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太上感应篇图说69:受恩不感


   日期:2017/2/4 19: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文:受恩不感。

  位为柱国冠群侯,鱼水君臣反结仇。

  若是越公知感德,锦帆那得到扬州。

  原文:

  【注解】君子不轻受人恩,既受人恩则一饭之德,在所必报。纵一时无力,心不可不怀感。若忘恩之人,受人之惠,视为固然,一有不遂,反有嗔恨。故程子云:“受人之恩而不忘者,其为子必孝,为臣必忠。”则忘人之恩者其不获令终,盖可知也。

  【证案】隋杨素佐文帝平定天下,功冠群僚,封越国公、太师、上柱国,宠幸无比,素视为固然。时太子杨勇粗率,不尽子道,为独孤后所不爱,晋王杨广欲夺储位,降心事素,待以父礼,素喜谓人曰:“此小儿郎尽可人意,异日当提拔之。”一夜月色清美,帝与后临轩赏玩,召素侍宴,帝曰:“朕以一剑削平诸乱,今天下大定,与卿永享富贵矣。”对曰:“天下事固无足虑,但陛下家事尚有未妥。”帝惊问之,素曰:“太子为国之根本,太子贤则天下安,今青宫不循理法,非付大事之人。”后不等帝开口,即曰:“卿系吾家故旧,非十分忠爱,焉肯议论及此。晋王贤声久着,同是陛下子,若舍勇而立广,则付托得人矣。”两人同心相帮,不由得文帝不依。次日即废勇为庶人,立广为太子。后广调奸宣华夫人陈氏,文帝病中知之,大怒,谓素曰:“速召我儿来。”素命近侍召太子。帝曰:“勇也。”素曰:“太子仁孝,天下归心,陛下以私意废之,臣不敢奉诏。”帝曰:“尔受吾厚恩,不知感激,反将仇报,坏吾家事,汝欺吾病不能杀汝,吾死后决不相饶。”遂痰壅而崩。素扶广即位,是为炀帝,退朝笑语臣曰:“小儿子作大家郎,未知能胜任否?”众人皆愕然不敢对。素从此上殿不拜,奏事不名,炀帝亦无如何。一日早朝毕,方欲退班,忽绕殿而走曰:“臣负陛下厚恩,罪该万死。”倒地气绝,盖文帝阴灵所击云。

  【附证】(一)明王之巽,四川人,未遇时有族兄供给读书,一衣一食,皆仰赖于兄,尝谓兄曰:“厚恩自有报日。”后成进士,赴京谒选,其兄复典卖田产,与为盘费。未几巽选江南某邑令,兄穷困无奈,往任所抽丰。巽不念前恩,但薄赠之,兄曰:“我此番来欲寻一生路,以此回家,必填沟壑矣。”巽终不顾,兄含怨而去。越一载,巽革职,狼狈旋里,族中百余人迎于里外,大声曰:“此负恩人也。”争指骂之,巽惭愤不敢辩,寻病而死。(《觉世篇注证》)

  (二)西王斯泛海,风坏其舟,得登一山,遇猩猩救入穴内,饲以果实。越年余,有商舟经其处,猩猩送之附舟,依依作惜别意。斯既登舟,语舟人曰:“吾闻猩血染衣,千年不变,可共捕之。”舟人皆怒曰:“彼兽而人,汝人而兽也。”共推出之。(《感应篇像注》)

  译文:

  【注解】君子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恩惠,如果一旦接受别人的恩惠,那么即使是一顿饭的恩情,也想着必须报答。纵然暂时没有能力,但心中不能不时刻怀有感恩之心。而那些忘恩负义之人,接受别人的恩惠,认为是应该的,一旦不满足自己,反而产生怨恨。所以程子说:“接受别人的恩惠而念念不忘,那么他做为子女必然孝顺,他作为臣子必然忠诚。”那么,忘恩负义的人得不到善终,是肯定的了。

  【证案】隋朝的杨素辅佐隋文帝平定天下,功劳卓著,被封为越国公、太师、上柱国,极受皇帝宠幸,杨素认为是应该的。当时太子杨勇粗鲁率性,尽不到作儿子的本分,独孤皇后很不喜欢他。晋王杨广想要夺取太子的位置,拉下面子去讨好杨素,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杨素喜欢对人说:“这个孩子很令人满意,以后要提拔他。”一天,月光美好,皇帝和皇后在花园中游玩,把杨素召进宫来陪奉宴席,皇帝说:“朕用一把宝剑平定天下,现在天下太平,可以与爱卿共享富贵了。”杨素回答说:“天下事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了,但是陛下的家务事,还不是十分稳妥。”皇帝很惊讶,问他为什么,杨素说:“太子是国家的根本,太子贤德,天下安定,现在东宫不遵守礼法,不是能够托付大事的人。”皇后还没等皇帝开口,就说:“爱卿是我家的旧交,如果没有绝对的忠诚,怎会提到这件事?晋王很早就有贤德的名声,同样是陛下的儿子,如果废除杨勇,而立杨广,那么就托付得人了。” 皇后和杨素二人一条心,争着说话,不由得隋文帝不依从。第二天就把太子杨勇废除为平民,立杨广为太子。后来杨广调戏宣华夫人陈氏,文帝在病中知道后,大怒,对杨素说:“马上叫我儿过来。”杨素命令属下召太子进宫。文帝说:“杨勇。”杨素说:“太子仁慈至孝,天下人归心,陛下想以个人私意废除太子,臣不敢奉诏。”文帝说:“你受到我的厚恩,不知道感激,反而恩将仇报,败坏了我的家事,你欺我生病不能杀掉你,我死后绝对饶不了你。”于是一口痰上不来,驾崩了。杨素扶助杨广即位,这就是隋炀帝。退朝后,杨素笑着对重臣说:“小孩子当大家,不知道能不能胜任?”众人很吃惊,但也无可奈何,不敢说话。杨素从此以后上殿也不跪拜,向皇帝奏事也不署名,隋炀帝也无可奈何。一天,下了早朝后,正想退下去,忽然绕着大殿乱跑,嘴里说道:“臣辜负了陛下的厚恩,罪该万死。”然后倒在地上,气绝而死。这是文帝显灵,把杨素打死。

  【附证】(一)明朝的王之巽是四川人,在没有显贵之前,他的一个族兄供养他读书,吃饭穿衣,都全靠他的兄长。他曾经对兄长说:“兄长的大恩大德,我一定会报答。”后来,他成为进士,进京去等候朝廷任命,他的兄长又典卖田产,给他做盘缠。没多久,王之巽被选为江南某县的县令,兄长穷困,到他当官的地方去投奔他。王之巽竟然不感念旧日的恩德,只是赠送他很少的钱物,兄长说:“我这次来,想寻找一条活路,要是这样回家,必然在路上饿死了。”王之巽到最后还是不管不顾,兄长含恨而去。过了一年,王之巽被革职,狼狈回家,家族中一百多口人,到村外迎接,大声骂他:“这是忘恩负义的人。”众人争相指着他的鼻子骂,王之巽不敢辩论一个字,很快就得病死掉了。

  (二)西王斯乘船渡海,船被大风吹坏,登上一座山岛,遇到一只大猩猩把他救到山洞里,用果实给他吃。过了一年多,有一艘商船经过这个小岛,大猩猩把他送到船上,好像依依惜别的样子。西王斯登上船后,对船上的人说:“我听说用猩猩的血染衣服,能够千年不退色,可以一块捕捉它。”船上的人都很生气地骂他:“猩猩是禽兽中的人,你是人中禽兽。”又一块把他推出去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感激)(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感激)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蔡礼旭:我们奉行《太上感应篇》,要给大众信心 

 印光大师极力推荐的《太上感应篇》《集福消灾之道》精简本 

 宣化上人:感激诸佛菩萨恩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小本珍贵版)(全)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文 

 太上感应篇(精校版) 

 《太上感应篇图说》09: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