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亲友书》讲解(二十九)


   日期:2016/10/26 19: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达真堪布仁波切宣讲于2016年9月26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在前面已经讲了八正道。

  此生即苦称谓爱,爱即彼之集谛因,

  灭尽此等即解脱,能得即八正道支。

  八正道是道谛。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示现成佛,共转了三次法轮。第一转法轮叫四谛法轮,宣讲了四谛,即讲了属于轮回的因和果,及属于涅槃的因和果。

  若要在相续中产生八正道的功德,首先要明白苦谛。在这里讲的“生”(与十二缘起中的“生”相同),是苦谛的事相。这种“生”因业力而来,所以是痛苦的。

  首先要明白轮回的本质是苦。在此处可以理解为轮回即是苦,苦即是轮回。

  什么叫轮回?因业的牵引在六道中流转。业是轮回之因。我们没有办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这是痛苦的。当我们通过修行,不再受业力的牵引,自己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之时,就断除了轮回,就是解脱。之前讲过,佛菩萨也在六道中,看似在轮回,表面上看跟普通众生没有差别,但实际上是乘愿再来——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不受业力的牵引,因此不属于轮回——已经达到了解脱的境地。

  还有什么叫做轮回?心一直不停地飘泊,没有归宿,这也是轮回之义。当我们通过修行,回归自性,心不再飘泊之时,就不再轮回了,也就得到了解脱。佛菩萨已经回归自性了,已经有了心灵的归宿,心再也不飘泊,所以看似在轮回,实际上不是轮回。

  凡夫想要断除轮回,首先要认识苦,要了知轮回的本质,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佛首先讲苦谛。

  我们现在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或感觉到苦,也没有认识轮回的本质,所以总是精进不起来,由此,在我们的相续中没有办法产生这些功德。就像有了病状但还没有真正恶化的人,有时候也有些痛感,有些不舒服,但我们并没有在意,没有及时到医院治疗;等病情恶化,严重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时,才开始焦急,这时即使到医院检查治疗,也无济于事了。我们现在就是这种状态,有时我们也觉得很痛苦,也觉得很烦恼,但是没有真正认识或感觉到轮回之苦。

  当我们真正认识和感觉到了轮回之苦时,我们一定会精进起来,就会犹如“美女头上燃火,懦夫怀里钻蛇”般,昼夜不停地精进修行,否则就不会精进。虽然都在学佛,都在参加百日共修,很多人还是不精进。很多人学佛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相续中并没有产生这些功德,为什么呢?原因是没有认识到苦,不了知轮回的本质。这讲的是苦谛。

  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轮回的本质,感知了轮回痛苦的时候,一定会寻找轮回苦的根源。这就是佛讲的集谛。

  众生为什么流转轮回,为什么这样痛苦?就是因为有业和烦恼,这就是集谛,也可以说是苦的根源。我们有烦恼和业,所以就有轮回。

  找到了流转轮回之因,肯定会去找出离轮回的方法,即怎样才能断除烦恼,怎样才能消除业障?这时佛讲的是道谛。昨天讲的八正道,属于是道谛。我们所要寻找的就是这种方法。比如说我们发现了病症,然后去找医生,医生对证下药,这相当于我们讲的道谛。

  通过道谛,最后达到灭谛。“灭”是灭除痛苦,脱离痛苦,超出轮回。不受业力的牵引,灭尽了痛苦,就是超出了轮回,这叫灭谛。当我们的心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回归自性之时,自然就不再痛苦了。否则,犹如在外边流浪飘泊的孩子一样,丢失了家,丢失了父母,会不断地产生恐惧和痛苦。一旦他找到了自己的父母,找到了自己的家,就再也不会有恐惧,不会有痛苦了。同理,当我们回归自性,心灵找到了归宿之时,自然就没有了畏惧和痛苦,这就是寂灭。

  集谛很重要,苦谛属于轮回之果,集谛属于轮回之因。痛苦是怎样产生的?源于集谛,即业和烦恼。道谛和灭谛属于涅槃的因和果。灭谛是涅槃的果,道谛是涅槃的因。想获得寂灭,获得解脱,要依靠道谛,依靠智慧,依靠七菩提分、八正道等方法。

  外道企图依靠各种苦修的方法得到解脱。比如,裸体外道到恒河里洗澡,以此希求消除业障,获得解脱;有一些外道靠五火焚身,希求获得解脱;还有一些外道学牛或鸡等动物的行为,趴着吃草等,这也是一种苦修的方法,以此希求消除业障,获得解脱。类似的方法有种种,但都是不正确的,都不是解脱的方法。

  佛成道后,发现了真正获得解脱的方法,然后转了三次法轮,将诸法的实相真理告诉给众生,真正要解脱,必须依靠智慧。当你明白真理之后,相续中就会产生智慧,可以遣除心灵上的无明黑暗,烦恼和业障自然就会消除,由此获得解脱,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道谛属于涅槃之因。龙树菩萨在此处主要强调八正道。前面讲了八正道的重要性,只有依靠八正道,才能获得究竟的解脱。

  事实如此故为见,圣者四谛恒精勤。

  之前讲过四圣谛的真如性,唯有恒常精进修道,才能获得解脱。

  刚才主要讲了四谛。我们可以进行对照:自己的学修有没有围绕四谛进行,若是没有就是不如法的,不会有任何结果。对于苦谛,自己有没有了知苦?对于集谛,自己有没有了知业和烦恼?对于道谛,自己有没有了知这些真谛,有没有产生智慧?对四谛都有所认知与修持,最后才能获得解脱。我们现在所学所修都不离四谛,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去落实。

  我们现在讲得已经很清楚了,轮回的因是集谛——业和烦恼。消除业,断除烦恼,要依靠道谛,没有别的办法,也没有别的选择。

  我们对自己做一番观察:自己有没有真正感觉到苦,有没有真正了知轮回之苦?如果觉得轮回太苦、太恐怖了,就要下决心:今生我一定要脱离轮回!既然集谛——业和烦恼是轮回的根,我就要消除业障,断除烦恼。依靠财力、权力等都不能断除烦恼,消除业障,唯有依靠证悟与智慧,即依靠七菩提分支、八正道支精进学修,才能得到这些功德。当自己的相续中产生了这些功德时,就能获得寂灭,达到解脱的目的,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才能超脱轮回。因此,我们要围绕四谛而修持。

  未抛舍财诸俗人,了知取舍越惑河,

  现前圣法之彼等,亦非从天而降临,

  非如庄稼由地出,昔随惑转之异生。

  乐行王是俗家弟子,是在家修行人,龙树菩萨给乐行王写信,是为了教诫他。龙树菩萨对乐行王说,若是能精进学修正法,在家人也能解脱,获得成就。

  佛在世时,主要讲的是小乘佛法,因为最初佛陀身边的很多有缘众生都是小乘根基。很多跟他学修的众生大部分都是出家众,所以佛在宣讲佛法的时候,讲了很多出家的功德,也讲了很多在家的过患,比如,在家人好比安住在火坑里一样,出家人好比住在凉室里一样,想解脱成就要出家修行。

  但是在这里龙树菩萨告诫乐行王,你虽然是在家修行人,但如果精进学修同样能获得成就,你心里不要有“我一个在家俗人根本不可能现见圣地”的想法。按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告诉乐行王不要自卑,千万不要认为“我是个在家修行人,我是个俗家弟子,我再明理、再精进也不可能现见真谛,也不可能产生圣者具有的功德”。

  未抛舍财,未抛弃妻儿财宝等,身处红尘的诸位在家人,如果了知取舍,也完全能够越过烦恼的业海。在家人有妻儿,有金银珠宝,积累着财富,如果自己了知取舍之处,认真取舍,也一样能断除烦恼,获得究竟的解脱。这里讲在家人也可以获得成就。

  大乘佛法,尤其是金刚密乘,在家修和出家修没有太大的差别。可能刚开始时有一些差别,在家人事情多,心静不下来,长期坚持学修可能有一些困难,但是这也不是什么问题,主要是自己有信心、能精进,就能克服这些困难。

  现在有些人虽然出家了,但是也不精进,这和在家人没有什么差别。以前的出家人都特别精进,不会有太多的琐事。当时佛要求出家人要知足少欲,不要有太多的事情,不要去做世间的琐事,但现在的出家人不一定。

  如果能精进,在家与出家没有差别,都能成就,都能获得佛法里讲的功德利益。若不精进,都不能获得佛法里讲的功德利益,都不能成就。

  现在有些出家人把头发剃了,穿上了法衣,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如果心里没有产生真正的功德,就跟在家人没有区别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还理所当然接受供养,享受信财、亡财,这样还不如一个在家修行人。

  出家人可以接受供养,但这是有要求的,诸如戒律要清净,在此基础上有闻思修的功德。佛经里讲得很清楚,若是戒律不清净,就不能接受供养,连经堂都不能进;若是只有戒律清净,却没有闻思修的功德,这样的人也不可以接受供养,否则就和欠债一样,将来要用自己的血肉偿还。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接受供养,可以享用信财、亡财?首先要戒律清净,在此基础上有闻思修的功德(听闻佛法,思维佛法,修持佛法),多多少少每天不断地闻思修佛法。这是佛允许的,这样接受供养是可以的。有些人戒律清净,也有闻思修的功德,但是不敢接受供养。其实也不必顾虑,这是佛亲自讲的,这样的人可以接受供养,哪怕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财产来供养,也可以接受。

  所以,即使出家了,若不如理如法修行,还不如在家修行人。大乘佛法,尤其密宗里有很多窍诀,有很多修持方法,无论在家人、出家人都可以修持,可以运用,同样可以成就。

  在家居士们要精进学修,前提是如理如法按传承,按上师的指导,按仪轨修持佛法。如果做不到如理如法,再精进也无济于事,还是不能成就,不能达到目的。而靠自己的能力修行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依止一位具德的上师善知识,并且依教奉行很重要。如果依止了一位具德的上师善知识,他一定会让你按传承、仪轨学修,这样就如法了。

  第一要如理如法,第二要昼夜不停地精进修行。在家人怎么能昼夜不停地学修呢?之前我们讲过很多。佛法可以落实在生活中,可以把行住坐卧、吃喝玩乐都变成修行,这样就能获得成就,临终往生不会有问题,即身成佛也一定能成功。

  有些人可能会想:“我一个凡夫俗子,什么时候才能做到这些?什么时候才能在相续中产生这些功德?“我造的业,如果有个形状的话,整个虚空也容纳不了。”还有人会想:“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在六道中轮回的可怜众生,怎么能获得那样究竟的果位,怎么能变成圣者呢?”

  不要有畏难的想法。已经现前殊胜果位的佛陀和解脱的大阿罗汉们,既不像雨水从天上降下来,也不像庄稼那样从地里生出来。往昔都必定是受烦恼左右或随烦恼所转的凡夫,是六道中轮回的可怜众生,都跟我们一样。但最终也是通过如理如法、昼夜不停地学修正法,最后获得了这样的果位——成佛了,或成阿罗汉了。他们不是突然变成佛,变成阿罗汉的,也是经历了很多磨难,经历了漫长时间的修炼才获得这样的果位的。

  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依靠这样的机缘,依靠这种殊胜的因缘,我们要精进地、昼夜不停地学修佛法,我们也能获得究竟的果位,一定能解脱、成佛。我们还要知道,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要经历很多的磨难和坎坷,但不要退失信心,要坚定信念,一直往前走,一定能成功,一定能获得究竟的果位。因此,如果自己能修道,毫无疑问也能摆脱烦恼的束缚而如实现量诸圣者的果位。这是一个由凡转圣的过程,虽然我们是凡夫,但同样可以学修,可以获得成就。

  离畏何须更繁述,有益窍诀此义藏,

  汝当调心世尊说,心乃诸法之根本。

  “离畏”指别人无法攻破的无所畏惧者。外在没有怨敌的攻破,内在没有我执、烦恼的攻破,所以是无所畏惧者。这是龙树菩萨对乐行王的礼貌、赞叹、尊敬,是为了让乐行王欢喜。

  著者说,不用讲太多的道理了,因为之前已经给他讲了很多,现在做总结:我给你讲了很多,其实没有必要讲那么多,最关键的是调伏自己的心,这是最最根本的。

  世尊佛陀也说:心是一切法的根本。如言:“内心调柔最善妙,内心调柔引安乐。”我们也经常讲:心善则一切善,心恶则一切恶。若心地善良、心地调柔,这是最纯正的善,也是最殊胜的善。内心调柔,降伏自己的心,是为了解脱、成佛。内心调柔了,可以引来大安乐——真正的、究竟的安乐。

  一定要把心调伏好,心地要清净。其实,佛讲了大乘小乘、显宗密宗,讲了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了调伏心。无论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把自己的心调伏了,能让自己的心变清净了,这是目的。我之前也给大家讲过,其实法门是平等的,殊胜与否,差别在于自己能否得到法益,能否用来调伏自心。若是能得到法益,能调伏自心,对你来说就是最殊胜的法门。

  很多人特别好高骛远,一说大圆满、大光明、大中观,都觉得特别殊胜,特别深奥;一讲无常、因果、轮回就觉得不殊胜,太简单了。其实,佛主要讲了二谛——世俗谛和胜义谛,轮涅一切法都含摄在二谛里了。二谛是双运的。讲因果、无常、轮回,实际就在讲诸法的究竟实相;讲空性、无我、光明,也是在讲诸法的究竟实相。如果你有智慧和觉悟,就会明白这都是一个意思。否则,无论讲什么你都无法了知、明白。所以,要看自己的根基。能调伏自己的心,能得到真正的法益,这是最殊胜、最究竟的。

  虽然我们学修佛法已经十年、二十年了,但我们的心还象脱僵的野马,根本没有调伏。这样无论学修多久都没有意义,都是虚度光阴。现在我们在一起学习《亲友书》,从当下开始,哪怕你明白了一句佛法,掌握了一个方法,都能用来调伏自己的内心,才是如法的,才能真正得到法益,才会有所改变。

  现在很多人都很危险,刚开始特别有信心,闻法、上课都很积极,但是现在已经不积极了,快没有信心了,逐渐变成佛教油子了,这是非常可怕的。当你变成佛教油子时,贤劫千佛同时降临为你宣讲佛法,来调伏你,都没有办法。所以不要让自己变成佛教油子,一定把法来融入相续,用佛法来调伏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内心变得调柔、清净,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是奉劝汝教言,纵是比丘难尽行,

  随力能修其一德,当令人生具实义。

  龙树菩萨在做总结,他对乐行王讲:“我给你写信,讲了很多佛理和教言,要全部明白、做到是非常难的。不要说是一个在修行人,即使一位老比丘(尼)也很难做到,更何况你身为国王,国务繁忙,就更难做到了。但也应当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修行其中的一分善心,以此功德能令来之不易的人生具有实义。”所谓“老比丘(尼)”,指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二十四个小时都用来专修佛法,学修时间很长的人。

  人身难得,暇满的人身更难得,但是我们得到了,一定要让它具有意义。无论有多难,只要力所能及地修行一份善心、一句教言,不断地用来调伏自心,你的人生就有意义,最终一定能成就。

  在座的道友们也是一样,百日共修期间学习《亲友书》,也讲了很多道理和教言,哪怕用其中的一个道理,一句教言来调伏自心,改变自己,人生也有意义了,最终一定会获得解脱,获得成就。

  也许有些人会想:“道理和教言太多了,头都疼了;做到太难了,我一个在家修行人,怎么可能做到这些呢?”不应该有这些想法,哪怕有一份善心,你的人生也有意义了;哪怕用一句教言(众多的教言,肯定有一个与你特别相应,或者特别适合你)来调伏你的内心,你也能获得究竟的成就。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 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 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 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 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       亲友书)(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       亲友书)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透过无常找到永恒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 

 达真堪布:为了平安幸福,不要吝惜你的祈祷 

 达真堪布:今年,你要集的福都在这儿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