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太上感应篇图说33: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日期:2017/1/26 21: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原文: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原文】

  细物宜存保护心,昆虫也解报藏金。

  初生草木休戕折,麟趾他年送好音。

  注:“昆”,众也。昆虫,物之至微者也。草木,物之无情者也。存心仁爱者犹不忍伤,况其他乎?高柴(孔子的弟子)启蛰不杀,方长不折,圣贤用心,不忽于细类如此。

  案:广南郝宽,字容众,居越王台畔,性仁慈,不杀生命。夏月以纱笼照灯,防有蛾入,便溺必择凈地,恐伤诸虫,蝇蚊丛集,驱之而已,不扑杀也。广南多白蚁,穿箱入箧,为书籍衣服之害,兼能蚀银,惟竹鸡能制之。宽恐伤生,戒家人勿畜。有银千金久藏橱中,被蚁蚀去三百。家人见地下银星,寻至一窟,见一破瓮底,集蚁无数,散处者约有数斗。家人谋曰:“将此蚁入炉炼之,可得原银七八。”宽曰:“为此三百金,害数十万生命,吾不忍也。”急掩之。至夜,梦有甲士数十,皆衣白,驾驷马车来迎曰:“蜉蝣王奉邀。”宽恍惚登车,至一城中,人民富庶,房屋华丽,乃大都会也。又有无数官员伏道迎接,请赴宫阙。王着绛袍玉簪朱履,威仪整肃,降阶携手,叙宾主礼。王曰:“寡人托庇仁人之宇,不闻翰音,保全性命。奈智浅德薄,政刑不修,百姓为盗,伤君之财。昨猎瓮山,又蒙佑宥,厚德岂容不报?越王台左侧槐树下有银一窖,乃汉时赵佗所藏,君可取而有之。寡人闻麒麟不食生物,不践生草,

  君乃人中之麟也。惜君老矣,无可成就,留贻后人可也。”仍命原甲士送回。宽醒,思曰:“蜉蝣者,蝼蝈之名;翰音者,竹鸡之声。殆前所救之蚁显梦报德耳。”着人至槐树下,挖之果得银一窖。后生子名瑞麟,登榜作翰林,以文章名世。

  【注释】赵佗:嬴姓,赵氏,名佗。秦朝著名宗室将领,华夏族(汉族先民),南越国创建者。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公元前207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帝”。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人(今河北省正定县)。

  附:宋程颐号伊川,明道先生之弟也,哲宗朝为崇政殿说书。一日,讲书毕,哲宗偶起,凭栏戏折柳枝,颐进曰:“方春草木发生,不可无故摧折。”又问:“陛下在宫中盥吐漱水,必避蝼蚁,信有之乎?”帝曰:“然诚恐伤之耳。”颐曰:“推此心以及四海,帝王之要道也。”嗟乎!仁人之言,其利甚溥。程之后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非仰体好生之大德,岂能念及昆虫草木哉?

  【注释】程颐: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河南洛阳人。其兄程颢,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同为北宋大儒、理学家,人称“二程夫子”,二人早年受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基础。

  明胡僖,字伯安,家兰溪,官至按察使。生平全活龟鳖螺蛤之属无算。初为诸生时,入省,谋徙僻地,得潘氏园,群蚁聚于室,以数十万计。诸童子构火将爇之,公蹙额曰:“以吾一夕安,伤数十万命,不忍。”亟返故邸。既入试,文思窘甚。至暮,蚁戢戢笔端,麾不去。久之,思忽泉涌,七艺立就,蚁遂不见。既获荐,司试者谓有神助。公心知为蚁报,好生戒杀,行之弥力。

  宋郊救蚁又胡僖,万命回生寸念慈。下笔飙驰有神助,报恩多在入闱时。(徐太史诗)

  【注释】宋郊救蚁:宋朝宋郊、宋祁兄弟,同在太学读书。有僧为他们看相说:“小宋大魁天下,大宋不失科甲。”春试结束后,僧见大宋贺曰:“似曾活数百万生命者。”宋郊笑着说:“贫儒何力及此?”僧曰:“蠕动之物皆命也。”宋郊说:“有蚁穴为暴雨所浸,吾编竹桥渡之。岂此是耶?”僧曰:“是矣。小宋今当大魁,公终不出其下。”及唱第,祁果状元。章献太后谓弟不可先兄,乃易郊第一,祁第十。始信僧言不谬。

  【译文】

  注:“昆”,是众多的意思。昆虫,是生命当中最细微的。草木,是生命当中没有感情的。对于昆虫草木,存心仁爱的人尚且不忍加以伤害,何况其他?孔子的弟子高柴,不伤害蛰伏的昆虫,不攀折正在生长的树木,这是圣贤的用心,不忽略细小的生命。

  案:广南的郝宽,字容众,家住越王台旁边。天性仁慈,从不杀生害命。夏天用纱笼罩住灯火,以防有飞蛾靠近被火烧死。大小便都选择干净地方,以免伤害到各种小虫。蚊蝇飞来的时候,只是驱赶掉,并不扑杀。广南多有白蚁,经常钻进木箱,咬坏书籍、衣服,而且能吞蚀银子,只有竹鸡能制服。郝宽恐怕伤生,禁止家人蓄养竹鸡。有银子一千两放在橱子里很久了,被白蚁吞蚀掉三百两。家人看见地上零星的碎银子,寻到一个蚁洞,见一个破瓮的底下,聚集了无数的白蚁,分散在别处的还有很多。家人出主意说:“把这些白蚁放到炉子里熔炼,能得到原来银子的七八成。”郝宽说:“因为这三百两银子,杀害数十万生命,我于心不忍。”急忙掩盖上。到了夜里,郝宽梦见有身穿铠甲的兵士几十个,都穿白色,驾着四匹马拉的车,来迎接他说:“蜉蝣王邀请您。”郝宽恍惚之间,登上马车,到了一座城市,人民富庶,房屋豪华壮丽,乃是大都会。又有很多官员跪伏在道旁迎接,请他到王宫去。王者身着绛色袍服,头戴玉簪,脚穿朱靴,威仪严整肃穆,降阶而迎,拉着他的手,叙宾主之礼。王者说:“寡人依托于仁人府中,听不到‘翰音’,得以保全性命。怎奈我智识浅陋,德行浅薄,政令刑罚不严,以致于有百姓为盗,损伤了您的财物。昨日前去瓮山打猎,又蒙您的保护和赦宥,如此深厚的恩德,怎能不报?越王台左侧槐树下有银子一窖,乃是汉朝时候赵佗所藏,你可以取出来归你所有。寡人听说麒麟不吃有生命的东西,不践踏生长的野草,您是人中麒麟。可惜您已经年老,不会有什麽成就了,就留给您的后人吧。”于是又命令原来那些兵士把他送回来。郝宽醒后,心想:“蜉蝣,乃是蝼蝈的名子;翰音,是竹鸡的叫声。难道是原来救护的白蚁托梦报恩?”派人到槐树下,挖掘果然得到银子一窖。后来生子,取名瑞麟,考中进士,入朝为翰林,以文章著名。

  附:宋代大儒程颐,号伊川,明道先生的胞弟,宋哲宗时期担任崇政殿说书一职。一天,给皇帝讲书完毕,哲宗皇帝起立,凭栏攀折柳枝玩,程颐进言说:“现在是春天,草木生发的季节,不可无故摧折。”又问道:“听说陛下在宫中盥洗,吐漱口水,都要避开蝼蚁,有这回事吧!”皇帝说:“这样恐怕伤害到它们。”程颐说:“将此仁爱之心推广到四海之大,正是帝王之要道。”嗟乎!仁人说的话,真是有无穷的利益。程颐的后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如果不是仰体上天好生之德,怎能如此为昆虫草木着想呢?

  明朝胡僖,字伯安,家住兰溪,官至按察使,平生放生救活龟鳖、螺蛳、蛤蜊等动物无数。当初他在做秀才时,到省城参加考试,准备寻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找到潘家花园。有很多蚂蚁聚集在房间里,数以十万计。童子准备点火烧死蚂蚁,胡公皱眉头说:“爲了我一晚上的舒服,伤害数十万生命,我于心不忍。”于是急忙返回原来住的地方。等到入考场参加考试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写不出文章。到了晚上,有很多蚂蚁聚集在笔端,蠕蠕而动,赶也赶不走。过了一会,忽然文思泉涌,七道题目,很快写成,蚂蚁就不见了。试卷被推荐上去后,阅卷官说这些文章如有神助。胡公自己清楚这是他救下的蚂蚁来报恩,从此以后,戒杀放生,更加尽全力实行。

  徐太史诗:“宋郊救蚁又胡僖,万命回生寸念慈。下笔飙驰有神助,报恩多在入闱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护生)(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护生)  

 杨曾文教授:以慈悲护生精神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温金玉教授:佛教戒杀护生与生态文明——以吕碧城为中心的考 

 温金玉教授:吕碧城与戒杀护生 

 妙祥法师:放生·护生——上妙下祥法师在秦皇岛放生文化交流 

 妙祥法师:放生·护生——东林寺心开法师向大悲寺妙祥法师请 

 仁焕法师:为什么要护生放生 

 衍慈法师:护生行善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护生与善行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三、佛教进取观的现代意义  

 昭慧法师:「护生」精神的实践举隅——台湾动物现有的处境与 

 昭慧法师:缘起、护生、中道──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平衡杠杆 

 昭慧法师:环境权与动物权——“人权”观念的延展与“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