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冬至,阳生(冬至子之半)


   日期:2016/12/22 8: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中国的阴历,这个历是夏禹的历法,又叫夏历,因以太阴--月亮为标准,每月十五,月亮从东方出来,一定是圆的,用这个标准,可以知道各地潮水的起伏升降,推测出农作的时间等等。十二地支,以“子”开始,而夏历的子月是十一月。一个月有两个节气,其中一个是节,一个是气。;节等于这个圆的地球在虚空中转动。气是什么?是地球本身内在的放射功能,太阳、月亮跟自然界的放射是配合的。十一月的节气有冬至、大雪,大雪是节,冬至是气。我们中国人过年,还是喜欢过阴历年,而正月是寅月。

  我国古人即知道,地球的外面,是太阳,月亮,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围绕,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是借太阳的光反射而亮的,而且知道月亮半圆时,另一半是在黑影中,并不等到近世用仪器或太空人爬上去才知道的,而且知道各星球都有放射能量的功能,而地球一方面在吸收其他星球放射的功能,同时它本身也在放射其能,和其他星球的功能相互影响;这些理论在古书上都有记载,可知我国古人对宇宙的科学,非常了解。

  地球吸收太阳和宇宙的功能是这样的:夏至一阴生以后,开始渐渐吸收宇宙的功能,一直到冬至吸到地心,在古代是说阳气下降到地心,到了冬至才开始渐渐外放。古人并说阳气从地球放射到高空的时候,可到达九万六千多丈,这不能说我们的古人不科学。几千年前,他们就知道地球的放射功能,到太空的其他星球,有一个界限,也就是现代所称的游离电子层那个界限。地球到了冬天把阳能--现在可称作太阳的放射能吸到地心去。所以冬天地心是暖的,地球表面上是凉的。我们从井水的情形就可以知道,夏天的井水是凉的,冬天的井水是温的,就是因为地下有阳气。这是地球的物理作用。

  所以我们中国人吃东西,也是依照宇宙的法则来的,冬天可以吃冰淇淋,吃大凉的东西也没有关系,因为胃的阳能内敛,夏天外面热得很,而阳能向外放射,里面是空的、是寒的,所以不吃冷的,因此中国人以前空腹不吃水果,饭后也不吃水果,一冷一热,慢慢易出毛病,现在却学西方了,饭后吃水果,反认为科学。

  十月是坤卦阴极,到了十一月的冬至,是“一阳生”,卦上面五爻都是阴爻,最下面一爻由阴变阳,代表一个阳能开始生长,所以这个卦叫复卦,这个就是“冬至一阳生”的道理,因此我们过冬至就进补了。到了十一月,阳气重新生起来,中国人冬至进补,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这时消化力特别强,补品吃进去,营养容易吸收,同地球的道理一样。

  冬至是一阳初生处,冬至要吃汤圆,吃汤圆是假的,叫你注意这个时候可以配合补品了。但是有伤风感冒的话,一点补药都不能吃,有其他毛病也不能随便吃补喔!只要身体内外有一点不清爽就不能吃补,一补就把它封锁住了,病就好不了,所以要特别注意清补这个道理,清理就是补。

  有些人非常莫名其妙,“哎呀,老师啊!这个清补不算补。”所谓清补,不是说轻微的补药叫做清补,完全搞错了。譬如这个房间,你说墙上破了把它补一补,表面补好了,实际上里头还是破的。还不如干脆把破的清理干净,倒是个新的局面。所以真正的补是把内在的病完全清理干净,因为我们的生命功能自有生生不已的力量,生命自己会补助自己,这就是清补。

  所以冬至一阳生,是十一月开始,卦象是复卦,上面都是阴爻,代表寒冷,一阳生,从地底的功能发生来的。冬至这个“一阳生”不是生,是地球吸收太阳的热能进入地球的中心,冬至以前是收缩到极点的状态,“冬至一阳生”重新放射出来,地球的热能放射慢慢上升了。

  古书上说:“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那么阳是什么?它是说明地球的物理,这是其中之一。《易经》包括的学问太多了,如学医,先要把《易经》研究透,因为人体的内部也有一阳生,有些年纪大的,或者比较衰弱的,不必害怕,因为人随时有一阳生的现象,只要把握住这初生的一阳,适当调摄,就对健康有益。像有些人睡不着,好像是失眠,其实是体能消耗到要恢复以前,可能精神非常旺,不想睡,要注意,这不是阳气而是阴气,和地球物理一样,但过了这个阶段,非常想睡,会大睡,那就是一阳生的现象。

  我们要了解如何把握“冬至一阳生”的法则。在这个十二辟卦中,一阳初生之处最为重要。宋朝五大儒之一的邵康节(邵雍),他是研究《易经》的专家,他的成就是跨越时代的。他把易学整理出来一套法则,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面的人到现在为止,能够真正超越邵康节的还没有。讲到“冬至一阳生”的道理,他的见解后来的修道人没有不用的。他的名句是:

  冬至子之半 ,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动处 ,万物未生时。

  这个也是“冬至一阳生”的原理,是《易经》最高也是最基础的原理。冬至是子月(阴历十一月)下半的气,子月是复卦,一阳来复的意思。此时天地间阴极阳生,开始了一阳。运用到人的生命上,就是子时,从夜里十一点到次晨一时。所谓正子时正好是十二点整,正子时是子时的中间。他说“冬至子之半”,在每天时间上来说,十二点是子时一半,上一半的子时属于当天夜里,下一半的子时是次日零分开始。

  邵康节说“冬至子之半”,冬至是子月一半的时候,宇宙万物到了一个不属于动态也不是静态的时刻。“天心无改移”,平稳极了,这中间是真空状态。这真空的状态是一阳之气初动之先,也就是“万物未生时”。所以佛家讲修到无念,真正空了,才是阳气来之前的境界。

  邵康节这一句“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道家所谓天心就是佛学讲的无念真如这个境界。这个时候天心叫做“天心正运”,运就是运动的意思,就是这一刹那之间,指南针刚停在那里,对着南北极最准的这一刹那。所以有些算命看风水地理的,要想懂天心正运就很难了,那是极微之间,刹那之间。所以天心也就是佛家讲明心见性那个阶段,是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时。“天心无改移”,这个时候,阳气将要发动,道家叫无阴阳之地,不阴也不阳。也就是佛家讲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所谓止的道理。

  我们懂了“天心无改移”,就懂得阳气真发动的状况。当一个人睡觉打鼾时,实际上没有真睡着,脑子还有思想;当他真正睡着时,原本吸啊呼啊,忽然有一个短暂的不呼也不吸了,动都不动,那是真睡着了。等一下他又吸气了,身体也动一下。所以懂得佛家禅定修止息的,就知道息的境界就是不呼也不吸。在密宗或瑜珈术就叫做宝瓶气,停止了呼吸。这个境界配合心理的“天心无改移”,到了呼吸真正不来不往的时候,思想心念绝对没有了,这个是空灵,要从这个地方起步修道。

  所以禅宗讲修定打坐到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人到疲劳已极,什么话都懒得讲了,那也是一念不生啊!不过那个阴境界。可是一般人不懂得这个学理,认为阴境界一来就害怕了。阴境界就让它阴境界,阴也不错,阴极就阳生嘛!它是必然的。一般修道的人很冤枉,不懂这个学理,我们知道阳极也阴生。你今天绝望到极点,慢慢慢慢地进入到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是阳极阴生。

  “冬至子之半”,一半一半,平潮时候一半一半。所以我讲我们小时候在海边玩耍,看海潮在平,冬至子之半看到潮水平的时候,同我们心情身体一样,平静异常,非常宁静。“天心无改移”,天心是我们中国《易经》道家的话,就代表生命的本相。无改移就是没有动过,这个时候要把握住。这个时候就是“一阳初动处”,是生命的根源。“万物未生时”,就是禅宗所谓的“本来无一物”,很清静的境界。

  但是我们懂了《易经》的道理后,就了解这个清静不是永远可以保存的,那是不行的。永远保存不变的话,阳也变成阴了,变成了死东西啦。阳能是个生长的东西,“能”是个生长的炁化。至于阴呢?阴是个收藏的东西,阴极就阳生,必定会收藏进来,所谓阳施,阳性是放射的;阴藏,阴是代表女性。阳施阴藏,是两种功能。那么修道要到什么程度呢?最后还是要到达邵康节说的“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这个时候就是平潮的时候--不阴不阳、半阴半阳、无阴无阳。这个境界是个最高的境界。假设一动,不是阴就是阳,这个复卦的道理,生命的道理也就在这里边。

  人的这个生命,每天活着,如果没有用修养功夫,每天在生理上补充些、赚些什么回来,那就很吃亏了。不要认为过一年是长大了一岁,那是又残废了一岁,又损失了一岁。所以老子说:“物壮则老。”一个东西壮盛了,就要变老,“谓之不道”,老了就要死亡。死亡没有什么了不起,死亡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不过是一种变化而已。这个卦变了,本来是乾卦变成坤卦了,就是这么个道理。

  我们人乃至于每一天、每一个时间,思想、身体都有它的变化,有时候不是病,却有病的现象,有时候觉得精神特别旺盛,你注意,现在已经在病态中啦,很严重的病态。往往在这个时候人会死亡,死亡都是在精神最旺的时候产生的。相反地,一个人随时也会感到身体很衰弱。有些同学常问我:老师,我今天身体很不好。我说你放心,你的命长得很啊!因为他知道身体不好,便什么都不干了嘛!又是吃药、又是休养,当然不会有问题。如果你认为身体好得很,不注意、不小心,那你随时都会完蛋。

  “冬至子之半”,拿一年来讲,冬至那一天,是回转来开始长生。我们冬至时,过去大家吃汤圆啦,过冬至农村人很重视,因为阳气正要开始。“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这是本体论,不动。“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学针灸的有个子午流注的方法,大家学医的应该知道。子午流注就讲天地之间固定的一个运动,活的子时,是把天地运行的法则用到你身体上来。所以人老了,阳气用完了,可以使他重生起来;这是中国修长生不老补充生命的一种方法。

  当年龄时间转变时,道家产生了一套修养方法,配合了佛家的。如果真正的加以实行,则不管男性女性,都可以返老还童。这是自己重新培养起来的,不靠外力。但也有药可用,不过这不是普通的药物。如果都做到用活子时修养身心,是可以返老还童的。照我们学佛的所讲活子时,就是随时做到无念,随时念念在清净圆明中时,就是“一阳初动处。”生命可以回复,返老还童,长生不老。这是道家的神仙提出来的壮语,非常雄壮的,也是其他各国的文化都没有的。

  整理自《易经杂说》《我说参同契》《易经系传别讲》《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冬至       南怀瑾)(五明学佛网:冬至       南怀瑾)  

 南怀瑾居士:驳《楞严》伪造说 

 南怀瑾居士:开悟的十个标准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二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一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目录 出版说明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七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六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五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