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太上感应篇图说61:诳诸无识


   日期:2017/2/3 5: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文:诳诸无识。

  师严而后道尊,道尊人知修业。

  误人子弟作先生,三途六道难逃劫。

  君不见森罗殿下受罪人,虽教子曰与诗云。

  又不见后代儿孙乞丐样,祖父当年曾设帐。

  我劝为师要尽心,自然步步登青云。

  原文:

  【注解】“诳”者,言语虚诈之谓。无识之人当随事谕,岂可以无为有、以非为是,使之终于迷误?此句在“慢其先生”之下,“谤诸同学”之上,明指教授而言。如塾师欺不知书之东主,以致误其子弟是也,不可与谩蓦愚人同看。

  【注解】庠生谭伯符潜心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讲解精切,每试居优等,名重一时。延为西席者俱富室大家,谭衣服鲜华,为人和气,性复机巧,能揣生徒之意,每日功课不过虚应故事。逢作文,先将草稿改定,方令誊真,浓圈密点,加以好批,欺其父兄。生徒在馆戏谑言笑,毫无忌惮。谭一味姑容,反在父兄面前极力夸奖。其父兄以为子弟实已改观,感激称颂,而不知为谭所诳也。数十年间,误人子弟,不一而足。年逾知命,不得一第。辛酉科复赴闱,寓中拟“博学而笃志”题,连成两作,同寓二友各取其一熟记。场中首题果如所拟,谭会通两作加以润泽,自谓必售矣。榜出,二友得而谭反失,仰天大恨,思杭州于庙祈梦最灵,乃买舟至杭,到庙寝廊下。梦忠肃公升座,呼谭至前,怒责之曰:“尔前生是一屠人,杀业极重,因捐五十金助修文庙,故得转世食斯文之报。善报尽乃当受恶报,况尔教学数十年,功课全无,代改文字,欺诳东家,以致聪明之子变为顽钝,罪较杀人尤重,尔不日将入豕胎受屠宰之苦,尚望科第乎?”谭后得病作猪声而绝,一子痴愚早死,两孙一为盗,一作乞丐焉,此诳诸无识之报云。

  【注释】于忠肃公:即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明代名臣,民族英雄。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于谦少年立志,十二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十二岁时于谦即写下明志诗《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永乐十九年(1421年)成为进士。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谋叛,于谦随宣宗朱瞻基亲征。授御史,后官至兵部侍郎。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瓦剌也先大举侵犯边疆,宦官王振建议英宗亲征。八月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京师震动。皇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将于谦擢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向南迁都避敌,于谦挺身而出,驳斥了各种投降主义的论调,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坚持保卫北京,继续抗敌。九月郕王即帝位,为明代宗。十月,也先挟持英宗破紫荆关威胁京师,于谦分遣诸将列阵九门迎敌,并亲自督战,击毙也先弟孛罗及平章卯那孩,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请求议和,同意归还英宗。八月,明朝接回英宗,安置南宫,称上皇。当时闽浙有叶宗留、邓茂七,广东有黄肃养分别叛乱,湖广、广西、贵州等地均有少数民族作乱,都被于谦平定。景泰八年,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等,趁景帝病重,发兵拥立英宗复辟。英宗复位后,石亨和曹吉祥等诬陷于谦制造不轨言论,要另立太子,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萧维祯审理案件,判定于谦犯谋逆罪,判处死刑。英宗以于谦对国家有功,不忍心杀他,徐有贞奏道:“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遂以“意欲”谋逆罪处死,其子于冕充军,发戍山西龙门,其妻张氏发戍山海关。《明史》载于谦“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籍没时家无余资。锦衣卫发现于谦的正屋大锁牢牢锁着,里面放着皇帝御赐的蟒衣、剑器,看了也忍不住落泪。成化年间,其子于冕获赦,上疏为父平反,明宪宗亲自审理,弘治二年(1489年),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葬于杭州西湖三台山麓,赐祠于其墓曰“旌功”。万历年间,明神宗改谥号“忠肃”。留有《于忠肃集》。后世尊于谦为民族英雄。

  【附证】(一)万历间,江南京口张生蚤蜚文誉,七试不中,祷文昌祠,夜梦帝君责曰:“天罚至矣,尚觊觎功名乎?当试想十五年来馆修殊丰,凡历五家,汝不能教其子弟,反为改作文字,欺其父兄,误其终身。汝资用服食亦已足矣,犹聚徒赌博,破人身家,为师者当如是乎?”张方醒寤,俄而其徒因赌而斗殴而死,张株连刑辱,历年馆积罄尽,怏怏以卒。(《文帝全书》)

  (二)安邑朱半塘,官鄞县,言有一生颇工文而偃蹇不第,病中梦至冥司,遇一吏,乃其故人。因叩查籍,吏曰:“君寿未终而禄已尽,恐不久来此矣。”生言平生以馆糊口,无过分之暴殄,禄何以先尽。吏太息曰:“正为受人馆谷而疏于训诲,博奕废业,自诩广达,冥司谓无功窃食即属虚縻,削除其应得之禄,补所探支,故寿未尽而禄先尽也。凡利人修脯,误人子弟,冥遣最重,有官禄者减其官禄,无官禄者减食禄,一锱一诛,计较不爽。世徒见才士通儒,或贫或夭,动言天道难明,乌知自误生平,罪多坐此哉!”生寤,病果不起,临没,举以戒所亲云。(《桂香镜》)

  译文:

  【注解】“诳”,是语言虚伪诡诈的意思。知识不广的人,应当随时、随地、随事给予教导,使其明白事理,怎能颠倒是非、胡说八道,使其一直迷误下去?这句在“慢其先生”后面,在“谤诸同学”前面,很明显是对教授学生的老师而说的,比如教书先生欺骗没读过书的东家主人,以致于误人子弟。和后面讲的“谩蓦愚人”有所不同。

  【证案】书生谭伯符潜心研读《四书》,讲解精当,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在当时很有名气。请他作家庭教师的都是大富人家,谭生衣服鲜艳华美,为人也和气,性情又聪明机灵,八面玲珑,能揣测学生们的意思,每天的功课不过是敷衍了事。每次写文章的时候,都是先把草稿改好,再让他们誊写,批改圈点得密密麻麻,批语写得都很好,欺骗学生的家长。学生在学堂谈笑打闹,肆无忌惮,谭生一味姑息纵容,反而在家长面前极力夸奖。家长们认为孩子已经改好了,纷纷感激称颂,还不知道都被谭生蒙骗了。数十年来,误人子弟,不计其数。年过五十岁,不能登第。辛酉年又去参加考试,在旅店里自己以“博学而笃志”为题,写了两篇文章,一起住的两位朋友每人拿了一篇背熟。到了考场,第一道题就是自己拟好的这个题目,谭生摘取两篇文章的精华部份,再加以润色,自认为这次一定考中。发榜后,两位朋友考中了,自己反而名落孙山,仰天长叹。谭生心想杭州的于谦庙祈求神明示梦最为灵验,就搭船到杭州,到庙里在廊下休息。梦见于忠肃公升座,把谭生叫到前面,生气地对他说:“你前生是个屠夫,杀生罪业极重,因为曾经捐助了五十两银子修建文庙,所以转世后作文人,享受读书有文化的善报。善报完后仍然要受杀生的恶报,况且你教书十多年,完全没有功劳,代生徒改文章,欺瞒东家。以致于聪明的子弟变为顽劣愚钝,误人子弟的罪孽比杀人还种,你不久就要托生猪胎受屠宰之苦,还奢望登科第吗?”谭生后来得病,嘴里发出猪叫的声音死去,一个儿子痴呆早死,两个孙子,一个作盗贼,一个作乞丐。这就是诳诸无识的报应。

  【附证】(一)万历年间,江南京口一个张姓书生,早年就以文章出名。七次考试不中,到文昌帝君祠祈祷,夜里梦见帝君责备他说:“上天的惩罚很快就到了,还在奢望功名吗?你好好想想,十五年来,人家请你作先生,给你的报酬特别丰厚,先后经历五户人家,你不能教好人家的子弟,反而代其改作文章,欺瞒人家家长,误人终身。你的衣食用度也已经足够了,还聚集生徒一块赌博,害人家家破人亡,作老师的应该是这个样子吗?”张生刚刚醒过来,很快他的徒弟因为赌博,打架致死,张生被株连,遭受刑罚,多年来积攒的报酬被折腾干净了,忧郁而死。

  (二)安邑的朱半塘先生,在鄞县做官,他曾讲县里有一个书生文章写得很好,却长期不能登第。生病的时候梦见到了地府,遇到一个冥官,是他的老朋友。于是让他查看自己的簿籍,冥官说:“你寿命没尽但是衣禄已经用完了,恐怕不久就要来这里了。”书生说平生以教书为业,养家糊口,并没有过分的浪费,衣禄怎么先用光了。冥官感叹说:“正是因为你拿人家的报酬,却不好好教书,赌博荒废学业,还自诩旷达,阴曹地府认为吃饭不干事,就属于虚耗,应该削除应得的衣禄,补足消耗的部份,所以寿命没尽,衣禄先用尽了。凡是拿人家的报酬,却误人家子弟,阴曹的责罚最重,有官禄的削减官禄,没有官禄的削减食禄,一丝一毫,计算的清清楚楚,绝不会有错。世人往往见到博学多才的儒生,或者贫贱终身,或者早年夭亡,动不动就说天道不明,怎么知道是自己误了自己的前程,罪过多是由于这个原因?”书生醒来后,一病不起,临死前,把这件事讲出来劝戒世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报应)(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报应)  

 开愿法师:打蛇遭报应 念佛得安宁 

 周齐教授:慧远及其因果报应说 

 悟妙法师:应如何看待因果报应? 

 其它:《弘明集》中因果报应论争述评(刘立夫) 

 业露华:略论中国佛教的轮回报应说 

 宽运法师:因果报应 如影随形──宽运法师西方寺盂兰法会过 

 其它法师:化世导俗——从《明报应论》看东晋 慧远的报应理 

 传喜法师:因果报应真实不虚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C 1275经、1 

 传喜法师:因果报应 丝毫不爽 

 邪YIN缺大德了,这个故事告诉你,什么叫报应 

 宣扬SQ的可怕真实因果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