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太上感应篇图说171:咒诅求直


   日期:2017/3/30 12: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文:咒诅求直。

  【原文】

  诵法闺箴莫逞凶,铅华勿御守三从。

  与其诅咒明心迹,避谤何如反责躬。

  注:咒诅者,誓於神也。求直者,人谓其理曲,欲借咒诅以自明其直也。小人时穷势迫,明知所作非理,每借誓神以塞其谤,往往横遭惨报,如其所咒,可畏也夫!

  案:杨寡妇性极悍,年未四十,夫死,遗子七岁,延曹姓为教读。曹系杨门之婿,认寡妇为叔岳母,朝夕相见。寡妇家业虽丰,却最悭啬,一文不舍,菜羹淡饭度日。独在曹面上事事从厚,银钱米谷托其掌管,不问出入之数。又日以珍馔相款。姆婶辈无不疑之。一日曹偶解馆,众妇至书房翻其箧,得钗环一包,乃寡妇素所御者。持以示之,寡妇曰:“我数日前曾烦曹家女婿另换新式,想渠偶然忘记带回耳。”后众妇又从寡妇枕边得金扇一柄,乃曹之物,寡妇曰:“我适才至书房偶然携来者。”众妇皆笑曰:“前之钗环曹偶然忘记,今日之扇尔偶然携来,天下偶然之事何其多也。”寡妇怒曰:“难道我与曹有甚私情?”乃对神哭诉,日日咒诅以明己之清白,而待曹则相厚如故。时逢端节,曹并不归家,寡妇治酒,与曹在荷亭对饮,且饮且骂。侍婢进角黍,两人食未竟,寡妇忽云头疼,搀至房,俄顷即卒。曹直卧至次日辰刻不起,启户视之,亦死矣。人皆以为天报。但询诸侍婢,佥云两人形迹可疑,并无苟且不正之事。

  呜呼!古人有言:“避谤不如自修。”箧内钗环,枕边金扇,种种生人之疑。为寡妇者,宜另觅老成西席,闭户克守妇道,事久见人心,不求直而自直矣。乃处嫌疑之际,而犹荷亭设宴,樽酒言欢,虽曰无私,其谁信之!则毒口咒诅,适自速其死耳。

  附:某妇常与人私,又窃邻家一手巾。邻家诟骂,其夫闻之,咒曰:“我妻果与人私,及窃汝巾,当为雷击,否则汝亦如之。”未几,果毙于雷斧,夫肋下有字曰:“痴人保妻。”妻下亦有字曰:“行奸为盗。”(《感应篇集注》下同)

  苏州盘门,章惟一,妻严氏,有妹嫁于徐姓。章妻往探其妹,因窃妹金钏以归。妹知其姊所为,乃遣妪婉言索之,章妻怒,竟同妪至城隍庙咒诅以自白。归三日,忽舌长出寸余,口不能语,惟呼“还、还”而已,一月死。其夫开箧视之,则金钏宛在。夫恐增妻罪孽,密遣人还其妹。妹不忍受,变易得价,为姊作佛事以忏其罪。

  康熙戊申年,山左地震,沂州有贾客以布百疋、钱十千,寄于旅舍范氏。及地震后索之,范氏但与之布,匿其钱,客再索,范氏指天咒曰:“如匿尔钱,即刻压死。”言未竟而屋已倾,独范氏死焉。其钱在床下,客嗟叹而去。

  【译文】

  注:“咒诅”,就是对神明发誓。“求直”是指因自己理亏,而想借咒诅表明自己的清白。小人在迫不得已的时侯,明知自己所为不对,也要借着对天地神明发誓来掩饰,却往往果如其所咒,惨遭横祸。这的确是很可怕的。

  案:杨寡妇性格极为强悍,还没有四十岁,就死了丈夫,留下一个七岁的儿子。就请了一个姓曹的来做家庭教师。曹某是杨门的女婿,所以认杨寡妇为叔岳母,早晚相见。杨寡妇家业虽然丰厚,却最是悭吝,一文不舍,常常粗茶淡饭度日,惟独对曹某事事大方,银钱米谷托他掌管,不问出入之数。而且每天以美味佳肴招待。杨家众媳妇都怀疑她。一天曹某偶然离开,众媳妇就到他书房中翻他的箱子,翻出钗环一包,是杨寡妇平常佩戴的。拿了给杨寡妇看,她说:“前几天我曾麻烦曹女婿给拿出去另换新式的,想他是忘记带走了。”后来,众媳妇又从寡妇枕边找到了一柄金扇,是曹某的东西。杨寡妇说:“这是我刚才到书房偶然拿来的。”众媳妇都笑着说:“前之钗环是曹偶然忘记,今之金扇是你偶然拿来,天下的偶然之事怎么这么多呢?”寡妇恼怒说:“照此说来,难道我与曹女婿有私情吗?”说完就对神明哭诉,每天对天诅咒,来表明自己的清白。但待曹某却相厚如故。适逢端午节,曹某并没有回家,杨寡妇就治办酒菜,与曹某在荷亭上对饮,一边饮酒,一边咒骂。侍婢送来了粽子,两个人还没吃完,寡妇忽然说头痛,搀扶回房中,不一会儿就死了。曹某回去睡到第二天辰时还不起,开门一看,也已经死了。人们都说这是上天的报应。询问她的侍婢们,都说:“两人虽然形迹可疑,但并无苟且不正之事。”

  哎呀!古人说过:“避谤不如自修。”箱内的钗环,枕边的金扇,这些都令人怀疑。作为一个寡妇,应当找一个老成持重的家庭教师,闭门克守妇道,日久见人心,不用去表白也自己就清白了。身处嫌疑之地,还荷亭设宴,饮酒作乐,虽说无私情,可是有谁会相信呢?恶言咒诅,只能是加速自己的死亡。

  附:有个妇人与人私通,又偷了邻家的一块手巾。邻居家人辱骂,她丈夫听见了,就咒诅说:“我妻子若真的与人私通或偷了你的手巾,就被天打雷劈。要是没有,你们也该这样。”没多久,夫妇果然被雷击而死。丈夫肋下有四个字,是“痴人保妻。”妻子肋下也是四字:“行奸为盗。”

  苏州盘门章惟一的妻子严氏,有个妹妹嫁给一户姓徐的人家。严氏去探望妹妹,就偷了妹妹的一个金钏回来。妹妹知道是她姐姐干的,就让一个老妪去婉言索要。严氏恼怒,竟拉着老妪一同到城隍庙去赌咒,以表明自己的清白。回家后第三天,舌头就忽然长出一寸多长,口不能言,只是呼叫:“还、还!”一个月后就死了。他丈夫开箱检视,果见有个金钏,怕增加妻的罪孽,就暗暗派人给她妹妹送去。妹妹不忍收,就变卖了钱,为姐姐做了佛事,来忏悔她的罪。

  康熙七年,山东地震,沂州有个客商把百匹布、十千钱寄存在范氏的旅店里。地震结束后,去索要。范氏只给了布,藏匿了他的钱。商人再次去要,范氏就指天赌咒:“如果藏匿了你的钱,立刻就被压死。”话还没说完,房子就倒塌了,只有范氏一个人被压死。钱藏在床下,客商叹息一番去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诅咒)(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诅咒)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蔡礼旭:我们奉行《太上感应篇》,要给大众信心 

 一句恶毒诅咒,毁掉他数年行善的功德! 

 印光大师极力推荐的《太上感应篇》《集福消灾之道》精简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小本珍贵版)(全)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文 

 太上感应篇(精校版) 

 净土法门法师:平时我们对他人的祝福或者是诅咒,是否真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