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没有一定的基础,静修很危险


   日期:2016/12/25 18: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汉传佛教受禅宗的影响特别深,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人,特别重视禅修,特别爱打坐、静修,但若是没有一定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证悟,这样去打坐、静修是很危险的。

  有些人悠闲了,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就像追求“心灵鸡汤”似的,偶尔坐一会儿,放松一下,但下座后又烦恼、造业了,这其实是虚度光阴;还有些人想成神仙,可能下的功夫比较深,每天用三四个小时,甚至五六个小时打坐;也有些人认为通过打坐、静修可以证悟见性,“不是说定中生慧吗?我有禅定就可以产生智慧……”有这样想法的人虽然发心不错,但这种认知其实是错误的,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的禅定离开了智慧,寂止离开了胜观,做为一个佛子,一个修持佛法的人,寂止和胜观不应该分开,否则不可能成就。

  下功夫打坐、静修,一旦进入了某些状态,是很危险的,容易走火入魔:当你的心真正定下来了,不散乱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境界,这些境界虽然不是佛菩萨的境界,但也不是普通的境界,也会出现一些神通,若是保持那种状态,也会出现乐觉受、明觉受等,但这是很危险的,社会上有人骂学佛人“走火入魔”,确实是这样,因为出现的一些境界不是佛法里讲的境界。

  比如明觉受出现了,会看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地下的、房子外面的、山后面的,看得清清楚楚;乐觉受,内心的喜悦非常强大,世间的任何喜悦都无法与之相比;无分别觉受,念头生不起来了,没有任何分别念了,其实,这只是一种无分别觉受,不是觉悟的状态,不是永远没有念头,而是暂时没有了,但是他会执着这些觉受,很难出来。有些人出现神通后就玩神通,把自己变成了神,变成了鬼,疯疯颠颠,就不正常了。多危险啊!有的人进入那种状态之后就不愿意出来了,还会频繁地进出,这样就会在那种状态中越陷越深。若是平时善事做得多、修得好,来世可能投生到长寿天;若是平时造业多、修得不好,来世就会投生饿鬼道、旁生道,这也是很危险的。

  与此相反,有些人只听闻,只看书、反复学,最后满腹经纶,经论倒背如流,讲起来滔滔不绝,但是不实修,不打坐,这样也没有用。也许相续中生起了一些智慧,但是没有禅定也无济于事。

  所以,禅定和智慧是要兼顾的。最初的时候,禅定不能离开智慧,智慧不能离开禅定,胜观和寂止要双修,最后,禅定即是智慧,智慧即是禅定,止观双运,是一体的了。

  麦彭仁波切讲过:“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无有辨别万法的智慧,也就无有殊胜解脱之因的禅定,因为需要入定于以智慧所证悟的意义中之故。”若无有智慧,也许能产生世间的禅定,但殊胜解脱之因的禅定不会有的;没有禅定,也同样不会有真实解脱道的智慧,即不会有能让你解脱,让你走向菩提的究竟解脱的智慧,也许相续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浅薄的智慧,但这跟解脱无关,不可能获得究竟的佛果。

  禅定和智慧要双运。因为从入定心中如是了达真实意(智慧),如果任何一个补特伽罗(凡夫修行人),禅定和智慧、寂止和胜观圆融双运,兼而有之,这样,漫无边际的轮回大海也容易渐渐干涸得像牛蹄迹的水洼一样,很少很少,最后彻底没有了。

  因此,若补特伽罗(凡夫修行人)有止观双运这种力量,能使轮回大海干涸,能逐渐解脱,获得佛果。若是没有止观双运的修行,不可能获得解脱,不可能获得究竟的佛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       静修)(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       静修)  

 大寂尼师:静修法师专访 释大寂(比丘尼) 

 能弘法师:2010年4月岭南静修笔记 

 济群法师:三好营员——在开营典礼上的讲话(菩提静修营) 

 超然法师:独处静修之宝贵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透过无常找到永恒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