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推卸责任是一种非常恶劣的造业方式


   日期:2016/12/17 11: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现在社会上,常常有一种不负责任的心态,遇到挫折障碍、不如意之事就将责任怪罪到他人身上:上司怪下属事情没做好,员工怪老板领导力不足;孩子成绩不好怪父母、老师,父母、老师则认为孩子不够用功;赌输了,怪别人骗了自己的钱。却不想一想,若不是生出贪念,别人如何能将自己口袋中的钱财骗走呢?

  更有甚者,找不到活人可以推卸责任,就怪祖先不加以庇佑,祖坟风水不好等等。这种推卸责任的身教,对未来一代是非常不好的教育。在佛法上,也是非常恶劣的造业方式。

  将责任都推给别人,认为自己永远都没有错的偏差想法,是现代人不容易了解自己的最大根源。人不可能十全十美,除了佛陀完全清净,菩萨、罗汉也还有不及的地方。所以,凡夫俗子当然会犯错,重点是犯了错要知道反省,反省后要能改过。若不自省向善,便会推诿过失而伤害别人,到最后连自己都不放过。有人产生强烈的嗔恨心,自认为一走了之可以解决一切,而不顾亲朋好友的感受,以跳楼、割腕、吸毒等自暴自弃的行为来自伤伤人,带给社会和家庭非常多的困扰和痛苦。

  一个人如果不反观自己,哪怕年纪再大、身份地位再高也是枉然;因为没有智能,不会观察当下的言行,常常会为了利益自己而伤害别人。观察自己的身口意到底在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仔细观察,人是非常容易受外在诱惑的。

  老师、父母教育孩子时,要先观察自己的心,看看自己当下对孩子的教育是建立在自己执著、主观意识或自私的心态,还是真为孩子好。希望孩子能考上最好的学校、有最好的工作,“如果你不拼命,就不会有成果;如果不努力,就不会有任何胜利”,这些“为孩子好”的想法,牵扯了太多自私心态。应该教导孩子“多替别人着想,不要去伤害别人;当你没有伤害别人,才会过得快乐幸福。”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要钱,就给他钱,要什么,就给什么,对儿女只讲好话,不纠正其错误,以为这就是爱孩子,是“爱的教育”,这是完全错误的。

  很多父母舍不得骂孩子,也舍不得别人骂。小朋友做错事,父母就做他的后盾,慢慢地孩子就不知道分辨善恶,会将伤害他人变成快乐的事。

  很多父母自己做负面的事,却教导小朋友不要这样做,没有以身作则,如何教育孩子?

  在心灵层面应该一日三省吾身,反观自己的言行思想,而不是一味地向外投射,检视、批评别人。不伤害众生,自己才能快乐。要保持心的良好品质,就要长时间地自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造业)(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造业)  

 吴汝钧教授:天台三大部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一、心 

 不要烦恼他人造业,修行是修自己不是改变別人 

 读经怕造业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嘎玛仁波切:有多少疾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祸从口入”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嘎玛仁波切:网上卖的犯太岁的挂牌,真的能化解太岁吗? 

 嘎玛仁波切:心存善念,最后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啊! 

 嘎玛仁波切:修财神法的“密意”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 

 嘎玛仁波切:过度呵护只会消耗孩子的免疫力,提升身心的承受 

 嘎玛仁波切:心有定力,不因外境所转,就是快乐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