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定弘法师:净宗根本戒 第14集


   日期:2016/8/15 21: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净宗根本戒」,请看《大乘无量寿经》第三十五品,我们继续来看五恶的第二,盗恶。今天讲最后一小节的经文,这一小节经文是讲「三途辗转」这样的报应。

  【神明克识。终入恶道。自有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这一节经文讲到偷盗的果报,当然不仅是偷盗,凡是造作恶业都是得这个报应,那就是命终之后便堕三途。『神明克识,终入恶道』,黄念老解释当中说,「神明者,《晋译华严经》曰:如人从生,有二种天,常随侍卫。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见人,人不见天」。这是引用晋朝所译的《六十华严》的经文,这比唐译要早,这个《华严经》里头的经文说到,说人出生,从生下来以后就有两位天神始终跟著你。这两位天神的名字,一个叫同生,一个叫同名,意思就是跟你是同生、同名的,一起生,跟你一个名字,他们常随侍卫,这两个是天人,常跟著你。他们对我们的善恶行为看得很清楚,所以天常见人,天就是指这两位天神,对我们的言语造作乃至起心动念,他都非常了解。而人不见天,我们看不到他,我们自己报身是属於五阴身,这个五阴身它就有业障,所以我们的神通能力几乎丧失殆尽,就在眼前的神明都看不到。我们虽然看不到他,他们确实始终盯著我们,记录我们的善恶,这两位天神,一位记我们的善行、善念,一位专记我们的恶行、恶念,都有档案作备份。等到我们要死的时候,这个档案拿出来等於做我们的判决书,我们下一生要到哪一道就要根据这个判决书来判定。念老在这里跟我们讲到,「如是二神,与人俱生,故名俱生神」,这是举《华严经》里讲到的这两位神明,跟我们一起来投胎出生,可见得不仅是头顶三尺有神明,连我们身体都有神明,所以我们一举一动瞒不过神明,不可以自欺欺人。

  下面念老又引用《药师经》的经文,「有俱生神,具书罪福,与阎魔王」。《药师经》里面就讲,人有俱生神,就是跟你一起出生,同生同灭,你死的时候他才离开,这叫俱生神。把你所做的一切善恶全记录下来,具是具足,具书罪福,罪是造作的罪业,福是你所修善而得到的福。这些善恶记录到最后统统送给阎魔王,阎罗王在阴间他是主管判决,判这个众生将来要到哪一道去,他所根据的就是俱生神交上来的记录,所以这个判决是绝对不会有差错。阳间法庭上的判决可能会有差错,阴间绝对没有差错,因为阴间的神明执法都是非常的公正,他绝对不会,所谓的贪污受贿,他不可以做那个事情;如果是这么做,那他的因果很重,他惩罚就很严重,他们不敢。

  下面念老又引「《嘉祥疏》曰:一切众生皆有神,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同生女在右肩上书其作恶。同名男在左肩上书其作善」。这个意思跟刚才《华严经》所说的意思非常接近,讲得就更详细了,说我们一切众生,不光是人,六道众生皆如此,都有神明,两个神明与生俱来,一个叫同生,一个叫同名。同生是女的,在右肩上居住,也就是她居住在我们的体内,就是我们做什么都瞒不了她,她专门书写我们所造的恶,不仅身口造的恶她记录,连心的恶念她都记录下来。同名男,同名这个神明是男的,在左肩上,他是专门记录善行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人真的要慎独,在暗室屋漏当中,不要以为人都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神明观察得非常清楚。我们将来要去哪一道,仔细观察一下自己言语造作、起心动念,你就明白了,这没得抵赖的,全给记录下来了。如果我们造恶多,那将来要去三恶道;如果我们行善多,将来要到三善道,不管善道、恶道都是在六道当中。如果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全都是阿弥陀佛,那我们来生决定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谁也难不住你的。自己所做的全都要自己承当,自作自受。所以弘一大师提醒我们,独处的时候要防一个偷心,偷是偷盗,偷鸡摸狗这个心,见不得人的事情不能做,不要以为人都不知道,其实天地神明全知道。现在只是还没有到报应的时候,这些恶行先记录在案,将来一同受惩处,真叫秋后算帐,到人死的时候一起算。

  下面念老又引《五戒经》的经文说,「三覆八校,一月六奏」。什么意思?底下有解释,这是念老解释的,「三覆者,指正月、五月、九月」,这三个月按照农历来算,正月、五月、九月,这三个月当中神明来反覆的检查我们的行为,这叫三覆,就鬼神他们都按期来调查,看看我们是不是有什么样的善恶,都要记录。

  这令我们想到《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是明朝时期的人,跟了凡先生同时代。俞净意公是个读书人,也读圣贤书,但是没有真正落实,所以他的心里所思所想总离不开自私自利,追求五欲六尘、名闻利养、贪瞋痴慢,更严重的甚至还有傲慢、嫉妒,甚至有邪YIN这些念头。但是他很虔诚,每年必定写黄疏,将自己一年所做的善恶,他总是把善行写多一些,记录在黄疏上化掉,请灶神爷上达天庭,希望得到上天的保佑。可是从十八岁考上秀才以后,那命运就愈来愈差,到四十七岁都没有考上举人,只能做一个很穷的教书先生。更不幸的是,他九个儿女,死的死,失踪的失踪,最后只剩一个女儿。他的夫人因为思念儿女,把眼睛都哭瞎了,家里一贫如洗,家徒四壁,很可怜。俞净意怨天尤人,甚至责骂神灵,为什么不保佑我?我对你这么虔诚。结果那一年腊月三十,灶神爷化现一位道长来到他家点化他,告诉他:你满胸都是恶念,虽然表面上你好像一个君子的样子,而且在乡里还提倡伦理道德,提倡戒杀吃素、戒YIN、戒口过、惜字、放生等等,可是你虽然这样提倡,你自己都没做,心口不一。而且高下的念头、傲慢的念头、嫉妒的念头、愤恨的念头憧憧於胸,放不下,满胸都是恶念。上天也都接到你每年化的这个黄疏,所以都派日游使者来调查你,可是派了好几次的日游使者来调查,没有一个善行可记,只有恶行。所以说你的果报很可能会更糟,如果你再不猛力的改过自新,忏悔罪业,那后果是不堪设想。说完这个话,灶神就到他的厨房,就不见了。

  这让俞净意公恍然大悟,这是灶神来点化。这才真正相信,原来神明监察那一点不是虚假的。所以从今以后痛改前非,念头里面那些不善的统统洗刷干净,所以他自己改名叫俞净意,让自己意念清净,结果三年命运就改了。他这种改法比了凡先生更加彻底,禅宗所谓的从根本修,根本是他的心地,从心地上将一切的恶念洗刷干净,保持自己的纯净纯善。所以三年之后他考上进士,更奇妙的是,他失散多年的儿子竟然很巧合的一个因缘就找到了,在京师找到,欢天喜地,儿子也认出他了。俞净意就带著儿子赶紧回去拜见他母亲,就是他夫人,孩子见到他妈妈,拿舌头舔他妈妈的眼睛,抱头痛哭,他妈妈竟然双目复明,不可思议的感应,完全是从他断恶修善而得来。

  所以神明的保佑加持,全看我们自己是不是真正断恶修善,我们如果自己断恶修善,你不求神明,神明都保佑我们;我们自己不肯断恶修善,你天天在他神明像前磕破了头,他也不保佑,这个道理我们要懂。神明是公正无私的,他也不接受贿赂,你拿著那些供品,什么香蕉、水果那些供养他,他就给你办事吗?哪这么简单!你真正做好了,他一定会保佑你,你不供养他,他也欢喜保佑。

  「三覆」就是三个月当中反覆的检查,看看我们的善恶到底如何。「八校谓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日」,就是八个大的节气,这是天地气候变更的日子,也是鬼神、神明特别来监察来奖惩善恶之人的日子。这个校就是报的意思,这八个时节是报应特别快速。底下「六奏」,一月六奏,这六奏是指六斋日,每个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都是讲农历,叫六斋日,这都是经上讲的。这六斋日也是上天神明监察我们最严密的日子,在这六斋日当中我们能够修善积德,修持功德超过平日。下面说,「盖谓一年之中,有三个月,向上覆禀」,这是一年之中一月、五月、九月,向上天来禀报某人的善恶,每一人他的神明都要上天去。《太上感应篇》也有同样的说法,道家跟佛家讲的很相似,说身上也有神,叫三尸神,上、中、下三尸,每个月都要上天,上天上去向天帝禀报这个人的善恶。一个家有灶神,每个月的月末也上天去禀报。「有八日上报」,这个上报,「校」就是上报,告诉天帝,由天帝下达奖惩的名义,这是每年有这八天,刚才讲的八大节气,「一月之内有六日奏明」,就是向上禀奏。

  我们现在有人可能问,现在作恶的人这么多,怎么就没看到有什么特别的报应,难道神明他现在不来监察了吗?实在说那是你自己粗心大意,其实因果报应都在眼前,你只要留心,你就看得很清楚。你看现在社会大众普遍来讲价值观扭曲了,特别是媒体天天都在鼓吹,让人争利、竞争,让人追求物欲享受,过著纵欲、争利的这种日子,所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恶。那果报是什么?你看看现在地球灾难频繁,而且似乎一年比一年严重,在历史上我们也看到会有灾难的时候,没有像现在这样频繁。今年更有所谓马雅预言,二0一二,说是世界末日,让很多人很恐慌。当然佛法里绝不会认为今年是末日,因为释迦牟尼佛预言说法运有一万二千年,现在才过了三千年,后头还有九千年,所以绝对不是世界末日。但是我们仔细想想,灾难肯定会有,为什么?现在人言行不善、心念不善,如果没有灾难,那岂不是因果都被推翻了?

  《楞严经》上讲到贪心感召水灾;瞋恚心感召火灾;愚痴的心感召风灾;傲慢不平感召地震;怀疑感召的是地陷山移,这地质疏松,对人体而言,免疫力下降,很容易感召病毒。现在人怀疑心很重,不相信人,甚至连自己都不相信,没有自信。为什么会缺乏自信?归根结柢都是缺乏了传统圣贤教育。老祖宗圣贤教导我们「人之初,性本善」,佛法里教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真正相信这一点才叫有自信。而你相信自己本来是佛,你才会发愿作佛,岂能够让自己本有的佛性埋没在烦恼罪业当中?这是对不起自己,自暴自弃了。真正自爱自重的人,一定发起愿成佛道的心,他对自己有信心,他才能相信别人。现在人全不相信老祖宗的话,所以整个地球现在好像地壳都松了,常常见到新闻报道说有天坑,那地突然凹陷下去,很长很宽的大坑,甚至还有楼房忽然就塌陷。另外现在常常都出现新的病毒,为什么有这些病毒?因为人没有免疫力,病毒滋生。所以解救之道,一定要相信老祖宗圣贤教诲,要相信自己,相信一切人,不要怕吃亏,不要怕上当。吃亏、上当作还债想,这是消自己的业障,要作感恩想,这都是佛菩萨来成就我的,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你凭这种信心就能够解脱自己的烦恼,贪瞋痴慢疑就逐渐淡化了,这是从根本上护世息灾。

  灾难根源於心地,心地坏了,灾难就来了。那要做得从自己做起,我自己要端正心念,放下贪瞋痴慢疑。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因为一切的念头,念佛是最好、最善,这是净念,而且这句佛号含摄十方诸佛所有一切功德。不可思议的万德洪名,你念一句阿弥陀佛,你就得到十方诸佛一切功德加持,消业障、断烦恼的效果这是最好的。所以不要怕自己业障重,不要怕自己烦恼多,你只要认真念佛,老实念,那个业障烦恼不断自断,不要去理会它。这些烦恼业障不要去想、不要去寻思,就寻思阿弥陀佛,就想阿弥陀佛,心心念念想到要亲近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要作佛去,没有再多的其他妄念想别的。罪业也不想,也不要纠结了,真正忏悔罪业,就是心亡罪灭两俱空,你的心就装阿弥陀佛,什么都不装,那罪业自然就消亡了。罪业的罪性也是本空,也是了不可得,但能持名,执持名号,所有罪业自然消除殆尽,这是忏悔最佳的方法。你要信得过,你要敢承当,你能这么做,你就是如来第一弟子,必得十方诸佛护念,你就不受灾难了,你也不会堕恶道,你在命终必定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希望帮助这个世间化解灾难,就得要提倡念佛,而且要把念佛的道理讲清楚,让大家真正生起求生西方的愿心,对净土能够深信不疑,那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下面我们再看念老的注解,「又望西据《五戒经》曰」,这是日本的望西师根据《五戒经》的说法,他提到,「如是等日,天神记录众生善恶也。盖所禀报者皆众生之善恶」。《五戒经》前面讲到的,一年有三个月、有八天,叫三覆八校,三个月当中来反覆检查,一年这八天当中上报一个人的善恶。还有每个月有六斋日,也是神明监察的日子,这都是记录众生善恶。这些说法都是证实了确确实实有神明。

  「神明克识」,这个克也跟刻舟求剑那个刻是一样。识有几种说法,黄念老举了,第一,《嘉祥疏》、《会疏》的意思说,识就是记的意思,就是记录,「如《会疏》曰:幽有天神,识其科条,无毫厘差。故曰克识」。识念的音叫志,不念记,也不念时,通志。这个意思就是说神明记录人的善恶,记录得非常的清楚,就像刻在石头上一样非常的深,不会磨灭掉的,所以报应就不会有差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善恶终有报。为什么?善恶都记录得很清楚,没有毫厘差错。第二个意思,识念时,就是第八识,也叫阿赖耶识。如憬兴师说,「以种子识功能不亡,名克识」。种子识就是讲阿赖耶识,我们所造的一切行为,哪怕是你微小的念头,都会在阿赖耶识里头留下种子,这个种子含藏在识田里头,它永远不会失去,所以叫功能不亡。不管有多久,它都保存,因缘成熟的时候,这个种子会起现行。阿赖耶识到底是什么样的?它没有形相,它是遍法界虚空界,整个宇宙全是阿赖耶识变现,这里头的一切业因果报都是阿赖耶识的这些种子在现行,所以这里讲克识就是记录在第八识当中。这两种说法,一个是讲天神记录,一个是讲第八识记录。

  义寂师和望西师「双取二说」,这两位法师在注解的时候,这两种说法都并取,很圆融。「义寂云:所作善恶,非但自识内薰,天神外记。记在二处,安有赦乎?」义寂师所说的很有道理,说我们所做的善恶行为当然会留在我们八识田中,这叫自识内薰,我们的行为直接薰习成为种子。所以自己所做的任何的业都有印象,这叫薰,内薰成为种子,将来遇到缘就会起现行,因此你所做的任何的事都要自己负责任。除了内薰为种子储存在阿赖耶识田当中,还有天神外记,确确实实在事上有这些天人、神明,他们要记录我们的善恶。既然这两处都有记录,安有赦乎,我们的罪业还能够赦免吗?那肯定自作业自受报。

  这里讲的二处就是内识和外神,「以上诸说,义寂师稳妥」,黄念老赞成用义寂师的说法,「因唯识不碍於神明记录,神明记录,亦是唯识所现。故内外皆记之说为善」。这是唯识里头讲,宇宙唯有识,这个识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跟真心是分不开的,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真心有现相的功能,但是识就把所现的相给转变了,本来所现的是一真法界,现在转变成十法界、转变成六道。宇宙一切万物、一切众生完全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那神明记录这个事当然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它离不开识,还是种子现行产生的现象。所以内外皆记,在唯识,这个识田里记录和天神的记录,这两个说法都没有矛盾,而且确实可以并存。事实上也是如此,那神明都是你识中所现,就好像造作恶业的人他到地狱,看到那些恶鬼、那些厉鬼专门来上刑的。这些恶鬼是从哪来的?还是那个受地狱罪报的众生心识所变现的。就像人作梦一样,我们梦到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我们作梦的心变现的,它没有离开我们的心。在梦中这些神明都在记录,没错,当然都是心中所变现。这里讲到,「内外皆记,罪报追随,故辗转三途」。

  经文上讲的,『神明克识,终入恶道。自有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所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造作恶业,这里这一条尤其讲到盗恶,命终之后都入恶道受苦。所以自有三途,三途是自然而然,完全不是人为创造的,也不是阎罗王造出来的,自然变现的。哪里变现的?阿赖耶识种子现行。

  过去章太炎先生,这是国学大师,民国前后的人。曾经有一次,这事也是一段传奇故事,是他的女婿朱镜宙老居士讲给我们师父听的。说章太炎先生有一次被东岳大帝请去帮他作判官的工作。大概章太炎国学基础好,连阴曹地府对他都很佩服,请他来做判官代理一个月,可能是原来的判官暂时离职或者休假,让章太炎来凑凑数,来顶上一下。章太炎晚上就去走阴差,睡得死死的,什么人都叫不醒,必须等到下班回来他才能醒。结果他晚上去上班的时候,他就遇到东岳大帝,他跟东岳大帝提出一个建议。因为他自己学佛,他看到佛经上讲到有那种炮烙地狱,非常的痛苦,罪人看到那个烧得通红的铁柱就往上抱,一抱,身上全是焦烂。为什么他要抱?这往往都是邪YIN的心很重,YIN欲心重,他因为业力的缘故,看到那个烧红的铜柱以为是美女,他就往上抱,这一抱,全身都烧焦。章太炎觉得这种刑罚太惨烈,他建议东岳大帝取消这个刑罚。东岳大帝笑笑没说话,就让一个小鬼带他去刑场看看,小鬼就带著他走了一段路,然后就停在那,跟章太炎先生说,现在我们到了,这前面就是。章太炎什么都看不到,前面空空如也。

  他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没造那个业,地狱的那个刑场就在眼前你也看不到,你也不会受。那些造作这种业的人,他的阿赖耶识识田种子自然变现这种罪报、这种刑罚,所以全是自作自受。没有人去搞一个什么刑场去折磨人,这不是阎罗王搞的,全是自作自受,这里讲的「自有三途」,自然变现,都是阿赖耶识的作用。所以三途苦报全是阿赖耶识作用,这个罪业感应,所以叫罪报追随,辗转三途,是有无量的苦恼。三途进去容易,出来可难了,一进去,那个寿命都是论劫来算的。在这三途里面,辗转其中,累劫难出,那种苦痛就可想而知。这里讲累劫,多劫多生,很可能都是无量劫,那不是年,那是劫!所以你看到这种情形,那六道还能待吗?如果我们出不了六道轮回,难免会造作罪业,造作罪业就会自有三途无量苦恼,我们要受报应,受报应当中就很难再修学善法,只是受报。报应满了,从恶道里出来,好不容易得个人身,又把前生这种苦痛给忘了,由於多生多劫的恶习气,遇到恶缘他又要造恶业,没过多久寿命终尽又要堕三途,所以我们搞了无量劫都不能出轮回,原因在这里。六道里面退缘多、染缘多,你想成就真不容易!

  我们今生遇到净土法门,知道这个法门是可以带业往生,可以横出三界。不是竖出,竖出难,你一级一级往上升,那它很难。横出,这是靠阿弥陀佛愿力接引我们往生西方,这个就容易多了,它不是靠自力,靠佛力。遇到了这个法门,就知道无量劫来,我们这一生终於有机会出离六道,不再受无量苦恼了,所以怎么还不牢牢把握住这个机会?一切放下,依深信切愿的心持这句名号,求生净土,临终必定得到阿弥陀佛接引,这是阿弥陀佛的愿。如果我们能「至心信乐,愿生彼国」,阿弥陀佛不来接我们,那他不取正觉,他不能成佛;他现在成佛了,说明他的愿都圆满了,所以佛绝没有诳语,愿愿都是真实。我们在这六道当中,你要想想,不靠这个法门出离,靠其他法门那是难於上青天,为什么?烦恼习气断不掉。

  我自己就是,原来学佛的时候觉得自己不错,挺有善根的,年轻,十几岁不到二十岁我就接触佛法,就皈依了,皈依没多久,接触我们师父上人经教,到现在学了二十年,一般人都说我善根深厚,缘分很好。那现在四十岁了,还是一事无成,烦恼习气真是断不掉。这社会污染也严重,自己在这样的社会当中怎么能不受污染?虽然学佛比一般人好一些,但是你不受污染是不可能。而在这里想提升,那是提升一步都非常困难,真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往往什么?你真发愿要努力精进了,那时魔障就很多,反而让你能够退转,你刚想精进反而退转了,这常有,所以这学佛真难!

  弘一大师到晚年给自己一生下了两句的评语,这是很难得,都说老实话,不是谦虚客气,那是真老实话。他说自己是「二一老人」,两个一,「一事无成人渐老,一文不值何消说」。我读到弘一大师这两句话,我觉得这就是对自己的写照,虽然现在还不算老,四十,中年,但这两句确实如此,二十年学佛一事无成,一文不值,烦恼、业障、习气一品都没断。多少次的忏悔,多少次的发愿,好一些,不多久又懈怠,又会退转。所以痛定思痛,想到真的唯有牢牢抓住净土法门,只有靠阿弥陀佛能够帮助我这一生解脱六道。六道,我们这些业障烦恼就像猛火一样,在后面向我们侵袭而来,我们唯有紧紧抓住佛号,以真信切愿求生净土,来感得阿弥陀佛慈悲救拔我们,把我们从这个猛火当中拔离到七宝莲池。所以六道里头,想想自己堕三恶道的机会太多了,因为恶习气重。现在出家了,自己就愈来愈惭愧,出家本来是要做天人师表,而自己现在德行、学问都是远不如人。戒律,这是出家人最基本的,不要说比丘戒、沙弥戒,这些我们做不到,连五戒都做不清净,有意无意都常有违犯。所以也想到印光大师说的,这印祖也是给我们示现,过去他在他的关房写了自己警策的话语,说自己是「饿鬼畜生尚难求」。如果不往生西方就是这样,你想混个饿鬼当当、混个畜生当当,都难求,为什么?造作了地狱业。印祖尚且如此,那我们更何消说?所以出了家那真的是只有两条路走,一条就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将来都是堕地狱,「地狱门前僧道多」,现在对这些话语愈来愈有深刻的体会。所以看到经文上讲,「自有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我们要有感触、要有恐惧、要有敬畏。

  地狱其实我们都去过,只是一投胎把过去的苦痛都忘了。佛典里有一个故事,有位阿罗汉,他是证得阿罗汉,就有六种神通。有一天他教化他的弟子们,跟弟子们讲,你们大家要好好的修行,不能懈怠,懈怠将来不能成就,要堕地狱。大家对地狱没有感觉,没去,以前去了都忘了。这位阿罗汉师父很善巧,有一天下大雨,森林雨水把这些树木花草都浸没了,这位师父就叫弟子们把那些被风雨吹倒的树木全都收集在一起,堆成一堆,堆成一个小山坡一样的木材,都是湿透的木材。然后这位师父就叫弟子们来点火,把这一堆木材得烧掉,弟子说,这怎么能烧掉,这湿透的木材?你烧吧。结果师父叫烧就烧,於是就点,点了好久,当然不能点著。师父这时候就说了:这样,我在地狱里面取一个火种。於是他就用神通在地狱里面取了一颗火种出来,然后把这个火种就放在了这堆湿透的木材堆上。结果大家看到这火种一放上去的时候,整个木材堆一下子就烧成灰烬。大家看得目瞪口呆,原来地狱的火跟人间火不一样,地狱的火那太可怕了,人进去里面,那真是瞬息之间就烧成灰烬。烧成灰烬还没完,只要阴风一吹,他又有人形了,这地狱众生是化生,一下子就变出这个形状,人体的形状,然后继续受报。《地藏经》上讲「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所以怎么能够造罪业?现在干坏事干得爽快,将来堕地狱那个苦报就有得受了。

  盗恶是最容易犯的,有意无意都会犯这些盗恶,我们要常常想到果报的可怕,就不敢造了。在《沙弥律仪要略增注》这里面讲到,出家人对这个盗戒要非常的谨慎,因为五戒里面最容易犯、最不好持的就是偷盗。这个盗戒特别难,一不小心就会犯,而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不仅金银、贵重的物品这不能偷盗,不与取就是偷盗,这个有主之物,你没有徵得主人的同意,你自己擅自挪用、擅自的拿取,这都是偷盗;乃至一针一草都不可以不与而取。不与,别人没给你,你就拿。尤其是在道场里面,所谓是常住物,这是十方僧物,这出家弟子的物品叫十方僧物。为什么叫十方僧?十方的僧人共有财产,这寺院是十方道场,大家共有的,所以我们偷了这些十方常住的东西,十方所有出家人都是我们的债主,那债主是无量无边。你看极乐世界清净大海众菩萨,那就无量无边,你说这怎么能还得清?

  所以在方等经里头,华聚菩萨说过这样的话,说「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不能救」。一个人造作五逆重罪,还有四重罪,四重是杀盗YIN妄,都是杀人这样的重罪;五逆不得了,杀父亲、害母亲、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阿罗汉,这叫五逆重罪,犯一条就得下阿鼻地狱。犯这种罪业的人,华聚菩萨说我还能救,只要他配合我,我还是能救他;但是盗僧物,就是十方僧人的物品,我就救不了了。换句话说,这个罪业比那五逆罪还重,可见得盗常住物那罪业,哪怕一针一线都不得了。在《三昧经》里面讲到,「盗僧鬘物者,过杀八万四千父母等罪」,这就比五逆罪重。五逆是杀一个父母,这是盗僧物的,出家常住物的,超过杀八万四千父母的罪,八万四千倍。所以一切都不能够擅自盗取,以盗心,就以自私自利的心、以贪便宜的心去擅自挪用,没有徵得常住同意,这就属於偷盗。而且在佛法里讲,僧物、佛物、法物,常住的这些物品不得互用。譬如说信众布施的钱财,如果是用来印法宝,就要专门用来印法宝,不可以挪用做建寺院。虽然都是功德,但是挪用了就不行,那都属於犯盗,严格来讲都是这样。除非你徵得那个施主的同意,譬如说法宝的钱很多了,你布施的钱,你能不能够支援一下我们其他的缺口?你跟他讲一下。他要是同意,可以,他不同意,那你就得按照他的意愿来做。

  这是在佛法这些史书上记载的,在唐朝启福寺的住持叫惠澄法师,染上了一种奇怪的病,就是他整天作牛吼的声音,像牛叫,叫得很可怕,最后死掉了。寺院里有个僧人,晚上见到惠澄法师(方丈)来了,就是见到他的鬼魂来了,这个鬼魂形色憔悴,很悲惨的样子对他说,我是因为互用三宝物,所以受这种苦难。这是他做一个寺院的住持,他有权力,就擅自的去支配信众的供养,犯了因果。寺院里面的这个因果非常严格,譬如说供灯的钱不能买米,买水果的钱就得买水果,不能拿来添油灯,这样的细致。所以接受信众供养,那得很谨慎、很小心,得拿笔记好,你是什么用途,专款专用。你要错了因果,那唐朝这个方丈他的下场就是给我们的一个警醒。当时那还算好,可能他还不算很有私心的,只是不慎,不谨慎错了因果,因果那是一样要受的,甚至你可能好心犯错也要受。

  在经上就记载说有一个沙弥(这都是有记载的)偷常住物,偷寺院里面众僧物品的果报。有个沙弥刚出家,还没受大戒,偷盗了常住果七枚。这个是什么人?他曾经在迦叶佛时代出家做沙弥,他曾经是守果园的一位小沙弥,有一天他看到这果园里果子成熟了,他没徵得常住同意,就擅自在树上摘了七枚果子,他还不是自己享用,他很孝顺,把这七枚果子拿去供奉他的老师,他的师父。结果就因为这个罪,堕地狱受无量苦,而且从地狱罪受满了之后才出来,还得一种鬼身,这鬼身是什么?他的这个身体,这是目犍连尊者看到的。有一天目犍连尊者,这《阿含经》上记载的,告诉另外一位勒叉那比丘说,我刚才在路上看到一个大身众生,身体很大,看到有热铁丸从他身上出入。热铁丸就是烧得很通红的、很烫的那种铁丸,火球从他的身上出入,这个大身的众生就在空中一路哀嚎,受这种苦。又见到一个众生他舌头很长,有那种烧红了的利斧去斩割他的舌头,他也在哀嚎。还有一个众生有双铁轮在他的两肋燃烧,火轮燃烧,在旋转烧他的身体,他也在哀嚎。

  於是这些比丘看到,因为他们有神通,天眼看到,就来问佛,到底这些众生是怎么回事?佛就告诉他,这个有热铁丸从身上出入的,正是因为过去生中在迦叶佛时代,他偷了果园的七个果子,在地狱里面受满了罪出来,还得要变成这种鬼身,被大铁丸从他身上出入。你想迦叶佛时代到释迦牟尼佛时代那经历多少万年了?还有另外刚才讲到一个众生,有炽燃的利斧在割他的舌头,这个人是什么因果?说在过去世中,就迦叶佛的时候,他也是出家做沙弥,当时他是专门用斧把蜜凿碎了,来供养常住的出家人。结果他做这个工作就很便利了,这斧刃上沾了一些蜜,蜜是甜的,他就馋了,於是就拿著这个斧刃上的蜜,偷偷的拿下来就放在嘴里自己吃,这是偷盗常住物。就这么一点点,感得的罪报是什么?到地狱里面受无量的苦。出离了之后,就是刚才看到的,还要得那种被铁斧砍舌头的报应。这是从地狱罪满了之后出来,还要受这种余报,那他的正报,在地狱当中的正报就可想而知。

  还有,刚才还有一个什么?两个铁饼,烧得火红的铁饼在他的肋下燃烧的,这个人过去在迦叶佛时也是个出家人。做沙弥的时候,他曾经因为做过小沙弥,他去供众,拿著蜜饼。这个饼是甜的,他要供养这些常住僧人,结果他擅自盗取了两个饼,把两个饼藏在自己腋下,偷偷的拿出去自己吃。因为这样一个动作,偷盗,他是以偷盗的心拿了常住的物品,结果在地狱中受无量苦。出了地狱之后,还要受被两个火红的铁饼夹在两肋那里,受这种报应,这个铁饼烧得通红,烧他的身体。你看看偷盗了这么一点点,因小果大,原因是什么?常住物是十方常住共有,那个主人是尽虚空遍法界全部僧人都是主人。

  所以我们不可以起贪心,不能有偷盗的心,有偷盗那欠的是尽虚空遍法界所有僧人,怎么能还清?所以经上讲「宁就断手,不取非财」,你把我手砍断了可以,我不能够去拿不义之财,宁愿火轮加身,不可以犯盗戒,尤其不能够犯偷盗常住物品的这些戒。现在做护法事业,这一点就要认真讲求,这个因果要是错了,那就太冤枉!可能你发心都是为正法,好心,要是不懂,糊里糊涂就造了罪业,错用十方供养,那个因果就大了。所以这是讲到偷盗,特别提出《沙弥律仪要略》当中,这个是莲池大师节录、会集的,由清朝的弘赞律师作了增注,注解,尤其是佛门中人不能不认真的讲求。

  我们能不偷盗,这个果报就会非常的殊胜。在《十善业道经》里头有这么一段经文,是释迦牟尼佛讲到不偷盗有十种殊胜果报,我们也把这段经文摘出来跟大家讲解一下。知道不偷盗的殊胜果报,我们就能生起愿意修善护戒的心。实际上我们命中有多少财,都是前生布施得来,你财布施愈多,你得到的财富就愈多。如果你命中本来有财,但是现在起了盗心,用非法的手段去谋求眼前利益,犯了偷盗,实际上把你自己命中的福报都折损了。你不仅没有增加,你反而减少,那就冤枉,所以佛劝我们永离偷盗。

  我们看这段经文,我们把这段经文先念一遍。「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者、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这是世尊在龙宫里面讲的经《佛说十善业道经》,所以他这里叫著龙王,龙王是听众代表,当机众,底下开示就很重要。若离偷盗,如果我们离开偷盗的心行,不仅没有盗行,连盗心都没有,这叫真正离了。果报是什么?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你即得,是立刻得到,果报非常迅速,有十种可保信法。信是信用,人如果没有信用,在这社会就不能立足,所谓人无信,则不立。这个信用是自己持戒修善而得来的,我们希望别人相信我们,不怀疑我们,那自己要有德行,尤其是对不义之财不能去碰。碰了那不是吉祥,这种财叫凶财,凶是给你带来凶灾,所以碰都不要碰。

  这里说十种可保信法,一一说明,何等为十?第一,你能得到资财盈积,你能不偷盗,你不取不义之财,你的财富反而会更多,你不会缺乏。盈是充满,积是可以积累更多,你不会有破损,那些不义之财来得快,去得也快,没几年可能就破家亡身。为什么?这里讲财为五家所有,第一是王,第二是贼,第三是水,第四是火,第五是非爱子,这五家所有,不是自己的。王是什么?官府,官府一道命令下来,就把你的家给抄了,把你的财产都没收了,那就不是你的了。贼是盗贼,偷你家的财富,甚至强盗抢劫,那财富太多了,自己生活都提心吊胆,还不如那贫穷的人过的日子安稳。你看那些富贵的人,家产万贯,成天担心被人绑架,所以都要雇保镖,坐的车都要坐防弹车,出门都提心吊胆,这多可怜!还不如我自在,你看我是分文没有,出去人家不会去暗算我,也不会打我主意,盗贼都不会来找我们,没钱。还有水灾、火灾,你看看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去年,瞬息之间海啸来了,多少生命财产就化为乌有了,你说那财富哪是自己的?火灾,一把火烧掉就没有了。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都是自己恶业感召的。还有非爱子,这不孝子、败家子,我们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给他一下就败光了,证明这财里头有业障,没有业障,你不会感召那种不孝子孙。

  所以司马光宰相(这是宋朝的宰相)说得好,说「积财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保」。你把财富给子孙,子孙他有没有这个命?你看很多人都想著现在尽量的捞取财富,用种种不法手段挣取很多很多钱,干什么?留给自己的儿女,把儿女都送出国外。有一些官员贪污受贿,想著给自己儿女将来带来一个很好的前途,儿女都送到国外读书了,结果自己后来被双归,锒铛入狱,甚至被判处死刑。这财富确实都给儿女了,给他们做什么?他们挥霍,他们的钱来得容易,不珍惜。所以要有德才行,没有德,把钱留给子孙,子孙保不住,所以要积阴德给子孙,才是真正为子孙在做谋划。阴德是什么?多布施,财愈布施愈多,绝对不要怀疑。

  第二个,多人爱念。你能够多散财,不积财,那当然你会得到大家的爱戴、大家的护念。所谓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你把财富都散给大家,大家心就向著你;你的财都据为自己所有,不顾别人,那人就生怨。特别是,如果是剥削别人,像苛刻的老板剥削员工,员工生怨气,那不会爱念老板,当然也就不会真心诚意的为这个公司服务,所以这个老板反而是什么?他失去更多。还不如真的厚待自己员工,像稻盛和夫,这是被誉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现在仅存在世间的一圣。他是经营之圣,他创造了三大世界五百强企业,这是世界经营史上的奇迹。他的经营哲学就是四个字,「敬天爱人」。他说一个公司最重要的人是谁?员工,要为员工好,替员工谋福利,而不是想著怎么样能够多剥削一点员工,自己多赚一点,那就是盗心。你能多布施,自然多人爱念,大家(这些员工)都有向心力,都能够死心塌地为公司服务,所以公司就很快转危为安,扭亏为盈。所以当他受鸠山前首相委托出任日航董事长,当时日航是濒临破产,结果稻盛先生做董事长之后,一年之内扭亏为盈,这是奇迹,没有别的,就是靠人心,员工齐心协力就能度过难关。

  第三,人不欺负。你没有偷盗人的心,人家也不会欺负你,善因就得善果。

  第四,十方赞美。十方各界人士都会赞美你,为什么?你没有盗心,就没有贪小便宜的心,处处都讲究道义,绝不做不义的事,这就自然博得大家的赞美。

  第五,不忧损害。你不担忧自己事业、产业受到损害,为什么?因为你没造那些恶业,你就不会遭受恶报。你看稻盛和夫他经营自己的京瓷公司,经历过多少次的危机,经济危机、金融海啸等等,公司都能够平安度过,没有亏损,更没有倒闭的危险,它不受损害。为什么?稻盛先生很有自信,他们所做的都是好事,尤其是善待员工,在危机当中,员工若能够齐心合力,就能够防止损害发生。人心是关键,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做一个公司的领导、一个团体的领导,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把自己下面的人都团结起来,你就能够办成大事。

  第六,善名流布。因为你不偷盗,自然就有好名声,人家都能尊重你,你自然有好的名望。

  第七,处众无畏。你在大众当中你没有畏惧感。譬如说在大庭广众下,底下坐了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现在请你上台给大家讲讲话。有的人他腿都哆嗦,心里就有畏惧,无名的畏惧,为什么会这样?他心里一定有点阴影,所以在大庭广众下,他就感觉到好像很有点愧疚感,我们讲他压不住场。那些大公无私的人,心地光明正大的人,在大众面前他无所畏惧,心地坦然,他表现得很自然,从容淡定,处众无畏。为什么?平常他就有德行的修养,特别这里讲的不偷盗。不偷盗,他心里就不会有阴影,就没有那种不可见人的念头,所以他能够在大庭广众下非常坦然,坦荡荡。

  第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这里讲到财安乐、命安乐、色安乐、力安乐。他的财富不会缺乏,为什么?他不偷盗,那财富就不会无缘无故的亏损,财富会不断累积。特别是他喜欢布施,那财富来得就非常容易,很自然,甚至自己意想不到,怎么突然就来了这么多钱?自己没想到,安乐,不用操心,赚钱一点不辛苦,财布施的果报。命也安乐,命运非常畅顺,没有什么样的坎坷。色力,色是他的身体,身体好。不偷盗,他心里自然就正大光明,身体当然就好,他的体力、精力饱满。辩才具足无缺,他讲话这是辩才无碍。这个辩才是自性中本有的德能,只要没有障碍,他辩才自然就流露。什么是障碍?恶业是大的障碍,如果有偷盗这种行为、这些念头,那就障碍了自性德能的流露。

  第九,常怀施意。常常有布施的心,有帮助别人的心,特别看到人家有需要,立刻伸出援手,常怀施意。

  第十,命终生天。他寿命终尽,因为他能够持不偷盗,为人善良正直,他能生天。生天的标准,五戒十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特别是舍,他不偷盗,他就能舍,舍财、舍自己的身,就是所谓的用自己体力、精力来帮助众生,这叫舍身。假如他能够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那他决定能往生。

  所以这十种不偷盗的果报,这是人天的善报。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回向成佛,他不求人天果报,他求无上菩提,这种人智慧更高,心量广大。那他成佛的时候,因为宿生有不偷盗的善业,成佛的果报证清净大菩提智。大智慧,那是清净心流露出来的,而清净心里头绝没有任何贪染,所以不偷盗养自己的清净心。这是《十善业道经》里面讲到的十种不偷盗的果报,我们听到之后要认真的修,把盗恶永远断除,这些果报都能够得到,佛讲的一点不虚。今天我们把五恶里面的盗恶就讲解完毕了,时间也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摘自:净宗根本戒 定弘法师主讲 第十四集 2012/5/16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定弘法师       净宗根本戒)(五明学佛网:定弘法师       净宗根本戒)  

 定弘法师:如何降伏YIN欲 

 定弘法师:虽YIN佚而生,不如贞洁而死 

 定弘法师:YIN欲伤身 

 定弘法师:想求生净土,要伏YIN欲 

 定弘法师:表哥患脑血管瘤,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定弘法师:佛制不饮酒这条戒,是防止我们犯前面四条根本重 

 定弘法师:酒​有十过 

 定弘法师:深信因果,​求生净土 

 定弘法师:遇到重大问题,念观世音菩​萨是否比 

 定弘法师:用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他们就得到​ 

 定弘法师:最重​要是心出家 

 定弘法师:早晨一小时念佛、拜佛、想佛,是用念佛机代念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