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明如居士:业的分类


   日期:2017/5/17 9: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出生在农村,并在农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对农民的耕作和播种之事非常熟悉。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和爷爷一起在自家自留地里种蔬菜的情形。在播种某种蔬菜之前,先要去镇上购买这种蔬菜的种子。走进卖各种蔬菜种子的种子站,就可以看到各种蔬菜的种子,有青菜种子、苋菜种子、茼蒿种子、韭菜种子、油菜种子、芝麻种子等等,看着这些细小的呈现黑色颗粒状的蔬菜种子,当时的我觉得真的很神奇——这么小的颗粒状的东西居然能够在田地里长成形状各异的蔬菜。尤其是春天,当一片片黄黄的油菜花像黄色的地毯一样铺满大地的时候,我就觉得天地在突然之间仿佛变成了仙境。我曾经走在田埂上,看着远处犹如片片黄云一般的油菜花,陷入极大的惊奇之中——我真的难以相信,眼前这些黄黄的油菜花都是当初“躺在”种子站的那些细细圆圆黑黑的油菜种子长成的。当时的我曾经想过:能够辨别什么样的种子长出什么样的农作物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人正是有了这样的智慧,才能够通过播种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庄稼。有了这些庄稼,人们才能获得食物和其它的一些生活资料,并得以生存于此世间。

  皈依佛门学习佛法,对业果的道理生起了少许信解之后,心里觉得佛陀才是世间真正了不起的人,因为佛陀能够辨别身口意所造之业与未来身心世界之间的因果关系。辨别什么种子长什么样的枝叶花果还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辨别什么样的身口意会变现什么样的身心世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心中生起的一个接一个的形形色色的念头,口中所说的一句接一句的形形色色的话语,身体所做的一个接一个的形形色色的动作,这些多像种子站里面摆放的一粒粒细小的蔬菜种子啊!当我们将一把一把的种子撒在田地里面的时候,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种子就会发芽,并渐渐长出枝叶花果,使得大地焕然一新,披上各种色彩的衣裳。同样,心中生起的一个个细小的念头,口中所说的一句句话语,身体所做的一个个细微的动作,难道不是撒在无形的“心田”里的一粒粒种子吗?山河虚空大地以及我们周围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一山一水、一虫一鸟难道不是这些身口意业种的变现吗?如果看到一朵美丽的鲜花展现在我们面前,佛经中说这一定是以前的一个善念成熟之果,业不作不得,如果没有以前的一个善念,现在根本不可能看到眼前的鲜花;如果我们面前出现一条臭水沟,佛经中说这一定是以前的一串串恶念成熟之果,业不作不得,如果没有以前的一串串恶念,现在根本不可能看到眼前的臭水沟。

  作为一个学佛人,通过学习佛法,辨别身口意之业的善恶及其分类等实在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犹如农民不知道什么种子长出什么样的农作物,就根本无法获得所需的粮食和蔬菜一样,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和语言会产生什么的异熟果,就根本无法实现离苦得乐的目标。所谓的修心或修行,都是调整身口意的另外一种说法而已。如果连身口意的善恶属性都不能辨别,那么所谓的调整身口意,则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

  《俱舍光记》中说:“造作名业”,意思是身口意的造作就是业。为什么称身口意的造作为业呢?因为身口意一旦造作之后,就一定会在“业田”中留下“业种”,“业种”成熟后显现“业果”,业果也被称为业报。

  什么是“业田”呢?业田就是心田,或称为心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常住不坏的佛性。我们能看能听、能嗅能尝、能触能思能忆,全是因为心性的作用。心性在佛经中有很多的名称,如《楞严经》中称为常住真心,《梵网经菩萨戒》中称为心地,般若经中称为菩提或涅槃,《华严经》中称作法界,《金刚经》中称为如来,《金光明经》中称为如如,《净名经》中称为法身,《大乘起信论》中称为真如,《圆觉经》中称为圆觉、总持,《胜鬘经》中称为如来藏;禅门则称其为“自己、主人翁、本来人、无位真人、本来面目、正眼、妙心、无底钵、没弦琴、无尽灯、无根树、泥牛、木马、心源、心镜、心月、心珠”等等,总之心性在佛教中有无量的名称,正如永明寿禅师在《唯心诀》中所说:“一法千名,应缘立号,备在众经,不能具引。”意思是说,心性这一法有成千上万的名称,都是随心性的某种属性或作用而安立的名称,这些名称在佛陀宣说的经典中比比皆是,无法一一枚举。业田是从心性能够执持和成熟业种的角度,为其安立的一个名称。

  什么是业果呢?业种在业田中成熟之后所变现的身心世界称为业果,内在的身心称为等流果,外在的世界称为增上果。从业报的角度,等流果和增上果也分别称为正报和依报。

  业按照其造作的方式,可分为意业、身业和口业。意业也叫思业,是心中生起的念头;身业和口业,也称为思已业,是心中生起念头之后,由念头驱动身口所造作的行为和语言。

  业按照其将来成熟之后所对应的异熟果的不同,可以分为善、恶、无记三类。如果一个业将来能成熟为安乐美好的身心和外境,这个业称为善业;如果将来会成熟为痛苦的身心和外境,这个业称为恶业;如果成熟为不苦不乐的身心和外境,这个业称为无记业。

  恶业按照其造作的方式可以分类为身恶业、语恶业、意恶业。最主要的身恶业有三种:杀生、偷盗和邪YIN;最主要的语恶业有四种:妄语、恶语、两舌语、绮语;最主要的意恶业有三种:贪、嗔、痴。身口意的这十种恶业也称为十恶业。

  善业按照其造作方式,也可以分为身善业、语善业、意善业。最主要的身善业也有三种:不杀生(爱护生命)、不偷盗(慷慨布施)、不邪YIN(守持戒律);最主要的语善业也有四种:不妄语(说谛实语)、不恶语(说悦耳语)、不两舌(说和合语)、不绮语(说有用语);最主要的意善业也有三种:无贪(舍心)、无嗔(慈悲心)、无痴(具足正见)。身口意的这十种善业也称为十善业。

  业按照其异熟果的不同,可以分为十种:异熟果分别为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佛法界的业,分别称为地狱业、饿鬼业、畜生业、人业、天业、阿修罗业、天业、声闻业、缘觉业、菩萨业、佛业。以嗔为主的上品贪嗔痴所发动而造的上品十恶业是地狱业,以贪为主的中品贪嗔痴所发动而造的中品十恶业是饿鬼业,以痴为主的下品贪嗔痴发动所造作的下品十恶业是畜生业,夹杂愚痴的下品十善业是人业,夹杂嫉妒的中品十善业是阿修罗业,夹杂傲慢的上品十善业是天业,修持人无我空性和出离心的业是声闻业,修持十二因缘和出离心的业是缘觉业,修持大悲心和般若空性的业是菩萨业,灭除细微二障究竟证悟法身的业是佛业。

  善业中,那些能成熟为六凡法界安乐的业称为随福德分善业,能成熟为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法界的善业称为随解脱分善业。如为了获得人或天道的安乐而做的放生善行是随福德分善业,以菩提心摄持的放生善业是随解脱分善业。

  对于一个学佛的人,了知身口意的不同造作会在业田中留下相应的业种,并能成熟为的未来身心世界,这件事情很重要。如果对业果还没有生起确知和信心,则此人的修行不会有很大进展。农民不知道什么种子会长出什么样的植物,如何去播种呢?修行人不知什么样的身口意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如何去取舍自己的身口意呢?

  摘自《放生心语》(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