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吃亏就是福,吃亏就是占便宜


   日期:2016/9/20 21: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日光、空气、水,对人是必需的,但是,有人利用日光杀人,也可以利用水把人淹死,更可以利用空气把人闷死;所以,这都是负面的运用。天下事善恶是非在于自己,不在于教的人。老子始终主张用柔用弱,所以说“柔弱胜刚强”。照老子这一句话的道理,我们处世做人要懂得柔软,像练武功的太极拳一样,老子的精神所在与做人的道理,也是柔能克刚;英雄虽征服了天下,但美人的温柔就能征服英雄。

  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它柔软得没有骨头,无丝毫之力,可是,一滴水在一个地方滴了几百年,无论是铁或石头,都会被它滴穿成洞。这就是柔弱胜刚强。刚强的东西没有刚强可加以对抗,只有柔弱可以制胜。

  老子主张用阴、用柔、用弱,不是叫人做坏事。所谓柔弱,在做人的道德行为上就是谦退礼让,也就是吃亏;吃亏并不是笨人,多吃一点亏没有关系,让别人占一点便宜,他也高兴,你也高兴一下蛮好嘛!不要觉得被人家占了便宜而难过,只要想到他会因此而高兴,自己坐在家里也笑一笑,替他高兴就行了。所以,吃亏是福,柔弱胜刚强。老子这些主张也就是后世所讲的帝王术,被人认为是权术谋略的最高原理。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亟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丘者,此地不利而名甚恶。楚人鬼而越人禨,可长有者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子辞而不受,请寝丘,与之,至今不失。】

  孙叔敖之所以了不起,他不但懂得人生哲学,有一件更了不起的事。孙叔敖在楚国的功劳之大,那可不得了,可是他死后,家里的人生活很困难。晏子也是这样,所以像诸葛亮这一班历史上所谓名臣、大臣,死后有些人连棺材都没有。而在世时那个威权,一只手就可以把太阳遮住。这是大国文化,历史上这样了不起的人很多啊,你们年轻的要注意。“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所以孙叔敖死的时候,自己家里没有财产,但是他还吩咐儿子,“王亟封我矣”,他说楚国的君王对我非常感激,每次想封我。古代的封,譬如说把台北封给你,这个台北所有土地税收都归他了。“吾不受也”,他在世时始终不要。这个南方的楚国,当时在历史上之所以强盛几百年,是有其道理的。楚国地方很大,包括现在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南边一部分,出了很多的名王与名将相。

  他说“为我死,王则封汝”,等我死了以后,楚王一定怀念我,晓得我不肯接受,一定要封给你。“汝必无受利地”,你可以接受,不过我嘱咐你,好的黄金地段千万不能要,你只问他讨一个坏地方。“楚越之间,有寝丘者”,在浙江、安徽之间,一个边区荒凉的地方,有个小山坡很大,平常闲在那里没有用,“此地不利而名甚恶”,谁都看不起,也没有人要。他说地名也不好,叫做寝丘,寝丘是做坟墓之地,埋葬死人用的。“楚人鬼而越人禨”,楚国的人迷信鬼,迷信得很。浙江一带的这些越人,那个时候还是野蛮地区,也是迷信得很,认为这块地风水不好。楚国也不要,越国也不要,三角的地带,你就要那个地方好了,“可长有者”,你要了这个地方,后代子孙才可以永远保留。这就是道家的思想,人之所弃我取之,别人要的,赶快让。

  像我当年在大陆的朋友,在南京、重庆有这么一两条街,都是他的财产。我这个朋友送人戒指、金刚钻,口袋里一摸,拿个大的,也不管什么克拉不克拉的,他就是这个威风。我这些朋友很多,反正富的也好,穷的也好,都是我的朋友。我一辈子有一个坏毛病,喜欢骂人,所以把牙齿都骂掉了。那么在威风上的朋友,我看到就骂,当然我骂是开玩笑地骂,所以他对我又恭敬,又没有办法,因为我什么都不要,所以拿我没办法,他不敢在我面前玩这些。

  此人到了台湾之后饭都吃不上,当年的威风一点都没有了,连我的大门都不敢进来。有一天我厨房门一开,他站在那里吃饭。我说你干什么?为什么不从前门进来?他说你前面那么多客人。我说你混蛋,你是我的朋友,再穷也是我的朋友,大大方方进来吃饭,为什么这样窝在后面吃?!收起来,叫他们加菜,某人没有吃饭。这是真的啊!他后来没有办法,说要自杀,我说你不能死啊,你自杀了我丢人,说我有一个朋友饿得自杀了,这不行。但是我也没有办法帮助你,那时萧先生在宪兵司令部当政治部主任,我说拜托他帮你找个小工作。当年高得那么高,后来找个工作低得没有再低的,我跟萧先生都关心他,千万不要自杀。这个人如果讲到名字,你们老辈子人都知道。像我这些看得多了,不止一个两个,是一打两打算的。我一生的学问是从这些人身上读出来的,我还是我,看到很好玩。所以孙叔敖就懂,告诉儿子,好地不取,取最差的才可以长久。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孙叔敖一死,楚王果然要以最好的地方封给他儿子。“子辞而不受,请寝丘”,孙叔敖的儿子也很高明,推辞了。其实历史上还有一段内幕,这就是中国人的话,“人在人情在,人死就两丢开”。孙叔敖死后,楚王也忘掉他的儿子了,因此历史有一个“优盂衣冠”,唱戏的叫优盂,看到孙叔敖的儿子那么可怜,楚王忘记了他的功劳,这个唱戏的演话剧给楚王看,扮孙叔敖,楚王一看到孙叔敖出来就想起来了。然后这个戏子在台上就讲,做人不要做孙叔敖,对国家那么大的功劳,死了儿子在那里饿饭。楚王一听难过了,所以把他儿子找来;封很好的地给他,那么这个儿子照爸爸的意思要了那个最坏的地方。“与之,至今不失”,结果呢,楚王当然答应了,孙叔敖的子孙后来永远保有这个坏地方。所以吃亏就是占便宜,千万不要占眼前的便宜,你们年轻人做人也好,讲话也好,不要只顾眼前,要看结论,这些历史告诉我们的,都是人生的结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吃亏       南怀瑾)(五明学佛网:吃亏       南怀瑾)  

 南怀瑾居士:驳《楞严》伪造说 

 南怀瑾居士:开悟的十个标准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二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一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目录 出版说明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七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六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五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