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传喜法师:菩提树下的缘和愿,走进心中的圣地菩提伽耶


   日期:2017/3/5 8: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圣地菩提伽耶

  菩提伽耶(梵名Buddha -gaya),又称菩提道场(梵Bodhi -manda)、佛陀伽耶、摩诃菩提(梵Maha -bodhi)、菩提场。为佛陀成正觉之地。位于印度比哈尔(Bihar)南部伽耶市近郊七公里处之布达葛雅(Bodhgaya),面临恒河支流尼连禅河(梵Nairan jana ,今法尔古河),其地原为古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南方之优楼频螺(梵Uruvela )聚落。据经典记载,佛陀经历六年苦行之后,行至此地,于毕钵罗树下之金刚座上结跏趺坐,而得正觉,故毕钵罗树又称菩提树,即“觉树”之意。

  菩提树下种下未来成佛的缘

  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我们要想破越低级的状态,就要向高级的状态,向佛陀靠拢。

  正觉大塔的金刚菩提树,就是佛陀成道时的树种延续下来的。每尊佛来到人间的降生地都不同,但是所有的佛都在这里成道,未来诸佛也都是到这里来成道。我们今天在这里,也要种下未来成佛的缘。

  ——传喜法师

  菩提伽耶金刚座

  菩提伽耶金刚座为地界中土

  贤劫千佛在那里成佛

  南赡部洲中央的印度金刚座

  是贤劫千佛成佛的圣地

  它远离四大损害,甚至空劫也不会毁坏

  宛如空中悬挂的桶般一直存留

  中央有菩提妙树作严饰

  以金刚座为主的印度所有城市

  被称为地界中土

  在圣地做什么?发愿!

  我们来到这里,静静地站在这棵菩提树下,是佛的愿力把我们感召而来。生命之间有一种关系,这就叫缘。汉字的缘里有个绞丝旁,代表千丝万缕的意思;缘字上面有个昔,往昔的昔,是指过去;下面是头猪,表示虽然过去我们的生命没觉悟,但是还结下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就叫缘。我们今天都是佛缘,所以要好好的发愿。

  ——传喜法师

  朝圣要发广大心

  师父说:

  修行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发心。第二是无缘专注的,安住在法上。第三,回向。

  所以当我们在圣地的时候,我们要发什么心?要肩付重任,肩付自己家里的老祖先,祖宗八代,替一切众生在圣地发心。甚至我们来朝圣,多少人帮助过我们。佛说过:一个人要去朝圣,你如果帮他,你就得到他朝圣的功德。我们来朝圣了,我们要有点功德,我们有了功德,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才得到一点利益,所以我们要很用心的发心。发心很重要,发心要广大、要专注。

  第二个步骤是正行,前面的发心,后面的回向都是因为当中的正行。发心是前行,正行要认真,心无旁骛,正正的在里面,最后再回向。第三个是回向,但关键还是在正行上。我们来朝圣,本身就像难遭难遇的一种正行,修行当中的正行。

  ——选自「传喜法师开示」

  牢牢铭记在圣地的这一刻

  师父说:

  我们来朝圣,要尊重这里,即使不理解你也要尊重。大家要好好感受圣地的佛教文化和佛教氛围。

  不仅过去有玄奘法师、法显法师,我们中国一代一代的高僧,曾经不远千里万里,种种艰辛困苦,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来到这里朝圣,更何况世界各地的圣者都来朝圣!这里日日夜夜不停的队伍,世界各地的佛弟子每天都是这样,我们师父也好或者我们在家的菩萨也好,都要记住这一刻!要想超度众生,你想到菩提伽耶这一刻,就有莲花生出来,有缘众生就会被超度。你要记住这一刻。

  为什么贤劫千佛都到这里成佛,这里的太阳、月亮、天、地、风,都需要你去学,来参学。这里有很多殊胜的内容,你要想着这片土地,这里的天、地、这里的空气和阳光。

  古往今来,多少大成就者来过,多少佛陀,每一尊佛陀都发这样的愿,我们现在也来到这里。时间上虽然有一点差别,空间已经进入了,佛是常在的,一直看着我们,我们需要通过智慧来超越时间,超越自己的业障,与佛陀见面!

  ——选自「传喜法师开示」

  把握圣地的分分秒秒心无旁骛

  在圣地,不要和认识的人在一起,不要聊天,恰恰要和陌生人坐在一起,但也不要乘这个机会与陌生人攀缘。

  修行,特别在这方圣地,要把握时机,分分秒秒。佛菩萨总是告诫我们,修行要如同野兽一样,要一个人,不和大人聊也不和小孩聊。

  自己能够得到佛法利益,就是小乘。把利益分享给众生就是大乘。大乘和小乘没有区别,没有小乘哪里有大乘。所以在圣地我们发要发大乘心,行要行小乘道,声闻缘觉。

  看着菩提树,听着法器,听着诵经的声音,我们集中一切精力,把心都聚焦在三宝上。这样,你就能发大乘心回向,把这份功德就流布给众生,回向给众生。如果打闲岔、聊天、攀缘,最后你没功德怎么回向。赚功德的时候一心一意,心无旁骛。

  ——传喜法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陀       传喜法师)(五明学佛网:佛陀       传喜法师)  

 其它: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其它:佛陀——觉者(于晓非) 

 李志夫教授:泛论佛陀及中论缘起理事观与逻辑理事观 

 演培法师:部派时代的佛陀观 

 净界法师:佛陀的愿力对每一个人的加持,肯定是完全不一样 

 徐文明教授: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 

 洪修平教授:佛陀本怀与中国佛教的特点 

 杨曾文教授:泰国的当代佛教思想家佛陀达沙比丘 

 楞严悲华法师:佛陀的真爱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的随宜方便教学法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与摩诃迦叶的法谊 

 传喜法师:殊胜的地藏菩萨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