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宗教(二)


   日期:2016/8/9 20: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释迦牟尼佛非常慈悲善巧方便度众生。佛教诞生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当时在印度传播的语系是梵文与巴利文语系,后巴利文的佛教逐渐传到了泰国、缅甸、老窝等地,这种语系的称之为小乘的法教。梵文的这种教法,从印度慢慢地传入到中国内地,从汉语系翻译成其它文字,慢慢传到了韩国、日本等国家,这些都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

  梵文的佛教可分为显宗和密宗,此两宗又逐渐地传至西藏,属于藏族文字的语系,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藏传佛教中,大的宗派有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觉襄派、格鲁派等,分成这么多,但都是学习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通过不同的修行的方式来证明这种教法,所以我们也应该尊重和相互团结。现在这三大佛教思想同时存在,今天我们大家应该不分是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也不论是哪种宗派,都应该团结一致、和睦相处。

  佛法是非常圆融的,我们不能把它当成一种狭隘的思想。我们信仰佛教的人更应该进一步去教化自己,去感受到它的圆融。大乘佛教或是小乘佛教都是在慈悲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行,小乘也是用四谛、三法印、或是四法印,不论是小乘、大乘还是金刚乘,基础都是共同的,不管如何,我们大家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我们更应该互相谅解,宽容。

  我们学佛的人要着重完善自己的人格,所以我跟大家讲法的时候,喜欢用太虚大师所说的话,我觉得特别好,“仰止唯佛陀,完善在人格,人成即佛成,实名真现实”,意思是信仰佛教的人,要完善自己的人格,我们要学习佛陀的道德观念,佛陀做人的本质,佛陀的慈悲,佛陀的宽容,相反,如果我们学佛越学越执着,越学越偏,这样我们学佛

  讲到这里,想起过去很多在汉地、藏地,因所学的法门偏差很大,产生相互排斥的现象实在不够妥当。我们根据自己根基修法,不管是否同一个上师的弟子也好,非同一个上师的弟子也好,都要团结,不应该互相排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洛桑陀美金刚上师       和谐)(五明学佛网:洛桑陀美金刚上师       和谐)  

 其它:略论原始佛教和谐消费思想(谭苑芳) 

 其它:构建和谐社会:佛教的理论资源与实践借鉴(李利安) 

 其它:和谐,因多样而美丽(李木源) 

 王雷泉教授:启迪智慧,促进和谐——王雷泉教授谈禅悟人生 

 周贵华博士:佛教与“和谐”理念 

 黄夏年教授:抓住历史机遇 构建和谐世界 促进世界和平—— 

 黄夏年教授:宗教和谐与城市文明是发展的必然之路 

 楼宇烈教授:佛教里的和谐 

 徐文明教授:和谐世界从口开始 

 方立天教授:心从“正见”始——佛教正见与世界和谐 

 方立天教授:佛教正见与世界和谐 

 方立天教授:佛教伦理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三个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