时时刻刻观察这颗心,不让这颗心散乱于外境,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和守护这颗心。对每个众生来说,自己的生命是最最珍贵的,若是遇到危害时,一定会想方设法护卫。

  散乱是指世间的欲乐——色声香味触,也可以说是这些妙欲,让心生贪恋、散乱,它们好比是凶猛的毒蛇。有一条凶猛的毒蛇,我们不敢接近,否则会丢掉性命。同样,我们不能接触这些妙欲,不能放逸,否则容易陷进去,容易堕落。这些妙欲好比剧毒,非常危险,不能碰、不能用;这些妙欲,好比刀刃、残忍的仇敌、熊熊的烈火……然后生起厌恶心,因为非常危险,所以不能接触,一旦接触了很难自拔,一旦接触了就要造业,很难再守护心。

  所以把这些欲乐,世间的享受和福报,看成最最危险的、可怕的食物,不要接近,尽量去守护自己的心,不要堕入陷阱。时时刻刻守护自己的内心,这样戒律自然就清净了,心自然就安住了。心为什么会散乱?因为贪着外境了,如果不去贪着这些,心自然就安住了、清净了。今天主要讲的是安忍相关的一些内容。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       亲友书)(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       亲友书)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透过无常找到永恒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 

 达真堪布:为了平安幸福,不要吝惜你的祈祷 

 达真堪布:今年,你要集的福都在这儿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