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亲友书》讲解(十二)


   日期:2016/7/22 20: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今天接着讲《亲友书》。

  性如联敌刽子手,轻凌夫君如恶女,微财不放如盗匪,当弃此等三妇人。乐行王是在家修行人,不用彻底断除YIN欲,但是要断除YIN邪。

  此颂中说,要离弃三种女人:

  第一种,秉性恶劣,有心机、品德差。无论是谁,择偶成家时要观察,如果是秉性恶劣,有心机、品德非常差的女人,尽量不要留在身边,否则,会给自己带来灾祸。社会上有许多,男人女人里都有这样的人,有目的,不达目的不罢休。当时龙树菩萨的所化众生乐行王是男性。一样,男人也不能留在身边,否则早晚是祸害。人的品德很重要。一个人通过努力变成有钱人不难,通过学习变成所谓的学者也不难。但是好人非常罕见,品德好、秉性好的人非常难得,都是俱生带来的。在今生今世要改变品德、秉性非常难。修行难就难在这里。若是一个人的品德、秉性不好,要下很大的功夫修行才能改变。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相亲时首先看条件,男人选女人时看容貌、看身材等。女人选男人时,看钱财、看车、看房子……不看品德和秉性。这是错误的。只要品德好,是真正的好人,别的条件都不重要。两个人在一起生活,过日子,若是品德有问题,很难白头偕老,很难相处。应该注重品德,其他的都不重要,若是品德好,其他条件差一点也可以。若是品德不好,其他条件再好,也不能一起生活。这种人不好相处,不能留在身边。

  第二种,横行霸道,轻视侮辱自己的夫君。男人也有这样的,有些地方有大男子主义的传统,轻视凌辱自己的妻子,这样的男人不是好男人,不应该跟这种人相处,不应该找这样的丈夫。有些女人也很厉害,尤其是事业稍有成功,为了表现自己,装强势,横行霸道,轻视凌辱自己的丈夫,虽然内心是非常脆弱的。藏地大男子主义比较严重,男人都很厉害,很少有男人管不了老婆的,都是男人说了算,男人管钱,不干活,女人侍候男人。

  我到汉地后,看到的都是女人说了算,女人管钱,女人不干活,男人侍候女人。刚开始不理解,觉得汉地的男人太窝囊了,后来了解以后,让我大吃一惊。原来并不是男人管不了女人,也不是怕老婆,而是尊重女性。我觉得这样特别好,我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转变。男人和女人是不一样的,男人应该尊重女人。回到藏地,每次开法会,我都批评藏地的男人,因为他们不尊重女人,不尊重自己的家人。现在稍微有一点点转变了。但是有些女人(男人)特别过分,这样的女人(男人)应该远离。

  第三种,爱财如命,连微不足道的财物也不放过,无所不偷,无所不抢,像盗匪一样,有钱也舍不得花,男人还没有权利支配,只能听女人的。但是也有很多女人找男人仅仅是为了钱,尤其是一些六七十岁有钱有权的人,身边围了很多年轻女子,都是为了钱,这些男人不明白,也很糊涂。这样的女人想尽办法接近男人,跟男人在一起,仅仅是为了钱。这种爱财如命,吝啬的女人(男人)不是好女人(男人),应该远离、放弃。

  很多人都讲感情,其实感情是不可靠的,只是一种感觉而已,是无常的,即使再好也就几年的时间,最好看品德。如果品德好就在一起,否则,就不能在一起。

  这里直接讲了三种女人,间接讲了三种男人。这三种人不能留在身边,不能相处。在家人必须要成家,找生活伴侣,但是要观察,然后再选择。现在有些人喜欢一见钟情,一见钟情更是假的,根本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没有经过考察,很冲动。你找的是终身伴侣,是生命中的另一半,应该好好观察,深思熟虑之后再一起生活,这才是正确的。有些人年龄大了,过了三十岁了,父母催,自己也着急,然后随便找一个人结婚过日子,这是错误的。

  有些人之所以找不到对象,可能是太注重感觉了。人的欲望和对自己的评价都特别高,不看自身条件,对对方要求特别高,这样肯定找不到。感觉是不可靠的,我觉得应该看对方做人的风格、品德,品德没有问题就可以。

  随顺自己如姊妹,情投意合若挚友,

  仁爱自己似慈母,听从如仆敬若神。

  此颂说的是应娶的四种妻子,也是龙树菩萨给乐行王的一种教诫。

  第一种,随顺自己如同姊妹般。随顺是指能尊重对方,这点很重要。佛法里常讲,人不能太自我,要换位思考,尊重对方。要选择这样的女人。女人选择男人也是这样的,如果找的是不尊重自己的人,可能要受一辈子委屈,生活也会很艰难。对方应该尊重自己,自己也要尊重对方。但有些人是这种心态:对方必须要尊重我,自己却不尊重对方,这是错误的。互相尊重才会有和谐的生活。

  第二种,好似亲友一般情投意合。两个人在一起生活,需要有共同点。如果很多生活习惯、爱好都不一样,也很难一起生活。所以,应该找一个跟自己生活习惯差不多的人。这叫门当户对,这是有道理的。如果家庭背景差距太大,可能几个月,几年没有问题,有新鲜感,能生活在一起,但是时间久了很难维持。

  还有人的爱好不一样,比如学佛人,最好找一个学佛,有信仰的人。如果不学佛,对佛法也没有偏见,也可以。如果对佛法有偏见,也很难在一起生活,会经常发生矛盾、冲突。

  虽然没有完全一致的,但是可以找一个差不多的。情投义合是指你的想法、观点对方能接受,他的想法、观点你也能接受,互相能理解、尊重,心心相印。

  第三种,诚心诚意利益自己,犹如慈爱的母亲般。夫妻之间必须诚心诚意对对方好,互相利益。不是只让女人帮助男人、支持男人,男人也要支持女人、帮助女人。相对来说,这样生活肯定会很美满,很幸福的。藏地有很多这样的夫妻,诚心相待,为了对方可以舍弃生命。

  第四种,如女仆般,对自己言听计从、任凭指使。男人要选择这样的女人,也要这样对待女人。但是如果只有一方言听计从,就不是夫妻关系了,是主仆关系了,这是不对的。现在有些女人很霸道,男人在家里一点地位也没有,男人必须要言听计从,稍微有一点点反抗,就会把整个家都翻过来。男人也有这样的,藏地就有特别霸道的男人,女人不能不顺从,稍微有一点反抗,男人就要动粗。这样也不好,要尊重对方。

  这里讲了四种女人,间接讲了四种男人。这四种人可以接触,也可以在一起生活。在家修行人可以结婚生子,但是对另一半要观察后再选择。出家众就不存在这些,无论男众还是女众都要彻底断除YIN欲。

  有些人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好的缘分,这样就会受影响。比如和一个戒律比较清净的人在一起,戒律自然会变清净;和一个修行精进的人在一起,自然就会变精进;和一个具有正知正见的人在一起,相续中自然会产生很多正知正见。有的人刚开始很单纯,很清净,和一些戒律不清净的人在一起,时间久了,也变得不清净了;有的人刚开始心里没有那么复杂,也没有那么多看不惯的人和事,和一些邪思邪见重的人在一起,也有很多想法,有很多看不惯的人和事了。要远离这样的人。有些人在社会上混的时间长了,不良习气特别重,不知不觉中就冒出来了,不应该和这种人在一起。有的人会觉得没有事,别人也不知道,能不知道吗?有一天肯定会知道的。

  有些人原来很单纯,很清净,后来大家对他的看法都变了。有些人和精进的人在一起就精进,和不精进的人在一起就不精进。“个人吃饭个人饱。”精进不精进,清净不清净是别人的事,别人不吃饭是别人的事,和你没有多大关系。自己精进,自己清净就行了。你自己吃饱了,不感受饿的痛苦就行了。有的人看别人不精进,自己也不精进;看别人不上课,自己也不上课;看别人不上座,自己也不上座。这都是错误的。

  释迦牟尼佛讲过,自己应该是自己的证人。自己应该证明自己,不用找别人证明;自己才是自己的监督者,不用找别人监督。比如我肯定顾不过来监督你们。早上几点起床我不知道,晚上睡觉之前有没有上座我不知道,尤其是你们的内心清净还是不清净,有没有生起邪见,我也没有神通,没办法了知。但是你们自己知道,自己清楚,问心无愧就安宁了。否则,别人再怎么对你好,也不会安宁的。

  本来很精进,遇到了一个不精进的人,就不精进了;本来法喜充满,听到了一些不好的话,心里就不清净了……我们总是受外界的影响,心总是不稳定、不清净。

  下面讲断除对食物的贪着。

  了知饮食如良药,无有贪嗔而享用,

  非为骄横体健郎,唯一为使身生存。

  有些人吃饭不是为了强健身体,而是为了贪着味道。有的人经常在网上找一些好吃的,今天吃川菜,明天吃湘菜……这是不如法的,也是不正确的。有些东西虽然不是特别好吃,甚至很难吃,但是因为有营养,所以也要吃。有些人为了吃新鲜的,要吃活蹦乱跳的众生,也是为了所谓的营养。现在人都特别讲究营养。是不是营养丰富了,身体就好了?不一定。以前的人吃的东西根本就没有营养,也不讲究营养,但是很健康,很长寿。

  藏地八九十岁的人,只吃一些糌粑、酸奶,这些东西没什么营养,但是他们都很健康,很长寿。即使七八十岁了,也没什么病,身体像四十多岁的人,特别健康。有的人有点风湿病,这是因为他们小时候在外面放牦牛,一点都不在乎,经常淋雨,在草地坐着,或者直接在草地上睡觉造成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病。

  有些人七八十岁了也只是胃不太好,有慢性胃炎。但他们根本不在乎,他们吃的东西都很硬,也不喝水。直接吃糌粑,可能对胃不好,其他没有什么病。其实健康和营养没有绝对关系,现在有些人特别讲究营养,但该得病时照样得病,该去世时依然会去世。

  有些大老板、大领导营养好,条件好,寿命长,这是他本来福报就大,这点无法相比,一般人想跟他学很难。但福报大也不一定是好事。即使为了营养,也是不如法、不正确的。有些人说要吃好,要身强力壮,然后去造恶业。有些人嗔恨心强,说要去消灭敌人,去做一些坏事……这样就更不好,更不如法了。

  学佛人是不是不能吃有营养的东西?是不是不能吃味道鲜美的食物?不是。为了身体好,为了更好的学佛修行可以吃,可以吃好。在《入行论》里讲过,吃的时候不能吃太多,也不能吃太少,要适当。要把所吃的食物当作药物食用,这样就不一样了。

  别解脱戒里有这样的戒条,戒律里专门规定,把食物当做药物食用,所以晚饭叫药石,其他还有时药等,身体好了才能学佛修行。还有我们都在学密法,可以把食物当作供品,供养自身坛城,这样意义就更大了。可以吃东西,可以吃有营养的东西,可以吃昂贵的东西,这都是供养坛城。首先要有正见:自身就是一座圆满的坛城,把这些食物当作供品,供养坛城,这本身就是积累福德资粮。

  穿衣服也是一样,尤其是我们学密法的人,为了能更好的学佛修行,可以穿好的,可以对自身坛城做供养。这样意义就大了。就要这样吃,这样穿。这样不但不造业,不但不耗福,还能积福。主要看你的心态,看你的发心。如果心态不好,发心不好,也是造业的;如果心态好,发心好,也是一种修行,可以积累资粮。吃饭的时候也不能远离正知正见。

  贤明君主勤度过,白昼上夜及下夜,

  睡时亦非徒无果,于中夜具正念眠。

  “贤明君主”指的是乐行王,龙树菩萨对他很客气。睡觉的时候,很多人都是这样,直接躺下就睡着了。早上也是,一看过时间了,急忙起来就跑了。睡眠中,要么做恶梦,要么像死了一样,什么也不知道。有的在恶梦中要么因嗔恨心杀人,要么因贪心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梦里全是不好的事,这也跟自己的串习有关。

  睡觉之前,应该磕头或者坐一会儿。藏地人睡觉之前,至少磕三个头。小时候老人们都这样说,睡觉之前不磕头会转生为牦牛,小孩子都害怕,所以都磕头。我小时候也害怕,所以天天睡觉前磕头。睡前先磕三个头,祈祷一下,然后再睡觉。

  现在是百日共修期间,睡觉之前应该稍坐一会儿,观察自己的相续,磕三个头再躺下,要么先坐一会儿再躺下。躺下后尽量保持吉祥卧,这本身就有功德,有加持的,自然把人带到光明的境界中。还有,心里要观想。如果对观音菩萨特别有信心,就把观音菩萨观在心间入睡;如果对阿弥陀佛特别有信心,就把阿弥陀佛观在心间入睡;如果对自己的上师特别有信心,就把上师观在心间入睡。这样睡眠就会变成光明。

  我最近在看乔美仁波切的自传,他十几岁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境界,晚上经常进入光明境界中。能认知自己的梦,就能转为光明的境界。有修行的人就是这样,晚上睡觉的过程中,能认知梦,知道自己在做梦。

  睡觉也是一样,也会出现基光明。我们刚入眠时,基光明就出现了。将来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会出现基光明,但我们认识不到,这是要练的。如果在睡眠的状态中能认知基光明,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能认知基光明这种本面。

  现在我们在梦里根本无法认知这一切都是梦,这样将来法界中阴一些形象出现时也可能认识不到。其实那是很重要的阶段,气断了以后,还没有到真正的中阴身,会出现基光明、自性光明等。出现基光明的时候,如果能认知,就会在法身佛当中,获得与法身佛无二无别的成就;如果错过了,就会出现文武百尊的形象,如果能认知,就会获得与报身佛无二无别的成就。如果不能认知,就会错过。这个跟自己生前的修行有关系。比如说平时经常保持那种对本面,对心性的认知,经常修练,虽然没有获得究竟的成就,但到时持续的时间会长一些。如果能认知,可能就成就了。

  现在我们修本尊也是。跟我一起学佛的人,有的人学修十多年了,天天修除障法,天天观金刚萨垛佛,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爱观想,都没观出来。如果经常观想佛菩萨的形象,在法界中阴阶段,会出现文武百尊的形象,那个时候就能认知。现在多看一些唐卡,多看一些文武百尊的图片,到时候就能认识到了。

  以前有个老太太,什么也不明白,但是她的儿子在学《听闻解脱超度仪轨》,里面有一些文武本尊的祈祷文。其中有句“左尔色木达西刚向落”,她儿子总是记不住,老师就经常打他。老太太特别心疼儿子,就帮儿子记。别的她也不懂,没文化不认字,但是那句她记住了,记得很牢很牢。当她死后进入了中阴身,出现文武百尊形象的时候,她一下子就认出来了,一下就说出了那句话,当下就成就了。

  其实观想的意义特别大。我们现在和中阴身是不一样的,死后离开身体的灵魂和现在是不一样的。我们睡觉的时候也会出现这些,但是我们根本就不认识,没有觉知,这都是要练的。每天睡前要这样发愿:明天早上要早起,四点钟起床,或五点钟起床——保持这样的意念而入眠,早上就不会睡过头。

  但现在很多人睡眠都不好,也是很烦恼的。这时若是你能观想佛菩萨形象,也很管用,很快就会进入睡眠状态。但是有些人心里总想睡不着的事,在床上翻来翻去,这样更睡不着了。这个时候心应该放松,观想佛菩萨形象,注意力放在佛菩萨的形象上,很快会入睡,这都是很重要的。

  现在我们睡眠的时间都很长,有的睡六个小时,有的睡的时间更长。时间都浪费了,甚至有时候在梦里还造业了。睡觉时刚躺下的时间是最关键的,如果在几分钟内能保持正念,那么整个晚上梦里都是光明的状态。

  以前佛把一个晚上分成三段,中夜休息,初夜和后夜要么念咒,要么参禅,要么诵经,要么修仪轨。没有进入睡眠状态之前,要忆念佛菩萨,保持正知正念。这样,中夜就会变成光明,会变成一种修行,这都是很重要的,这样几个小时都不会浪费,更不会造业。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亲友书       达真堪布)(五明学佛网:亲友书       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透过无常找到永恒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 

 达真堪布:为了平安幸福,不要吝惜你的祈祷 

 达真堪布:今年,你要集的福都在这儿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