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水莲:怨恨的本质


   日期:2011/1/17 0: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当一个人被侮辱毁谤,被侵夺陷害,或被戕害杀戮时,他的“怨”、他的“恨”,或他的“仇”在哪里呢?

  怨恨必须依附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时,才能显示出怨恨的意义,我们之所以感觉到有“怨恨”,那是因为我们强烈的执着有一个“我”,在受侮辱、伤害、杀害,但“我”是什么呢?

  如果“我”是身体的话,那么身体会腐化,也终将腐朽,那么,当其时,我们的“怨恨”要依附在哪呢?要依附在终将腐朽,不存在的身体里吗?故知,执着有一个身体,可以受侮辱、伤害、杀害而生的“怨恨”,其实,就像执着确实有空中花、水中月一样的虚幻,因为当我们的身体消失了,那时,我们的怨在哪里?恨在哪里呢?

  如果说身体不是“我”,而是感觉身体存在的那个“心”才是“我”,是我们的“心”,在感觉受侮辱、伤害、杀害,是我们的“心”在怨在恨。

  但什么是“心”呢?“心”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心”是永恒的吗?

  当我们说是“心”时,其时并没有一个实质不变且永恒的主体叫“心”,因为“心”是刹那变迁不住的,当我们说“过去”时,“过去”心已过去,已过去的心念是不存在的,当我们说“未来”时,“未来”心还没有到,还没到的心念是不存在的,当我们说“现在”时,“现在”心刹那不住,刹那不住的心念也是不存在的!

  故知我们所认为存在的“心”,也并没有一个实质不变的主体,它生了又灭,灭了又生,生生灭灭,如“梦”如“幻”,如“泡影”,如“露”也如“电”!

  当我们连一个实质的“心”,都尚且还找不到时,那么,我们感觉被侮辱、被伤害、被杀害所产生的怨和恨,要依附在哪里呢?如果连“心”都找不到,那么所谓依附在“心”上的“怨恨”,不也是如空中花、水中月般的虚幻吗?

  所以,我们之所以有怨,之所以有恨,全部是由于虚幻的“心”,和虚幻的坚固“执着”所产生,由于这样虚幻的执着心,让我们永生都沉溺于爱欲生死的轮回苦海中!   

  当看透了“怨恨”的本质后,我们“宽容”的本质也于是浮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怨恨       本质)(五明学佛网:怨恨       本质)  

 唐仲容居士:关于佛学的本质 

 方立天教授:天台宗的现象即本质说 

 胡晓光教授:略论中国禅观之本质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三章 禅的本质与内涵 

 方立天教授: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 

 陈坚教授:“假僧尼”出现本质上不是佛教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心」与「物」──探索心物的本质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4章 我是谁:无我或真 

 宽运法师:怨恨心生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2章 停止战争 战争的本 

 雪漠:洞悉生命和觉悟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