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亲友书》讲解(八)


   日期:2016/7/4 21: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6年6月21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主要讲不护持根门的过患。

  一切欲妙生祸殃,佛说如同木鳖果,

  世间人以其铁镣,缚轮回狱当断彼。

  “欲妙”主要指的是美妙的色法等。一般凡夫都很执着世间的这些欲妙,例如喜欢漂亮的人事物,动听的声音等。现在的歌迷特别多,都是贪着动听的声音。在电视上也能看到明星演唱会上,歌迷难以抑制的尖叫,疯了一样,这都是源于贪着动听的声音。

  凡夫还贪着扑鼻的芳香,如香水。法国的香水非常出名,因为气味好。现在的有钱人玩沉香,也是贪着芬芳的香味。还贪着柔软的所触,以前没有那么多讲究,吃饱穿暖就满足了,后来贪着好看,再后来贪执舒适。如刚开始对衣服的要求是能保暖就行,尽管在表面上看棉袄很朴素,但只要有就行。后来条件好了要求就多了,衣服要华丽的、好看的,都喜欢西装、旗袍等。现在又不是了,现在人要求穿得舒适,穿得舒服。

  我们贪着的色香味触法,都属于欲妙。喜欢好看的,然后就想多看几眼;喜欢好听的,流行歌曲就多听几遍;喜欢好吃的,味道可口的就多吃几口等等。

  这些给我们带来的是舒适悦意的感觉,也是一种暂时的享受、快乐,但是间接给我们带来的是极大的痛苦。人就这样,条件越好,基本上能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求鱼得鱼,但精神很空虚,内心很痛苦。那么世间的这些欲妙、享受,能不能给我们带来真实的快乐?不能!最终带来的还是痛苦。

  现在很多人贪着于这些外境、世间的欲妙,让自己陷入了困境,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灾难,欲望也无止境地膨胀,永不满足。《方广庄严经》里讲:“一切欲妙一人得”,即使一个人能得到、享用世间所有的福报;“然彼不足仍寻觅”,仍然不会知足,还会寻觅。如果内心不满足,不可能有真正的快乐。如果觉得有所欠缺,这本身就是一种求不得苦。

  凡夫还贪着色法,如同飞蛾扑火。飞蛾特别喜欢那种颜色或者外境上的东西,虽然也知道危险,不敢接近,飞来飞去地犹豫,但最后还是没能控制住扑上去了,结果一下子就被烧焦了。同样,有些人贪着某个人,经常看,经常看……最后无法控制了,就犯戒、失毁誓言了,今生来世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灾难和痛苦。

  还有一种是贪执动听的声音,就象野兽听猎人弹琵琶一样。有一种野兽特别喜欢听琵琶的声音,当它贪着声音时,有人向它射毒箭它也发觉不了,最后命归黄泉了。用这些比喻说明,喜欢动听的声音就是这样的结果。

  还有人贪执美味,就象鱼儿上钩一样。钓鱼的人感受最深,鱼为什么会上钩?因为贪着味道。它在鱼饵周围游来游去,也知道有危险,也知道没什么好处,但是控制不住,结果一下子就被钓上来了,不久就被放在油锅里煎了。这样感受痛苦。

  贪执柔软的触感。“我要纯棉的,我要蚕丝的。”生活上可以有要求,但是不可以贪执。否则,就会象大象陷入泥坑一样无法自拔。印度的夏天特别热,大象想到水里避暑,结果不小心陷入了泥坑把命丢了。用这些比喻来说明,如果我们贪图于色声香味触,直接给我们带来的是快乐,间接给我们带来的是痛苦。对一般凡夫来说,乐少苦多,利少弊大,所以要断除对欲妙的贪执。

  佛在《念住经》中讲过,印度的西方有一个岛,岛上有一种树木,结的果实香甜可口,但是毒性特别大,上午食用,下午就会丢掉性命。世间的这些欲妙,表面上感觉很好,很有意思,但是如果真正去享受,会断掉慧命,会丧失解脱之命,非常不值得。这是第一种过患。

  第二种过患,它就象铁链一样,把人紧紧地束缚在轮回的牢狱中,不得解脱。这里主要讲的是贪执。帝洛巴尊者讲:“显现不会束缚我们,贪执会束缚我们。”所以,要把贪执断掉、放下。这样就不会受束缚,也不会受影响了。

  怎样才能放下?怎样才能断掉对这些欲望的贪执?要思维无常、无我这些真理。一切法都不离无常的本性,把这个道理弄明白了,自然就不贪执了。还有“我”等一切法都是无常的、虚假的、不可靠的。如果心里有这种觉悟,有这种智慧,当这些缘法、这些情景变化的时候,你的心不会随着境动。当受到欺惑的时候,心不会随着外境动摇,因为你知道这就是它的本性、自性。否则,不可能断除贪执,也不可能放下。要断除、放下这些贪执,就要明理,内心的智慧要靠明理。

  刚开始可以回避这些美妙的色法,少看、少接触。以前很多小乘修行人,都回避这些,不去接触或不去看这些。美妙的声音少接触、少听或不听,可口的美味少吃等等,以此类推。回避也可以,但不是究竟的方法,想真正断除对欲妙的贪执是很难的。回避、少接触,虽然暂时能对治一些烦恼,至少不会造一些恶业。但这是扬汤止沸,不是抽薪止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内心里要有无常、无我这些正见,这些觉性。

  烦恼的根不是外境而是我执,是常见、我见。无我、空性直接对治这些烦恼,若是这些没有了,烦恼就无法生起了。即使看到再好、再漂亮的色法——一些景象,也不会生起贪心。贪心从常见、我见中产生。若是没有这些常见、我见,烦恼就不会生起来。烦恼的生起跟外境没有太大关系,有正见很重要,明理很重要。

  我们经常讲明理明理,学佛修行,解脱成佛,明理最重要,内心的觉性最重要。明白真相真理,有一种觉悟的心态最重要。

  这些是反方的增益。常见、我见等邪见,都是从这里产生的。这些邪见没有立足之地,烦恼就不会在相续中产生,这是最重要的。我们逃避、回避,都不是最究竟的方法。但小乘里也讲了一些方法,比如以前的很多小乘修行人,能出家的都出家了,出家后都依止了寂静处,很少接触世人,相对来说,这都是回避心,其实这种回避心就是逃避。

  这样能不能解决问题?不能。即使能也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最终也是不究竟、不圆满的。所以我们修持大乘佛法,尤其是修密法,不能回避,更不能逃避。刚才讲了贪执欲妙的很多过患,怎样才能断除这些过患?要有一种勇敢的心、觉悟的心。比如说,一般的普通人必须要远离毒药,不能接近、不能享用,若是接近、享用了,只有一个下场——死。有些人有特殊的方法,通过一些手法,把毒变成药;还有一些人通过念咒,让毒的功能失效。这样虽然它还是毒药,但是已经起不到作用了,也可以说不是毒药了。

  比如说今天要种青稞,首先要有种子,但种子被火烧掉了,这样就失去了它的作用。那还是不是种子?也是也不是。虽然它还是青稞的种子,但已经失去了作用,所以不是种子了。毒药也一样,虽然是毒药,但已经失去了毒的作用,站在这个角度讲就不是毒药。有些人通过一些手法,可以把毒的作用去掉,让它消失,通过念咒、法力,可以毁灭毒的作用,这样就起不到毒的作用了,即使接触也不怕,更不会死。还有一种是可以直接享受,有一定功夫和境界的人可以这样做。

  三种人对待毒药的方法都不一样,有的没有享用、没有接触,有的享用了,但是毒性在自己身上不会发作。这是比喻。刚才讲,有的人是回避,也可以说是逃避,有的人没有直接接触世人,但不会贪执这些,主要是要断除贪执、放下贪执。

  然后赞叹保护根门的人。

  知伏六根诸对境,恒时动摇不稳固,

  沙场胜敌此二者,初诸智者真勇士。

  这里主要讲,若是能真正对治、降伏自己内心的烦恼才是真正的勇士。在沙场上消灭敌人,按世间的观点这叫英雄,但按佛法的观点讲,这种人不是真正的英雄。因为虽然暂时战胜了世间的敌人,却导致了内外敌人的增长。越是消灭敌人,敌人越多。内在的敌人是我们的烦恼、我执。虽然世间的英雄在沙场上消灭了敌人,也不容易,也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没有解决问题,敌人会越来越多。敌人是可以消灭的,为什么会更多呢?因为只是暂时被消灭了,但更多的敌人会来报复。

  越杀敌人越多,因为敌人是暂时消灭了,今生没有人报复,很得意,但来世还会让你烦恼,还会成为你的敌人,这个时候可能被杀的不是他,而是你!

  佛经中讲,杀害一条生命要偿还五百条。这就是敌人增长了。还有内心的敌人——烦恼、我执也增加了。也许消灭了敌人,嗔恨心消失了,傲慢心就显现了。“我是英雄,我消灭了敌人……”我执会越来越强,所以这不是真正的英雄。降伏了内心的烦恼与习气,内外敌人同时消失了,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是真正的战胜敌人。

  内心没有烦恼、习气,就没有敌人;内心没有嗔恨等,就没有敌人。这时,即使三界众生都成为了你的敌人,也无法恼害你。

  英雄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的英雄,一种是出世间的英雄。那到底哪种才是真正的英雄?出世间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作为修行人,我们要做真正的英雄,要把内心里的怨恨统统断除、放下!学佛修行人就要这样,做佛法里讲的英雄,降伏自己的烦恼,降伏自己的习气。

  如果你学佛了,修行了,还无法降伏自己的烦恼,无法降伏自己的习气,那就要继续做烦恼习气的奴才。烦恼上来了,就去骂人;嗔恨心上来了,就去杀害众生的生命;嫉妒心上来了,就去做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这还是修行人吗?

  修行就是上沙场,也会有胜败。从我们学佛修行的那天开始,就意味着上了沙场,结局只有两种,要么是胜利,要么是失败。我们应该好好观察,自己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跟我一样的人都是失败者。我们没能降伏烦恼,没能降伏习气,还是随顺着烦恼,随顺着习气。

  百日共修期间每天要观修四座,晚上时间太晚了,困了还是睡吧,明天再精进……这是习气。哪怕时间再晚,也不差这一个小时或四十分钟。

  百日共修期间我们更应该精进学佛修行,但有时却跟着烦恼走了,傲慢心生起来了,然后就随顺傲慢心,看不起这个,看不惯那个。有看不起的人,有看不惯的事,就是傲慢心在做怪。有些人学佛修行比较精进,有些人有一些境界,有人就嫉妒了,说一些风凉话、不悦耳的话,这就是嫉妒心。

  我们都在随顺烦恼,没有去对治、降服烦恼;我们都在随顺习气,困了就要睡觉,饿了就要吃东西。困了饿了要克服!以前喇荣那些堪布在学佛修行时,基本都是夜不倒单。有的怕困,头系个绳子,一打瞌睡,就被勒醒了。如果这样还不行,就在面前放根针,一打瞌睡,头一低就会扎到额头,一疼困意就消失了,这样精进学修才能成就。

  百日共修期间,有些人没到十一点就睡了。按照作息表,让你睡觉你就睡觉,但是有时候第四座还没完成。少睡一个小时也没有什么,只要不影响其他人,可以悄悄地打坐。这样四座就圆满了,这样百日共修就圆满了。

  若是四座没有圆满,百日共修也没有圆满。意思是我们不能随顺烦恼,不能随顺习气,既然来参加百日共修了,就要依教奉行,以佛法为标准精进学修。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出世间的英雄。我们要做到“心不随身转,身不随境转”。这样一个如如不动的人,才能战胜一切烦恼习气,才能真正消灭一切内外敌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英雄。

  下面讲断除贪执。

  当观少女身背后,臭气显露九孔门,

  如肮脏器难填满,皮饰遮掩亦不净。

  主要是给乐行王讲的,青春少女的身体超极难闻,九种孔门暴露在外。意思是没有什么可贪的,这里主要讲的是女性,如果对方是男性也一样。因为欲界的众生欲望特别强,为了对治欲望,有一种修法叫观不净。这是小乘里讲的对治贪心欲望的方法。这种修法不需要太深奥的智慧,也不需要太复杂的逻辑,直接观察就行。刚开始对某某人生起贪着的时候,要进行观察,他(她)有珍贵、稀有的吗?一处也没有。

  如果真想对治、铲除内心的烦恼、欲望,不能只是笼统地想一下,要仔细观察,这样,你的感觉或体会就不一样了。对每一个脏器进行详细观察,如观察一根根的头发,并没有珍贵、稀有的,也没有任何可爱之处,没有任何值得贪爱的地方。把指甲单独堆成一处,看看有没有珍贵、稀有的,有没有可爱、可贪的。谁都不敢用人皮,觉得脏,觉得恐怖。

  正如米勒日巴讲的,世人都害怕尸体,其实尸体于自身。尸体有什么可怕的?能动能说话,还能跟你作对的“尸体”你不怕;不能动,你怎么骂他,他也不会骂你,你怎么跟他对着干,他也不会有反应,不会报复,这样的“尸体”你怕什么啊?不应该怕,但众生就是这样颠倒,该怕的不怕,不该怕的反而怕。

  然后是肉,人都害怕人肉,不敢到天葬台。即使到了天葬台也不敢睁开眼睛,“那红色的是一堆人肉啊!”有什么呀?你身上的这些肉也是人肉,你为什么不害怕?我们所有的思维、想法都是这样颠倒,所以,不要觉得自己有多好,有多高,多厉害,比别人超出一等。

  天葬台都是人骨,有的人也害怕。有什么啊?你的身上有全付骨头,一处也不缺,除了做过手术的。都觉得骨头肮脏、恐怖,我们的身体也一样!“这是我的身体。”你的身体又怎么了?你看别人的身体是肮脏的、恐怖的,别人看你的身体也是一样。这叫真理。

  “我要消业,我要积福,我要证悟。”看似很精进,其实不用。这些很简单,不需要高深的智慧和复杂的逻辑,这样一观察,认真思维,一目了然,一点都没有隐蔽地显现了。

  剩下的是内脏,这些器官哪有一个可爱的、珍贵的、稀有的?哪有一个可贪的?心脏、肺、肝、胆都拿走,剩下的就是肠子了。把大肠小肠都拿出来,剩下的就是脓、血了。

  我们觉得这个肮脏,那个肮脏。其实最脏的是我们的身体,九孔里流出来的都是不净物,哪个是干净的?这样仔细观察,贪心就会消除,欲望的温度才可以降下来。否则,无始劫来的习气,觉得很好看,很好玩,不知不觉就落入了陷阱。

  我们追求世间的享受和福报,是为了快乐,但是这些不仅没给我们带来快乐,反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烦恼。比如结婚二三年后新鲜感就没有了,开始烦恼了,觉得可能是家里缺个宝贝(债主),然后想尽一切办法生孩子,老天爷总算睁眼了,生了个宝贝,结果烦恼接踵而至。就像不懂事的孩子往头上扔石头一样,石头掉下来砸到了自己的头,流血了,就开始哭,跑到妈妈的怀里……但是也没用。

  大部分人做梦都想发财,如电视剧里演的历史一样。过去的人想尽一切办法进皇宫到皇上身边,但那是活生生的地狱,想出去非常难。人就是这样,为了发财不择手段,当牛作马;有些人不想勤劳,想轻轻松松地发财。其实,真的发财了,内心的烦恼更多,痛苦更大了。

  以前讲过一个公案,有一个富翁,邻居是一对夫妇,以做豆腐、卖豆腐为生,但是天天唱歌跳舞,特别开心快乐,而富翁的日子过得很郁闷。他想不通,就问身边一个很聪明的人:“我有很多钱,身边有很多人,为什么我一点也不快乐、不开心?”这个人对他说:“你准备三十两银子,然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富翁照办了。那人把三十两银子悄悄地放在邻居家的院子里,第二天早上那对夫妇发现天上掉馅饼了,就想怎么让这三十两银子变得更多,怎么去经营。从那天开始,他们再也不唱歌跳舞了,跟富翁的状态差不多了。所以,当你真正发财了,有钱了,内心的烦恼痛苦会成百上千倍地增长。

  我们的思想是颠倒的。为了发财,不择手段,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做;为了发财,当牛做马都愿意。但是真正发财了,有没有真正的快乐?没有!是不是真的特别好?不是!这样一观察,其实所谓的发财也只是一种概念而已,钱就是一张纸。“钱是一张纸,但是金子、银子,还有古董才是真正值钱的。”这些东西给外行看,只是一块普通的铁块或石头而已。

  下面通过比喻说明。

  如麻风病虫蠕动,为得乐受皆依火,

  非但不息苦更增,当知贪欲与彼同。

  以前有一种病叫麻风病,就是皮下癞虫蠕动,特别疼痛。为了解除这种疼痛,要用火来烤身体,身体发热癞虫就不蠕动了,暂时会舒服一点。但是这样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烤过后癞虫蠕动的会更厉害,人会更痛苦,而且不可能永远这样烤着。我们为了解决烦恼和痛苦,获得快乐,让自己圆满,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如同这种比喻。

  今天几百人在这里听法,都要仔细观察,若是真心想解脱烦恼和痛苦,想让自己的福德和功德圆满,每个人都要有这种欲望,有这种希求。谁不想解脱烦恼,谁不想解脱痛苦啊!

  有些人虽然在这里听法,但觉得这些跟自己毫无关系一样。若是想从根本上解决内心的烦恼和痛苦,就要断除贪执,放下自我,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有钱、有权、有神通,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唯一的办法是断除贪执,放下自我,在自己的相续中产生智慧。明白了,证悟了诸法的究竟实相是智慧。什么是诸法的究竟实相?就是无我和空性的智慧。

  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福报和智慧圆满,我们从小到大学了那么多知识和理论,都是为了增长智慧,我们起早贪黑,不择手段,每天二十四小时基本上没有停止过。“不对啊,我白天忙,但是晚上睡觉了。”晚上是睡觉,但是想的都是这些事,二十四小时中都在想这些事,怎么能说没有欲望和希求呢?

  福德圆满,财富具足,他人服从自己,这都属于福德。若是想达成这样的愿望,唯一的办法是断除贪执,放下自我。在自己的相续中具有无我和空性的智慧,让自己真正明白、证悟。

  这里有几百人,肯定有很多佛菩萨再来。除了这些人,今天讲的这些道理跟每个人都有关系,对每个人来讲都至关重要!但是大家是不是不重视啊?有没有对号入座啊?很多人好像心不在焉,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一样,不能这样。若是这样就没有解脱的希望了,没有圆满的时候了。你现在烦恼痛苦,还会永远烦恼痛苦。

  好好想一想,你今生今世造了很多恶业,当两眼一闭,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就会直接堕落恶趣,遭受三恶道的痛苦,出脱无期。为什么没有一点恐怖感?没有一点危机感呢?这样学佛修行没有多大意义。佛门不勉强人,首先自己要有这个意乐,否则很难得到法益,很难获得成就。

  大家千千迢迢来到这里不容易,虽然我讲的不太好,但讲的都是佛法,都是真理。国王国库里的黄金是黄金,但是乞丐鞋里的黄金也是黄金。我希望大家好好谛听,好好对照。

  我不怕别的,只怕大家变成佛教油子,佛教油子就是佛法里讲的,道理都懂,表面都会,但内心却跟佛法脱节了。内心里没有佛法,内心没有变成佛法。这是最可怕的,这种人是最难度化的,贤劫千佛同时降临也很难调伏这样的人。也许这样的人还会想:若是佛亲自降临,我肯定听,肯定会依教奉行,但是不可能!

  即使佛亲自降临,你也不一定能发觉,也不一定能认出来。一切都是自己心的显现,心不清净显现的都不清净。佛亲自讲也是一样,你所看到的都是不清净的。

  有些人为什么不依教奉行?为什么不听话呢?因为烦恼习气重。难道佛亲自讲经,你的烦恼习气就消除了?若是这样,佛在世时根本不用修,看一眼就可以了,佛也不需要传八万四千法门。但不是这样的。

  重要的是反观自心,真正从自身上去改变,不要总看别人怎么怎么样……否则,永远都不可能改变,永远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法,希望大家都能反观自心,引以为戒。

  佛法是无价之宝,佛法没有主人,谁修谁得。在佛法面前人人平等,希望大家都能珍惜缘份,如理如法地学修佛法,这是最重要的。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 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 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 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 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       亲友书)(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       亲友书)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透过无常找到永恒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 

 达真堪布:为了平安幸福,不要吝惜你的祈祷 

 达真堪布:今年,你要集的福都在这儿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