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对照反省:有无慢与大慢之心?


   日期:2017/3/20 13: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对照反省:有无慢与大慢之心?

  学习菩萨道,当先清净心,

  若无清净心,哪来菩萨行?

  (略释)善男子,怎样算是菩萨行人远离慢与大慢之心?

  所谓慢心,此人心中常起如是分别‘我现在所拥有的财富地位、家族种姓、或者国家的国防装备都不输他人’若此人由如是分别常执于心而起骄慢则名为慢,由此心而于他不生真实恭敬心故,即使恭敬也不过是表面客套而已,内心执如是自境为实故,不能悟入诸法因缘而起非实有故于生死难得出离。

  善男子,什么是大慢呢?若有菩萨心中起这样的分别念,‘我现在所拥有的财富地位、家族种姓、或者国家的国防装备都胜过他人’,由如是心而于他人不生恭敬,因为自认为高贵该受他人恭敬故。前一种是自认为不输给别人而不起真实恭敬,后一种则是认为胜过他人而及表面客套也没有了,直接就是摆出一副骄慢的样子于他毫无恭敬可言,所以名为大慢,比前面这个慢心增大了不少。

  善男子,这就是骄慢和大慢心之心相差别,若是真实菩萨行人则于如是心皆悉舍离,所以我们若是想要学菩萨行的话都该反省下自己是否有如是心,若是有的话,则离菩萨行还差得远,何况无上菩提?自然三恶道就变得近了,无量烦恼更是触手可及。同样于自己的智慧、禅定等境界起如是心而于他不生恭敬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佛经中也说过,一切菩萨行人不当轻视初发心人,何以故?菩萨行人远离一切慢心故。

  于是世尊以偈颂总结,其意如下:菩萨行人远离一切骄慢而于一切众生起大慈大悲,以无量方便利益令得安隐,菩萨由此勤护心念之故而处于三界生死中不为生死烦恼所染,摄心于清净处护持不失,即使行头陀苦行或以身语意饶益有情、开演诸佛微妙法门乃至令众生趣入人天善处而积累种种善根功德,也不由如是之行而起骄慢,如是方为真实菩萨行人,由是方得成就真实无上可爱妙果。

  (原文)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离慢大慢?

  善男子,所言慢者生如是心:‘我今所有若家、若姓若色及以种种金银珍宝、诸宝藏等,象兵马兵、车兵步兵不劣他人。’若人如是起憍慢心是名为慢,以其不生恭敬心故。

  善男子,何者大慢?善男子,若有菩萨作如是念:‘唯我若家、若姓若色、若金银宝藏,象兵马兵、车兵步兵胜于他人。’是故不生恭敬之心,是名大慢。

  善男子,如是憍慢及以大慢,菩萨摩诃萨悉已舍离。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是离慢、离于大慢。”

  尔时世尊为显此义,偈重说言:

  “离慢离大慢, 常行慈悲心,

  以彼润心故, 于世不放逸。

  虽行乞食事, 诸菩萨大事,

  说义利益事, 若诸天及人。

  大宝积经 大乘十法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慢心       对照)(五明学佛网:慢心       对照)  

 徐恒志居士:《思益梵天所问经·对照译白》序 

 徐恒志居士:《维摩诘所说经·对照译白》序 

 韩廷杰教授:《安慧释》梵汉对照 

 宽运法师:「法华七喻」与七种增上慢心(一) 

 宽运法师:「法华七喻」与七种增上慢心(二) 

 成观法师:《心经系列》成观法师 附录 般若心经梵汉对照本 

 遇事用佛法来对照 

 念佛诵经的5个注意​事项,请一一对照 

 宣化上人:若生出一种憍慢心,应该把憍慢的思想去了它,为什 

 宣化上人:若生出一种憍慢心,应该把憍慢的思想去了它。为什 

 《百业经》:迦叶主尊以慢心故迟得圣果87 

 净土法门法师:有神通,傲慢心生起来,反而成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