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嘎玛仁波切:皈依后修行很懒散,怎样培养自己的出离心?


   日期:2016/7/11 8: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我是一个三宝弟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懒散、放逸、我执、我慢,修行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请问上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培养自己的出离心、反复的观无常、在修行上努力精进?

  嘎玛仁波切答: 在佛教中,出离心是除了皈依以外非常重要的思想。

  出离心有两种,一种是短暂的、希望从我们现在的苦恼当中得到解脱,一种是希望永久从轮回当中解脱。如果一个人对现在的一切都感到非常满足、非常满意的话,出离心是很难产生出来的。

  但这不代表身边不会有无常产生,人生不顺心事有十之八九,一般来讲没有出离心的时候是我们过得比较平顺的时候,我们在自己所认定的快乐中,如身体健康没有出什么问题、家庭经济财富方面没有太大困扰,这时候就不太容易产生出离心。

  但当这些维持一段时间之后,人的心灵变的空虚,会越来越寂寞,心灵空虚会引发自己为何而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心态,这时自然会产生一种出离心。但如果都没有,那就要恭喜你了,说明你是一个很有福报的人,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天灾人祸。根据佛教教理,无论是整个外在的山川、河流,还是多么强大的国王,或者强大国家中拥有大权的国王、将军,都免不了生老病死的循环。

  每个人遇到痛苦的时候,都会想我什么时候能从这种痛苦中得到解脱,这种解脱的心、逃脱的心就叫出离心。要培养自己的出离心,就要经常观察别人身上发生的痛苦在自己身上有没有发生,要是没有那最好。但当有一天发生在自己身上了,当这种痛苦来临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办法去面对,那就要早点去做准备。轮回之苦,每个人都要去感受到的。

  我经常讲一个在台湾的弟子的故事,是一个妈妈,有一对双胞胎小孩,以前先生的生意做得非常好,住在豪宅里面。每次跟她讲需要有点出离心,不要懈怠,不要在家天天昏昏沉沉过日子。但她讲:我觉得做人太好了,我希望能继续做人,不要脱离什么轮回。我觉得现在挺好的,先生、小孩都很好。我说那当然很好,不过还是劝她要有点宗教信仰。

  过了一些年,她的两个小孩进入叛逆期了,有一天她突然给我打电话,哭哭啼啼的,说:“师父!我要脱离轮回,我要发出离心。”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小孩子越来越不听话,每天都是煎熬。

  人就是这样,当自己没有烦恼的时候,就不会想着从里面逃脱。发出离心不是恐吓你,虽然你现在过得很好,但你很快会面临灾难,要赶快跑。不是这个概念。我们从有记忆开始,都要为将来可能会产生的烦恼、痛苦、忧愁做好事先的准备、做好应对未来灾难的方法。

  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就应该相信轮回,相信因果肯定会到来的。现在充满了快乐,当福报用完的时候,苦难就开始了。真正懂佛法的话,出离心都不难发出来的。

  所以,当你过得好的时候,多看看过得不好的人,知道轮回的苦在哪里。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红尘里面的人,苦难不需要怎么去教,每个人一辈子要逃脱的思想永远在那儿,把这个思想的延续就叫出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出离心)(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出离心)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 

 梦参法师:出离心--菩提心的第一步 

 雪漠:出离心不是一时的情绪 

 曹越:出离心与本觉心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七章 生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七章 生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七章 生信→发出 

 怡僧法师:怎样理解出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