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有一毫夹杂一毫自欺则非真


   日期:2016/11/23 20: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要保持恒心确实是不容易。所谓「学道须是铁汉,两字信条真干」,这个真干还不能间断才能叫做真干,「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真干二字,夏莲居老先生对这个真干有注解,让人感觉特别深刻。他老人家说道,「有一毫夹杂一毫自欺则非真,有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则非干」,这个是对「真」跟对「干」下的一个注解。

  我们看这个真,不能有一丝毫夹杂,就是正念不可以断。有时候正念没有保持,妄念就一个接一个了。比方我们要奉行仁义,那要念念为人著想,念头不能夹杂自私自利,一夹杂了,这个功夫就间断、就退步了,这个要很下功夫去观照自己的念头才行。有一毫自欺,自己的念头不对了,自己说错话、做错事,也不愿意去道歉,心里在想,「他也有错」,其实又把专注点转移到他人、转移到境界上,我们就很难观照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过失叫开悟,改正自己的过失叫修行。假如念头不对了,我们不承认,那就无从修起。不自欺,不对了,能马上承认、马上转念,甚至於有勇气去向对方道歉,这个不容易。像我们熟悉的一些经句,「行有不得,反求诸已」,真的我们现在遇到这么多人事的状况,我们面对任何一件事、任何一个人,都能止在「反求诸已」当中吗?所以不夹杂、不自欺都是真功夫,所以叫铁汉,表现出来对自己的习气赶尽杀绝,绝不手软,绝不找藉口。

  那这个干字,说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则非干。自己宽恕自己,就像《了凡四训》上讲的,「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安於自己的错误、习性,那就变成自我宽恕了。「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其实我们每天没有发现过失去提升自己,那就磋砣自己的光阴了。所以不能懈怠、不能自恕。「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因循苟且、得过且过,「这样也不错了,这样比起其他的人也很好了」,那就很难向上提升。所以愈修身,愈在学问当中下功夫,自己愈来愈觉得修行不容易。以前年少不懂事,把经句都看轻了。其实那个时候只是表面上自己知道,知道还不到悟到,悟到还要再迈一步才能做到,做到才能得到。

  很多年前,身边同仁提醒一些很重要的态度、道理,自己也听进去,但是没有入心,几年以后才觉得很重要,可是已经耽搁了不少事情。所以讲好听在推广传统文化,讲实在一点叫戴罪立功,已经做错很多事了,要尽力来弥补。所以确确实实「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自己做得很差,自己身边的人劝好几年了,才慢慢重视到。那怎么自己在要求别人,好像让他一次、二次就要记住,甚至要悟到?自己都变苛刻了,难怪都长不胖,也要从根本上找到原因。所以你严苛、责人太严,必损自己的福报。那你看我这个很危险在哪里?明明心地功夫退步了,然后人家一看到我瘦,「你太辛苦了」,是吧?我假如还觉得是这样,那我就自欺了、我就自恕了。这个时候不可夹杂这些妄念,不可自我宽恕,要提起正念。正念是,师长说的,「人百分之九十五的能量耗在妄念上」,妄念就是跟经典不相应的念头,就在耗自己的身心了。

  大家有没有经验,最近有没有生过气?生气以后要调多久才调得回来?那你看对身心很耗损。许哲女士说,「生一次脾气三天才缓得过来」,那是她的功夫。我们有个同仁,他学了,毕竟深入的经典比较多,也比较明理,明理以后,自我观照比较强。结果他现在观照很强,他只要一生气,动气以后,他就会吐血。我说,「功夫不错,我生气都没有吐血,代表我都内伤。」明明这个念头对身心都有损害,我怎么没有表现出来?他比较干净,所以起个不好的念头,身体马上反应,告诉他伤害有多少。你看人那个免疫系统不敏感的时候都不会感冒,有没有?你们有没有遇过那个亲朋好友,「我一年都不感冒的」?结果他一感冒就躺医院躺好几天。反而那个一、二个月感冒一次,一、二天就好了,他的免疫系统很强,马上就调整了,他警觉性很高。反而那个比较钝的察觉不出来。结果他这么一反应,就更警惕到「暴怒伤肝」,这个怒气真的对自己身心伤害很大。

  摘自:《群书治要36O》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八十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真干)(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真干)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