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乾隆皇帝的脾气也太大了!


   日期:2016/9/30 19: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渐渐地很多人学习了佛法多年以后,可能可以知道贪瞋痴的意思,也会了解到因为贪念太重,对于周遭亲属物资、心爱物太过于执着的关係,也知道这会变成来生沉沦的因素。许多瞋恨心比较强烈、沉不住气、容易冲动的人,他们从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也知道很可能因为脾气不好的缘故,将来也会受到三恶道的痛苦。至于愚痴,佛学的名相统称为无明,它的范围实在太广泛,众生有众生的无明,修行人有修行人的无明状态,世俗人的无明是流转于三毒之中周而復始,明明了解这些执着是阻碍解脱的根,但当境界来的时候仍旧无法破解。修行人的无明几乎在未证悟获得亲见本明(佛性)之前,几乎也都是在无明的状态,换句话说,没有超越能取和所取,进入绝对法性状态前也可说是无明的状态。

  只要是众生,无论他是任何的种姓,只要有任何的情绪刺激到他潜在的贪执,就会引发瞋恨。这并非简单的接触佛教的表皮就可以确实转化,一定要面临到自身印象深刻的事物才能把习性的根去发出来。例如,清代的乾隆大帝可说是十三王朝中各方面福报最深厚,修养内涵、道德、文章底蕴最到位的一位皇帝,同时受到雍正笃信三教,从小耳濡目染,甚至要规定其做早晚课,接受禅宗几位有开悟经验禅师提点以及接触灌顶,因此可说是善根深厚,再加上他的聪明过人的智慧,他可以从一百多个皇位继承人中脱颖而出绝非偶然。虽然乾隆自幼有受佛学的薰陶,也知道三毒的道理,但毕竟他不是一位真正修持得道的圣者,无法在他的日常行谊上真正的做到心境合一的境界,难免也会因为贪执而影响到个人的业力和行为。他一生中本来很喜欢并且欣赏的皇后乌拉那拉氏,由于对皇太后的不礼貌引起了乾隆极大的愤怒,事后就把她打入冷宫,不到二年,乌拉那拉氏就抑鬱而逝,从此以后乾隆对夫妻男女之事彷彿变态式的毫无兴趣,而且也没有再立后,甚至于曾经有几位大臣进谏要提名立后,他马上就把大臣处死。从这些细节上便可以发觉,虽然乾隆的父亲是位有开悟经验的皇帝,从小也有最好的高僧大德接缘启化,加上自己也深信佛法,但真正碰到境界来时却一样一筹莫展,可见无始劫带来的习气在一生中要转化的确很难。

  凡夫虽然没有办法像六祖所说的:「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为何立功课?」这必须得大智大慧的人才可以体会到恆在定中的境界和道理,一般人还是得慢慢地从妄想和转识过程中渐渐练习和修持,先从有的境界渐渐进入无有,再从无有而进入真正的真有,最后体会到真正的空性和实相的境界,到了那个时候你自己就会清楚你该如何修持观照才是正确的。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针对现代人的通病所做的简单回答中其中一小片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瞋恨心)(五明学佛网: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瞋恨心)  

 宣化上人:有一个特别的咒,能教人不起瞋恨心 

 平等心是治疗、去除瞋恨心最好的良药 

 宣化上人:千万不要生这种瞋恨心,弥勒菩萨用偈颂重宣此义 

 宣化上人:遇到爱杀生瞋恨心重不守戒律的人,如何度化他们? 

 宣化上人:修道千万不要生瞋恨心 

 有些人瞋恨心很重,经常无来由的发火,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如 

 星云大师:对一切众生莫起瞋恨心最终还是自己受益 

 大安法师:瞋恨心重,会火烧功德林吗 

 大安法师:瞋恨心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烦恼 

 大安法师:瞋恨心重,会火烧功德林吗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禅定去了解大乘思想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