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太上感应篇图说120:破人之家取其财宝


   日期:2017/2/14 21: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文:破人之家,取其财宝。

  【原文】

  无价金炉发异光,沉香八尺制为床。

  从来尤物招奇祸,爱者谁人不受殃。

  注:财,金银之属;宝,珍玩之属,人所共爱。然物各有主,无故取之犹不可,况破人之家以取之乎?以非义得之者,必以非义失之。所谓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是也。

  案:江西厉辅国有八尺沉香床,夏月卧其中,清凉无汗气,蝇蚊不入。又有铜鼎重不逾二斤,十二相皆具,每值某时,则烟从某口喷出,皆成花鸟之形,真奇物也。巡道支友石,慕而欲得之,许以千金,厉不许,怀恨在心。时厉开倾销银店,家有炉锤,遂诬指为违禁私铸,率兵役籍其家。厉闻风怀鼎远遁。支得其床并家财,犹不满意,差人四处缉拿,必欲得其鼎而后已。厉逃至京师,住一兵部主事家。主事与支系乡会同年,厉恳其解释。主事曰:“渠为巡道,子为部民,欲与之抗,何啻以卵敌石?且此两物,寒不可衣,饥不可食,渠以千金相易,子吝而不与,是自取祸也。不若献之以遂其欲,则差拿之祸不求解而自解矣。渠为朝廷命官,贪财爱宝,以致破人之家,悖而入者必悖而出,将来报应必所不免,子但拭目以俟之可也。”厉闻言感悟,将鼎付主事转送于支,支得鼎大喜,立刻销差,覆书主事,云厉某可速回籍,仍将家财判给。厉回,赴官请领,十不得一,惟叹泣而已。后支任满,内升太常,有亲王知其藏有宝鼎及沈香床二物,遣人索取。支造假者献之,王验其非真,大怒,寻事中伤,问罪抄家,二物遂入内庭。

  附:海门崔鍠,以税金五百两付镕工,工欺其无证而负焉。鍠变产以偿税。后王端毅公为守,廉得其情,使鍠讼,对曰:“鍠家已破,若讼之,又破一家也。”工感悔,举前金还之。鍠子润、孙昆、曾孙桐,相继登第。(《棘闱夺命录》)

  太仓州一老儒,家传一玉带,乃奇货也。邑令构之,以馈权要,不获,欲陷其罪。其族子某最无赖,与老儒有隙,探知令意,会邑中失盗,遂投匿名词,诬以窝藏。拘其父子于官,拷掠备至,家财荡尽。老儒在狱中,忽梦其祖父曰:“贪令欲害吾家者,止为宝带耳。遭祸如此,物何足惜?但终不愿入彼手,使彼快心也。须密遣家人携至京,献某要津,不独白冤,且可雪恨。至于负心家贼,吾当自处之。”既觉,密令家人如言而往,要津果甚喜,嘱直指按其事,邑令以故入人罪坐免。令既不得带,复失官,竟怏怏死,老儒得释归,异其梦,然不知家贼为谁也。未一月,族子腹生疽,肉溃,肺肠俱见,大呼曰:“吾不合投匿名词,害某破家,故受此报。”自以手捞出肺肠而死。(《感应篇集句》)

  【译文】

  注:“财”是指金银之类,“宝”是指珍玩之类,皆人所共爱。但是,物各有主,没有原因而要人家的是不可以的,更何况是破坏他人家庭而夺取人家的,就更不用说了。以非正当手段得到的,必定会非正常地失去。也就是常说的“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案:江西有个厉辅国,有个八尺长的沉香床,夏季睡上去,清凉无汗气,蝇子、蚊子都不能靠近。还有一个铜鼎,重不过二斤,十二生肖都具备,每到了哪个时辰,烟就从那个对应的生肖口中喷出来,变成花鸟形状,真正是一件奇物。巡道支友石很羡慕,想得到它,许以千金,厉辅国不答应,因此怀恨在心。那时厉辅国开着一家倾销银店(镕铸银锭的店铺,专为顾客将大锭分成小锭或将碎银镕成大锭),家里有个熔炉和锤,于是就诬指他违禁私铸钱币,带领兵吏抄了他的家。厉辅国听到风声,就怀藏铜鼎远远地逃走了。支友石得到了沉香床和各种家产,但仍不满意,派人四处缉拿,一定要得到那个铜鼎。厉辅国逃到京师,住在一个兵部主事的家里。那主事和支友石是乡试、会试同年,厉辅国恳请他给说情疏通。主事说:“他是巡道,你是他的部民,却想与他抗衡,那不等于是以鸡蛋碰石头吗。况且这两件东西,寒不可衣,饥不可食,他以千金买你的,你还吝啬不给,这是自取其祸。不如献出去满足他的欲望,自然就不会再差人捉拿你了。他是朝廷命官,贪爱财宝,不惜破人之家,以不正当手段得到的,也会以不正当的方式失去,将来难免要遭到报应。你只须拭目以待。”厉辅国听了这话醒悟了,就把铜鼎拿出来让主事转给支友石。支友石得到铜鼎大喜,立刻停止缉捕厉辅国,回信给主事,说厉辅国可以回家了,家财判还给他。厉辅国回去后到官府去领,取回的还不到十分之一,只好把眼泪咽到肚子里。后来支友石任期满了,内调任太常卿,有个亲王知道他藏有宝鼎和沉香床二件宝物,就遣人索取。支友石造了两件假的献上去,亲王验出是假的,大怒,就寻个事由诬陷他,问罪抄家,二件宝物都入了内庭。

  附:海门崔鍠把准备交税的五百两银子交给镕工,那工欺他没有凭证就自己吞没不承认了。只好变卖家产偿还税金。后王端毅公为当地长官,考查得其情状,让崔打官司告状,说:“我已家破,如再告状,不是又破一家吗?”镕工听说后很感动,后悔自己的所为,于是把贪拿的金子都还给了崔鍠。鍠的儿子润、孙子昆、曾孙桐,都相继科举登第。

  太仓州有个老儒,家传一条玉带,是件奇货。邑令图谋拿来赠送给权贵,谋求不到,就想给他安个罪名。他的一个族子是个无赖,和老儒有些矛盾,探知邑令的意思。正逢邑中失盗,他就投匿名信诬告老儒窝藏。结果老儒父子被捕入官府,拷掠备至,家财荡尽。老儒在狱中忽然梦见他祖父对他说:“贪残的邑令要害我家,只是为了那条宝带。遭了这么大灾祸,那宝带有什么可惜的?但只是不想让宝带到了他手里,让他快意。应该秘密派家人带到京中,献给某个权要,不但可以昭冤,而且可以雪恨。至于那个负心的家贼,我会自己处置他。”醒来后,就密令家人去找那个权要,那权要看到宝带果然很高兴,就嘱咐直指使调查这件事,邑令以故意害人罪免官。那邑令既没有得到宝带,又丢了官,竞怏怏而死。老儒被放出来,回家后很纳闷那个梦,不知道谁是家贼。未过一个月,那个族子肚上长了瘤子,肉溃烂了,肺、肠子都露出来了,大叫说:“我不该投匿名状害人破家,所以遭此报应。”自己用手抓出肺、肠而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贪心)(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贪心)  

 正如法师:贪心是纷争之源 

 传喜法师:贪心负师恩 慈悲喝迷途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只要你生气 贪心 就是给你的冤亲债主最方便的时 

 宣化上人:我们人有烦恼、贪心、瞋心、痴心,都是因为有这个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宣化上人:你若是不会吃,那就生出贪心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克服贪心、自私心、我执心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的贪心比较严重 

 蔡礼旭:我们奉行《太上感应篇》,要给大众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