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博士:从华严科学说智慧人生(第二集)


   日期:2011/1/9 11: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010年新加坡弘法大会—从华严科学说智慧人生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集)  2010/1/2  新加坡博览中心第二大厅  

  尊敬的李总务,以及净宗学会的诸位大德,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我们昨天跟大家一起学习了在《华严经》里面的科学观,跟现代太空物理学里面的关於宇宙基本构成的理论相结合来做了探讨。现在在太空物理里面最前沿的学科,所谓的「弦理论」,提到这个宇宙所有物质的基本构成是弦的振动。换句话说,现在科学家已经发现,最小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再是夸克、不再是电子,这些原来被认为是基本微粒最小的物质单位里头还有东西。这里面是什么?科学家们发现就是振动。这个振动已经不是物质了,只是动,就是一种动态,就像琴弦在抖动发出音符,这个音符发出来了就像一个基本微粒出来了,宇宙所有的物质都是由这些基本微粒来构成。科学家现在还无法回答这种振动到底是什么在动,大乘佛法里面早就有了答案,这种动就是我们念头在动,就是心动。如果念头不动了,就不会有物质,也就不会有宇宙,换句话说,整个宇宙完全就是一种由於动相产生的这种虚幻的境界,根本没有物质的实体,完全是虚妄的。所以佛在经里面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真的说出宇宙的真相,这个《华严经》里面讲的就非常的透彻、圆满,所以说《华严经》是高等的科学一点不为过。

  我们知道宇宙就是振动产生,就是我们念头在动而已,它是念念相续的虚幻相,那我们就不要对一切人事物有执著的妄想,因为什么?一切人事物统统是幻象,真是《金刚经》里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观我们讲宇宙观、人生观,完全是建立在对宇宙真相认识的基础上,并不是说佛法是消极、悲观、厌世,一切都空了,不是,这是事实真相,所以要放下。昨天我们从这个科学的弦理论结合《华严》里面的义理给大家破除执著,大破之后还有大立,大破大立,光破了不立就成了小乘。在《金刚经》里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是讲我们看破,看破、放下,而生其心,再提起来,放下之后还要提起来,这是大乘佛法。所以今天我们在大破之后还要大立,讲完无住之后还要讲生心。生什么心?生起对宇宙一切众生大慈大悲的这种心,这个心就是菩提心。菩提是觉悟,真正觉悟的人知道众生跟我一体,整个宇宙就是一个自己,所以他自自然然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缘是条件,没有条件的对众生的仁慈,跟众生同体的这种悲心。

  今天我们也要借助科学来说明为什么众生跟我是一体,科学家有没有这样的一种说法?科学里面真的有,我们也很感谢现在科学家们。科学愈昌明佛法就会愈兴盛,为什么?因为佛法讲的就是宇宙人生真相,科学研究的也是宇宙人生真相。所以现在科学逐步逐步的把大乘佛法里面的这些教诲都一个一个的证明出来了。今天我们要说一说这个物理学里面提出的一种叫「全息理论」,全息的息就是信息,全信息的理论。这种理论是一九八二年在法国巴黎大学的物理学家Alain Aspect(阿斯派克特)这位学者他提出来的。实际上他是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被科学界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实验。他在这个实验当中做什么?他们发现,所谓的次原子粒子,也就是比原子还要再低层次的,还小的那些微粒,像电子,电子是在原子里头的,这个电子的运动它有一种奇妙的规律,当两个电子被往相反的方向推动的时候,发射的时候,它们在运动的时候,似乎彼此之间有相互信息的联系,这一个电子在运动的时候,另外一个电子就会有相应的运动方式,而且这两种的运动是同时的,无论两个电子隔得多远,可是它们之间好像有一种隐性的桥梁,把它们俩联系起来,它们俩好像有互相能够沟通信息的能力,所以一个在动,另外一个做出相应的动,似乎这个信息传递不需要用时间,同时。这种实验证明了爱因斯坦相对论里面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假设是错误的。爱因斯坦我们知道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相对论提出来是建立在一个假设前提上,是什么前提?他说宇宙当中最快的速度是光速,这是他的前提,如果这个前提被打破了,相对论也就不成立了。结果这个实验发现,这个前提确实是错误,也就是说在宇宙中存在著超光速,为什么?因为这个两个电子相距很远很远,但是这个信息的沟通几乎是同时。也就是这个电子好像有一个信息传递到另外一个电子上,这中间距离不知道有多远,都可以立即到达,这个速度比光速要快得多,爱因斯坦的这个前提就打破了。

  还有没有一个什么样的理论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科学家们在思索,终於想到一个答案,这是所谓的全息理论,提出来了。这个理论正式的提出者是伦敦大学物理学家David Bohm(戴维•波姆)博士。他提出来,我们这个宇宙我们看起来好像很坚实,真正有,实实在在的,人体果然有存在的,树木花草、山河大地,一切的万物我们都是看得见、摸得著的,很实在的,但是这是一种假象。物理学家他们讲,整个宇宙就好像一幅全息的照片,它是一种幻相。什么叫全息照片?我这里给大家先简单介绍一下,现在这个技术很发达,所谓全息照片的制作,是用两束激光照在同一个物体上。譬如说我这个物体我用两道激光去照它,然后一道激光照在物体上,然后在一个相底上面感光,另外一束激光通过一个镜面的反射,在同一个点上,在相底的同一个点上感光,所做出来的结果,这个相片就是出现一种立体式的全息的照片。我们一般看起来这种照片好像是一些光圈、条纹,实际上你用激光把它打出来之后,投影到银幕上,它会出现这个物体的影像。全息照片有一个特点,就是譬如说你拿一个相片,这上面有一个钟茂森,这个相片在这,你就把它剪掉一半,分成两张一半的相片,再用激光把它投影出来,发现每一半都有一个完整的形像,钟茂森都是完整的,它不是一半的,再把它分成每一半又切成一半,四分之一,每一部分都是有全体的影像,无论你怎么去切割这个相片,切得再小,每一个小的部分都有全体的相片,这是全息相片。波姆教授他提出来,说我们整个宇宙就像是这样的一幅大的全息照片一样,所有的物质都是一种投影,每一个物质里头就好像宇宙这个相片的一部分,你用一定的技术,可以从这一小部分的物质里面发现整个宇宙的信息在里头,就好像这个相片每一部分都含有全体的信息。

  他用一个比喻,因为这个超出我们常规的思惟,比较难懂,波姆博士用一个比喻说明,他说假设现在我们面前有两台电视机,电视机上放映的是一条鱼它活动的情形,这条鱼实际上是同一条鱼,这个摄影机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拍摄这条鱼的活动,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拍摄出来之后放映在你面前两个银幕,你发现好像是两条鱼。譬如说这边这条鱼它向左游动的时候,可能这条鱼向右移动,它们的活动是同时间的,虽然可能是相反方向,因为摄影机角度不同,所以它们虽然是方向不一样,可是活动是同时的,就好像两条鱼之间有一种什么样的心灵感应,因为你不知道这是同一条鱼,你以为是两条鱼,你看起来好像觉得这两条鱼之间有一种信息在传递著,一条鱼在动的时候,另外一条鱼也跟著相应的动,这就把我们给蒙骗了。你不知道其实这两条鱼是一体,一体的,不是两个,是一不是二。可是你观测到的明明是两条鱼,那是假象,幻象,我们的宇宙就是这样的。像阿斯派克特他做的这个电子的实验,这两个电子它们活动的规律会相应,虽然是向反方向移动,但是之间有一种默契,为什么?波姆提出来,说这是因为这两个电子的活动,实际上是一个更高维次空间里头的同一个东西,所投在我们三维空间里的一个影像,所以实际上那个高维的东西在动的时候,同时反映出两个电子在活动,就好像那条真实的鱼在动的时候,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这两条鱼同时在活动,一样的道理。换句话说,整个宇宙所有的物质,很可能就是在一个更高维次空间里面的一种东西,投射到我们这个三维空间里面的影像,变成什么?变成我们的人。在座可能有二千人,二千人其实都是同一个体,在高维空间同一种生命,投射到我们三维空间里的这么一种形像,但是我们可能不了解,我们会忘记那个高维次空间的那种生命,而以为这个形像就是我自己,这叫做迷惑颠倒。

  波姆他提出的这种理论是相当令人不可思议的,为什么?如果这个理论真的是成立的话,也就是说宇宙中所有的一切,从太阳上的一个黑子,到地球里头的水结晶,到我们的血管里头的血小板、细胞,到月亮上的一块石头,从海里头的鱼,到伽马射线,反正你想到的所有的林林总总万千的组合,同是一体的。就像一个很大很大的信息网,把整个宇宙所有的物质、所有的信息、所有的能量,全部都联系交织在一起。这一种组合、这一种信息是无限的。这种理论可以说是一个轰动世界的超级的理论。这种理论的提出来,跟《华严经》所说的义理就不谋而合。这个道理,《华严经》你看二千五百年前佛就把它说出来了,佛告诉我们,整个宇宙所有的现象,确实有一个最高维次的一样东西投射下来,这个东西是什么?佛讲这是自性、这是真如。所有的一切万事万物,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全是这个自性所变现,变现跟投影是一样。能现能变是我们的性识,性(自性)是讲能现,识是讲能变,自性和识实际上是混容在一起不能分开。

  所以你看我们师父前面还讲到,《地藏经》清朝青莲法师《科注》里面提到的性识,把性和识合在一起讲,自性和我们的识是密不可分,圆融不二,这就是《华严》讲的「真妄和合,真妄不二」,自性是真,识是妄,妄是什么?我的念头,念头是妄,虚妄的。念头依自性而起,不离自性。那么性识所变现的是我们的宇宙,宇宙在经里面称为法相,性识,这个性就是法性,这能现能变的性识,跟所现所变的法相,是一不是二,这就跟全息理论讲的很相应。既然是所有宇宙万物是同一个性识变现的,所以它们是一体的,而且是什么?所有宇宙每一部分里头都含有这个性识,所谓性识无处不在,遍一切处,因此每一部分都含有整个宇宙的全体信息,这就是《华严经》里讲的最重要的义理之一,所谓的「芥子纳须弥」。芥子就是芥菜子,我们说像芝麻粒那么小的,芝麻粒很小,它可以容纳整个须弥山。须弥山是多大?告诉诸位,不在地球上,地球上最大的就是喜马拉雅山而已,海拔八千多米,不大。须弥山是讲银河系的中心,那个是须弥山。就算我们地球上最高峰喜马拉雅峰,你把它能够容纳在小芥菜子一芝麻粒里头,这个不可思议!这《华严经》里面讲的「一多相容,大小不二」。这个芥子纳须弥,芝麻粒能够容纳须弥山、喜马拉雅峰,芝麻粒没有变大,喜马拉雅山没有变小,互相居然能够含容互摄在一起。这个如果我们没有了解现代科学这个全息理论确实很难理解,现在有全息理论,我们就比较容易接受。你看看那全息照片,你把这个相片切成很小很小,切成芝麻粒那么小,你把它投影出来,它都含有全体的信息,这不等於芥子纳须弥吗?

  所以我们师父刚讲过的华严三祖贤首国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里面讲到的,显一体,起二用,示三遍。这显一体,一体是清净自性的圆明体,这一体,这是自性,二用讲它的用,三遍,三遍讲的就是全息理论,什么?它讲一尘普周法界、出生无尽、含容空有。这个道理很深,我们要不借助科学,真的很难理解佛讲的这个意思。他说一尘,一个微尘,就好像全息照片的一个小小的一个部分,这里头普周法界,整个法界宇宙所有的信息,竟然全都在这个小小的这一个芥菜子、一尘里头具有。它也出生无尽,从这里面出生无量无边法界,整个宇宙所有的万事万物,就从这一微尘当中出现。含容空有,这个出现的境界是有,那还有空?空跟有对应,空、有都含容在里面,没有漏的。换句话说,这一尘就好像整个大宇宙全息照片里面的一个小点,一小部分,你用一种技术,假如科学技术很发达,就能够把它放映出来,发现这里面含有著整个宇宙的信息,整个宇宙的形相就在里头,这叫一多相容。那我们问了,到底用什么科学技术,可以从这芥菜子、一微尘当中,把整个宇宙的全部的信息都显发出来?那我们要了解,为什么我们现在看不到这种现象?佛告诉我们,这种能力、智慧人人本有,每个人都具足的,一点不缺,释迦牟尼佛有这个本事,您也一点不缺。但是为什么现在你见不到,没有这种能力?那是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些东西障碍了,把这些东西放下了,这个能力立即现前,你马上就看到,就像普贤菩萨看到重重无尽的法界,能入重重无尽法界度化一切众生,你本有这种能力。所以这个用什么技术来开发这种能力?没别的,看破、放下。

  我们师父你看,刚开始学佛,遇到章嘉大师,章嘉大师就告诉这个原则给他,就是看破、放下。看破是什么?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这叫看破。像我们今天的讨论,这就是学习看破。你明白没有?明白了,要学放下。看破一分就得放下一分,先从执著开始放,遇到什么事都不执著,什么都好,顺境、逆境都好,再放下分别,最后起心动念都放下,不动心了,这种能力自然就现前。这个比科学技术要好得多,科学技术还总有个限度,它再发展总有一个限度,为什么?因为科学家没有办法离开妄想分别执著。你看他用什么?用研究的方法,研究是用你的思想,思想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你看思,心上有个田字,这田字画格格,一格一格,把他心分别,分化出来。想,心中有个相,是吧,心上有个相就是想,这是执著。你用思想就是用分别、执著,分别、执著就障碍著我们了解宇宙的真相,所以科学发展总有个限度。一定要把这个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这才能入真实的境界,看到真相,这个真相就是刚才我们讲的宇宙是全息的。

  《华严经》里面就讲,这种经文讲得很多,我们随便拈出一条,在「华藏世界品第五」,《华严经》总共是三十九品,有八十卷的《华严》,一至三十九品,但是三十九品不全,后来般若法师又翻译出四十卷《华严》,八十卷《华严》是一至三十九,四十卷《华严》完全是第三十九品,「入法界品」,两个版本合在一起,去掉重复部分,从《八十华严》里取出一至三十八品,这是五十九卷,从《四十华严》,整个就是三十九品「入法界品」,四十卷,合在一起,五十九卷加四十卷是九十九卷,这是弘一大师分的,叫「九九华严」。我们现在师父讲《华严经》就准备讲「九九华严」,《八十华严》、《四十华严》都讲。在《八十华严》里面的「华藏世界品」里面有这段经文说到,「以一刹种入一切,一切入一亦无余,体相如本无差别,无等无量悉周遍」。这个说以一刹种,刹种,这《华严经》里讲的是大世界。这《华严经》讲的天文学不得了,比现在的科学家发现的大得不知道多少倍。现在科学家们他们所能够观测到的这个宇宙最大的范围,不超过二百亿光年,这个也不得了了。天文学的长度单位是用光年,不是用米、用公里,那都太小了,用光年,就是光走一年的长度。光一秒钟走三十万公里,一秒钟三十万公里,那光一年要走多长?你可以算算,一分钟六十秒,一小时六十分钟,一天二十四小时,乘,六十乘六十乘二十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再乘三百六十五,你可以算一算光走一年要多长,多少公里。这一光年这么长,科学家现在已经能观测到二百亿光年这么大的一个范围。这个范围不大,《华严经》里讲的,就是一个娑婆世界,都不止二百亿光年。我自己做了一个小小的推测,昨天我们就谈到,一个娑婆世界有三千大千世界,这单位世界,就是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十个亿,十个亿的单位世界,这一个单位世界相当於我们现在说的银河系。银河系它的直径八万光年,有的说是十万光年,就是光走十万年这么长的长度。一个娑婆世界假如说有十亿个银河系,你想想它的宽度哪里止二百亿光年?十亿,十亿个娑婆世界,每个娑婆世界八万光年,你就算算,都是万亿光年以上。所以科学家现在所观测到的范围都没有出娑婆世界,没有出到娑婆世界,还在娑婆世界里头。

  那佛告诉我们,整个宇宙里面的像娑婆世界的世界,多得不计其数。这个娑婆世界,无量无边的娑婆世界才组成一个世界种或者刹种,这个世界种或者刹种是很多很多的娑婆世界,是个大的世界。那佛告诉我们,宇宙中这种大的世界种无量无边。你看看佛的心量有多大,科学家简直没有办法比拟。他讲一切刹种,整个宇宙无量无边的大世界,能够互相融入到彼此当中,我这个世界里头有你的世界,有一切的宇宙中所有的世界,这就是「以一刹种入一切,一切入一亦无余」,一切的世界入到一个里头,一个也容到一切里面,互相含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叫「一多相容,大小不二」。所以佛常常讲,「一毛孔中现无量无边微尘刹土」,这就是一多相容,所有的世界原来就在一毛孔里头。为什么?因为「体相如本无差别」,体是讲自性,本这是根本,相是讲法相,就是我们整个宇宙的现象,「体相如本」,就是简单的讲就是一切法不离自性,全是自性所变现。「无等无量悉周遍」,这是讲到大圆满,一切法都是我们真心自性所变所现。

  佛又讲到「一切国土」,这也是《华严经》里讲的,在「普贤三昧品」里面,说一切国土,「及此国土所有微尘,一一尘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刹」,这比刚才讲的更了不得,刚才是讲大的世界里互相含摄,互入相容,现在是讲到一切国土跟微尘也是互相含容,互入相容。所有的微尘,我们讲所有的基本粒子,早的电子、夸克,这里头「一一尘中有世界海」,世界海是指无量无边的世界,世界海有多少微尘?你说一个世界有多少基本微粒,你数不清,就是拿一个木头,你跟我讲这里头有多少原子,你都说不清楚,更何况是一个世界?更何况是一个世界海?一个世界海,乃至一切世界海,所有的里头的微尘,这么多数量的,这是比喻数量的多,无量无边,不可计数,这么多数量的佛刹,也就是世界,都容入一个微尘里头。这个不得了,我说都说不明白,不可思议的境界。一多相容,真的是圆满,究竟圆满。那我们问了,到底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是一多相容,大的能容小的这个我们能够理解,像这个杯子,小的,放在一个箱子里头,这小的放大的里头,这可以理解,可是大的怎么放在小的里面?一个杯子这么小,你说我这个钟茂森这个人钻进去,行吗?佛告诉我们,行!小的能含容大的。那为什么我不行?佛告诉我们,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就不能够互容。为什么我不能够容到这小里头?因为我执著我这个身体是真的,你执著它是真的它就很实在,进不去了。如果我们把这个执著放下了,真正入,不是说只是知道,是入这个境界,入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境界,证悟这个境界,那你就可以一多相容,你跳到这个水杯里面没问题了。正因为整个宇宙都是虚幻相,所以它本来就能够一多相容,大小相容,这个《华严》里面讲的「相即相入」,互相能够容在一起。一有执著,你把它著实了,著实了就进不去。所以妄想分别执著这是大障碍。那我们要学著容,从哪容起?从容人开始,容人、容事、容物,我们得容。现在我们跟什么人都不能容,人家见到我,稍微缺点礼数,心里就不高兴,人家要是来毁谤我、陷害我,我就起怨恨心了,容不下。这一点事情都容不了,怎么入华严境界?所以佛告诉我们,先要修菩萨六度。六度里面,一个是布施,一个是忍辱,这个两个是最重要。这要靠智慧,当我们容不了的时候,立刻提起正念,想到佛在经里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想到他跟我是一体,就能容。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前念刚刚迷惑,后念提起来,你就能转念头,你就能够用正念化解自己的烦恼。

  这个道家里面也跟我们讲,道家也很难得,虽然它没有讲到像《华严经》那样的究竟圆满,但是它也把这些意思透露给我们了。你看道家讲到「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庄子.齐物论》里面的话。天地万物跟我是一体的,是同生、是一体,就好像这个全息理论里面讲到的,整个宇宙全息,我虽然是小,但是天地万物跟我是一不是二,我里头有天地万物,天地万物里头当然也有我。那天地万物怎么来的?这就是我们昨天讲到的,因为动,就来了。这个动就是念头动,这一动,佛法里面讲这就迷了,觉悟的时候不动,觉悟是清净自性圆明体,本不动摇、本不生灭、本自清净,六祖惠能大师你看他开悟之后就说了这几句话。这一动,佛在经里面告诉我们,自性就变成阿赖耶识了,性就变成识了,阿赖耶识。这阿赖耶识里头最初最初就是这种叫无明动相,它动了,这个动没有原因的,所以叫无明,就是迷惑了,迷惑就动了,这是业相,最初的动相。这一动马上就有转相,它就转变,变成什么?有阿赖耶的见分,见相,同时跟见相一起出生的就是阿赖耶的相分,境界相出现了,这是三细相。「无明不觉生三细」,就是这个道理。三细相,一动,就像那个弦理论里面讲的弦振动,一动起来,见分、相分同时出现。见分是能见这种相,像我能见,这是见分,我所见到的是相分,相分是天地万物、宇宙。所以你看道家讲的「天地与我共生」,怎么生的?就是能见的我跟所见的天地万物共生,阿赖耶三细相里面,见分和相分同时出现,这是共生。所以整个宇宙是这么动出来的,现出来的。现出来的跟我是一体,都是同一个性识,迷惑的时候叫阿赖耶,觉悟的时候就叫自性。

  儒家里面也有类似的说法,你看孔子在《论语》里面他对颜回说的一段话。颜回我们知道是孔子最赞叹的学生,真正得到孔子心传,就好像六祖惠能大师得五祖心传一样。颜渊(颜回),你看在《论语》里面有「颜渊问仁」,仁,人字边一个二,仁爱的仁。孔子一生追求的是仁,仁的境界,圣人的境界,这是什么境界?孔子给他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这仁说不出来,但是我告诉你如何为仁,为仁就是去落实仁道,去行仁,达到仁的这个方法这个可以告诉你,但是仁是什么境界孔子说不出,就像老子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是你怎么去达到?克己复礼。克己就是克服自己的习气毛病,贪瞋痴慢,克服掉,自私自利,克服掉,五欲六尘的享受,克服掉,名闻利养,克服掉,把这些东西全部克掉,不要。复礼,复是回归。礼,从深的层次讲,是自性本有的性德,仁、义、礼、智都是自性性德,就是随顺性德,这叫复礼。那我们没见得自性的怎么办?随顺圣人的教诲,这也是复礼。克己复礼,老实听话,这就叫为仁。然后孔子告诉他,「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我们一般看到先儒对《论语》的注解总是讲到比较容易懂,说今天你能够发心克己复礼,好好的学《弟子规》,学《太上感应篇》,学《十善业道经》,落实三个根,再加上《沙弥律仪》,就四个根了,好,克己复礼,慢慢慢慢由一身感化到一家,感化到一国,感化到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慢慢慢慢的,天下归仁,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和谐世界了。先儒的这种注解容易懂,但是不是孔子真正的意思?不是。孔子讲这个话是对颜回讲的,颜回是何等人物,孔子哪能讲得这么浅?我们看看蕅益大师对《论语》的注解,蕅益大师是咱们净土宗第九祖,他也是通儒、通道、通佛,他有个《四书解》,我现在在摄影棚里面讲四书也参考他的注解。他讲这段话怎么讲?「一日克己复礼」,这一日是哪一日?不是昨日,不是明日,就是今日。今日是几点几分?就在今时今刻,当下。当下你能克己复礼,你能放下你的妄想分别执著的烦恼习气,就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为什么?天下就是个自己,自己以外没有天下了,全息的。全息理论讲的,整个宇宙就是一体,自己以外没有一物。佛法里讲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没有了。

  所以你要使天下归仁,和谐世界,怎么做?就在我内心中做,自己克己复礼,自己心归仁了天下就归仁了。所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谁的心?我的心,不是别人的心,我心以外没有别人、也没有天下,整个宇宙就是我心,我心一归仁了天下宇宙全部归仁。不仅和谐世界,和谐宇宙了,你成佛了,《华严经》里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就是讲这个道理。你看儒释道三家对这个道理都讲到,只是孔子和老子讲得没有佛讲得这么具体、明白和详细。《华严经》里讲得最详细、最究竟圆满。整个宇宙确确实实就是一体,而且这个一体是大小不二的一体,一多相容的一体。在《华严经》里面又讲到,第一品就讲到了,「世主妙严品」里面说到,「莲华光明道场神,得菩提树下寂然不动而充遍十方解脱门」。人家法身大士、菩萨得到解脱门了,他的解脱门是什么境界?在菩提树下寂然不动,坐在那都没动过,可是他就能充遍十方,整个宇宙他都能在每一个地方现身。就好像你给我拍一张全息照片,这全息照片很大很大,像宇宙这么大,每一个部分里面都有我在里头,就这个意思。古人没有全息理论,他想了个好方法,像贤首国师搞了一个八角亭跟皇帝讲这个道理,八角亭里头都装满了镜子,让这皇帝进去,你进去一看,身体就在这镜子里头,镜子又跟镜子对照,现出无量无边的身相,你寂然不动,充遍十方,这不是明摆著就是吗?

  很难得科学家们居然已经想到这么深入。我们通过科学的这个解释,对於佛在经里面讲的这些道理就能够明白一些。刚才提到的,所有一切的物质,在我们这三维空间里面,我们现在生活在三维空间里面。什么叫三维?有长、有宽、有高,这叫三维。我们在这个空间里面,实际上每个人、每个物都是一个高维的东西的一个投影,所以我们自己迷惑了,忘了那个高维的东西,就把自和他分开了,这就有人、我。实际上咱们在座的所有的人都是一体的,都是那个高维的投影。那么那个高维,最高维是在哪里?最高维没有形像,这是自性,老子讲的道,「大道无形」,可是「生养万物」,万物也包括我们人。生养,实际上不是它生出来了,也不是它造出来,像其他宗教里面讲的,神创造万物,这个创造是把它拟人化了,把它艺术化,他不是真的是拿个泥土在那里捏成个人,不是,它就现出来了,投影出来了,我们这些人、这些东西都是投影出来,全息的照片,但是这个全息是一种活动的、立体的照片,都是那个道,那个自性,所引出来的。所以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大道无形,可是生一,忽然有一出生了,这个一是什么?佛法里讲的,就是阿赖耶的动相出现了,弦振动,动了。这一动马上产生二,二是什么?阿赖耶的见分和相分,这一对出来了。见分是能见,相分是所见,一对能所出生了,一出生就生三,生四,生五,生万物,这宇宙就这样来的。这下子我们就把宇宙真相给弄清楚了,原来整个宇宙就是这个无明妄动而生。虽然是妄动,所现的一切相不离这个自性,所以是一体的。所以科学家们提的这个弦理论和全息理论,这两个是密不可分的,只是现在他们没有读《华严》,还没有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全息理论的提出来确实是革命性的,不仅在天文物理学上受到了重视,在其他领域的学科里面,也都被广泛的接受和应用。我举几个例子,譬如说对生物科学、人体科学这个领域。史坦福大学,美国的史坦福大学,脑神经学家Karl Pribram(卡尔•普里布拉姆)博士,他提出也是用全息的理论解释我们大脑的活动,他说我们大脑的记忆能力,我们看到东西就记住了,这记忆的能力是一种全息式的拍照,一种像全息照片一样的记忆。其实这种理论过去很早就已经有人提出,只是没那么正式提出来。早在一九二0年就有人做过一个实验,这是脑部科学家卡尔•拉什利,他用老鼠的脑部来做实验,做那小白鼠。他发现,老鼠的脑你把它切成分割成一块块,不管你怎么样切除,不管你切除哪一部分,这个老鼠的记忆能力都不会受影响,好像你不知道它的记忆是储放在大脑的哪一部分,好像每一部分都有整个记忆的内容,所以它的脑就好像全息照片一样,你切掉一块,另外一块也有全部的信息。这个我们能够理解,像有些人患了脑瘤,可能给他切掉一块,可是对他的记忆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他还是能记住。这说明什么?我们的大脑好像是一个全息照片一样,可能每一个脑细胞里头就含有全部我们所经历过的、我们所记忆过的内容。

  有人估计过,人一生能够记忆的这个内容有一百亿个bits,就是那种位元的数据。这相当於什么?五套大英百科全书的全部内容,这么多的数量,你能记这么多信息。那人的脑,有的人的头大,有的人头小,不管你头大头小,你都能这么记忆,不会说你的头大一点,你记忆的就多一点,没那个道理。所以这说明什么?大小不二,你的脑袋大脑袋小跟你记忆没什么影响,这个我们能承认,小孩他记忆得比我们老人可能还记忆得多。对於我们提取记忆的能力这个也有很微妙的现象,譬如说我们想到一个词,这科学家举的比喻,想到斑马,就这么一个词汇,斑马。大家都见过斑马吧?你一听到斑马这个词,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匹的形象,这斑马,有条纹的,像马,它是一种马,它是非洲的野生动物,它可能跑得很快,你看这些东西你就会蹦出来。这一个「斑马」这个词,就能够把你这个脑海里记忆的东西都合成出来,提取合成,而且这个速度是相当快,几乎瞬间就完成,我一讲斑马,你马上这些内容全部调出来。从哪调出来的?可能它存在某一个脑细胞里头,但是你能够很快的蹦一下就跳出来。这说明什么?我们的大脑它是一个非常精密的全息照片,只要有一样东西出来,连带的所有信息全部蹦出来。这说明我们这个念头,念头就是一个信息,一个念头产生了,要知道,很多连带念头也跟著产生。这么一产生就会产生境界,因为境界是念头相生的,如果我们念头不正那就麻烦了,这些境界啪啪啪全都出现那些邪恶的境界,在这境界里迷惑颠倒还不觉悟,就会造业,造业就受报。

  我记得两年前我在此地跟大家报告为什么要学习因果教育,当时举出一些例子跟大家讲,现在我可以把这个因果道理的这个根源跟大家说清楚,《华严》的这些科学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为什么有因果?因为有念头,这念头一生,一个信息连带的就把所有相关信息全部提取出来。两年前我举了一个例子,说在美国新奥尔良这个城市,发生了这么一个令人寒毛直竖的惨案。是一个白人的男子到酒吧间喝酒。《弟子规》讲的「斗闹场,绝勿近」,那个不三不四的场所别进去,一进去难免会有不同的诱惑来了。结果这个男子遇到了两个美女上来跟他搭讪,长得挺好看的,这个男子有点飘飘然了。你看境界现前,动心了,这一动心,不得了,没有觉悟,后面境界一个接一个就现前了。跟她们喝酒喝得很畅快,没想到两个美女背后是犯罪团伙,酒里面放著蒙汗药。这男子喝了不省人事,也不知过了多久醒过来,醒过来之后发现自己全身没有衣服,躺在一个房间,一个酒店的房间里面的一个浴缸,浴室的浴缸里头,全身铺著冰,像被冷冻一样,全身没有力气。他就刚好旁边有个手机,马上打手机去呼救,救护车把他送到医院,一检查,竟然发现他两个肾脏已经被切除掉,没了。原来在美国有这种黑社会,专门盗取人的肾脏,人体器官。你看成了个废人。当初就是这一念没有觉悟,这是太《上感应篇》里讲的,「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见色起心了,这动,念头在动,这一动,它连带著很多的信息就产生了,境界产生了。要知道,境界都是幻相,都不是真的,但是要是迷在里头,因果不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个因果不空是讲什么?因果相续不空、循环不空、转变不空。这个男子当初这一念是因,接著下去念念相续,这因果就开始相续了,开始转变,开始循环,就现出这些恶报。

  所以我上一次在此地讲这个例子只是举个故事,没把里头的道理给大家分析清楚,现在我们用《华严》科学就了解了,为什么「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什么事情都有因果,乃至一个念头,都会有因果。一个恶念它会现恶的境界,引诱著你不断的造业、堕落、受报,岂能不畏惧!那我们产生一个善念?念念都是善念,就能够把境界转过来,使到灾难化解、世界太平,这因果不空。为什么因果不空?因为万法皆空,万法都是念头所生的,有念念相续才有因果,所以念念相续就有因果不空,为什么因果不空?因为它有念念相续,万法是念头所生,所以这个「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也是互为因果,一个是从它的性,它的本质上讲,一个是从它的现象上讲。

  科学家们还发现,这个全息理论对我们人体的器官接收外部信息都能够有所解释。科学家们发现,他们用实验发现,我们的知觉系统,譬如说眼耳鼻舌身意,这是知觉系统,眼看外面的色、耳闻声、舌尝味等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这种知觉系统它也是全息的。科学家们他们已经发现,人的听觉,耳朵听觉,对於光会有感觉,本来光是眼睛才能接收的信息,耳朵居然也能有感觉,换句话说,这个感官可以互用。又譬如说眼睛,它会受声音的刺激,声波对眼睛也有影响。这个很有意思,六根,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个感官系统原来可以互相使用,只是我们的眼睛这个见的功能比较突出,所以眼主要是见的功能,但是其实它也能够听声音,它也能够闻到味道,它也能够尝到里头的香臭,等等。《华严经》里面就讲到佛六根互用都是圆满的,第三十三品「佛不思议法品」,就有一段经文讲到,说「一切诸佛能以眼处作耳处佛事,能以耳处作鼻处佛事,能以鼻处作舌处佛事,能以舌处作身处佛事,能以身处作意处佛事,能以意处於一切世界中住世、出世间种种境界,一一境界中能作无量广大佛事,是为诸佛第八自在法」。这是讲佛的自在,其中一个就是六根互用,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互相能够融通在一起,它互相能够使用,眼睛不仅能看,还能听、能闻,耳朵也能看、能嗅,这是讲到眼耳鼻舌身意都能作佛事,互相能够调用。这是说明我们的感官的功能也是全息的,这个全息不仅是能见这个全息,能见、能闻、能知、能觉,见闻觉知这是我们接收外部信息的功能,这是圆满的、全面的,一丝毫没有欠缺,只是我们现在因为有妄想分别执著,障住了,所以眼睛最多只能看,看得还不能很远。我们眼力好的,可能站在高处看三十里地,了不得了,再过去就看不见了。像我这近视眼,恐怕只能看得很近,眼的功能都受障碍,那更不要说用眼睛来闻了、来听了,那更不可能,为什么?全障住了。就是因为你把它执著眼睛就是看,妄想分别执著,它就只能看,看还有很大限制。佛没有这些妄想分别执著,六根功能全面圆满的现前,这是自性本有的功能,就是见闻觉知。

  另外还有一个很奇妙的全息理论的运用,这是在瑞典有些科学家做出了成功的实验,发现什么?附体的现象是真的。很多人都觉得附体这都好像是迷信,鬼神附体,什么附体,那是假的,现在真的用实验证明了。我们看到去年十二月四号人民网上给我们登出这样的一个报导,瑞典的科学家他们找一些实验者来做实验,做附体实验,这个附体是什么?人与人之间互相附体。譬如说找两个人,一个是志愿者本身,譬如我,我是志愿者,另外一个志愿者是跟我配合。假如你,你是另外一个人,眼睛上戴著一个摄像机镜头,你的摄像机可以从外面看到信息,把它录下来,传输到我的眼睛前面的银幕上,我只能看到你的眼睛上戴的摄影机所录下来的现相,我不能看其他的,我只能看到你眼睛上戴的摄像机所录下来的内容,就是我只能看你所看到的内容。

  经过一段的练习,习惯了这种感觉,我自己会忘掉我自己眼睛本来要看其他东西的这样的一个能力,我只会盯住我眼前的这个屏幕,看到的是你的眼睛看到的那些情景。当我们俩配合一下,我们同时把头往下一低,这个时候我好像就看到了你的脚步,其实你往下低的时候你的摄像机就看到你的脚,传输到我的眼前,我就看到好像看到你的身体,就误以为你的身体是我的身体,就在此时此刻,忽然之间我自己会把他的身体认为是自己的身体,这就是附体。所以这个时候假如有人拿著一根木棒要打他,我会吓得很,我要躲避,其实没有人打我,是打他,但是我在躲避,因为我看到的是有人在打我。再过一段时间之后,还有更奇妙的,如果有人用针扎对方,我会感到疼痛,连这个感觉都已经传输到我身上。所以就说明什么?附体现象是真实的,我完全等於是我的灵魂到他的身体里面,把他的身体当作自己的身体。这个实验给我们很大启示,证明什么?第一个,身体不是我,只是你执著那个身体是我,你的灵魂在那身体里头执著著,你会感觉到有人打我、有人扎我的时候我很痛,你要是忘了自己的身体是我,谁扎你都不痛。

  所以你看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身体,忍辱仙人没有我了,《金刚经》里讲的,此时忍辱仙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不执著身体是我,你拿刀给他凌迟处死,刮他的肉,他痛吗?不痛,他不执著这个身体是我。如果我身体自己忘了,我执著他的身体是我?那有人杀他的时候我也痛。证明那个身体可以互换,你可以附在这个身体里面,那就是你了,附在我的身体上就是我了,身体是假的。其实灵魂也是假的,灵魂也不是我。聪明一点的人不执著身体是我,但是执著灵魂是我,这也错了,灵魂是妄识变现的,也不是我。什么是真我?真我是自性,佛法讲的就是法身。

  还有全息理论对於前世今生也有解释,在美国有一位科学家叫戈洛夫博士,他用一种药物对一个女病人进行催眠,这催眠就是让她身心都安定,进入一种宁静的状态,她就能够回忆起过去很久远发生的事情,包括前世的信息。结果她竟然能够在催眠状态里头回忆起自己在史前时代,这是人类的历史还没有开始,史前时代,自己是一只雌性的爬虫,这种雌性,它是雌的不是雄的,雌性爬虫。她能够在这个催眠状态里面把自己身体状况描述出来,而且还有很多的虫类的感觉。这个录音记录把它整理出来,戈洛夫博士就跟那些考古学家探讨,考古学家说确实有这种史前的爬虫,有这种化石。而且这个女病人那个催眠状态中说的这个史前爬虫的这种状态果然都是真的,有考证。说明这个女子在很久很久以前真的就是这个爬虫,只是她这种信息在她记忆当中已经淡忘,但是在催眠状态中这个信息又出来了。因为我们人的脑记忆它是全息的,不仅包括现前所记忆的所有的东西,还能够包括过去无始劫来所有的信息,全都是含容在这里面,所以她能够回忆起来。所以人为什么有前生的记忆?他记忆只是淡忘,但是不会消失。整个宇宙,过去、现在、未来全部的信息,都含容在我们大脑当中,我们大脑是全息的。

  那佛法告诉我们,一切法不离自性,迷了之后不离阿赖耶,没有离开你的妄识。在《华严经•夜摩天宫偈赞品》里面就讲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要了知一切佛,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境界,你要观什么?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简单的说,一切众生,包括有情众生、无情众生,统统是唯心所造。这个心,觉悟的时候叫真心,迷了时候叫妄心,不管什么心,我们就用个心就代表,觉悟的时候,唯真心所造,迷了时候,唯妄心所造。所以全部的信息,全部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都是我们自心所变现。懂得这个道理有什么好处?好处大了,抓住根本了,根本是心。所以我们要改变境界,很简单,改变我们的心就行了,这是觉悟的人。我们要通过学习《华严》的智慧,才明了这个道理,才肯去转自己的心,而不去在这个境界上打妄想,企图改变境界那叫妄想。怎么改境界?改自己的心就行了。

  有的人天性非常的老实,不懂这个道理,像我们这两天讲的这些道理都挺深的,不知道大家听懂了多少?听懂听不懂其实无所谓,为什么?你能改就行了。老实人他不懂道理他真能够心转境界。我举一个例子给大家听听大家就明白了,在前两年有一个电影,我是很少看电影,这个电影我没看过,我听别人告诉我这个情节,挺有意思的。电影的名字叫「天下无贼」,刘德华主演的,「天下无贼」,这故事的情节是讲到,一个民工,叫傻根,很老实,傻傻的,他去打工赚钱,赚了一笔钱回老家。在路上坐火车,在火车上遇到了贼,而且遇到两伙贼,都想抢他的钱,这贼都是很高明的。结果其中的一伙贼,一对男女,那个女的装出很可怜的样子,说自己没钱、有病。结果这个傻根看到了,很可怜她,「这样,你有需要,我把这钱给你!」没想到对面坐著的那个是贼,骗他的。结果那个贼看到傻根这么好骗,反而觉得於心不忍,因为傻根他心里头没有贼,让这个贼都觉得生起同情心,傻根心里天下无贼,好!就圆他一个天下无贼的梦想,结果这个贼反而产生了仗义心肠,盗亦有道,要保护傻根。另外一伙贼要偷傻根的钱,他们就在这保护,两伙贼就打斗起来。中间这个傻根的这包钱已经被掉包了,傻根还不知道,那钱都不知去哪了他还不知道,睡得还安稳在火车上。结果这个钱在这里你争我夺,这车里面还有便衣警察,三伙人在那打斗,傻根一无所知。人家提醒他,「你小心提防贼」。「贼,哪有贼?」「这些人都可能。」他说「你们谁是贼?站出来给我看看。你看没有贼!」傻根他就是这么可爱。结果到后来,真的,这个便衣警察把那伙团伙都收拾掉了,这个钱又偷偷的放回傻根那里,傻根还是不知道,下车的时候拿著他的钱走了,他不知道在这火车里发生这么多的事情,你看看人家天下无贼,心里没有贼天下就没贼。他不怀疑人,他见到人人都是好人,他是爱心,老实人,所以他天下没有贼。这一点我们比不上,我们对人都有怀疑,看到这个人不顺眼,好像是个贼,提防他,这什么?比傻根还傻。明明天下本来是无贼的,我们心里就产生了贼,《华严》告诉我们,「一切法由心想生」,这贼就给你生出来了。

  所以我们师父讲,你看他不看报纸、不看杂志、不看电影,天天天下太平,为什么?心里没有事。那些看报纸、看杂志的,天天觉得天下大乱,天灾人祸很多,天天生活在苦恼当中。人家师父心地清净,心里没有贼天下就无贼,心里没有恶天下就没有灾,心里没有贪瞋痴就不会有天灾人祸,是心是什么心就有什么样的境界。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我们不造清净的法界?境由心造,那我们为什么不造佛境界?不造净土?你心里真有佛,就造极乐世界。《观无量寿佛经》讲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那你是心是贼,是心作贼,看你做什么?心净则国土净。所以师父让我们老实念佛,老实是什么?心里没有夹杂、没有怀疑、没有间断,看人人都是好人,不仅是好人,看人人都是佛。我请教过师父,我说师父老人家,您怎么念佛的?他说我怎么念佛?我看到这个人来了,这是阿弥陀佛,桌椅板凳,桌椅板凳是阿弥陀佛,我周围所有境界都是阿弥陀佛,我就活在阿弥陀佛怀抱里了,这不就是极乐世界吗?所以《中峰三时系念》讲「净土即此方,此方即净土」,你真的念头一转这个境界跟著转。要知道我们的心是全息的,全部宇宙的信息都在我们心里头,问题是你把哪一部分信息给它提取出来。千万不要提三恶道的信息,什么叫三恶道?贪瞋痴,你就在提取三恶道的信息。现在我们提取的是极乐世界的信息,老实念佛。所以我们这个两天讲这《华严》科学,最终最重要的,导归到我们智慧人生上,我们的人生要活得有智慧,什么是智慧?认识宇宙人生真相,明了我们怎么样选择我们的人生。

  我们这两天讲了很多很复杂的内容,可能大家有的听懂、有的听不懂,都没关系,听懂就懂,听不懂先存疑。怎么做?根据我们师父上人的教诲,老实的真干。像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很笨的人,我小的时候我外婆看到我妈妈很耐心的教我,结果外婆本来是很有耐心,她看到都没耐心了,「这孩子真笨,怎么教都教不会」。但是不要紧,听话就行。我在三十岁过生日的时候,我舅父给我一个生日贺卡,他跟我讲,说:茂森,你从小到大,我看著你长大,你没什么优点,只有一条优点,两个字「听话」。所以我妈妈教我做什么我就老老实实做什么,不懂,不懂没关系,听话就行了。叫我去念大学就念大学,叫我出国留学就出国留学,好好学习,读博士就读博士,后来当教授就当教授,没有自己意思。当了教授之后,才知道原来妈妈讲的是对的,你看是不是劣根,笨!走到那一步了才知道,回头一想,妈妈讲的是对的。后来我们在澳洲昆士兰大学,我教书的时候,师父老人家鼓励我要发心弘法利生。我自己本身没有想过,没敢,弘法利生哪是我们这些愚笨的人能干的事情?但是这个缘分很好,我跟师父老人家缘分可以说很深。在一九九二年,说话是十八年前,我在广州,我是广州人,出生在广州,在广州念的大学,当时在念大学的时候,本焕老和尚在广州光孝寺,在中国的同修都知道,本老是虚云老和尚的传人,这是高僧,他在光孝寺接引我们入佛门。第一次见面本焕老和尚就劝我,你要出家,要出家,连劝了两次。当时一九九二年本老邀请我们师父上人到广州光孝寺讲《阿弥陀经》研习报告,我妈妈带我去见了恩师,那是第一次见面的因缘,当时我是十九岁。后来出国留学,本老介绍我们听师父上人的经,听《无量寿经》、听《了凡四训》,听得很欢喜,到了美国留学,就找他的道场,到了达拉斯净宗学会,常常去那打佛七。一九九七年跟师父见了面,当时一九九七年师父老人家给最后一批悟字辈的法师剃度,很多人都劝我,你要不要去?当时我心动动的,但是犹豫不决,错过了。错过了机会,但是参加剃度仪式的观礼,很感动,泪流不止,觉得这一生要是过这样清净的生活该多好。

  跟师父上人我把我自己曾经发过的九条孝愿,孝养父母,把这孝愿念给师父听。师父说很难得,但是你要护持好你的愿一定要认真学佛。当时我是在美国读博士,师父劝我,把书读好、读《无量寿经》,给我这两条。我就依教奉行,听话,也不知道为什么师父讲这个话,把书读好就读好。所以我读书还满用功的,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四年就把硕士和博士的学位就完成了,在美国德州大学一个分校教书。然后,当时一九九七年当时我二十四岁,师父问我,你今年多大了?二十四岁。二十四岁,六祖惠能大师当年开悟也是二十四岁。我这一听很惭愧,你看人家二十四岁做祖师了,咱们还是业重凡夫。当时师父准备在此地新加坡开讲《华严经》。所以新加坡,胡小林老师说这是一块德土,真的,《华严经》从这里开讲,这是师父讲《华严经》的发源地。所以我们这次来讲这个科目,也是为了纪念这次难得的因缘。所以师父说准备要开华严班,当时我就很想跟师父学《华严》。师父说,他讲得很慢,他说世出世间法都要看缘分。我这一听,似懂非懂,什么缘分?当时真的缘分不具足。师父送我一套《华严经》,我当时心情非常激动,从寮房三步一拜拜到师父的办公室接受《华严经》。师父劝我以后要好好读《华严》,学《华严》。后来一边工作,一边学佛法,跟我母亲一起,我们家就两个人,我跟我母亲,就是同修道友,天天做早晚课,天天听经、念佛。

  在美国大学教书教了四年,美国还给我一个优秀教授与研究人才的绿卡,可是当时师父劝我们到澳洲去,说澳洲净宗学院建立了,你就来吧!跟我们一起共学,於是我们就放弃美国到澳洲。然后师父讲说,澳洲昆士兰大学送我一个教授的名衔,让我代表学校、代表澳洲去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去团结宗教,把我们老祖宗的智慧跟他们来说明白,希望促进世界和谐,你来吧,给我做英文翻译。我当时听了诚惶诚恐,我哪能够有这能力做师父的英文翻译,上台讲讲课,讲讲我的金融课还行,讲佛法不行。师父老人家说,不要紧,你来吧,我们共同努力。这话听得我们非常的感动,诚惶诚恐,这么谦虚,这老人家这种亲和力,所以当时就决定到澳洲。到了澳洲就有幸跟著师父四年的时间,二00三年、二00四、二00五、二00六,四年,一起周游列国,到了很多很多国家,中国、澳洲、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美国,乃至英国、法国、埃及,非洲都去了,你看。团结宗教,广泛的去宣扬和平教育的理念,跟大家说明白,众生一体,宗教同源,促进世界和平要从落实宗教团结入手,宗教教育工作者要以修身为本,以教学为先,化解世界的冲突要从化解内心的冲突做起。学了《华严》这些道理我们就懂了,一切唯心造。师父讲,他团结宗教、促进世界和平所有的理念,都是《华严经》里出来的智慧,《华严》的启示。所以真的《华严经》能解决现在社会一切的问题,这是英国汤恩比教授,著名的历史哲学家他讲的,「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要靠中国的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就是儒和佛。大乘佛法讲到究竟圆满就是《华严经》。所以当时我更坚定要学《华严》。自从一九九七年师父送我一套《华严》,我就生起这个想学《华严》的心,一直到现在,师父讲这缘分,好像渐渐成熟。当然最重要的,自己得放下,第一个得放下身外物。

  当时澳洲昆士兰大学请我,给我教授,给我终身制,这个很多人梦寐以求,当时师父的鼓励下,也把它放弃掉了。辞掉了工作,跟著师父学经教,师父说先要扎根,扎儒释道三个根。真正要想学弘法得扎四个根,《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沙弥律仪》,四个根。师父也都给我很多栽培的机会,让我在摄影棚里练讲。我在二00二年第一次在摄影棚里讲,就讲一个小时,那时候诚惶诚恐,真是心里很紧张。大家如果还记得以前讲过一个「生命轮回的科研成果介绍」那个专题,只有一个小时,用三种语言讲的,国语、粤语和英语,讲得非常的严肃、紧张。为什么?从来没有实验过对著摄影机讲,面前没有听众,讲得好笑的也没人笑。所以慢慢就习惯了,要去练。特别是在退休以后,二00六年九月二十七号,我妈妈带著我去拜师,求师父接受我做一个学生,跟他老人家学,我妈说茂森就交给师父您了,将来茂森在家出家,前程由您决定。现在妈妈说任务完成了,跟著师父学,原来从小到大听妈妈话,现在得听师父话。这个发心的因缘也是因为有一个触动,二00五年底我们师父染了一次疾病,比较严重,发高烧,在病中见到佛来了。当然可能我们师父使命还有,还没完,这病就好了,也没吃什么药就好了,这是八十岁,一个关口。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非常难过,我们现在好像是襁褓中的婴儿,还没长大,需要师父,师父像母亲一样,生长我们的慧命,假如我们自己没有成就师父要走了,我们怎么办?所以时间不能等待。所以当时就发心要放弃工作,赶快来学习。当时二00六年就发愿讲「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四十八场,回向给师父老人家法体安康,常住弘法利生。这三年来也是在摄影棚里面天天工作,每天讲两个小时,讲了一千多个小时,讲了一百多个专题,都是扎根教育的,儒释道三个根。自己要有危机感,确实,趁著师父还在,赶紧成就自己。师父也讲,我们自己要发大心,绍隆佛种,弘法利生,当孝於佛,常念师恩。

  这次的法会因缘非常的殊胜。我在去年为了庆祝我们师父上人的生日,写了一首歌词,这个歌词是用「跪羊图」的曲子,我给它把词改了,改成「恩师颂」。这个「恩师颂」做为给师父寿辰的献礼,同时也是自己鼓励自己,第一个,赞颂我们师父一生的功绩、功业,不仅是弘法五十年,为佛陀教育证明,利用网路、卫星来弘法,而且推行道德教育,建设像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在他家乡,把这个传统文化复兴起来,种种的功德。更重要的,我们要以师志为己志,来好好成就自己。最后要求生净土,入华严境界。下面我把这「恩师颂」给大家唱一遍,这个歌词打在屏幕上。好,麻烦后面技术人员把这个音乐放出来,可能耽误两分钟时间,这个五分半钟的歌曲。「一生说法大师行,佛陀教育正其名,广弘三教演华严,导归净土倡大经。卫星网路是道场,正法弘传遍十方,落实和平联宗教,推行德育报家乡。恩师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真诚清净,善意满人间,平等正觉,爱心遍法界。法唯心,心净国土净,性本觉,念佛方成佛。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风雨不断,弘法五十年,自强不息,八旬忘忧老。只因为不忍众生苦,只因为不忍圣教衰。愿以师志为己志,荷担如来的家业,佛陀在心中,何惧艰难与困苦。放下自私与名利,放下贪瞋痴慢疑,落实四个根,绝不辜负师父恩。我们一定学会谦卑、尊重、敬爱、关怀、照顾、协助一切众生,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和合而住,依教奉行。愿以师志为己志,荷担如来的家业,佛陀在心中,何惧艰难与困苦。放下自私与名利,放下贪瞋痴慢疑,落实四个根,绝不辜负师父恩。一门深入,信愿生净土,长时薰修,弥陀念到底。弟子心,与师永不离,求师父,长住度有情,求师父,长住度有情。」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末学有讲得很多不妥之处,请各位法师、大德、同修多多批评、指正。希望我们真的以师志为己志,以真实的成就来绍隆佛种,弘法利生,以报师恩,谢谢大家。

选自净土法门法师专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钟茂森       华严)(五明学佛网:钟茂森       华严)  

 会性法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 

 普献法师:读华严经的方法 

 惟觉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梦参法师: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三讲 

 梦参法师: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二讲 

 梦参法师: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一讲 

 魏道儒教授:宗教融合与教化功能──以宋代两种华严净土信仰 

 魏道儒教授:从《华严十玄门》解析佛学中国化 

 魏道儒教授: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 

 魏道儒教授:《兜沙经》与华严学的开端 

 赖永海教授:性具与性起——天台、华严二宗佛性思想比较研究 

 徐文明教授:僧珍与华严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