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儒佛都教导我们修养仁慈之心


   日期:2016/9/16 11: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三国志》这部史书上记载,三国时期有一位叫邓芝的人。他在四川的时候,他有一次在山中见到一只猿猴,他就拔箭把它射中了。结果看到这只猿猴竟然把自己身上的箭拔掉,然后拿树叶卷起来塞在自己的伤口里头,猿猴都很懂得自治、自救。结果邓芝看了很受震动,他说我怎么能够做出这种违背物性的事情来!物性是生物的本性,生物都有贪生怕死的性,这个性是本性。后来又有一天,又看到了一只母猴抱著一只小猴,邓芝又用箭射中它,射中这个母猴。他又发现那个小猴为它母亲把这箭拔出来,这小猴也会拿树叶卷起来,给母亲这个伤口,箭伤的这个伤口给插进去,给它医治。这邓芝看了,这次就震动非常,知道自己造这个孽,自己会很快死的。为什么?违背了天良。所以他把这个弓箭都扔到水里去了。真的,动物它不是没有灵性,它懂,你害它它会生怨恨,你救它它会生感恩,就像人一样,它都有感情。你看母猴受了箭伤,小猴能够为母亲去医治,这跟人没有两样,都是一种孝道。

  我记得曾经跟一些朋友去放生,我们放一些龟,还有鳝鱼、泥鳅这些东西,放在河里头。当我们把这些众生放到河里的时候,看到这些众生久久不愿意离去,那些鳝鱼、泥鳅都把脑袋浮出水面,好像跟我们示意、感恩,那些龟也是游到水边上,恋恋不舍。你看动物知道你放了它救了它,它都会感恩。假如人常常有这种感恩的磁场,人都会健康。日本的江本胜博士,他做这个水实验做了十年,他发现人的心理对水结晶产生影响,显著的影响。当我们用感恩的心对待水,水的结晶就很美,如果我们用那种仇恨的心、要杀害它的心,这个水的结晶很丑陋。我们想想人的身体百分之七十是水分,细胞里百分之七十是水,假如我们常常救众生,众生回馈以感恩的心,你看这身体不就是健康的吗?身上的水结晶一定是很美的。假如我们常常杀害众生,众生回馈给我们的是仇恨、是报复,那我们身上水结晶一定也是很丑陋,怎么能不生病?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在《宋史》里头记录了宋朝有一个人叫马从先,他曾经做过官,做过知府。这个人从小好学,而且生性很仁慈,不杀生。在做官的时候,在宿州这个地方做知府,他下令严禁屠宰耕牛,要知道耕牛对人类是有贡献的,它耕种。我的爷爷奶奶是农民,过去也是靠牛来耕田,他都告诉我,说你要宰杀耕牛的时候,这个牛都会流眼泪。看到这一幕怎忍心去宰杀它?这是牛也通人性。所以我奶奶告诉我,说她一辈子不吃牛肉。这马从先不仅下令不杀生,而且做了很多好事。譬如说如果遇到水灾,他就发放官府的粮食,开仓分粮赈济流亡百姓,曾经全活过数十万人,救了很多人,功德很大。到晚年他学佛了,最后是预知时至而走的,潇洒自在往生,七十六岁走的,这是《宋史》上记载。所以儒佛都教导我们修养仁慈之心,圣贤之心没有别的,就是仁爱,对人对物都是这一分至诚的仁爱心。如果不戒杀,不能够断肉,这分仁爱心也很难圆满。佛家更明文规定杀生是大戒,根本戒,五戒之首就是杀,可见得戒杀多么重要。

  摘自:养正遗规选讲—朱子治家格言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六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钟茂森       戒杀)(五明学佛网:钟茂森       戒杀)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四、戒杀素食慈悲根 

 温金玉教授:佛教戒杀护生与生态文明——以吕碧城为中心的考 

 温金玉教授:吕碧城与戒杀护生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戒杀四十八问(周思仁) 

 宽运法师:戒杀与放生 

 传喜法师:慈悲戒杀是修行之基础 

 传喜法师:呼唤良知慈心戒杀 

 传喜法师:戒杀吃素功德大 

 曾经在度母面前发愿吃斋戒杀,但是因为家庭环境不 

 传喜法师:反省忏悔 戒杀茹素 

 帮助众生戒杀吃素,净化世界,远离瘟疫传染病 

 印光法师:瘟疫水火诸灾横事,戒杀放生者绝少遭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