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太上感应篇图说183:违逆上命


   日期:2017/4/28 12: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文:违逆上命

  【原文】

  千言告戒万叮咛,庭训如何竟不听。

  违逆已干天重谴,欺心犹诋目莲经。

  注:上命,旧注皆指君命臣、主命仆、将命士卒、官命吏役而言。愚谓国法森严,臣仆兵役未有敢显然背逆者也。惟家庭中子弟,或恃爱,或恃才,往往自持己见,视父兄之言如弁髦,不孝不悌,罪莫大焉。

  案:秦中窦翁,生子窦芳,薄有才具,目中无父。凡翁之命无不违逆,翁尝戒之曰:“孝顺,德也,尔事事逆我,顺德安在?”芳答曰:“顺者,理而已矣,父之所言多不合理,儿故改正之,以求其至是,非敢逆也。”反复辩论,口若悬河,翁不能难,反笑曰:“孔子恶佞口,嗣后一切事任尔主之,吾皆不与矣。”凡家人启白则曰可回大官人,亲朋有事相咨则曰可商之小儿。内外只知有芳,不知有家翁。一日,翁女归宁,翁怜其贫,命赠麦二担,芳颗粒不与,翁虽含怒,但违逆已久,莫可如何,惟付之叹息而已。芳尝与友游报恩寺,见有《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内载目莲救母之事,曰:“人死魂归于天,魄归于地,有何形质受罪?且目莲之母,在世不过宰杀猪羊,打骂僧道,其过极小,何致入十八重狱受重重恶报乎?真是胡说!”碎而焚之。一时困倦,借憩僧房。梦至一精室,门悬对联,上书:“菩萨本愿经无非行孝,地狱光明藏方是能仁。”稍刻,有一童子出曰:“菩萨唤汝随同进见。”菩萨盘膝上坐,装束与塑像无二,责芳曰:“目莲之事载于佛典,岂有欺人?尔碎而焚之,是不敬也。目莲救母于死后,尔违逆父命于生前,是不孝也。不敬不孝何以为人。”命恃者以米汤饮之,醒后神魂遂痴,与之饮食,亦不知饥饱,虽欲违逆而不能矣。

  附:裘文达公典试福建,心奇解元文,榜发,亟欲一见。昼坐公廨,闻门外喧嚷声,问之,则解元与公家人为门包角口,公意其贫,禁家人索诈,立刻传见。其人面目语言粗鄙无可取,公不悦,因告方伯:“某深悔取士之失。”方伯曰:“公不言,某不敢白。放榜前一夕,某梦文昌、关帝与宣圣同坐,朱衣神持福建题名录来,关帝蹙额曰:‘此第一人平生作恶武断,何以作解头?’文昌曰:‘渠官阶甚大,因无行已削尽矣,然渠好勇喜斗,一闻母喝即止,不敢违逆,念此尚属孝心,姑与一解,不久当令归土矣。’关帝尚怒而宣圣无言。”未几,解元果暴亡。(《桂香镜》)

  李孝寿知开封府,有秀才为仆所凌,忿甚,作状欲送府,为同社所劝解而止。乃自取状,戏学孝寿判曰:“决杖三十。”仆怨之,窃状走府,曰:“秀才自学府判状私决人。”寿即令追之,既至,具陈所以,寿谓仆曰:“汝违逆主命如此,秀才所判正与我同。”如之数吏决之。

  【译文】

  注:“上命”,旧注本都说是指君主命令大臣、主人命令仆人、将领命令士卒、官员命令吏役而言。我认为国法森严,大臣、奴仆、士兵和吏役不敢明目张胆地背逆。只有家庭中的子弟,或依恃父母疼爱,或自恃有才华,往往就固执己见,把父亲兄长的话,当作耳旁风,不孝不悌,这真是莫大的罪过。

  案:秦中窦老汉有个儿子叫窦芳,略有一些才能,就目中无父,凡是他父亲的命令,没有不违逆的。他父亲曾告诫他说:“孝顺是一种美德。你事事都违抗我,孝顺之德何在?”窦芳回答说:“顺从应该讲道理,父亲你所说的话,大多不合理,儿所以才要改正,以求得真正的道理。不是要违抗父命。”反复辩论,口若悬河,他父亲说不过他,就笑着说:“孔子厌恶巧舌如簧的人。以后一切事任你自做主张,我不干预。”以后,凡是家中人问他事,他就说:“去问大官人吧。”亲戚朋友有事来商量,他就说:“和我儿子商量就可以。”家内家外只知道有窦芳,不知道有乃父。有一天,窦老汉的女儿回来探亲。老汉看见她穷得可怜,就命令赠送她二担麦子,窦芳却一粒也不给。窦老汉虽然含怒,但被顶撞惯了,也没什么办法,就只能叹息而已。

  窦芳曾与朋友一起去游览报恩寺,看见有一本《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内中讲目莲救母的事,他就说:“人死后,魂归天上,魄入地下,哪有什么形体来受罪?况且目莲之母在世的时候,不过宰杀过猪羊,打骂过出家人,这过错极小,何致于打入十八层地狱,受到种种恶报?这真是胡说。”就撕碎了烧掉。不一会儿,他就困倦了,暂借僧房小睡,就梦见到了一间精致的房屋,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面写着:“菩萨本愿经无非行孝,地狱光明藏方是能仁。”稍过片刻,就有一个童子出来说:“菩萨唤你随同进见。”菩萨盘腿坐在上面,装束和塑像一模一样,责斥窦芳说:“目莲之事记载在佛典上,怎么会骗人?你撕碎了还烧掉,这是不敬。况且目莲救母是在其母死后,你是父亲生前就违抗他的命令,这是不孝。不敬不孝,还怎么做人?”命人拿米汤给他喝,醒来后就神魂痴呆,给他吃饭喝水,也不知饥饱。虽想违逆父亲也不能了。

  附:裘文达公(裘曰修)在福建担任主考官,对解元的文章暗暗称奇,发榜后就很想见一面。白天在官衙办公,听见门外有吵闹声,一问,原来是解元与官衙公人为进门钱而争吵,裘文达公以为解元家贫,就不让门人索诈他,立刻召见。却看到这个人面貌鄙陋,言语粗俗,很不高兴,就对布政使说:“我很后悔自己取士的失误。”布政使说:“您不说,我也不敢告诉您。放榜前的一个夜里,我梦见文昌帝君、关圣帝君和宣圣(孔子)一同坐着,红衣神拿过福建的题名录来,关帝皱眉说:‘这个第一名平生作恶武断,怎么能做解元?’文昌帝君说:‘他本来官阶很大,因品行不好,已经削除殆尽。但他虽好勇爱斗,但一听见母亲呵斥就停止了,不敢违背。念他还有这一点孝心,就给他个解元,不久就让他入土了。’关帝还不高兴,宣圣坐而不言。”没多久,解元果然暴亡。

  李孝寿担任开封知府,有个秀才被仆人凌辱,愤怒极了,就写了状子送到官府,后被邻居左右劝解而止。于是就戏着拿了状子学李孝寿下判决说:“决杖三十!”仆人怨恨他,就偷了状子送到官府,说:“秀才私自学府判的模样定人罪。”孝寿命人捉拿秀才来。秀才就把事情原委讲一遍。孝寿就指着仆人说:“你违抗主人的命令到这种程度,秀才的判决正合我意。”就让吏役们如数杖打他三十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违逆上命)(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违逆上命)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蔡礼旭:我们奉行《太上感应篇》,要给大众信心 

 印光大师极力推荐的《太上感应篇》《集福消灾之道》精简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小本珍贵版)(全)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文 

 太上感应篇(精校版) 

 《太上感应篇图说》09: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读懂古今第一善书《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