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68集)


   日期:2016/10/11 16: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看大家的表情,就想到子贡曾经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贡问孔子,有没有哪一句话,可以终身放在心上去奉行。孔子说:「其恕乎」,恕道终身不忘。什么是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我自己背不起来,我的意思是我们下礼拜再背。这难度确实有一点,不能在讲台上讲课,自己新的执著也出来了。上一节课才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自己背不起来,还要求别人背,与恕道背道而驰。好,下礼拜再背。我们接著来看经文,刚刚我们已经讲到,古人「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不义之财绝不贪求。在《德育古鉴》里面有一个故事也让我们很感动,一百八十八页:

  「罗伦,永丰人。成化丙戌,赴试礼闱」,他要到京城去赶考,在丙戌这一年。「仆於途中」,他的仆人,「拾一金钏」,金钏是金镯子,金手镯。「行已五日」,捡到以后,已经经过五天。「伦偶忧路费不给」,怕路费不够。「仆曰:向於山东某檐下,拾一金钏,可质为费」。我在之前,某一个地方的屋檐下,捡到一个金镯子,可以换做路费。「伦大怒,欲亲赍付还」。捡到金钏,罗伦非常愤怒,怎么捡到都没有讲,要亲自拿回去还给主人。他的仆人「屈指曰」,算算日子,「如此往返,会试无及矣」,考进士的机会可能就赶不上了。「伦曰:此物必婢仆失遗」,这个东西一定是仆人、女婢搞丢的,「万一主人考讯致死,是谁之咎」?物皆有主,不可贪求,甚至於还会贻害於人。所以明理之人他在思考问题不是在一个点上,他会想原因是什么?他会想这个事这么做了,后果会怎么样?来龙去脉,原因、流弊都会考虑,尤其又可能害死他人。「吾宁不会试,毋令人死非命也」,宁可放弃这次机会,也不能让人因为这样而丧命。

  「竟返至其家」,以很快的速度赶回这一户人家。「果系一婢泼洗面水,钏在水中」,洗脸水在把它处理掉的时候,没看清楚钏在水里面,一起都把它泼掉了。「误投於地。主母疑婢所匿」,女主人怀疑婢女把它藏起来了。「鞭笞流血」,把她打得都皮开肉绽。「几次寻死」,婢女考虑想以一死了结。「夫复疑妻私授」,她的丈夫也怀疑妻子,是不是私下有要送给人家,现在又反悔这些情况。「根求谇骂」,有点追根究柢,然后,「谇」是言语很激烈,骂得太难听,妻子听了以后心里没法释怀。「忿欲投缳」,也很难过、气愤,想要上吊自杀的打算。「伦出钏还之」,刚好罗伦赶回来了。

  「遂全两命」,无形当中化掉了这两个人的灾祸,两个人都想寻短见。

  「当时见者,即咸以鼎元期之」,后来当地了解这个情况的人,都以他能考上「鼎元」,就是考上状元,来祝福他、期许他。其实,古人真的他们纵使不识字,他们从小对人生都感觉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么大的一个善事,相公一定有好报。「急复趋京」,最快速度进京赶考。「已三月初四矣」,可能赶到的时候,当天就考试了。「仓皇投卷」,马上进考场就开始写。「竟得中式」,会试考过关,最后廷试皇帝亲自考。「果状元及第」,考上状元。这个除了他不贪财物之外,这个故事还彰显非常仁厚的心。所以后面讲到「此亦还遗耳」,就是人家遗失的东西还给人家。「似无足为罗公异者,仰思罗公之心何心乎」?就是我们去思惟罗伦他的存心,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舍己功名,忧人性命,岂尚区区钏上起见哉」?重点,其实不在这个钏有多珍贵,可以换多少钱,而是人命关天!

  「且他之还遗,往往揆之天命,多出於不敢」。一般人把这个东西还回去,可能他会想,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贪人家东西总是不好,所以他是不敢这么做。而罗伦他拿回去还,是「念念发之至诚,实出於不忍」,仁慈仁厚之心。「不敢不忍之间,安勉之别」?等於是还是有差别,福田心耕,那个不敢跟不忍,应该是不忍的心感得的福报更大。「亦仁与义之分也。」不忍是仁慈之心,不敢是义,就是不义之财不可拿。所以这个点出罗伦他根本最可贵的,除了廉洁、不贪,还有个慈悲为怀的心。我们再看回绪余,「虽贫而不受赂金,虽渴而不饮盗泉」,代表读书人时时念著为国谋福,以不贪为宝,非常有风骨,清廉。

  【以天地为心。以万民为命。】

  以天地无私博爱的胸怀,来期许自己的存心,效法。「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是大公无私的胸怀。『以万民为命』,以能造福万民为自己的使命。

  【决不至失其节操。】

  绝对不至於会忘失他的节操,或者是毁了他的节操。因为有这么博大的胸怀,正气凛然,邪气也污染不上。

  【入琼林玉树中而迷其性。登仕图版籍而异其心。】

  真正以「天地为心,万民为命」,绝对他这一股正气,能让他在很多境缘诱惑当中,可以全身而退,不至毁掉他的操守。举的例子,『入琼林玉树』,「琼林玉树」就是珍宝荟萃,很多金银财宝,『迷其性』,被这些东西诱惑,他绝对不会掉到这些利与欲当中。『登仕图版籍』,就是他当官,他高官厚禄,『异其心』,改变了他的初心,绝对不会因为高官厚禄而改变他的初心。上次也有跟大家提到,「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老百姓不会佩服你才能多高,他信服你的是你大公无私,就赢得老百姓的信任。

  【果能如此立心。】

  这样来存心,这样来立志。用这样的态度、胸怀:

  【以之治国。而国无不治。】

  有爱心又廉洁,又有使命感,所到之处,一定可以教化一方。而我们这里讲『国无不治』。国家要治理得好,政治要办得好。所以「为政之要」,政治最关键重要的,「曰公」,公正无私,还有清廉有守;「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廉者,政之本也」,廉洁是把政治办好的大根大本。所以为政之要都在公,还有清廉。

  【以之安民。而民无不安矣。】

  老百姓知道一心为他们好,就好像孩子得到父母完全的爱,子民得到父母官完全的照顾,他哪有不安的道理?所以很多好的官,他要离开那个地方,老百姓是万人空巷送他,依依不舍,把他当作再造父母。这些好官去世的时候,老百姓跟死了父母一样的伤心,叫如丧考妣。而廉洁的人,诸位学长,您觉得他的生活如何?当您念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感觉如何?有没有心向往之?那样的生活不错;还是,很好,但别找我。其实,人有很多立身行道的障碍是自己想出来的,那种情况会怎么样、会怎么样;我不行,我活不了。其实很多时候你做了,才知道那个中的快乐是什么。

  比方诸位学长,从今天开始都不为自己想了好不好?日子能不能过?善根深厚,今天我得再起来跟大家鞠两个躬,觉得不为自己想,不难,很容易。很多人一听,不为自己想,那我怎么活?殊不知,不为自己想,烦恼就没了。烦恼都是从「我」要怎样怎样,谁对「我」怎样怎样,反正所有会烦的,它前面都有一个「我」,才会有烦出现。所以人要调服习气,习气像毒药一样、像毒素一样,尚方宝剑出鞘,如斩毒素,直断其根。人真的能把我放下,烦恼就去一大半。一般人觉得不为我活不了,其实真不为我的人,那个中的味道,只有放下的人才知道是什么味道。

  我曾经,当时候在海口,一个人住。刚到海口人生地不熟,每天三餐自己料理,那样的生活现在想起来挺甜美的。我记得那个时候,常常二、三天要到市场买菜,买萝卜、买马铃薯。我记得有个太太她卖水果的,卖著卖著,我把《弟子规》送给她,让她拿回去教她孩子。送完以后,每一次我跟她买水果,铁定买完了她还要再拿几颗放到我的袋子里面,爱人者人恒爱之。其实一个人生活很简单,也没时间想什么有的没有的,每天事情也挺多。结果有一次刚好有个闲暇的时间,放师长的教诲,师长讲到「五十年修学心得」,老人家今年是学六十年了,是十年前在香港讲的一段教诲。师长讲到:「你什么都不要了,你什么都得到了。」师父讲到这里笑得很开心,你什么都不要,你什么都得到。笑著笑著突然看著我们,「你们不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时候师父笑的时候,我也笑了一下。师父是大笑,我是小笑,才嗅到这么一点味道。

  那个时候刚到海口接触大众,他们也不认识我,而且还是从台湾来的,台湾同胞在大陆,尤其海口的形象还不怎么理想。结果刚开始去,他们看我上课,还有赠送这些书籍,还继续观察当中。后来一个月过后,有些朋友比较熟了,他说「我们刚开始来,心里想,第三次了,他怎么还没卖书?还没开始收钱?」所以路遥知马力,很多事别急,板荡识忠臣,日久见人心,急啥?还解释半天,硬是要人家相信、了解,那个叫太强求了,还有控制的欲望,日久自然就了解了。后来了解我们没有任何目的、索求,结果一、二个月过后,每一次上完课,这些朋友回去了,我到厨房一看,好几包菜跟水果都放在那里,谁拿来的都不知道。所以真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只为自己,那你就孤家寡人。

  而真正开始珍惜物品,这个是姐姐送的,这个是哪个好朋友送给你的,你很珍惜它、爱惜它,这个衣服可以穿二十年,三十年都有,而且愈穿愈有感情,愈穿心里面时时都是非常的温暖。您有用一个东西用了几十年,然后愈看它愈舒服的有没有?真的,我现在看到五年前、十年前用的那个东西,都会觉得满心欢喜。而且更重要的,自己的贪恋愈来愈淡。战胜别人一千次,不如战胜自己一次。很多功利思想之下,都觉得英雄是把别人打败了叫英雄。其实,那个叫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那不叫英雄,那叫狗熊。大英雄是别人做不到的我们做得到,最难的是调服自己的习气、欲望,这个才是大英雄。而廉洁的人他把贪恋对治了,「廉者常乐无求」,人若无求品自高;「贪者常忧不足」,贪恋的人纵使他有很高的地位跟财富,他的内心也没有真正的自在快活。因为人比人气死人,比来比去,而且欲是深渊,他的人生其实就变成欲望的奴隶,常常在不足、患得患失当中痛苦。

  我们接著看绪余第三篇,后面两篇主要是对女子之廉做一个诠释。

  【廉者。所以立志也。】

  人廉洁有守,也是立定了远大的志向,这一生要保全自己的名节。人死有轻如鸿毛,有重於泰山。「粉身碎骨全不顾,只留清白在人间」,你看圣贤人的风骨。我当时候到海口去,很幸运去参拜海瑞墓,看到这两句话头皮发麻。所以这些忠义之士,他们的正气真的是在天地之间,谁有这分心,就跟他们的正气感应,他们在冥冥当中也在护念我们。所以立定人生的志向:

  【人各有志。】

  每个人都有志气、有志向,所立的志向有些差异。但是应该共同的是:

  【孰不喜清高而恶污浊。】

  谁不喜欢清廉、高尚,而厌恶贪婪、染浊。

  【惟或为环境所迫。】

  可能是因为被环境所压迫。

  【或为衣食所累。】

  『衣食』代表物质生活的牵累,日子过不下去了。这个时候:

  【利欲乘之。】

  『利欲』乘虚而入,污染了他的心地。

  【致有志不能自立耳。】

  有清高的志向,但不能屹立不摇,动心了,根立得不够牢。所以也常常跟教育界的同仁,或者跟家长交流到:您有没有把握你的孩子、你教的学生,在现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他能不随波逐流,他能立得住脚跟,我们有没有这个信心?要立得住,我们的孩子跟学生这一生才有幸福,才是在不断提升他的灵性。假如守不住,他这一生是在造孽、是在堕落。所以真有爱孩子的心,决定重视他德行的扎根。这是从他一生的幸福去考虑。

  【果能立志。】

  立定了高远的志向,而且是矢志不渝,绝不改变。还是能达到:

  【则富贵不能淫。】

  富贵不能让他迷惑沉溺,他不会去陷在里面、贪著在里面。

  【贫贱不能移。】

  贫贱也不能变更他的气节。

  【威武不能屈。】

  所有武力的强势,都不能让他屈服。

  【比德於玉。】

  他的德行就好像洁玉一样,洁白的玉。我们常说「守身如执玉」,这个玉代表清净无染。而守身如执玉,好像拿著玉,它另外表的一个意思,因为玉,你一不谨慎,它滑下去,掉在地上,会怎么样?碎了,那就毁掉了。所以叫守身如玉,不受污染。

  【不刿不嗛。】

  『刿』是割,损伤。玉没有任何的损伤、任何的割痕,不然它就有污点。『不嗛』,「嗛」就是颊嗛,颊嗛是指猿猴一类的动物,它的这个地方,有时候会拿东西放在这。不嗛,就是不多添加什么东西。因为你是洁白如玉,你不贪,它不会受损,也不会添加一些贪著来的东西,都是在表洁白如玉的德行。不嗛,任何贪求都没有。

  【廉至极处。】

  清廉到了极处,可以正己,可以化人。

  【可以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当地的人民被感化到,道路上不捡人家遗失的东西,这样他回来都找得到。夜间不用关门户,没有人会去造偷盗的事情。

  【成太古风矣。】

  成就了如太古时期那样的社会风气。其实「人之初,性本善」,真正廉洁到了这样的风范,确实能够感动他身边,他遇到的人。在元朝末年,宋末元初的时候,有个读书人叫许衡。那个时候政权在转移,兵荒马乱,他刚好经过一个地方。结果很多人在赶路逃难,看到旁边有梨树,很多人很口渴,马上就去把水梨摘下来就开始吃。许衡坐在那里闭目养神,没有任何动作。正当大家在那吃得觉得很痛快的时候,看到有一个人坐在那如如不动。这个人心很有意思,你摘下来在那吃啊、吃啊,结果有个人动都不动,每个人心里都有思考了。其中有一个人对许衡讲:「这一路赶路这么渴,你怎么不吃水梨?」他说:「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这不是我拥有的东西,我去拿,这不妥当,不可。「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你看,读书人很厚道,点他们,没有直接很严厉的去指责别人。许衡有没有说:「偷吃别人的」,没有。他说:「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这样不妥当。劝别人都带三分厚道。

  这个人说:「兵荒马乱,这梨树没人的。」人有时候在做错事的时候,自己也想了好几个理由要说服别人,有没有?这没人的。你看许衡怎么讲?「梨无主」,水梨可能没有主人,「吾心亦无主乎」,我的心怎么可以没有主人?在这样的境界当中我也不可以去贪求。他有没有说:「有人的,你是偷盗。」他假如这么说,老百姓已经很渴了,你这么一说,「要你管,揍他。」有没有可能?你讲话很苛刻,人家的问题指出来,指到变成人家恼羞成怒,被打一顿,你别怪别人。这含蓄厚道当中感动别人,梨或许没主人,但我的心不能没有主人。他没有去要求别人,他要求谁?自己。这个叫格物的功夫,格物的功夫最后能达到感化别人。后来许衡在的地方,慢慢的他的风范人家感动了,当地的小朋友都受到他的教化,看到水果树掉下来的水果,小朋友连看都不会去看,更何况去拿。所以大家都有那种不贪,不是自己的东西绝对没有任何的想法的这个态度。所以『成太古风矣』,这是廉至极处。

  所以诸位学长,在您所处的单位,甚至你自己的家中,都能贯彻廉洁,一定能感动身边的人。说不定,你单位的人想要浪费点什么,拿点什么公物,突然看到你,算了,别拿了,你就在感化别人。有没有谁要做坏事,一看到你,马上歹念就没了?你身上就有正气了。

  【女子之廉。】

  女子的廉洁。

  【尤以勤俭为本。】

  俭以养廉,奢侈要廉洁就困难,从根本上要从勤俭下手。「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我们在「训俭示康」里面,御孙讲的一段话。你看这个勤俭,勤俭下来,把省下来的去帮助别人,仁慈心增长。勤俭不贪,不贪求,义增长,义是不苟取。仁、义、礼,勤俭,多奉养父母,帮助家族的亲人,奉养父母是礼,尽自己为人子之礼。仁、义、礼、智,用勤俭成为家风,传给下一代,这是有智慧的父母。您看,勤俭里面,仁义礼智都含摄在其中。这是善用心的人,他的德行都因清廉而引发出来,叫「德之共也」。可是这个廉洁得要循著道理,廉洁到最后变得很吝啬,那就不仁。过与不及都错!太过头了,变成守财奴,那就不仁。廉洁,自己的东西不舍得花,都拿别人的,这不义。花什么东西,自己都不说话,让别人先拿,不仁不义。再来,节俭到要端个好吃的给爸爸妈妈,又挑好几个起来,这叫无礼。变得对父母吝啬,这是很无礼,违反为人子之道。

  你看曾子,奉养父亲,尽心竭力,明明东西没有了,爸爸很喜欢吃,爸爸说还有没有?有,赶快去借,你看这是尽孝。只要父母亲欢喜,自己再出去赶紧拿来,就希望父母老年多开心。太激动了,书都跑旁边去了。这些孝子的风范,我们看了很感动也很惭愧。勤俭,最后吝啬了,就为了把财产多留给子孙,这是没有智慧。留一大堆,子孙都没志气,拿去乱花,叫「勿以嗜欲杀身,勿以财货杀子孙」。这一句好像是第三遍还是第四遍。「勿以嗜欲杀身」,这个都是金玉良言,不要染上坏习惯,什么是坏习惯?严重的吃喝嫖赌,甚至沉溺在一些玩乐当中,都是属於嗜欲。再来,脾气大也是嗜欲,发脾气最伤身,身心都要好几天才慢慢缓过来。爱生气的人铁定不孝,德行上不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你能感觉到父母的心,哪有可能伤自己的身,去让父母担忧?

  我们对自己的爱护,决定比不上父母对我们的爱护。所以我们生病了,父母比我们还要难过。我不知道听了多少当爸的、当妈的,看孩子生病的时候,病得很严重,在那里呻吟,爸爸妈妈跑到外面去,对著上天:「老天爷,把我儿子的病移到我身上,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所以「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我们可能做错事情,名誉有损,我们还满不在乎,可是父母可能抱憾终生。「勿以财货」,留了一大堆财货,反而无形当中毁了自己的子孙,为什么?积财伤道。积了这么多财物,都没有帮助苦难,或者穷苦的亲朋好友,就有伤我们仁厚之心。伤了我们的道义,子孙怎么会仁厚?他也学到了吝啬跟苛刻,最后这个吝啬、苛刻「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回到自己身上。所以有一句话叫「人算不如天算」,再怎么算,只要存心不正,最后这个错误的思想就会回到自己身上来了。

  所以女子,她是一家之主妇,这一家的家道跟妇女有很大的关系。家庭主妇,诸位学长,有没有听过家庭主夫?没有。你看这个「主」字是用在妇女,妇女在家庭当中的地位跟重要性可见一斑,中华文化是非常重视妇女的。这个是最近那些女权运动乱讲。您看,太太,典故是从二千多年前,周朝初年。二、三千年前,周朝几位圣王的母亲,太姜、太任、太姒。太姒,文王的妻子;太任,文王的母亲;太姜,王季、泰伯、仲雍的母亲。你看,教出来的都是圣人。为什么周朝八百多年国祚,而且出的圣贤特别多?就是他母亲的教育成功!胎教最完整的就是周朝留下来的,「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讲话很温柔,没有刻薄粗话,女子也做到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太太,那是代表圣人的称呼,期许每一位妇女都跟三太的德行效法,我们的家庭、国家社会就有贤德的后代。

  孔子在《孔子家语》里面有记载,「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怎么可以对妻子不恭敬?她是亲戚、亲族很重要、主要的一个角色,她直接影响家道的承传,所以叫家庭主妇。所以这里提到,假如妇女以『勤俭为本』,家道就传下去了。

  【每见贪安逸。】

  贪图『安逸』的生活,「安逸」也可能是享受。现在很多人在这个社会风气之下,好像觉得人生的幸福就是享乐,想Happy到什么时候都没人管,最后身体都搞坏了。有的还睡觉都睡到中午、下午才起来,这个都是太安逸,不刻苦。

  【尚服饰者。】

  喜欢享受,又追求服饰的华美。现在常常看到服装展示,很多人追求流行。现在人买衣服,不是考虑衣服穿起来暖不暖,考虑名牌。人,实在怎么都去追求虚无缥缈的,不重实质。衣服是买来让人家觉得名牌的,还是穿的舒服温暖的?可能需要去写一篇文章,大家知不知道哪一篇文章?叫「原衣」,把穿衣原来的意义,要把它写出来。衣服是拿来遮体的、遮羞的,拿来御寒的,现在变什么?追求虚荣。买下去,你的先生当天都睡不著觉。很多人说:不穿那些流行的,还穿这么退流行的衣服,笑死人了。你就这么怕人家笑,这个心这么容易就动,哪有快活日子可以过?每个人对你都有个看法,你要为几个人活?每个人看法都不同,你应付得完吗?

  所以应该回到圣贤人立身处世的这些原理原则,你身心就轻安了;跟人家攀比,哪有尽头!更何况,笑死是他死,又不是我们死,这么紧张干什么?脑子都糊涂了,想不清楚。而且风水会转,三年、五年以后,又回来流行了,你那件衣服都不用花钱,还是最流行的,叫复古。而且告诉大家,最重要的是气质,人气质好,五十块的衣服穿起来都像五千块。人家一看:怎么穿得这么好看,多少钱、多少钱?你猜,不告诉你。你没有气质再贵的东西一穿也像路边摊卖的东西。所以人要愈看让人家愈觉得舒服、有人缘,这是气质。所以从很多经验,从很多人生的观察,甚至历史当中,看到贪心的家庭,或者贪心的妇女,「贪安逸,尚服饰者」:

  【卒流於贫困。】

  『流』,就是随波逐流之后,没几年就贫困下来了。为什么?你去攀比、奢侈,福报就花完了,最终一定是贫困的结果。所谓由奢入俭难,人不能只有享福,享福,你福总有折完的一天,应该是要积福、造福才对。只有花都没有收入,哪有可能不贫困的道理?现在很多下一代花钱花得很凶,都可以看到十年、二十年,这个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因为他下一代花得太凶,父母也没有智慧看到这些问题。我接触一些年轻人,光是一个月的,还在读书,高中生,一个月的行动电话就要几百块。你说他以后怎么组织家庭?根本连当父母的能力都没有。他连照顾自己都不可能,还照顾别人。所以染上了这些虚华的风气:

  【而骄奢淫泆。亡国败家。莫非不廉所致。】

  所以俭以养廉。之前跟大家提到管仲说的:「国侈则用费」,国家风气奢侈,大家花费都很凶,「用费则民贫」,人民贫穷,「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您看古人都是防微杜渐,他从奢侈就看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奸邪之所生,生於匮不足」,他不够花了,他就动歪脑筋;「匮不足之所生,生於侈」,就是太奢侈;「侈之所生,生於毋度」,从小用钱就没有节度,这都是溺爱造成的,挥霍无度。「审度量,节衣服」,节俭,「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管仲是很成功的政治家,节俭於衣食花用,要消除奢侈,在那打肿脸充胖子的风气。我们有时候看到请客吃饭,二、三十道菜,节俭的人看到这么多菜都吃不下去了,舍不得!请朋友最重要是这分热诚、心意,而不是造成铺张浪费。地球母亲已经消耗很严重了,应该节俭。「为国之急」,治国最急迫的事情。其实也是为家之急,一个家也要从这里才能持家。

  【女子能廉。则可以养成其夫若子之清德。】

  相夫教子都有节操、高贵的品德。

  【家道有不从此日隆乎。】

  他的家道一定因为太太、母亲的风范,兴旺起来。所以「福生於清俭」,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福气从哪里来?清廉、节俭。「道生於安静」,清净心生智慧,所以人时时要让自己的心能够定下来、静下来,才会增长道业。每天心浮气躁,道业提升不了。当然要训练,行住坐卧都要在定中。「行亦禅,坐亦禅」,行住坐卧都是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心都是不妄动的,都是很安详的。「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一急、一慌了,心就不定、不静了,就会做错事,做错事之后还会骂人、还会发脾气,就一发不可收拾。「道生於安静,德生於卑退」,谦受益,满招损。「福生於清俭,命生於和畅」,一个人身心要和谐,一个家,家和才能万事兴,在和谐顺畅的气氛环境才能身心安顿,长寿。所以我们想一想,我们的家里人要走进家门的时候,是不是满心欢喜:「回家了!」在这个家庭成长,身心健康,和畅!

  假如我们的家人要跨进家门的时候,脚拿起来有千斤之重,又退回去了。那我们是家庭的一分子就要反省,怎么给家里人压力这么大。你的孩子考试没考好,不敢回家,「妈妈又要骂了,爸爸又要打了」,这个压力就很大。我从小到大回家都挺愉快的,进门都有热腾腾的红豆汤、绿豆汤可以喝,有时候还会用爱玉,我妈妈会用那个。爱玉子,这个翻成普通话我不大会翻,就是爱玉子。爱玉子洗啊、洗啊,洗出来的透明胶质,自然结成果冻。喝起来很滑口,就很像蒟蒻那种样子,不过它是爱玉子洗出来的。我有没有犯错?有,在外面、在学校做错事。做错,心里也很自责,没跟我母亲讲,晚上睡不著觉。所以我犯错,都不是我妈给我揪出来的,都是我直接去给她招供的,讲完觉得良心比较过得去。所以你当父母,让孩子觉得做错事,他良心过不去,他不忍欺骗你,不忍让你蒙羞,他自觉性慢慢就起来了。承认错误,我母亲都会鼓励,下次不要再这样了,不会严厉指责。能承认错误,这就要给予一些适当的肯定,一给肯定,他以后什么事都会主动跟你承认,叫自家没有秘密,什么都可以坦诚对父母。他承认,你打他一顿,他以后不敢跟你讲,就麻烦了。所以很多我们孩子不跟我们讲实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跟他互动的过程当中,是不是没有让他倾诉,把话充分去讲,你就把他切掉了,或者讲了之后,你就骂他,他就有恐惧,不敢跟你讲,都要循循善诱为好。

  而「福生於清俭」,在历史当中最明显的,杨家的后代,杨震,汉朝的关西夫子。这个相当崇高的肯定,关西的孔老夫子,杨震,德行很令人感佩。他曾经提拔的王密,有一天拿了金子晚上来送给他,结果杨震说:我了解你有才能,我才举荐你,你怎么这么不了解我,还拿钱来贿赂我。王密说:反正没有人看到。杨震说到:天知。我看了一些版本有些不同,有说:天知、地知、子知、我知。还有一个版本说:天知、神知,举头三尺有神明。子知、我知,怎么会没人知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后来杨家连续四代,杨震、杨秉、杨赐、杨彪,四代三公,三公是皇帝的老师。一个家庭四代都做到皇帝的老师,你看那富贵到什么程度。从哪里来?清廉节俭。所以清廉的,你看他现在好像比较穷困,子孙往往骤发,他的后代很快就兴旺起来。所以忍得过诱惑的,必有后福。

  我们接著看下一段,「廉篇」绪余第四段。

  【女子之廉。当其承欢膝下。深处闺中。惟父命之是从。】

  女子的廉洁,从什么时候培养?少成若天性,从年少时在自己的家庭当中,『承欢膝下』,这个「膝下」就是指父母,侍奉父母。深处自己的闺房之中,很听从父母的话,「父母命,行勿懒」,『惟父命之是从』。

  【无冶容之为悦。】

  她不去奢侈浪费增加父母的负担。『冶容』就是浓妆艳抹,不以浓妆艳抹而感到高兴。

  【兰姿蕙质。】

  『姿』是指容貌、姿态。『蕙』本来指香草。『质』是美质,本质很好。所以「兰姿蕙质」就是指女子聪慧美丽。我们常说蕙质兰心,称赞一个女子聪慧美丽。

  【何事铅华。】

  何必用外在这些太多的装饰。刚刚我们讲,有好的气质很重要。

  【玉洁冰清。不资锦绣。】

  『玉洁冰清』,我们看自然的气质很好,清淡典雅,何必要华美的外衣、外表?『锦绣』就是指很昂贵的衣服。

  【许字。】

  在家中她能勤俭,侍奉父母,不增加父母的负担。『许字』是指嫁人。古代要嫁人,媒婆要对八字,看有没有门当户对。

  【则听之天命。】

  这个『天命』,一来有父母的智慧帮她找好的对象,再来这个「天命」,也确实姻缘天注定。诸位学长,已经结婚的,有没有回想,奇怪了,怎么会嫁给我先生?怎么娶了这个太太?自己想一想,怎么这么巧?其实姻缘真的是上天注定的。「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所以懂得姻缘就会珍惜。

  【莫择富豪。】

  许配的时候不要去想要攀求富贵豪门。

  【于归只尽於人伦。】

  『于归』就是出嫁,期许自己尽人伦本分。

  【奚须妆饰。】

  嫁过去了,「之子於归,宜其家人」,就是成就这个家道、家风,而不是去享受虚华的,所以不要、不用刻意装扮自己。

  【其为妇也。】

  她当太太的时候。

  【不在掌夫家之管钥。】

  不是去要谋求夫家的『管钥』,就是掌管库房、财库的钥匙,不会去跟人争这个位置。

  【不计享舅姑之田园。】

  不会计较、攀求公公婆婆的家产。

  【先人若有所遗。】

  长辈、先人走了,有留下遗产。

  【尽归娣姒。】

  全部归给大嫂、弟妹。这个能让,「财物轻,怨何生」,我们去看很多德育故事里面,完全跟亲人不计较财的,后来生三个儿子都考上进士,后福无穷!没有贪,这个人德厚。

  【母家或有所赠。】

  娘家有赠送一些东西。

  【尽献翁姑。】

  当媳妇藏一堆东西,不让家里人看到,这种日子过起来也挺累的。我们能把公公婆婆当父母,也能感得公公婆婆把我们当女儿。

  【井臼勤操。】

  『井臼』,就是很多生活的工作,舂米、挑水、劳动,很勤奋。

  【谋生自给。】

  自给自足。

  【衣食俭约。】

  很节俭这些花用。

  【日用有余。】

  所以小富由勤俭,很节俭,不乱花,反而都有剩余。

  【尤宜严闺阃之清操。】

  很重要的,应该严守『闺阃』,女子的房间,清廉、节操。由女子来做榜样,带动下一代。

  【杜良人之贪念。】

  杜绝、防范丈夫的贪念,这也是护念丈夫跟孩子,他们也会有一些境界,我们能留心,都能化掉他们的灾祸。所谓「妻贤夫祸少」,妻子贤德,丈夫很多灾祸都在妻子的提醒当中化解掉。

  【既生有子女。更须教导於幼稚。】

  教育好下一代,少成若天性。

  【以为先入之基。】

  先入为主,深植在他的心中,不贪、廉洁有守、勤俭。

  【一瓜一果之弗贪。一丝一毫之不苟。】

  一瓜一果都不能起贪恋,物品,一丝一毫都不苟且贪求。所以古人「勿以恶小而为之」,都从这些很细微的地方,调伏、对治孩子的恶念、习性。当然也要「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这些生活细节当中长养孩子的善念,长善救失。

  【庶几达则甘受粗粝之养。】

  如果、或许,『达』就是可能丈夫考上功名,家庭比较宽裕,但是生活的享用并不改变。我们看欧阳修的母亲,就做得非常好,她成就了一个圣贤的儿子。『甘受粗粝之养』,能笑著给欧阳修讲,你现在被贬官了,我早就过这样的生活很自在,我就陪你上路。

  【不愿为牲鼎之烹。】

  『牲鼎』,就是很有钱的人吃一餐花费很多,「牲鼎」,钟鸣鼎食。现在有的吃一顿饭,几十千都有!那个也吞得下去,也是很不简单,这么花福报,也真是值得冷静商榷。你的亲朋好友有这么花钱的,一定善巧方便让他能懂这些圣教的道理。不然他这么花福报,很快就会出状况了。

  【穷则不取非义之财。】

  纵使困穷决定不拿非义之财。

  【亦不为非分之事矣。】

  不会做非分的事情,非分之想。

  「廉」的部分,我们刚好告一个段落。下一次,我们进入「耻」,先共同学习曾国藩先生的「原才」这篇文章。好,我们下一次,一起再来背「泷冈阡表」,第二段跟第三段。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文言文)(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文言文)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