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27集)


   日期:2016/9/9 21: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一起学习《礼记.学记》,今天应该也是最后一节课。而上一节课讲到,主要的重点是让我们了解,教育是因为怎么样而兴盛,教育因为哪些不足、哪些错误的教学方法而衰败。一个教师,教育工作者,他很明白教育怎么兴盛、教育怎么衰败,他就懂得如何为人师。有了这些认知,而且要循循善诱,「和易以思」,来开导、来教育学生,和易以思,「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用这样的一个心境、一个引导,一般学生都很容易接受。我们看到这个和易以思的方法,方法能不能产生效果,还是跟教学者的心境有关。

  我们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常常参加研习课程,而且学校还有规定,一个学期要上多少研习课程才行,那都是几十个小时的时间。上了几十个小时的课,我们自己在教学当中曾经用出来多少?然后用出来效果好还是不好?其实学每个东西、做每件事情,都应该事后要有一个沉淀、一个反思,才能知道学得扎不扎实,才能知道做得恰不恰当,甚至下一次能不能更好。这也是一个对事的态度,精益求精,学习也好,教学也好,它就不是一个交代的工作而已,「反正我也去上了课,反正我也教过了」。应该要深入,学到的东西有没有用出来?用出来之后效果到底好不好?不好,应该再怎么调整、怎么进步?

  我们学到了和易以思,是个教学的方式,但这个方式能不能发挥很好的效果,跟一个教学者的心境有很大的关系。比方我们说「道而弗牵」,引导他,不要让他感觉好像硬拉著他、牵著他的鼻子走。那怎么达到循循善诱让受教者很能接受,如沐春风?教学者他自己要放下控制的念头、占有的念头、急於求成的态度,他才能这么柔软。所以看著方法,方法跟心境它要相应,叫心行一如,他的整个言语行为跟心境是完全相应的。有一个故事讲到,有一个人走在路上披著一个大衣,刚好北风跟太阳看到了这个路人,当然天气也比较冷,所以披著个大衣。北风呼呼的吹,说到了,「太阳,我们来较量一下,看谁能把他身上的大衣给拿掉」,北风就说「我先来」,然后就开始一阵一阵强风刮起来了。结果这个行人看到风愈来愈大,他的衣服抱得愈紧,他愈紧,北风看了就愈不高兴,就吹得愈大,愈吹他愈紧,这叫适得其反。

  我们面对自己的小孩、面对自己的学生,大家有没有一种感慨,这个孩子是我下最多功夫的,结果效果最差,有没有?三个孩子、四个孩子,那个最让我操心的反而最不懂事。很有可能我们在面对这个孩子的时候,我们有很强烈的控制欲望,执著点,就拼命要把道理塞在他的脑子里。其实他已经听得两眼发直,我们还继续一直灌输、一直灌输,到最后就好像一个人吃不下,「你再吃、再吃」,他会怎么样?很简单,吐出来。东西、食物如是,很多知识、学问,你硬把他塞,塞到最后他实在是消化不良,他就会排斥,他就会看到你就赶紧跑。听到妈妈的脚步声,赶紧装著在看书的样子,不然妈妈要罗嗦了。

  所以,虽然北风吹得很强,适得其反,最后精疲力竭,只好放弃了,「不然你试试看吧!」太阳先生不慌不忙,你们什么时候看过太阳慌张了?是吧?它那个热慢慢加、慢慢加,不著急。最后不长的时间,这个行人马上,「天气真好」,就把外套给脱掉了。徐徐的阳光就好像春风化雨,人很容易接受。所以内心没有控制,很柔软,让人很舒服,这个是道而弗牵的内功。

  「强而弗抑」,这个强是鼓励,而不去压抑他,而不去否定他。而这个鼓励,那不是套几句话,那是真正打从内心信任「人之初,性本善」,不管这个人现在有怎么偏颇的行为,自始至终都不怀疑他的本善。这个时候的言语就非常恳切,非常让人家觉得有信心。所以,其实一个孩子他假如身边的人都看不起他,这种孩子很敏感。可是他假如碰到一个人是相信他可以成圣贤,绝不怀疑他,绝不否定他,时时看到他就是鼓励他,这个孩子面对这个长者他的态度会很不一样。为什么?没有人喜欢让人瞧不起他。碰到一个信任他的长者,信任他的老师,他也被唤醒善良,希望能好好的提升、表现一下。

  我们之前在学校带班,班上难免有一些学生,你还没见到他们,就有同事很热心,这热心加个引号,来跟你,「这个人来历不小」,怎么样怎么样,就开始讲。所以当老师的要练一个功夫,人家跟你讲这个学生哪里不好、哪里不好,右耳进,左耳出,要练这个功夫。不然一听,把它记在心上,看那个孩子怎么看都很奇怪、都不顺眼。所以人的心要像镜子一样,不要落这些不好的痕迹。所以能够不否定孩子,知道那是「苟不教,性乃迁」,那是因为没有好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我们成人的错,不是孩子的过失,还是信任他可以好。我们这种真诚,孩子毕竟是涉世未深,他的心还是很敏锐的,他可以感觉到老师的这种真诚。所以在你面前就会找一些表现的机会让老师肯定。

  我记得带那几个学生,早上一大早来,他看我一进来,就走到我旁边,在那转过来转过去,然后看我没说话,他主动问,「老师,今天有什么事要帮忙吗?」他觉得自己有价值,在老师旁边可以做很多事。所以从言语当中、从做事当中给他机会、给他鼓励,强而弗抑。不是言语是鼓励,我们当老师的人,面对每一个学生的眼神,都能达到强而弗抑的力量。那不是当老师如此,我们现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每一个人了解人生的真相,都知道人都有本善、都有明德,那我们也要信任一切的人,只要他有好的教育,慢慢的改过,他也可以成圣成贤。我们今天希望能成就、能利益身边的人,都能够掌握这个和易以思的心境跟方法,来跟我们的亲朋好友互动。

  最后,「开而弗达」,这个开是启发,这个达是不要把话全部都讲尽了,他都没有思考,那就只是填鸭而已了。能开而弗达,这个也要教学者不要太急躁。有的教学的人,一开口,哒哒哒哒就停不下来,像机关枪一样。教学要善於用心观察,看学生他在听的过程当中,他有没有思考?他有没有领受?这个时候边讲,看他的眼睛,可以了解到他吸收的状况好不好。比方,我们讲得太快了,然后他的眉头就会开始皱起来;你稍微放慢了,他就有点和缓下来了。不能一个教学的人,讲到人家口吐白沫他还继续讲。人家倒下去,再把他拉起来,拿一盆水冲下去,是吧?真的,我们有时候在一起谈话,一个人话特别多,哒哒哒哒,旁边的人都「啊…」,他还继续讲,愈讲愈来劲。这个都没有很好的结这一个缘分。所以待会大家假如「啊…」,我们就下课。当然,很多方法它不是固定的,人家已经听得都快睡著的时候,你可以下课,也可以讲讲故事,是吧?这个就要在每一次教学当中察觉自己的不足,「学而后知不足,教而后知困」。一个教学的人第一次讲课睡了三分之二,下一次目标就是二分之一,慢慢进步。

  而一个人他对於我们所谈的道理能不能受用,是他有没有贯通这个道理,而不是说你把理给他讲完了就达到效果了,不是这个逻辑。所以我们有时候都会说,「我都跟他讲过了」。请问我们讲的时候,他的眼睛告诉我们听懂了吗?而且这个开而弗达,还要不强求,今天讲,看他不能完全领会,也不著急,下次再讲,很有耐性。人没有耐性,要开而弗达,不容易,都会很急躁。等待机会,「当其可之谓时」,刚好一个机会点,点这个道理特别适合,抓住这个时间点引导,点到为止,让他自己思考想通了。他自己想通的,那个道理就留在他的心中,那个不是知识,那是他的体悟,那是他的智慧。

  所以这个时代的教育好像觉得学愈多愈好,然后拼命装知识进去,十几年的岁月走过去了,我们都塞了不少东西。请问大家还记得多少?拼命塞。这个就好像吃东西,拼命吃,最后会怎么样?吃坏肚子,全部排掉了。而领悟的东西一辈子都不会忘。所以孔子里面给我们引导的观念,我们记忆都很深刻。我们前不久才一起学习《论语》里面的有关学习的经句。请问大家,印象最深的记得哪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还有没有?「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夫子譬喻学习就好像要造一座山,只剩下一抱土还没有运上去,我们就放弃了,那还是没有做成,学问不能半途而废。都是善用譬喻跟生活结合,让我们体会得很深刻。所以教育绝不能跟生活给脱节开来。那我们之前也跟大家讲到,用《了凡四训》里面的一段,云谷禅师非常善於引导教学,教得很好。他不只是教小孩,他是给一个读书人引导,给他鼓励、给他思考,确实很善於教育。

  佛陀是印度的圣者,东方是孔子,西方耶稣基督,印度有佛陀。佛陀在世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刚好遇到一群孩子在玩耍,结果远方来了一个工人,他专门在帮这个村落清理大便的。结果他人还没到,小朋友都知道了,因为那味道很重。结果当下,小孩子有的在玩花,他说我的花都臭了,觉得他很扫兴。当下有的就拿起石头扔这个工人,这个工人叫尼提,就扔他。佛陀看到这个景象,就像我们今天看到一群孩子在这样对待一个叔叔,请问大家该不该教育?该教育,怎么用和易以思?当下因为那个石头一个一个扔过去,尼提很难受。突然,佛陀看到这个情景,就走到尼提的面前,对著孩子讲,「孩子,不可以这样,住手」。走过去的时候,石头也落在佛陀的身上。

  结果尼提,他们在印度,他们是四个阶级,属於奴隶阶级。佛陀,在那个时代连国王都向他学习,他是个很好的老师。而尼提是奴隶阶级,是最下等的,所以他一看到佛陀帮他挡他就很难受。然后佛陀说,「来,你过来。」他双手都是用粪便的,他就更难过了,「佛陀,你不要再接近我了,我会把你给弄脏。」结果,佛陀一点都没有嫌弃他,赶紧把他请过来,然后对他说,「我听说,你不是说要听我说法吗?今天就是机会了」,就把他带过来。结果那一群孩子也很敏感,看到大人来了,因为他们不认识佛陀,看到大人来了,又拿石头丢人,其实孩子还是有良心,知道这样做还是不对,正想开溜。佛陀就,「小朋友,你们过来。」其中一个小朋友说,「叔叔要骂人了。」结果佛陀说,「我是跟你们讲个故事。」说一讲故事,就有一些孩子很喜欢听了。

  所以这个时代教书,不会讲故事还不行,是吧?教学者,我们说因材施教,必须讲得让他比较容易接受,比较容易专注。那故事,现代人他就比较容易听,大家其实不相信都可以做试验。比方,你跟亲朋好友在谈话,你讲道理讲了十分钟,一定有人开始梦见周公了,你可以做试验做看看。不然我们现在来做试验好不好?你一定要讲讲一些生活上的例子、故事,人精神就比较振奋。所以大家也别怪,为什么现在人怎么听一下道理就想睡觉?因为从小听太多了。假如今天讲道理的人,自己德行很好,都做到了,那听的人会肃然起敬。假如爸爸、妈妈、老师讲一堆道理,自己也没做好,愈听愈想睡觉,提不起敬,他提不起恭敬的态度。所以讲道理,一般的人就想睡了,就是反映我们这个社会太缺榜样了,太缺言行一致的人。所以人一听到道里,就觉得不现实,做不到,不想听了。比方说,今天假如师长现在到了,大家想像一下,你们要配合一下。师长在这里讲两个小时的道理,大家都是眼睛还瞪得大大的,「我是作梦吗,居然可以碰上?」都不会打瞌睡。为什么?肃然起敬。今天我假如讲十分钟,「呼…」,这个还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问题还是在自己身上。

  所以当下,这个孩子本来要开溜了,佛陀善巧方便,「你们有没有听过一个大蛇的故事?那一条蛇长到了可以从这个屋子绑到那个屋子。」小朋友说,「蛇这么大。」结果这一只蛇走啊走啊,这个蛇头领著这个蛇尾。突然有一天蛇尾就说了,阿头(他称这个蛇头叫阿头),阿头,怎么都你走在前面?今天不管,我走前面,你走后面。阿头讲了,不行,我有眼睛可以看前面,你走前面都不知道东西南北了,不行不行,我走前面。阿尾说了,那你试试看,你能走你走吧。结果阿头往前,走不动了。因为这个阿尾绑在树上,不肯让他走了。全身无力,好好好,你走前面。结果这个蛇尾走前面,蛇头跟著走,撞得满身是伤,最后掉到火山岩里面去了。佛陀讲,我是了解宇宙人生道理,我有智慧之眼,希望能引导你们也成就智慧,就像那个阿头可以看清楚,你们不听我的教诲那可能就会很危险。

  结果讲到这里,就有小朋友脾气比较大,就生气了,对佛陀讲:「你觉得我们很傻瓜是吧?」结果佛陀说:「才讲两句你就生气了,很像某一个村落的年轻人。」接著就讲,「这个年轻人有一天走在路上,突然看到房子里有两个老人在谈话,那个某某某,人还不错,就是脾气特别大,很容易生气。结果他一听,手上还拿著东西,火了,啪,丢在地上。推开门,把这两个老人揪在手上,把他们拖出来打了一顿。然后说:你说谁,你说谁脾气不好,你说谁脾气不好。结果当下那两个老人,你看你现在不就脾气不好吗?不就打我们了吗?结果那年轻人,啊,对!」所以这个小朋友听到这个故事,马上就不好意思了,当下你看自己脾气就很大了。

  又有一个小朋友讲:「您讲那么多故事,我都听过了,很多道理我都明白了,不要再讲了。」所以我们看,佛陀要引导一群孩子,都不是一下子可以引导的。你看这么多的孩子都提出不同的态度、看法,「我们已经都知道、都明白了」。结果,接著又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商人坐著船,刚好船到中间的时候,他拿一个很昂贵的器具,掉到了水里面。结果掉下去,他就心里想,我赶紧记住掉下去的位置。他就在船上刻了一个痕,我太聪明了,这个一刻,待会儿船停下来,我就可以下去找这个贵重的器皿了。结果靠了岸,他就赶紧叫船夫:你赶快就在这个痕迹下面赶快找。找半天找不到。然后这个船夫说:那你到底是什么时候掉下去的?就在船中间掉下去的,我就赶紧把它刻了一个痕迹,我就记住是在这里。这个船夫讲: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是那个船是动的,所以早就已经不是在那个位置了。」听起来有点道理,事实上是很笨。所以这个也提醒小孩,不要自以为自己很聪明,一定要透过学习才会有智慧。

  结果又有一个孩子讲:「学习,那过几天再学。」过几天再学可不可以?佛陀又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刚好几天之后,他的朋友要来他们家做客。结果他们家养了乳牛,他就想,我就把这个奶水存在乳牛的肚子里,一个礼拜之后,客人来了,我再一起把它挤出来,到时候他们都可以喝。不然我现在挤出来,牛奶坏掉就可惜了。他等一个礼拜以后再来挤。结果隔天他不挤,小牛要来吃奶,他就把小牛给拖到旁边去,你吃了,我就不能请客了。不给小牛吃奶,就这样七天。结果七天以后他就去挤,挤出来要让每一个人喝,结果一挤,挤不出奶了。因为七天小牛都不吃奶,也没有刺激这个母牛,结果奶水反而挤不出来。愈挤不出来,他就愈用力,用力,这个乳牛就痛了,就开始跑了,这个主人就拖著那个母牛就这样在那里转圈。」学习能不能等以后再学?不行,要当下就学。不学,愈来愈没智慧,就愚痴了,不能等。「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小朋友听到这里:「好,那我们要学习,学了之后是不是马上就能有智慧了?」佛陀说:「不行。」有一个小朋友说:「这么无聊,不学了,这么麻烦。」你看,每一个人错误的心态,佛陀都讲一个故事让他去领会。所以,为什么说父母、老师的恩德很深远,因为要让我们明白确实很不容易。所以释迦牟尼佛教四十九年了,一辈子不疲不厌的引导。教了四十九年,还有很多学生没有开悟,怎么办?算了吗?你们怎么没反应?我们都是从事教育的人。有同仁看我教书那半年,我一开始教半年,我那些同学有的就已经被小孩气得受不了,然后他们就说:礼旭,我看这半年都没看你生气,你怎么都不生气?学生失教都多少年了,我们是教五、六年级,那都十几岁了。十几年没有好好的耕耘他的心地,哪有说你教他两个礼拜、一个月,就马上全部思想都转过来,那我们不是急於求成吗?不符合自然规律了。所以往往我们会动气,是我们没有用客观去思考问题,急於要看到一个效果,那适得其反。

  所以佛陀当下,面对小朋友说,「太麻烦,学习又不能马上达到效果。」佛陀就讲,「有一个很有钱的人,看到人家盖一个三层楼的别墅,他就觉得三楼的别墅特别漂亮,他就去找了盖房子的工头,你赶紧帮我盖一个三楼的别墅。结果这个工人在那里挖地基,要盖第一层楼。他说你别给我盖一层,我就只要第三层。那工头没办法,他这么坚持,只好帮他盖。没有第一层,没有第二层,直接盖第三层,怎么盖?就四根柱子,哒哒哒哒,就直接到了三楼的高度了。结果这个有钱人就爬著柱子上了三层,爬得全身无力,在那里喘气。突然打了一个喷嚏,这个柱子就,铿,屋子就倒下来了。」所以没有打好根基是不可能有很好的成就的。小朋友听完:「那还是要好好的学习,一步一脚印,厚积薄发。」引导到这里,看大家的态度,认真要学习,而且循序渐进,不操之过急了。

  到这里,佛陀接著就说了,「今天要跟大家提醒的,就是你们刚刚为什么拿著石头打这个尼提叔叔?」小朋友这么被问,「他很脏,他很臭。」这开始引导,道而弗牵。「那他为什么会臭?」「他帮我们家清理那些大便,所以他臭。」你自己不去清理,还是他帮你清理的,那是他帮助我们去掉这些污垢,这些非常肮脏的粪便,他是在帮助每一个家庭,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子对他,还伤害他?这个就好像那个忘恩负义的商人。有三个商人在大海当中,刚好遇到大风浪,就掉到河里面去了。结果就快要灭顶的时候,突然游过来一只大海龟,把他们三个都救起来,救到了一个孤岛上。结果三个人暂时找不到食物,很饿,其中有一个人他就起了个不好的念头,饿都快饿死了,找东西吃。结果整个岛上看到只有会动的这只大海龟,他就拿著个石头走过去了,旁边两个人,你不可以这样。诸位朋友,诸位学长,假如你是他两个朋友要怎么做?要阻止,死也要把他拉下来,不可以让他做这样的事情。结果没有阻止他,他就把那个海龟给杀了,吃它的肉。正在吃它的肉的时候,那个岛上的一群大象就冲过来,把他们逼到海里面去了。动物之间会互相有感知,尤其对忘恩负义的人,他们是最厌恶的。人家说不孝父母的人天打雷劈,有情无情都会感应,降灾於最没有德行的人。

  所以佛陀讲到这里,大部分的孩子都已经反省了。还有一个孩子硬是不给尼提先生道歉,他很气愤,「反正我就是瞧不起他,我就是要拿石头砸他。」结果佛陀接著跟他讲:「看起来你是在伤害他,事实上你也在伤害你自己。」其实人当下看人不顺眼,生气的时候,自己本善的心统统被愤怒、被傲慢给包住了,那不是伤害自己吗?所以佛陀又讲到,「就像双头鸟的故事」。双头鸟它是同一个身体两个头。假如两个头不合了,有一个头要伤害另一个头,引导它吃一个有毒的果实,想要报仇,你平常对我不好,毒死你。请问大家,另外一个头吃下去了,它自己会怎么样?也死了。大家是一体的,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爱护别人就是爱护自己。佛陀用这个故事让他明白这个真相。

  其实,诸位学长,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去帮助别人,他真正受益了,自己比他还高兴,施比受更有福。我讲这句的时候,你们都没有反应?「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像我们教学的人,看到一个孩子,本来不懂事,现在懂得孝顺父母,懂得用功了,我们当老师的人一想到就高兴、就欣慰。「这一辈子教学,哪怕只有这一个学生能成就,我们都觉得欣慰了。」

  结果讲到这儿,这个孩子也惭愧了,向尼提叔叔道歉。接著,佛陀又把尼提的手举起来,把他吓坏了,「佛陀,我的手太脏了。」结果佛陀跟他讲:「我的手跟你的手,我们的工作是一样的。你的手是除去人们排出来的污秽,我的手是除去人们内心的污秽,我们的工作是相近的。」其实大家去感受,一个奴隶面对高贵的佛陀,佛陀给他这样的肯定、鼓励,大家想一想,他会记多久?一辈子都忘不了。真正会教学的人,几句鼓励都能让人利益一辈子。结果后来佛陀要走的时候,就对尼提讲,以后你想听我讲课、说法就到哪里去找我。结果后来这个尼提也成为佛陀的学生,而且有很高的成就。当然他的高的成就也来自於他对佛陀百分之一百的信任。

  而当佛陀跟著阿难正要走回去的时候,阿难讲,今天佛陀对孩子的教育让他很受益。结果佛陀对著阿难讲:你今天的受益要好好感谢这些孩子。没有这些孩子,今天就听不到这么好的引导,这么好的教育的表演。所以我们看,佛陀时时都是感激每个因缘,感激每一个人。那我们一个教学者能有这个心境,跟所有的同学、孩子们交流,就能把这个感恩的心境给传递出去。好,这一段故事是我看「佛典故事」里面讲的,我每一次看都很感动,因为我们从事教育差佛陀差太远了。每一次看,旁边都要先放一条毛巾,流的是感动加忏悔的眼泪。

  我们上一次最后讲到的这一段,「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教学的人面对学习者,你要了解他的问题,你才好去帮助他。这个好像大夫治病,了解他的病根在哪,才能对症下药。而且其实不是当老师的人是这样,为人父母你要成就孩子的德行,你也要了解他的问题所在。同样的,一个企业、一个团体的领导者,他要栽培他的下属,也要了解他的问题在哪里。所以这个教者必知之,这个教,君、亲、师都应该有这样的观察能力。有一句话讲到,「用人取其长,教人责其短」,教育人要能了解他的问题所在,但是用人要用他的长处。而用人要用他的长处,但这一句话另外还包含一个意思,你用他了,你也要教他。假如我们面对自己的员工,我就是用他不教他,你把人当机器,用完了就扔了,那不对。真的,在这个功利主义之下,领导者、教育者要冷静,不然教育者也真的把人当个产品,反正就是把微积分给他压进去,是吧?把所有的知识全部压进去,砰,产品出来了。是不是这个逻辑?不是,教育是长善救失,是启发他的灵性。

  请问每一个人灵性的启发速度一不一样?因缘一不一样?都不一样。那怎么跟工厂里面的东西,喀嚓、喀嚓,那个怎么是同样的逻辑?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在在学校里教书,就是好像那个产品,六年级要懂哪些,初中一年级懂哪些,大学,铿铿,砰,出来了。现在不只老师这样,父母也这样。那大家看,现在从学校出来、从家庭出来,健不健康?快不快乐?错误了,要把人当人看,不能把人当东西看。要教他,教他首先要包容他。你面对他的不足都是批评、都是嫌弃,教不了他。所以人能够,尤其一个领导者,你能够聚很多的人,跟我们的度量有关系。「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德行在哪里看出来?度量。在一切人事的境界里面,不断扩宽自己的心量,没有不能包容的人,没有不能接受的事情。你有德了才能容众,太苛刻就聚不了人。

  所以有一句话讲得也非常厚道,「取人之直,恕其戆;取人之朴,恕其愚;取人之介,恕其隘;取人之敏,恕其疏;取人之辩,恕其肆;取人之信,恕其拘。」这个是他的长处,可是他也可能延伸出一些不足。比方我们看这个人很正直,你取他这个长处,但你也要宽恕他,有时候正直的人他比较莽撞。你能看他的好,包容他的不好,那相处起来很愉快。你看不到他的好,净看他的不好,那就没法相处了。而且你愈宽恕,慢慢的人家反而觉得愈不好意思,生惭愧心。「你看,我的好他都能肯定,我的不好他都能接受、包容。」慢慢的,人他就惭愧心自己去提升。这就是去用德去感。一个很朴实的人,他可能还是有比较,他很单纯、很纯朴,有时候一些事他还不是很懂,你要包容,他涉世未深,还没受很多污染,可能有时候一些见识也不是很广,你要能包容。不要对那个很纯朴、很憨的人,「连这个都不懂」,那他就很难受了。你要用他的特质,慢慢的栽培他、提升他。

  取人之介,这个介就是这个人非常的清廉、耿直,但有时候就会太犀利、太苛刻,那你要包容他这一点。这个人很聪敏,思考很快,但是有时候他就没那么细心。这个人很会分辨一些事情,看得很细腻,分析得很透彻,但是有时候在分析可能会太强势。为什么?他分析得很细腻,把人都剖析得很清楚,有时候讲话就苛刻又强势,你要包容他这一点。尤其你是一个领导者,你用他们的长,避开这个短。不然他这些不足可能也会让事或者让人出状况。取人之信,这个人很守信用,用他的长处。但有时候人守信到不会变通,你也要包容他这一点。就像我们举一个例子,尾生很守信,跟一个女的约在桥下,结果突然下起大雨来,他抱在那个桥柱上,就是不去,最后就被淹死了。你说他容不容易?你们想像一下,我都觉得我比不上他,是吧?不要说淹死,淹到这里我就开溜了,还淹死?但是你看他连死都不怕,他就怕失信,他有很好的德行的根基,只是他还没学到变通。

  所以有一句话跟这个就很相应,叫不要「求全责备」。人不求全责备就度量大,不会刻薄。「他已经不错了,他那些特质很好。」人都知道他都有不足,假如听到他的领导者都是说「他已经不错了」,人慢慢就受鼓舞了。好,所以君、亲、师要教其所短,也要取其所长,让他提升,让他有信心。

  我们接著看,「人之学也」,人在学习当中,我们一看到这个学字,我想到了一句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学习随时要抓住一个根本,就是他的心地。所以在整个《养正遗规》的教诲当中,其实就是成就一个人的健康的人格,有这八个字是一个核心精神,「闲其放心,养其德性」。这个闲字,我们看这是会意字,一个门拿著一个木头把它给拴住了,牢不牢固?牢固。这个放心,就是背离本善的这些不好的心思、行为,不能让它发展。还要长他的德行、长他的善心,养其德性。

  所以我们这一段,刚好上一次有跟大家谈到。而我们看「或失则多」,他的心有没有偏颇了?一个学习者,他很想多学一点,他的什么心产生了?贪心出来了。「闲其放心,养其德性」。我们不要说学生了,我们自己会不会起这个贪的心态?大家有没有经验,学了三天、五天这一本经书,又换了另外一本,三天、五天以后又换第三本,绕了一圈,好像心里空空的,什么也没学到。今天没碰碰这一本,心不安,明天不念念那一本,睡不著觉。所以我们修学是要去贪心,连对学问都不可以贪多。哪里有教我们?《弟子规》说,「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大家不要小看《弟子规》很小本,可是做人、求学最关键的心态都点到了。

  包含下一句,「或失则寡」,这个寡叫孤陋寡闻。他觉得学这样就好了,我有必要再学吗?要学这么多吗?他觉得学习没有太大的必要,叫满於现状,「我这样就挺好的」。这个心态其实就是傲慢。「我这样也不错了」,他觉得自己不错了,他跟谁比?他往下比,是吧?一个人假如是跟圣贤人比,他绝对不会有这个心态。颜回是好学,颜回是复圣,很有德行。您看他学习的态度,他觉得我的目标要看齐孔老夫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觉得好像赶不上孔老夫子。时时不会满足,赶紧要下大功夫向孔子学习。一个学习的人假如觉得我不用学了,我这样就很够了,那就失之寡。《弟子规》里面告诉我们,「但力行,不学文」,他觉得他这样就够了,但是他的见解一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就「任己见,昧理真」。虽然学问不断的在生活当中落实,但落实的过程当中也要常常接受经教,才能对照、观照言行有没有偏颇掉。

  子路有一次出去当官,在蒲邑这个地方,结果当地做水灾。做了水灾之后,就要建一些防灾的设施,就要很多老百姓一起来做工。子路是跟著夫子学,夫子特别强调仁慈,看到他们这样做工,又不能吃得很好,子路拿出自己的俸禄,开始煮粥,煮吃的,供给这些老百姓吃。结果煮了没多久,孔子派子贡,「你赶紧去子路蒲邑那个县城,把那些煮粥的锅统统给我翻掉,让他别煮了。」子贡赶紧去办了,就把这些锅都推掉了。结果子路就很生气,夫子教我要行仁政,我现在就是念念为老百姓著想,他都饿成这样子了,我赶紧煮给他吃,有什么不对?子路就跑去找孔子,「夫子,您时时都是教我们要仁慈,怎么我这么爱护老百姓,您还反对我这么做,还把锅都给推倒了?」

  诸位学长,故事讲到这里,你们现在人在哪里?你要会听故事,你们现在已经在春秋时代,你们就是子路,当场,「奇怪了,我这么做了,怎么会变成这样呢?」而当我们在力行学问,结果我们的看法跟师长不一样的时候,下一个念头是什么?假如我们的念头是「我对」,那就麻烦了。我们之前曾经跟大家讲过一个故事,曾子不是去帮父亲耕作,把瓜的根给刨断了,有没有?不简单,他爸爸生气,棍子拿起来,曾子连跑都没跑,就给打下去,打昏过去了。昏过去以后醒过来,先弹琴、唱歌,歌声洪亮,让他爸别担心他。看他爸脸上的忧虑都「没事,孩子还好」,他才离开他父亲的视线。这么孝顺,念念为他父亲著想。结果这个事传到孔子那里,孔子说:「曾子不是我的学生。」假如我们是曾子,当下会怎么样?「有什么了不起,我都做得这么好了,你还说我不对。」

  所以曾子、子路他们对夫子很信任,最后去就教。夫子也是「当其可之谓时」。「今天这个地方常有水灾,老百姓会缺吃的,你要赶紧请你的国君开仓放粮去救济他的老百姓。结果你现在没叫国君开仓放粮,反而你自己拿你的钱出来请老百姓吃,那你是要告诉老百姓君王没德,谁有德?我。」所以他只看到了要对老百姓有爱心,他没有观照到人情事理,君臣关系。你功高震主,那就麻烦了,就不符合君臣的一个互动、一个分寸。所以在《孔子家语》里面就提到了这句话,你这么做,「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因为我们是文言文课,尽量把原文抄出来,让大家读诵读诵这么美的文章。是汝明君,你就是让人好像看著就是这个国君没有恩惠,而好像都看到自己最有德行,见己之德美。「但力行,不学文」,有可能也会「任己见」,做出一些不妥当的事情出来。这个或失则寡,见识就没有孔子考虑得这么周到。

  而子路当时候一开始来见夫子,很粗犷。跟大家讲过的,头上戴著鸡毛,肚子前面围著一个野猪皮。孔子说:这位壮士,你最爱好什么?子路一听,爱好什么,我喜欢长剑。他心里想他要配上一把长剑,那就真是非常威武了。孔子接著说:壮士,我不是这个意思。好什么,其实夫子要引导他好学。就跟他讲到,你有这么好的特质,这么勇猛,你假如再经过学习,一定会非常好。夫子就讲到一段话,士无教友则失听,君无谏臣则失正。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毁仁恶士,且近於刑。

  夫子引导,这个士是读书人,士无教友就是没有好的同学互相切磋的话,则失听,他可能没有办法听到这些忠言,重要的劝告,可能就误入歧途,或做错事了。君无谏臣,一个领导者、国君,没有正直的忠臣劝他,则失正,这个失正就是心偏颇了,做的决策错误了,国家就有灾祸了。所以木受绳则直,这一句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那个木匠,他以前还没有尺,他是拿一个线拉直,用那个黑色的墨,一弹,那条直线就出来了,木受绳,那个绳一画,这个木头就可以切得很直。比喻下一句,人受谏则能成圣成贤。其实这个受谏最重要的是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但一个人假如毁谤这些仁德之人,然后又厌恶这一些,这个士就是指领导者,士是当官的人、领导者,这个人近於刑,就危险了。为什么危险?第一个,他面对有德行的人他还毁谤,他还看不顺眼,这叫不重视道德。

  我们在《孝经》里面有一段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乱一定是从人心当中乱,人心出现什么状况的时候会大乱?就是心里没有领导、没有国君。就像一个国家里面,老百姓都不把国家领导人放在眼里,这叫要君者无上。这样的社会,老百姓在团体里工作,也瞧不起、也不听他领导的话,乱,无君。非圣人者无法,面对圣贤人的教诲他都不接受、排斥,叫无师,心里没有师长。非孝者无亲,就是当人都没有孝心了,就不把父母放在心里。就无君亲师,人这种心地已经不是人的状态了,不是人的状态就会做出不是人的行为,大乱之道就从这里。一个人能尊师、能孝亲、能敬长,这德行已经有根基了。但这些都要透过学习。孔子强调了这一点,学习的重要,而且要尊敬圣贤,然后还要尊敬领导者,提的都是关键的重点。

  结果,子路听到这里,反应也很快。子路说:「南山的竹子砍下来就可以做弓箭,射出去还能把犀牛皮都射穿,他哪有什么还要修饰、还要学习?」所以教学的人还得要上知天文,不然有时候人家出一招,不知道这些事。大家有没有注意,现在像师长讲课,微观物理学、近代物理学、量子物理学都得研究,不然现在的人这么重视科学,你不讲这些,他还不容易接受。夫子马上,这些常识非常丰富,就给子路讲,南山的箭虽然很锋利,你假如「括而羽之」,这个字念「瓜」,「镞而砺之」,括是指箭尾,那个字念「瓜」,你在箭尾加一些羽毛,镞是箭头,弓箭的头,你把它再磨利一点,它可以射得更准,可以射得更深。这叫共通语言,子路一定特别喜欢射箭,这么一讲,「有道理」,就这样跟著孔子学了一辈子。他一开始也是或失则寡,他觉得这样就很好了,干嘛还学?

  所以都是心地上要调整错误的心态,学习不能贪多,学习不能傲慢,不能满足现状。一个人学习学得好,就要好像没有学习就像肚子饿得不得了一样,非常渴望学习。

  「或失则易」,这个易,比方,想找容易的方法,这个就变成想找捷径学习,「你有没有好一点的方法?」我记得有一次我刚好到澳洲,去跟大家交流《弟子规》。结果有一个妈妈,他的儿子跟我差不多大,刚好她把我叫到没有人的地方,然后跟我讲,她说你最近比较有机会跟师长他们在一起,是不是有教你什么特别的方法,你赶紧跟我讲一下。好像人都觉得一定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其实学习有没有捷径?有,老实就是捷径,真诚、恭敬就是捷径。而且说实在的,假如觉得师长讲的有捷径,这一个心态已经不相信老人家了!我们这些念头错了,自己不一定知道。我们之前学习《论语》,其实就已经有彰显这一点。孔子不是对著学生讲,「二三子,以我为隐乎?」你们觉得我还有隐瞒你们什么吗?没有,我都没有隐瞒,全部都告诉你们了。师长所有修学上的智慧全部都和盘托出跟我们讲,哪有对哪一个人说什么捷径的方法?

  所以相信圣贤、相信师长容不容易?所以你看老人家常讲,一个好学生找一个好老师不容易,难,一个好老师找一个好学生更难!难在哪?完全的信任,不容易。有一个老人教了很多弟子,有一个学生特别认真要学。结果这个老人就叫他帮他洗脚,洗洗洗,然后洗完之后,就拿著那个水倒在他的头上。然后还赶他走,「不让你听课,你给我出去、给我滚。」结果他就真的出去了,可是没走,在那个教室窗户底下蹲在那里听,不敢给他的师父知道。结果就这样好多年过去了,统统是偷偷的在那里学。结果这个师父年纪大了,「好,现在要传一个学生,你们把那个窗户底下那个人叫过来」,要传给这个弟子。所以那个是完全信任,听每一句入心。就像颜回跟夫子学一样,讲的时候,一句怀疑、一句反驳的话都没有,然后就一直听听听,讲完都觉得,他到底有没有听懂?结果看他在生活当中,讲的全部都去做了,「回也不愚」,他一点都不愚昧,他太老实了。

  好,那这一节课我们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文言文)(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文言文)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