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慈诚罗珠堪布:贪心都有哪些危害?


   日期:2016/12/9 15: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贪心的危害

      贪欲有很多种:贪财、贪色、贪名等等。只要有了贪心,而且不加控制,任其自由发展,成长壮大,它一定会无限膨胀,使我们不知满足,进而受其奴役。短短的人生,就在拼命追求虚幻无实的目标与竭力填满欲望的沟壑中蹉跎了。大限临头回顾一生才发现,幸福的时候少之又少,不幸福的时候却占据了人生的大多数时光。贪心不仅会毁掉这一生,也会毁掉下一世;不仅会毁掉自己,还会毁掉他众。

  以抢劫为例,因为有了贪心,才会去抢劫别人的东西,不仅毁掉了自己的今生来世,也破坏了别人的生活。

  每一个人都希望过幸福生活,包括动物也是一样,但仍然有很多人不幸福。其主要原因,来自于内在精神上的一种因果关系。当我们越希望拥有更多物质的时候,欲望只会让我们更多地付出,用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完成自己的心愿,同时我们的压力就更大,生活就更匆忙,休闲的时光也会更短暂。最后,我们的幸福感也会全部被剥夺。虽然欲望的初衷,是为了自己幸福,结果却把我们的幸福毁掉了。所以,适当地调整欲望很有必要。

  释迦牟尼佛讲过,轮回是痛苦的,但佛并没有全盘否定轮回当中也存在相对的幸福。释迦牟尼佛经常讲,不杀、不盗、不YIN、不妄,并尽量行善,就可以享受人天的福报。人天的福报就是相对的幸福,而不是痛苦。但这些表面上的幸福,都是短暂、相对的,而不是绝对、永恒的。所以,佛经常告诫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只有这样,在面临生老病死的时候,才有足够的勇气。

  世人认为,欲望是人类发展的动力。这一点,佛教也不会否定。大乘经典中说过:发起须弥山一样的我执,才能够成佛。所谓我执,就是对自我的执着。虽然平时佛教很忌讳有我执,因为我执会衍生贪嗔痴,但此处的我执,却可以成为追求解脱的动力,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欲望。如果没有成佛的欲望,也就不会学佛,不会渴望解脱,不会发愿利益众生。真正的修行,是一个庞大、辛苦、漫长的工程,需要足够的勇气与动力,才能达成目标。勇气的来源,就是成佛的欲望。小乘阿罗汉没有这种欲望,所以没有动力成佛,而只追求自己的解脱。

  欲望可以分为不好的欲望和好的欲望。好的欲望,是修行、成佛的动力。世俗红尘的欲望如果过度,也会反过来毁掉自己。

  当然,我们不可能在一开始,就放弃一切欲望,这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大乘佛教非常人性化,不会要求所有修行人都要当苦行僧,而是提倡不堕两边走中道的生活模式。所谓中道,就是不要太极端。比如,本来有条件过上比较优裕的生活,却以为吃苦就可以解脱,而刻意不吃不喝,身穿破衣烂衫。这些做法对修行不但没有帮助,有时反而会成为修行的阻碍。反之,不知惜福而过着穷奢极靡的生活,也是一种极端。选择中道,适当控制欲望,才是可取之举。

  欲望也即贪心,贪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贪心,包含了对财、对色、对名,甚至是对解脱的欲望。狭义的欲望,则仅仅是对名、利等等的贪图心。我们应该适当地控制欲望,否则就会导致很多的痛苦。尤其是对人的贪心所导致的痛苦,就更具伤害性。比如,夫妻双方中的一个人出轨了,但另外一个人却舍不得,放不下,就会导致精神上受到极大痛苦和打击。轻微的,是当事人罹患抑郁症,生不如死,严重的甚至有可能走上绝路。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控制欲望,既然对方已经不喜欢自己了,再痛苦都无法挽回,只能伤害自己,又何必苦苦纠结呢?所以,释迦牟尼佛早在2500年前就说过,破坏别人的家庭,是非常严重的罪业,叫邪YIN,被列在十不善当中。在2500年前,这种问题还没有这么突出和严重,但现在的确是非常严重且普遍的社会问题了。

  当然,对世俗人来说,放下没有这么容易,但若能依照佛教的方法去做,也不是那么难。很多人因为不知道方法,才愚昧地选择了绝路。如果有方法,放下也不是很难。姻缘结束了,就让它自然而然地结束。控制自己的贪心,理智地对待情感的变故,就能走出情感的困境。控制贪嗔痴,不仅对现实生活有很大帮助,而且可以引领我们走向解脱。

  以前很多人认为,物质发展了,生活问题解决了,学佛也就大可不必了,传统文化也不需要。但如今我们发现,现在比过去更需要这些精神食粮与抚慰。人与动物不同,猪吃饱了就可以睡觉,此外没有什么担忧。而人在解决温饱问题以后,还会有更崇高的追求。如果达不到,就会痛苦。这些痛苦金钱无法解决,迷信也肯定解决不了,必须通过自己的训练去解决。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必须找一个有智慧的、理性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慈诚罗珠堪布       贪心)(五明学佛网:慈诚罗珠堪布       贪心)  

 正如法师:贪心是纷争之源 

 传喜法师:贪心负师恩 慈悲喝迷途 

 只要你生气 贪心 就是给你的冤亲债主最方便的时 

 宣化上人:我们人有烦恼、贪心、瞋心、痴心,都是因为有这个 

 宣化上人:你若是不会吃,那就生出贪心 

 克服贪心、自私心、我执心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的贪心比较严重 

 净土法门法师:你能把这个事实看穿了,贪心就没有了 

 慈诚罗珠堪布:天人能看​到你,你却看不到天人 

 仁清法师:临命终时贪心是不可取的 

 慈诚罗珠堪布:放生是大功德 

 净土法门法师:佛为我们示现不要生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