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弘法利生


   日期:2007/11/3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弘法利生是僧信的责任与使命,历代高僧大德,有的以讲说度众,有的以慈悲济世,有的用梵音弘法,有的以苦行示范,所谓方便善巧,随缘度化,这便是弘法利生最佳的写照。今从各个层面列举弘法利生的人物特色及贡献。
  在诗、词、书、画方面,历朝人物中知名者众多,例如:唐朝王维的‘诗趣禅机’,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末八指头陀寄禅的‘洞庭波送一僧来’一诗堪称绝作;宋朝苏东坡的‘焰口召请文’,道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情怀;东晋王羲之的行书《遗教经》;南唐李后主的词章凄美,描述世事苦空无常,哀怨动人;唐朝怀素有‘书法草圣’之称,所书《金刚经》一卷,被喻为稀世之宝;唐朝柳公权的楷书《心经》,清末林则徐缮写的‘行舆日课’等,均流传于世。另外,八大山人等明末四大画僧的书画,唐末贯休的‘十八罗汉图’,民国丰子恺的《漫画护生画集》,民国张大千的‘洞窟临摹佛像画’,皆为绘画艺术的瑰宝。
  在文学方面,如: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谢灵运的《辩宗论》、唐朝白居易的净土诗词,以及北宋欧阳修的撰文向佛,皆使文学蕴含信仰,启迪人心。
  科学方面,唐朝一行禅师制订‘大衍历’,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因而被尊称为中国四大科学家之一;民初王小徐发表〈佛法与科学的比较〉、尢智表以〈一个科学家研究佛经的报告〉,以及李恒钺教授〈向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介绍佛教〉等,在在证明佛学的理论无不符合科学的观念。
  在历史方面,有梁代慧皎、唐代道宣、宋代赞宁、明代如惺等所著作的高僧传,合称为‘四朝高僧传’,使佛教僧传史渊远流传。民初汤用彤撰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蒋维乔编撰《中国佛教史》,这些著作都很有系统的建立了中国佛教史的架构。
  在地理方面,有晋朝法显的《佛国记》、唐朝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他们在西行求法时传播中国文化,都做了弘法利生最大的奉献,并且改变了世界史地学者对中亚、南海的印象。
  在学术方面,民初丁福保编纂《佛学大辞典》,梁启超撰述《佛学研究十八篇》,章太炎、吕澄、梁漱溟、蒋维乔等在佛学上努力的耕耘,为佛教学术留下丰硕的成果。道安、慧远、鸠摩罗什,乃至民国的太虚、月霞、倓虚及大醒、慈惠等诸法师,致力于人才的教育,延续了佛门的法身慧命。
  在致力于文字般若传播方面,有发愿刻经助印流通的明朝紫柏、日本铁眼、民初杨仁山及孙张清扬等大德,虽备尝艰辛,却使后代佛子有机缘亲炙佛陀的言教。佛光山为了使经典更加普及,慈怡、永明、永进等为古版的藏经重新标点、分段、编排印刷;首创光碟版的《佛光大辞典》;出版佛教书籍,并翻译成多种语言;慈容成立‘佛光卫星电视台’,使佛法传播无远弗届。从经典书刊的平面弘法,到声光彩电的立体传教,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嘉惠全球,利益法界众生。
  此外,也有祖师大德以艺术、文化来宣扬佛法,绵延了佛教无价的精神内涵及跨越时空的宗教生命。创作于外的有石窟大佛壁画:如龙门石窟、前秦乐僔的敦煌凿窟、僧祐的栖霞山千佛崖石窟、昙曜的云岗石窟、道凭的宝山石窟朱砂洞、灵裕的响堂洞,静琬的房山石刻等,皆留下千古的美誉。
  在佛法内学的开展上,有将茶道汇入佛法大海者,如:茶神陆羽‘宿栖霞寺,研茶事,着《茶经》’、赵州禅师的‘赵州吃茶’、如宝禅师的‘饭后三碗茶’,以及日本禅僧珠光的‘无心之茶’、千利休‘以茶道谏君主’等。
  更有以佛教音乐发挥净化心灵之功者,如三国时代魏国曹植的‘渔山梵呗’、梁武帝的‘忏仪唱颂’、东晋慧远的‘梵乐弘法’等,成为千古传唱。乃至悲智双运,刚柔并济的佛教武术,也是护国卫教的方便法门,历朝有降虎的北齐僧稠、辅佐唐太宗征战的少林武僧昙宗、志操、惠玚,以及清朝时与倭寇作战的月空等。
  历代佛教人士于修身律己之外,也关怀民间,福利社会,入世教化;在公益环保及福利事业方面有:植树造林的宋朝明远大师;垦荒辟田的唐朝百丈、普光、永净禅师;凿井施水的吴越德韶、唐朝慧斌、澄观大师;整治河川的宋朝明远、道遇大师;兴建水利的宋朝维溪、师振大师;筑桥铺路的宋朝道询、普足、觉先、道遇大师。此外亦有搭建凉亭、点挂灯火、利济行旅、经营碾硙、设佛图户等,以佛教公益事业纾解国家经济、社会问题者。
  在公益活动方面:近年来,国际佛光会为重整道德,举办了‘净化人心七诫运动’、‘反烟毒运动’、‘监狱八关斋戒修道会’、‘慈悲爱心人运动’、‘世界佛学会考’、‘三好运动’等,藉着佛法的力量来净化社会的活动。
  在慈善济世方面:有唐朝昙选、鉴源大师的赈灾施粥;有慈愍好施而感动帝王赠粮的隋朝昙延大师;有以劳役做工所得捐助贫苦的隋朝法纯大师;有研究医术,救护病苦的东晋佛图澄、南北朝宝象、隋朝智顗大师等;现代的台湾,有慈济功德会的设立,专职做慈善救济的工作;佛光山的云水医院、急难救助、下乡施药、器官捐赠、冬令救济,乃至养老育幼等老人精舍、育幼院的设立,为人的一生做了全面的照顾,更是圆融佛教六度的慈善事业。
  总之,佛教在历代君王、宰官及四众弟子的护持下,得以扎根繁衍,佛陀的思想和教义的实践,得以遍布全球。历朝弘法利生的祖师大德们,证明了佛法不仅具有时代的适应性,更有文化的传承性;这也是佛教‘同体’、‘共生’,‘尊重’、‘包容’,‘平等’、‘和平’的精神表现。因此,身为佛弟子的我们,应当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念来护持正法,在浩瀚的宇宙中,发挥正知正觉的力量,为个人及大众无限的生命留下善美深远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弘法       利生)(五明学佛网:弘法       利生)  

 傅味琴居士:弘法是为了报佛恩(大般若佛学苑-提问解答)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妙莲长老主持佛七弘法 

 净界法师:我们来看看印祖是怎样弘法利生的 

 温金玉教授:追寻慧远的弘法遗迹 

 温金玉教授:建立现代僧制和清规是时代弘法任务 

 陈星桥居士:弘法利生,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净慧法师:应机施教与时代精神——星云大师率团回大陆弘法探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附:河北武强弥陀院佛学考试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答学佛弟子问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不能没有了信仰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走向佛教的光辉生命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五大工程的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