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佛教徒的责任就是让世人了知佛法


   日期:2010/7/16 0: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解脱生死的确是身为佛教徒,无论出家在家都应慎重面对的根本大事。此语并非表示佛教徒是出世的、是逃避社会责任的;相反的,身为一个佛教徒,更应该作为表率,尽心尽力去,一般公民所应承担的种种责任义务。但是,既然要从佛教立场来谈.宗教所能发挥的功能性及价值自与一般人的“责任义务”有所不同。

笔者以为,弘扬佛法、实践佛法的慈悲精神就是佛教的社会责任。以佛法来教导民众解除烦恼、净化心灵、协助医疗所不及之处;让民众实际了解宗教的价值;宗教提升心灵层次后所能发挥的周边效应、佛法教育对社会产生哪些良善的作用,这是佛教徒在一般公民责任之外.更进一步所能做到的。

让佛法的真意广为社会群众所认识,这是佛教的社会责任;让世人知道佛教徒并不是一群逃避世间的边缘群众,这也是佛教的社会责任。佛教徒的行为深深影响社会人众对佛教的认识,因此身为佛教徒都应该有这样的认知--将佛法从内而外地表现在自身的言行上,就是一种社会责任!

每一个佛教徒,首先从教化自己做起,依佛法修学,持戒修行,表现出佛法利人助人的慈悲精神,身体力行佛陀所教导的法义,自然而然就会感动你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更进一步认识佛法。佛教徒的终极责任,并不单单只是遵守法纪、服务社会、扶弱济贫、兴办慈善机构以及赈灾救难等慈善活动,心灵层面、生命层次的整体提升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这忙碌的社会中,佛教所能扮演的“心灵导师”角色更显重要。然而,光是浅显的信众教育还是不够,必须更进一步加强僧伽教育与佛弟子的社会教育。因此,笔并以为,对僧众,应落实僧伽教行;对广大的社会群众,应开放佛学教育,让佛学成为一门通识课程。唯有持续摄化信众、使人接近佛教。让佛法真正兴盛起来,而每个佛弟子更以净化人心、建没祥和社会为已任,佛陀的正法才能久住世间。

自利才能利他,大乘佛法讲求菩萨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乃是佛教徒最基本的情怀。从经证上来说,大乘佛法教导佛弟子应学菩萨道、应报四重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这四重恩中就广摄父母、师长、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知恩报恩是佛弟子不容推诿的社会责任。菩萨道六度四摄的具体行为,是在深入众生、利乐众生中净化自他,祥和社会中展现。

佛教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恒顺众生、利乐有情,以及五戒、十善等教义,既与现代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相通,又与人们了生死的终极关怀相吻合。如果能以佛法教义协助世间法律,以最彻底的感恩报恩之心来而对每一个人,潜移默化地净化社会大众的心灵,祥和社会,其责任之重,又岂止是单单承担社会的个人义务所能比拟的!

人间佛教的定义,太虚大师说得很透彻,“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社会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补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

简而言之,现今佛教徒的社会责任就是努力以种种方便弘扬佛法,使世人广泛了知佛法的智慧,这是佛教对人类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身为佛弟子,无论出家在家,在这混乱的五浊恶世,更肩负着净化社会大众心灵的伟大使命。期待佛教徒能如法修行,不离佛法本意.能适应时代变辽,多研究佛法,能引导信众走向正当的生活,使人众得到佛法的利益,这就是佛教的社会责任。

中国将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国家,冀望藉由佛教的教育让国人更具有坚忍、包容以及谦让等人格特质,要世界更趋向真善美的境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HT法师       佛教徒)(五明学佛网:HT法师       佛教徒)  

 普献法师:佛教徒的财富观 

 一个佛教徒的科学观(下) 

 一个佛教徒的科学观(上) 

 成观法师:佛教徒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与感情生活 

 成观法师:佛教徒:反叛命运的人 

 万行法师:佛教徒如何看待财权观 

 道坚法师:佛教徒不是偶像崇拜者 

 周叔迦居士:论佛教徒的修养 

 温金柯博士:佛教徒参政之省思 

 道坚法师:假如时疫来临佛教徒应当做些什么 

 乐崇辉居士:佛教徒应持有的修养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11 真正的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