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佛法的真正道理,你连梦都还没梦到呢


   日期:2016/11/13 17: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真正达到正见,谈何容易,譬如禅宗语录有一则公案,一位师父悟道了,但是衣钵还没有传,大弟子功夫好,打坐、不倒褡样样行,认为师父应该把衣钵传给他,不料师父临走前把师弟叫回来,把法印传给了师弟。大师兄心里很不高兴,增上慢来了。师弟回来接方丈位,一看便知道师兄不高兴。当然,这些人修养很高,表面上看不出不高兴,其实修持到他们那种境界,别说面子上,念头一动,立刻感应得知,他心通的本事很容易。众弟子替师父焚化时,接法的弟子接了位,等于皇帝传位给小太子的道理一样,小太子登上宝座,大太子照样要下跪叩首。师弟看看师兄的态度说:

  “师兄啊!师父传位给我没有错,你还要好好努力。”

  师兄说:“师弟,你不认可我吗?”

  师弟:“不管认不认可,我问你,师父平常教我们参禅作功夫,要一条白练去,这是什么意思?”

  师兄喊:“点香来。”

  古代丛林的香有小指头那么粗,禅堂打坐点一支香要两个半钟头。

  师兄说:“香烟未断,我就走了。”师弟笑而不语。

  当然,生死来去自如,说走就走,要来就来,可没那么简单,难上加难。香未点完就要走了,这个本事有多大!是否能要生就生?我们看不出来,但至少他说走就走,当然不是吃安眠药,也不是上吊。

  师弟在他身上拍一拍说:

  “师兄啊!这样搞没有用啊!‘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尚未梦见在。’”

  “坐脱立亡”,腿一盘或站着,说声走啦!就死了。这个本事只是定力的功夫而已,不是悟道。

  “先师意尚未梦见在。”师弟说:“你对佛法的正见,作梦连影子都没有梦到,你以为说走就走,就叫佛法吗?”

  这一段公案就在说明,这位师兄修道能到达“坐脱立亡”的境界,仍未得正见。以佛法而言,证到声闻缘觉的罗汉果位,不算得正见,乃至成就了辟支佛果还不算;唯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弹指之间,当下彻悟,这才是正见。

  所以《楞严经》提到:“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这是正见。“见见之时”:大菩萨悟道见道的时候。“见非是见”:那个见道之见,不是眼睛看到什么,也不是心里或打坐时看到什么的见。“见犹离见”:那个见道的见,离开能见所见。“见不能及”:不是你的思想观念所能达到的,这四句偈还不是正见,只是正见的第二层投影,形容辞而已。

  由此可知一切众生学佛,要对佛法产生正见之难,学佛没有正见,大部分都在邪见中。所以佛说一切众生因有增上慢覆蔽心故,“如是愚人自行邪见”,自己走入邪见之路不说,还影响别人,害了别人,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在大危险的深坑,永不超生。为人师者,一不小心就走入这个道路。那么,他的果报如何呢?

  ——《药师经的济世观》

  我们的身心一切,乃至物理世界,都算是虚妄。“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可是纵然到达这个解脱境界,也只叫作小乘极果。

  “其实未得,一切解脱。”

  虽做到这样,仍未完全解脱。禅宗里记载一个公案,有个大禅师自认大彻大悟了,结果师父涅槃时,并没有把衣钵传给他;反而把他的师弟从远地叫回来,接受法位。他觉得不是味道,而师弟也知道,所以在师父火化的时候,把他叫来,郑重地说:你以为你悟了对不对?现在如果我把你和师父一起化了,你们哪里见面?师兄很不服气说:你不相信我啊,你点一炷香来,香烟还没烧完,我就走了。换句话,我要走就走,要来就来。师弟不理,一把火把师父烧了。这个师兄也跑去盘腿,准备自己也要走,表示他跟师父两个可以见面。这叫作坐脱立亡。纵然到达这样的程度,还是没有悟啊!师弟走到他涅槃的身体旁边,拍一巴掌说:师兄啊!“坐脱立亡则不无,先师意尚未梦见在。”你要走就走的功夫是有,但佛法的真正道理,你连梦都还没梦到呢!

  ——《如何修证佛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       定功)(五明学佛网:南怀瑾       定功)  

 南怀瑾居士:驳《楞严》伪造说 

 南怀瑾居士:开悟的十个标准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洪启嵩居士:放松禅法与妙定功在身心上的实效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二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一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目录 出版说明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七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六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