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六根口味太重,应该多念大乘经典


   日期:2017/3/22 18: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般来讲,我们已经进入一种生活的悖论模式。一般是拼命赚钱,一边是拼命消费。所有赚的钱永远不够花,因为欲望太重了。人的欲望是整体的,比如吃的欲望重,看的欲望也重。现在人口味败坏,因为欲望刺激的缘故。导致看的电影电视,也是欲望重的,打打杀杀的。六根的欲望是相通的。

  一般社会上有所成就,特别突出的,精英,都很容易犯这个欲望重的问题。我们应该慢慢回归,让欲望变小。人欲望变大时,就导致环境破坏污染,资源过度浪费。所以国外就说,中国人富裕起来是很可怕的。人口太多,如果世界都按照美国的生活方式,每个家一辆车,甚至好多辆车。那地球早就被吃光了,车要损耗石油,每天在环境污染,资源能过度浪费。我们应该要回归到朴素的生活,简单的浪费,留给大自然青山绿水。

  人的六根口味重,是相通的。鼻的口味也重,现在很多香水,都是恶香,动物的性激素做的。打扮往妖艳上走,这也是眼的口味越来越重。六根的口味重,就直接导致人欲望的膨胀。现在人欲望为什么停不下来,就是六根口味太重的缘故。六根污浊了,再也感受不到土地的那种朴素,这将是未来一种灾难。

  中国人讲士农工商,中国的山河大地,是最适合发展农业。而人在发展农业时,就跟大地比较亲近。工业就具有一种强大的占有性和掠夺性。到处开山劈石,破坏了山体的原有相貌,甚至挖煤矿,石油,这就是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到今天大自然还没有办法缓解。

  工业还导致一个后果,让人欲望高度的膨胀,对大自然没有敬畏心。像很多人做事情,赚钱很顺利时,他就迷住了,以为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这个顺利,只是福报现前而已。但人的欲望一膨胀,加上福报大,就伤害更多的人。所以一等福报的人,一定要有一等的智慧。否则你福报大,智慧不够,做的东西很顺利,结果呢误导别人,还害了别人。一等福报的人,手一挥,一座山风水就破坏了,或者生产的东西,污染河流,几年都消化不了。

  人在有了适当的物质后,就要培养知足的心态,要修智慧。像中国的经典,比如老子,易经,主要是教化一等的有福报的人,让这些人不要做错事。福报小的人,怎么错,也只是伤害小部分。福报大的人,伤害起来就很可怕的。现在环境污染这么严重,都是福报太大的人搞出来的。不尊重环境,爱护环境。

  不管儒释道哪家,都是让人成圣贤成佛。怎么成?最主要的,通过改造身心。记得是改造身心。但工业革命后,人都在改造大自然,没有用在改造身心上。这是很可怕的。可见人的欲望在向外奔驰。奔驰的结果,就是向大自然过度的索取。那如何改造身心,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现在来讲,不缺物质,就缺乏如何改造自己身心了。物质上已经够丰富了,要盖个庙也很容易了。佛教也应该慢慢从盖庙开始转移到改造身心上了。这就是经典的重要。我们应该把重心转移到改造身心上。但因为欲望的缘故,我们六根已经变得粗糙,变得口味很重。喝白开水已经没有味道,要喝重口味的垃圾快餐,加很多香料的。想改在身心,又哪有那么容易呢。这就要从药师法门开始,食清净食,着清净衣。

  在饮食上,要保持清净。现在做媒体的那一批人,特别可怜。因为他们报道的东西,都是反面的多,读者每天都在看这些负面新闻。意根就吸收很多垃圾,人就很多痛苦。这也是意根口味特别重的原因。这类人要来念经学佛,是最困难的。因为意根太脏,要开智慧,就要把意根清净了才能开。

  现在弘扬念大乘经典,尤其是《法华经》和《药师经》,这两部经其实是佛讲的密法中的密法。《法华经》是佛讲佛的知见的密法。《药师经》讲的是修持的密法,讲的是境界的部分。凡夫色身到如来色身不同的不同。你多念经,色身清净后,六根欲望减少,人的痛苦就少了。这才是修行的正道。没有大乘经典加持力,在这个时代,人想要保持单纯,太难了。人越复杂,自己就越痛苦。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六根       大乘经典)(五明学佛网:六根       大乘经典)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六根六尘 

 净界法师:发菩提心建立正知见,就是要依止大乘经典 

 不被六根蒙蔽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三章 大乘经典的涅盘思想 

 张秉全居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亲佛法师:佛七开示 第一讲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续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圣严法师:六根清净怎么讲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廿一章 守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廿一章 守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一章 守护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