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法尊法师:何谓佛教的净信?


   日期:2017/5/10 9: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其实,信不但在佛教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就是世间亦无不以信为第一要务。

  不过世间所说的信与佛教所说的信稍有不同罢了。如儒家所说“仁义礼智信”的“信”,只不过是一种“言行一致”、“有约必践”的意思。

  譬如开会议,彼此约定在某一个时候开会,到了那时,我就去开会,这就叫做有信;又如与人借钱,约定在某一个时候偿还,期限一到,即去交还,这也叫做有信。

  能够做到“言行一致”、“有约必践”、“无轻诺寡信”的地步就算达到“信”的顶点了!可是在佛教解释这个信,并不这样简单。

  佛教通常教典里说“信”的意义,即“信有是有”(三宝功德,众生业果)“信无是无”(世间万有)这样说法,虽亦有理,不过范围太笼统宽泛,在初学佛的人,是不容易了解的。我现在且依唯识论来略说一说信的意义。

  论说:“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这三句话便是信的定义。“于实德能”,意思就是信实,信德,信能之谓。

  所谓信实──实是真实,就是四圣谛理。这四圣谛理,是真实不虚的,我们深信不疑,名为信实。

  所谓信德──德是功德,就是世间和出世间的有为功德,无为功德,三宝的殊胜功德,我们信它的确是有的,即名为信德。

  所谓信能──能是功能,就是三宝有与乐拔苦的功能,我们相信他依他行,也可得到这种功能,换句话说,就是信自己也有成佛的本能,这名为信能。

  上述三种为吾人对三宝发生信仰的对境。若能于此境上,深信不疑,就叫做“深忍”,如能更进一步的希求自己也能获得同三宝一样的“实”“德”“能”,就谓之“乐欲”。

  虽然对三宝的“实”“德”“能”生起了“深忍”和“乐欲”,若是杂有五欲等贪心,那也不见得有什么可贵了。

  所以“深忍”“乐欲”必须还要清净,并能令相应的心心所,都变成清净,那就达到“心净”的极果了。

  这样,能够圆具此三德相而生起的信心,才是佛教所说的信,这信就是“净信”,也可以说是正信。

  然而佛教所说的这净信,虽同具“深忍”“乐欲”“心净”的三相,若以重要说来,要算“心净”为最要。

  何以呢?因为:“深忍”只能算是信的因;“乐欲”只能算是信的果,而信的自相就是“心净”。

  由于信的自相是净,所以能令他的因果等皆净,若信的自相不净,那就不会令因果等清净了,故在净信的三相之中,当以“心净”为最要。

  此三相因果之理,表之如下:

  因──深忍──胜解心所

  自相──心净──信心所

  果──乐欲──欲心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法尊法师       净信)(五明学佛网:法尊法师       净信)  

 杨曾文教授:如是弘愿,如是伟业--纪念中国现代著名佛学家 

 温金玉教授:法尊法师与普化寺 

 于凌波居士:法尊法师与汉藏教理院 

 济群法师:净信为本的净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K 1158经:本 

 宏圆法师:为什么一念净信“行无相因得无相果”,能得福无量 

 宏圆法师:为什么一念净信“行无相因得无相果”,能得福无量 

 宏圆法师:为什么一念净信“行无相因得无相果”,能得福无量 

 宏圆法师:一念净信,就是往生净土的真实之因 

 宏圆法师:为什么一念净信“行无相因得无相果”,能得福无量 

 印光大师:佛力难思,佛恩难报,当生大庆幸,生大惭愧,生大 

 宏圆法师:一念净信就是往生净土的真实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