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佛在世的时候,阿难为什么没成阿罗汉呢?


   日期:2016/8/15 17: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于我常生欢喜心”:生生世世,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能冒犯上师,更不能让上师生气,应该令上师善知识欢喜。以三种供养让上师欢喜:财供养、力供养、法供养。力供养就是侍奉上师,帮上师弘扬正法,继承上师的事业,承办上师的事业。法供养就是依教奉行,让上师欢喜。在修行的道路上,这是至关重要的。

  以前佛陀在世的时候,阿难是佛的堂兄弟,关系也是非常好的。人人都尊重佛,但是阿难经常跟佛顶嘴。善星比丘走了以后,没有人敢当佛的侍者。因为阿难不怕佛,所以大家都推荐阿难,当时阿难还向佛提了三个要求。你看阿难的口气!阿难经常这样。

  佛圆寂的时候,把事业交给迦叶尊者继承。因为阿难跟随佛的时间最长,他听到的最多,是“听闻第一”。现在要收集佛的教言,必须靠阿难。但是,阿难必须要成阿罗汉才行。迦叶尊者知道阿难没有成就。于是想办法给阿难定了五种罪,把阿难赶出了僧团。阿难心里很失落。佛在世的时候,阿难多有面子,多威风啊!佛圆寂了,迦叶尊者给他定了那么多罪名,还把他赶走了,他心里很痛苦,真正生起了出离心,然后跑到山里修行。阿难听闻得最多,只是没有修,所以现在一修就成阿罗汉了。

  那个时候是正法时期,证悟成阿罗汉是非常容易的。佛在世的时候,阿难为什么没成阿罗汉呢?他在行为上常不依教奉行。尽管很多时候,他也是为了大众,也是为了僧众,也是为了众生。比如,佛当时规定女众不允许出家,但是佛的养母(姨母)和眷属都想出家修行,佛当时不同意,但是阿难强烈要求,最后佛答应了。佛的教法住世的时间也因此缩短了五百年。阿难经常这样。所以佛在世的时候,他没有成就。

  第二佛莲花生大士有个弟子叫诘摩加。有一天,莲师通过神通,让大家现见了普巴金刚的整个坛城,要做普巴金刚的灌顶。这个时候,坛城所有的尊众都显现了,非常庄严殊胜。莲师问诘摩加,你今天是选择在本尊面前受灌顶,还是选择在上师面前受灌顶?其实这也是考验。诘摩加选择了在本尊面前受灌顶。就是因为差了这么一点点信心。后来他没有得到莲师的摄受。莲师把他交给了益西措嘉空行母。

  那诺巴在依止帝洛巴上师的时候,有一次那诺巴要回那烂陀寺,帝洛巴告诉他不要回去,但是那诺巴不听。没办法,上师帝洛巴只能告诉他:回去可以,但是绝对不能当那烂陀寺的护门班智达。那时候外道多,外道大师来了就要辩论。那烂陀寺各有护持东门、南门、西门、北门的班智达。他回去后,大家都强烈要求他当护门班智达,他没办法推辞,就接受了。当时来了一个外道跟他辩论。共有三次机会,但前两次他都失败了。那时的辩论不是一般的辩论,若是辩论失败了,整个宗教以及所有弟子都要归对方,后果非常严重。后来,他开始祈祷上师,晚上就见到了上师。上师告诉那诺巴,他之所以无法取胜,就是因为当初他违背了上师的教言。然后帝洛巴让那诺巴辩论时把他观想在头顶上。第二天,他按照上师所说的去做了,于是胜利了。

  玛尔巴依止那诺巴的时候,有一次做胜乐金刚的灌顶,当时那洛巴通过神通把胜乐金刚所有的本尊都显现在玛尔巴面前,让玛尔巴选择。玛尔巴想,自己每天都能见到上师,上师每天都能给自己灌顶,见本尊多不容易啊,我应该在本尊面前受灌顶。后来那洛巴说,以此缘起,你的法脉可以通过弟子传下去,但是你的后代就无法延续了。

  这样的公案很多。所以,令善知识欢喜是很重要的。“于我常生欢喜心”,就要依教奉行,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商量的余地。我们有一句俗语:“上师所说即是法,上师所指即是东。”上师所指的方向不是东也是东,没有“这不是东,是南或者是西”这种说法。指哪都是东,说什么都是法,以这种心态,以这种行为依止上师善知识,才能获得上师或善知识的摄受。不是上师不摄受你,是你的心根本达不到一心。达不到一心,就得不到上师的摄受。

  什么是上师的摄受?给你摩顶,给你念咒,这不叫得到上师的摄受。无论是通过上师的威力,还是通过上师的加持,让你的心坚定,让你的心不动,这是得到了上师的摄受。为什么说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依止善知识的目的就是这个。自己的心要定。若心漂浮不定,不是一心,就不能成就。一心才有成就,心不动了才有成就。如同用两个尖的针无法缝制衣服,同样,以两个心修行就不能成就。心能够成为一心,心能够定下来了,依止上师善知识的目的就达到了。

  无论是依止上师善知识,还是消业积福,我们修任何法都是为了心能定下来,能变成一心。其实没有必要想那么多,也没有必要分别那么多。一通一切通,心通万法通。所谓心通了,就是心里没有障碍。一就是一切,当下就都是圆满的。我们学佛就是要回归自性,即心定下来了,成一心了。心本地是明;如果回归自性了,光明就显现了,一切就OK了。

  无论在哪里学、修,主要是靠一心,这是很重要的。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心不用动,一切都会过去的。如果心不定,处处都有违缘,处处都是障碍。心定下来了,也许一切的显现都和你无关。无论是修法的时候,还是依止上师的时候,都要一心一意,不要攀太多的缘。这就是“于我常生欢喜心”,这是从显宗角度讲的,密宗里还有更多更严的要求。大家都学习过《上师五十颂》,里面也有很多依止上师善知识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阿罗汉       达真堪布)(五明学佛网:阿罗汉       达真堪布)  

 仁清法师:吓跑“阿罗汉” 

 体慧法师:持八关斋戒--得清净的戒体,便可证得四果阿罗汉 

 昭慧法师:有关“慧解脱阿罗汉”有否“涅盘智”之讨论——开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N 1161经:本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D 1148经:本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A 第576经(难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