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量理宝藏论》讲解(十八)


   日期:2016/9/26 19: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6年9月7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此处所讲至尊文殊菩萨之化身萨迦班智达所著,有十一品内容的这部《量理宝藏论》。

  全论分三:一、入论分支;二、真实论义;三、造论究竟之事宜。

  甲二(真实论义)分二:一、从总反体抉择所知;二、决定能知量之自性。

  乙一、从总反体抉择所知。分三:丙一、所知境;丙二、能知识;丙三、彼识知境之方式。

  丙三、彼识知境之方式。分四:丁一、总及别之证知方式;丁二、显现及遣余之证知方式;丁三、所诠与能诠之证知方式;丁四、相属及相违之证知方式。

  丁四(相属及相违之证知方式)分二:一、总说;二、别说。

  戊一、总说:

  所有遮破及建立,观待相违相属故,

  观察正量法相前,当析相违及相属。

  所有的正量、非正量,所有的遮破和建立,都没有不观待相违和相属的。做任何的建立或遮破都要通过正量。如果果法和因之间没有相属,没有关系,就不可能产生正量。正量要靠相属关系,所以首先讲相属和相违。

  正量和非正量的论述,真因或假因的辨别,都要靠相属的关系。在一个论述中,因和法之间若是没有关系,就不是真因,而是假因,不成立相属。真因引出的是正量,假因引出的是非正量。建立和遮破,都是通过真因、正量来衡量的;正量、非正量都观待相属及相违。因此,在观察量的法相真理之前先要分析相违与相属。

  戊二(别说)分二:一、观察相属;二、观察相违。

  己一(观察相属)分三:一、破境之相属;二、建立心前相属;三、宣说建立相属之量。

  庚一(破境之相属)分二:一、总破;二、别破。

  辛一、总破:

  二法不容有一体,一体相属亦不容,

  各自本体而存在,诸有实法无相属。

  一切所知——要了知的一切法,都超不出有实法与无实法的范围,都归纳于有实法和无实法中。有实法是存在的,在世间是能起到作用的;无实法是不存在的,在世间是不能起到作用的。有实法分异体(他体)和一体。他体就是两个不同体的实有法,那么外境中不可能有联系在一起的相属,也可以说在自性上不可能有相属。

  相属也叫关系,它有两种,一种是同性相属,一个是彼生相属,法称论师和陈那论师都是这样抉择的。

  其实我们经常说的“关系”,概念很模糊。关系有很多,比如:因果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主仆关系等等。有的关系正确,有的关系不是很正确。其中正确的关系,要么是同性相属,要么是彼生相属。有的是不正确的关系,不存在同性相属和彼生相属,并不成立真正的关系,只能说说而已。同性相属:如柱子和它的无常——柱子就是无常,无常就是柱子。彼生相属:如种子和苗芽,父亲和儿子——苗芽是通过种子产生的,儿子是通过父亲产生的。

  这里强调的是外境上不会有相属,不会有关系;这个关系是由分别心假立的。通过种子可以产生苗芽,但是二者在外境自性上不可能存在关系,不可能有相属。因为无实法是不存在的,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如同兔角、龟毛一样。但可以由分别心假立的一个相属关系,这就是彼生相属。

  有实法要么以一体的方式存在,要么以多体的方式存在,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存在方式。若以一体的方式存在,就不能说自己跟自己成立关系,自己跟自己相属;若是他体,他体之间都是互不混淆,都在各自的位置上以自己的特征事实存在,所以也不能成立关系,不能存在相属。

  成立关系要靠心识,尤其要靠分别念。若自相上存在关系,那么即使一个人没有“烟是由火产生”的常识,在他看到烟时,也会知道烟是从火里产生的。看到一个事物自相时,就能了知另一个事物,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外境自相上不会存在相属。

  但是章那巴等前因明的一些论师说:相属在外境上实实在在存在,如通过父亲产生了儿子,通过种子产生了苗芽,这都是亲眼所见。那么外境上怎么没有相属呢?外境上不仅有实法有相属,而且无实法也有相属。

  他们认为若无实法不能成立相属,会有很大过失。因为用离一多因可以抉择空性:轮涅一切法,是无实有,离一多的故。“轮涅一切法”是有法,“无实有”是立宗,“离一多因”是因。一切法无实有,这个无实有是个无遮,无遮就是什么也不存在的意思,即无实法,就像兔角一样。如果无实法不能跟任何他法成立关系,不能有相属,那么在这个论式中的,“无实法”就无法跟论述当中的因(如离一多因)成立关系,那样的话离一多因就不是真因了。

  还有,“离一多因”是万法不是以一的方式存在也不是以多的方式存在,是无实法,也就是一种无遮,什么也不存在的状态。因和立宗这两个无实法不能成立关系。若是反过来可以有关系,也可以成立相属,但这也是不可能的。立宗“无实有”反过来就是实有。抉择胜义谛的时候,实有在世间也是不存在的,所以反过来也不成立关系。那么,没有相属关系的因,就不是真因了。一般通过离一多因是可以抉择空性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是他们认为无实法也有关系,也有相属的理由。若非如此,离一多因就成了假因,就无法抉择空性。下面要进行遮破。

  无有本体无实法,若有相属成有实,

  何法不舍其他法,即诸相属总法相,

  有实互不混淆故,无实无体故皆无。

  驳:这种论调绝不应理。无有本体的无实法如果与他法之间有关联,有相,那么它自身也自然就成为有实法了。无实法的本体是什么也不存在的,所以不可能有同性相属。假设无实法与他法有彼生相属,就成为果有实法了。所以无实法是无法成立相属的。

  此外还有过失:本来,任何一法不舍弃他法,与他法有关联,就是所有相属共同的法相,有实法也可确定为自他二法。由于自身与他法不会混在一起的缘故而不存在相属,无实法无有本体的缘故而不存在相属。可见,事实上,有实法与无实法这两者在外境上都不存在相属。

  前因明派论师认为,有实法的相属是在外境自性上存在,并且无实法也有相属,这都是不成立的。外境上不会有相属,无实法也不可能存在相属。这是总破。

  辛二(别破)分三:一、破同性相属于外境上成立;二、破彼生相属于外境上成立;三、破其余相属。

  壬一:破同性相属于外境上成立:

  一体无有二种法,无有二法无相属,

  是故所作与无常,外境之上无相属。

  作为一个本性的外境自身只是孤立的一法,不能成为两个法,不可以建立相属关系。诸如所作与无常,是心中以反体而分的,在外境上面根本不存在相属。比如自性相属,不是自己与自己存在相属,其实所作和无常在柱子等外境自性上以他体方式不存在。所作和无常都指这个柱子,柱子也指这个柱子,外境上只有这一个实有法柱子。但是由分别心可以分别柱子、无常、所作,但不是在外境上存在。

  若谓所作及无常,反体于声不成立,

  则成三相不容故,境有同性之相属。

  一实体境虽相同,诸反体于境若有,

  反体无关则非因,相属成果或异名。

  雪域派的一些论师宣称:若是你们说无常和所作不存在相属,假设所作与无常的两种反体在所诤事“声音”上面不成立,那么以所作的因证明声音无常的三相推理就不可能实现了,因为它们之间没有相属。一般通过所作的理由可以证明声音是无常的,这种三相推理是正确的。但是按你们观点,推理就无法实现了。

  反体是由心所造作的,心法于外境上不存在,因此外境与因之间的关系具有合理性。由此可见,尽管所作、无常是属于实体的不同反体,但它们在外境上有同性相属。这是对方的观点。他们没有直接承许外境上有关系、有相属。虽然反体和柱子在外境上以不同他体的方式存在,但是在外境上都是有关系的。

  驳:所作与无常这两者在声音的实体上是一体这一点,我们也承认,虽然外境本体相同,但这些作为实体的反体,如果在外境上以不同他体而存在,互不混淆,这样一来,声音、无常、所作、都是不同实体,所作就不是建立无常的因了,因为它们之间没有关系,没有相属。

  就算是相属,有关系,但如果是同性相属,则不仅只有实体一个,而且反体也成了一个。由此,就像月亮与凉光一样只不过是成了不同的异名。说“柱子、无常、所作”,就好比说“柱子、柱子、柱子”一样,无常、所作、柱子,在反体上都成为一体了。

  如果是彼生相属,那反体之间就变成因果关系,不是一体了。无常和所作,一个成为因,一个成为果。比如,所作成为无常的因,先有所作再有无常,这就更不合理了,通过所作更不能说明无常。

  综上所述,同性相属(关系)在外境上不存在。

  壬二(破彼生相属于外境上成立)分二:一、破因果实体相属;二、破种类相属。

  癸一(破因果实体相属)分三:一、破因果次第相属;二、破因果单独相属;三、破因果观待相属。

  子一(破因果次第相属)分二:一、前后相属不应理;二、中间连结相属不合理。

  丑一、前后相属不合理:

  非前后则无彼生,若有前后无其一,

  是故有实无实法,无有彼生之相属。

  同一时间不存在彼生相属,彼生相属肯定有前后次第。如果有时间先后,那么其中一者存在时另一者决定不存在。因存在的时候果不存在,果存在的时候因不存在;因存在的时候果尚未产生,果产生的时候因已经灭尽了。因和果不可能同时存在,一个是有实法,一个是无实法。有实法和无实法之间怎么成立彼生关系呢?

  外境上没有相属,都是由分别心来假立的。世间上的关系也是,比如说夫妻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有没有关系?没有,只是执着而已。若是不执着,两个人怎么能有关系呢?因此,有实法与无实法在外境上都不存在彼生相属。

  丑二、中间连结相属不合理:

  设若宣称灭与生,存在连结之相属。

  彼若为常非有实,无常则成无穷尽。

  外道声称:因存在的时候果还没有产生,果产生的时候因已经灭尽了,这两者之间存在一个起衔接作用单独的连结相属。

  驳:如果连结因果的是常法,在因位和果位都存在,显然它已不是有实法,而作为无有做事能力的无实法,根本起不到连接的作用,因为它是不存在的,如同兔角。

  连结因果的这一相属若是事实存在,那是在因位上还是在果位上?如果都在,那就变成恒常法了,世间若有一个恒常法就会断灭一切法。若不是恒常的,那肯定会变。连结法若是在因位上,则不可能在果位上存在;若是在果位上,则不可能在因位上存在:这样还是起不到连结的作用。如果要起到作用,连结和连结之间又需要连结,这样就无穷无尽了,加再多的连结也不可成立。

  子二、破因果单独相属:

  若谓相互不观待,火与烟间是相属。

  若尔目睹单一者,亦应决定二相属。

  假设有些论师认为:不观待彼此二法独立的火与独立的烟,每一者上面都存在二者的相属。

  相属是两个法的事,尤其是彼生相属,必须是在实体上安立。但是对方的观点是在外境上互相不观待:火是火、烟是烟,种子是种子、苗芽是苗芽,它们都是实有的,各自独立存在的,但是在外境上、自性上都有相属。烟就是自性相属,火就是自性相属。

  若是这样,假如不知道这种因果关系的人,他看见苗芽就知道是从种子里产生的,他看见烟就知道是从火里产生的,那根本就不用“山顶上有火,因为冒着烟”的推理了。知道一法的同时就知道另一个法,这是不可能的事。

  子三(破因果观待相属)分二:一、破饶益相属;二、破无则不生相属。

  丑一、破饶益相属:

  因果彼此观待利,是故相属不抵触。

  因果有实与无实,所利能利难合理。

  一些论师认为:因和果二者可以互相观待,一者利益另一者,所以它们之间存在观待相属(这是比较符合我们的心理,我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这点也不能成立。因为观待也是由分别心安立的,外境自相上不可能有观待。

  再说饶益。因果二者中一个是有实法时另一个是无实法,所利益与能利益的相属在外境上存在实在难以立得住脚。

  比如因饶益了果,有因的存在才能产生果,因对果的产生起到了一个作用,这叫饶益,这种相属也是观待的。观待不成立,相属也不成立。所以,饶益也是分别心假立的。怎么饶益?因存在的时候果不存在,果是无为法,和兔角一样。你跟兔角怎样进行作用?若是对无为法也能起到作用,那你就要承许可以在兔角上刷颜色。果产生的时候,因已经灭尽了,这时候因就成为无实法了,跟石女的儿子一样。如果说无实法能对果起到作用,你就要承许张三的产生是石女的儿子起的作用。外境上不可能存在这种关系。

  丑二、破无则不生相属:

  谓无不生是相属,则左右等成相属。

  外境无则不生属,依观实体反体破。

  有些论师认为:如果因不存在,也就不会出生果的名称,这就是一种相属。

  驳:如果这样,没有左也不能产生右的名称,没有这边不能存在那边的名称。那么,左边和右边、那边和这边、长和短也变成了相属关系。因为它们之间无有一者就不会出现另一者。

  对方又进一步说:不仅仅是观待名言,胜义中也存在无则不生的相属,事实上也有这样的关系。

  反驳:这一立论通过观察是实体还是反体的方式便可推翻。请问你们是指无有火实体则不生烟实体,还是说无有火反体则不生烟反体?按照第一种情况,在外境上,说无有火实体则不生烟实体是不可能的。当看到现在的火时,如果过去的火已经不存在,就不会生出现在的烟。然而,由于火已经熄灭的缘故,外境不成立。过去的已经熄灭了,现在和未来的火尚未产生,跟现在的烟不可能存在相属。即便现在的火存在,但因为与正当看见当时烟是同时的缘故,它们之间并不是无则不生的关系,所以它们不可能相属。按照第二种答案也同样不合理,无有火则不生烟的反体,因为反体是以分别念连结的,而不是以外境来相连的。所以说外境上不存在。

  癸二、破种类相属:

  有谓自相无相属,因果种类有相属。

  种类若是因果性,不离先前之过咎,

  若除此外种类有,总时遮破已究竟。

  有些人认为:因果自身的法相虽然不存在相属,但因果的种类却存在相属。其实除了因果没有什么种类,如果因果上面还有另外一种种类,而且是实有,我们应该能看见,但是没有看见,所以这是不存在的。但是对方有些论师认为,有这样的一个种类,种类才是相属。

  驳:请问种类到底指什么?假设说是因果自身的法相,那么前面的过失仍然无法摆脱。如果认为所谓的种类,除此之外另行有他体存在,这一点在前文中破“总”的时候已经予以否定了。一些外道承许总法是实有的,它覆盖所有的别法,而实事上,在别法上没有这样一个总相。若是有,我们应该能看见,但是没有看见,所以是不存在的;此外还有很多过失。所以这是不成立的。

  壬三、破其余相属:

  依此可将俱会集,差别以及差别者,

  能作接触等相属,所有观点一并遮。

  凭借破外境相属的这一理证,可以将承认俱有、会合、聚集、差别、差别者、能作、接触等相属的所有观点一并推翻。我们来看看对方的这些观点:

  有谓枣核依铜盆,彼为俱有之相属。

  比如说水果和水果盘,盘起到让水果不落地的作用,它们之间也有关系,这个关系叫俱有相属。

  驳:同时的水果和水果盘没有相属。水果不是盘子,盘子也不是水果,这两个自性法都有自己的特征,互不混淆,所以不可能是同性相属。它们两个同时存在,也不可能有彼生相属。但是在心上可以安立相属,也可以说是由分别心假立的。第一刹那盘子用来装水果,第二刹盘子起到了让水果不掉下去的作用,这是彼生相属。但是同一时间的盘子和水果,是不会有这种相属的。

  有谓无常依常有,称为会合之相属。

  有些外道认为别法和总法之间有相属。别法在外境上存在,总法也在外境上存在,总法覆盖所有的别法,总法和别法之间有密切关系,这叫汇合相属。但是这样的总法是不存在的,所以相属也不可能成立。

  有谓所作无常等,聚集一境之相属。

  还有些人说,无常、所作、有实这些都会聚在一个外境事物上,比如声音上、柱子上、宝瓶上,它们之间的关系叫聚集相属。外境上不存在这些反体,已经进行过遮破。我们心里可以成立这种关系,但这是同性相属,不用另外立一个相属。

  有谓依他知他法,即是差别法相属。

  也有宗派论师承许说:依靠不同他体来了知他法,就像通过手杖而了解持杖者一样,这是差别相属。比如一个经常拿手杖的人,看见他的手杖在门外,由此可以了知这个人在里面。再比如车在外面,由此可以了知车的主人在屋里。若没有关系,不可能通过一法了知另外一法。

  但是拐杖和拿拐杖的人,车和车主,不可能有同性相属,因为是两个实有法。彼生相属应该有前后次第,但是同一时间的这两个法不可能有任何关系,所以也不可能是彼生相属。但是通过拐杖了知拿拐杖的人,先看见拐杖,然后知道拿拐杖的人,中间间隔了很多刹那,不是同一时间。产生这种正确的观点,就是彼生相属,不用安立另外的相属。

  有谓灭因现在果,称为连结之相属。

  有些人认为,灭尽之因与现在之果虽然不会同时存在,但它们二者需要由取名相联,这叫连结相属。我们在分别念前可以成立相属,但这也是彼生相属,外境上不可能成立相属。

  有谓我与所作二,则具能作之相属。

  外道承许神我是常有的、实有的,能屈伸四肢。我和我的四肢也有相属关系,这叫能做相属。这样的神我存不存在?是不存在的,这种相属也是不存在的。

  有谓眼睛见色法,乃是接触之相属。

  还有些人说:眼睛看色法是一种接触相属。

  其实通过外境、眼根,前一个刹那心,这三个法和合产生眼识,这是彼生相属,不是另外一个相属。眼识和外境色法、眼根,同一时间内不可能有关系。但是前一个眼根、外境、心识三者结合,就可以产生第二个眼识,第二个刹那心,这就是彼生相属。

  主仆以及配偶等,皆是相属愚者说。

  此外,也有人说,诸如,杜鹃与燕子是主仆关系,天鹅与黄野鸭是配偶相属……愚者们众说纷纭。这些要么是同性相属,要么是彼生相属,要么根本不是相属。

  承许外境有相属,依观一异而遮破。

  若谓俱有等相属,以遣余连而理解。

  俱有者等有能害,若无能害摄二中。

  有些相属有正量的损害,通过正量可以遮破,这都不是真正的相属;有些相属没有正量的损害,符合正量,这些关系要么是同性相属,要么是彼生相属,只能归纳到这两种类别里。

  暂停偈:

  法称论师已弃之,多数恶念愚者取,

  服呕吐药所吐物,除非犬外谁食用?

  这是萨迦班智达对因明前派的论师说的。他们都说承许法称论师的观点,却又把法称论师已经遮破过的观点又捡回来了。就像不幸的患者服下呕吐药,结果这些呕吐物,除了狗以外谁会去食用呢?这也是一种嘲笑。外道可能有他们的观点和承许,但是因明前派的论师还跟外道学,把法称论师在《释量论》已经遮破过、明确说明不合理的又都捡起来了,这是相当不好的事情。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涌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       量理宝藏论)(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       量理宝藏论)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透过无常找到永恒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 

 达真堪布:为了平安幸福,不要吝惜你的祈祷 

 达真堪布:今年,你要集的福都在这儿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