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太桥旦曾堪布:帮你做到“视众生如佛”的三个秘诀


   日期:2016/12/9 16: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我们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很少有关于“众生相依”这个道理的宣传和教育,但事实上,如果离开他人,我们谁都无法生存,更不要说获得成功与幸福了。从大乘佛法的角度看,众生是我们获得成就不可或缺的助缘。而从金刚乘清净观的角度看,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因此,佛陀才不断教导我们要“视众生如佛”。

  然而,要真正做到“视众生如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起这个观点呢?这里有三个窍诀可以分享给大家:

  首先,要改掉一个坏习惯——观察他人的缺点。

  无始以来,由于无明、我执在作祟,我们看自己都是优点,看别人都是毛病。这个习惯对我们非常不利,会导致我们造作很多恶业、遭受很多痛苦。所以,我们现在要扭转这个坏习惯,慢慢学会多看他人的优点。一旦养成了这个好习惯,我们看到任何人都会感觉亲切、欢喜。如果总是能看到他人的优点,不仅我们自己眼中的世界会变得美好,他人也会因为我们的友善而感到快乐。有了这个好习惯,生活中处处都会遇到善缘,不论做什么事都会非常顺利。

  其次,要经常思维他人对我们的帮助,培养对众生的感恩之心。

  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父母、子女、配偶,自己的生活会幸福吗?如果没有同事、朋友,工作会开心吗?事业会顺利吗?或者再把眼界开阔一些,设想一下:如果整个地球上只有我一个人,我能活下去吗?经常思维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切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我们一点一滴的幸福快乐都离不开他人。长此以往,我们很自然地就能对他人产生感恩之心。

  最后,要学会感恩那些给我们制造逆境的众生。

  譬如说,要想把一把钝刀磨得锋利,如果在光滑的玻璃上磨,刀刃会变得锋利吗?当然不会。相反,如果找一块比较粗糙的石头去磨,刀刃很快就会锋利无比。玻璃就相当于顺缘,石头就相当于逆境,而修行就像是磨刀。如果一味喜欢顺缘、排斥逆境,修行将毫无进展;相反,遇到逆境时,只要能够保持正念,用恰当的方法去处理,那么,一切逆境都能转化为修行强有力的助缘。实际上,逆境比顺缘对我们的帮助要大得多。所以,请感恩那些给我们制造逆境的众生吧!正是他们对我们的伤害,才促使我们努力修行,不断提升自己的修证。

  总之,修行人应“视众生如佛”。对此,首先要通过听闻,理解、接受这个观点,这叫“闻所生慧”;然后反复深入地思考,令这个观点深入内心,产生“思所生慧”;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不断实践,让这种观点与自己的内心完全融合,如同本具的天性,这叫做“修所生慧”。只有生起了“修所生慧”,才是真正做到了“视众生如佛”。而闻、思、修一定要同时进行,这是噶举传承中珍贵的窍诀。如果我们能依此奉行,一定会快速培养起“视众生如佛”的观点。

  腾讯佛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桥旦曾堪布       视众生如佛)(五明学佛网:太桥旦曾堪布       视众生如佛)  

 太桥旦曾堪布:都说善恶终有报,那到底是怎么个报法? 

 太桥旦曾堪布:是谁束缚了你 

 太桥旦曾堪布:造业越久 越难净除? 

 太桥旦曾堪布: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标准是什么? 

 太桥旦曾堪布:女众弟子如何以正确的心态依止上师 

 太桥旦曾堪布:究竟什么才是修行? 

 太桥旦曾堪布:内心充实,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 

 太桥旦曾堪布:“自利”和“利他”,根​本不矛 

 太桥旦曾堪布:活了这么多年,你找到你的心​了 

 太桥旦曾堪布:世间所有相遇都​是因果 

 太桥旦曾堪布:修行不必攀比功课数量 重要的是能够调服内心 

 太桥旦曾堪布:都说善恶有报,你知道到底怎么个报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