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忍得了辱,控制得了心念,可得生死自在


   日期:2017/6/23 15: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阿弥陀经有句云:“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故名阿弥陀。”佛陀自己的寿命无量无边,这个很容易理解,而在极乐世界的众生为什么寿命也可以无量无边,几乎和佛一般长远呢?这是由于往生极乐世界的任何一个众生,不管三途六道,是地狱、饿鬼,是魔民眷属,只要往生极乐世界,都会平等获得阿弥陀佛极乐诸圣等无差别的念念回向。

  在众生没有得到真正的修行受用前,这些回向是支撑我们等无差别享用极乐种种殊妙的根本原因,而当我们获得了修行的受用,得到了无生无死的受用后,这些回向依然在源源不断地汇聚,来帮助众生快速地成熟种种善根、快速地进入种种修行的真实境界中去、快速地突破种种修行的障碍。

  文殊、普贤菩萨去极乐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得此殊胜加被,得见阿弥陀佛,得佛摩顶授记,得偿夙愿,因为去极乐才可以快速圆满诸愿,快速成就修行果位,快速成就一起法门,快速获得一切果证。

  1.控制心念,生死自在

  如何才能得到真实的无量寿,我们都听过“无生无死”,这个话是很矛盾的;若按因果就看得清楚,不去投生,就不会受死。修行获得最低不入生死的门槛,得证三果阿罗汉的忍法。忍什么?忍的就是投入生死的种种微细的心动,“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法本不生,也自然不会被灭,而是心生成为法生之缘,心灭则法缘灭掉,法亦不起现行。

  佛教把生命形态总结为十二种,我们最容易遇到的是胎、卵、湿、化这四类,还有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这十二大类,每一类生命形态都因某类微细的心动招感而生。我们凡夫不懂得这些道理,随便驱使自己的心,让心忙碌于造作种种业缘,让心忙碌于勾画种种未来。所以我们会被这种随便投放的心念拖拽生死,不得翻身。胎生投生的因缘是内心中有YIN欲,投入胎生的所有众生全部都是因为动了YIN欲之心,推展到十二种类生命形态,我们根本无法理解是因为随便的一个什么心动就会招感而来。

  三果阿罗汉要做的事情是继续破除随后的七十二品思惑,基础工作是要守得住心,不让心造作十二种微细的念,才能避免再落入轮回。我们说看心,其实更多是看那些粗重的心念,对微细心念几乎零发现、也就零对待、更是零反抗、结果就是百分百彻底执行。

  我们看心要做的是杜绝恶念,不要升起恶念来,在《三十七道品》里提到“四正勤”,已经升起的善,要令善念保持;已经升起的恶念,要令恶念消灭;还没有升起的善念,要让善念升起;没有升起的恶念,就保持不让他升起。以“四正勤”的高度和要求去看心,对我们娑婆末法的众生非常合适。

  如果我们还处在这个阶段的看心水平上,和了生脱死三果阿罗汉的那个忍法阶段差相当远,修行到了三果阿罗汉,明白了十二种类生命形态都是因为什么投生的原因了,也就懂得自己要如何控制心念,不去造作;或者对应造作某个心念,就可以投生到某个对应的生命形态中。这样就是得了“生死自在”,在生上是自在的,可以自己控制心念,可以自己观察三缘和合,可以自己选择投生的世界,投生的地方,投生的家庭,这个自在不得了;而死的自在,更不可思议,这个色身躯壳放下了,可以回归本来面目了,放下这笨重的壳,很乐意,很开心。

  2. 忍得住不去动这个心,自然不遭受对应境界的共业招感

  三果阿罗汉修的是忍法,你得忍得住不去动这个心,你自然不遭受对应境界的共业招感。《金刚经》云“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最最起步是忍辱,你得忍受学习上的不顺和坎坷,你得忍受修行上的孤独和诱惑,你得忍受种种非议和责难,你还要忍受内心的微细波动。

  于是一切菩萨法式,你需要反复练习,你需要忍受不圆满,忍受在实践时候的种种纰漏和蹩脚的错误;于是一切宏大法事,你需要深入体会,你需要忍受暂时无法解释和无法接受的内容,你需要忍受在没有信解为基础的坚持行做,你需要忍受法事里的微细部分不容易一探究竟,你需要认识法事里种种的微细感受和体验。于是一切法门,你需要忍受,忍受法门久久不现,忍受法门出现后,修行见不到利益的漫长煎熬,忍受法门契入后还会遇到瓶颈和障碍,忍受法门中种种暂时无法理解的深邃和微妙。

  如果这些都忍不得,法门你是看不到的,你就算遇到,也没有信心坚持到小有收获,就算很坚持,也无法忍受随后遇到的障碍和修行关键点上的瓶颈提升。如果这些都忍受不得,一切法,又如何得成呢?现在法门对我们而言多是在传说层面,很少有人手拿把掐地握住了法门;更多人只是听说这样,便这样去做,还离门甚远。

  就算是最容易学习的一个法式,比如说《普门施食》,这样容易的一个方法模式,我们如果不能忍受,不能忍受自己暂时不理解的部分,不能忍受自己坚持做后没有效果回馈,不能忍受坚持行做后的种种回馈,这一个简单的法式也不得成立,虽然你学得会,你可以倒背如流,但是你还没有会,因为你对他不理解,也对他不信受,更对他没有信心。

  一个简单的法式我们尚且不能理解,若说一个大的法事,就更不容易信受坚持了,更不容易在其中得到利益了。所以这个忍非常重要,不只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忍辱”,那只是最最低层面的忍,越到高处忍的部分内容和难度就会越深邃。

  3.因为阿弥陀佛慈悲以种种设置、加持,极乐的众生不会心动而掉入生死

  在极乐的众生不需要忍这些,因为没有恶浊的外缘。没有诸恶,连恶的名字都听不到,那么他们怎么获得无生无死的?从极乐的莲花里出来,很快就可以成为阿罗汉,明白十二种类生的因缘,同时因为没有投生的对应环境,所以也就没有激发这样心动的可能,他们不会担心自己心动掉入生死,正是因为阿弥陀佛慈悲以种种设置、种种加持,让大家在极乐心心念念都是一样的。心里可以起心动念,都是一样的清净无染,都是在思维诵念佛法僧,这个方法帮助阿罗汉过渡到菩萨位。

  到了菩萨位就要依靠其他的方法获得无生无死的无量寿了,那就是深入种种甚深禅定了,菩萨以甚深禅定、三昧正定,开启智慧仓库,在这般若智慧海洋里畅游无限,没有低级别的起心动念。就算从定中出来,外缘加持殊胜又会很快进入禅定中去,所以经文前面提到:极乐众生,每天早晨兜着花去供养十万亿佛,到吃饭的时间回到极乐,吃饭或者经行。这个玩法完全是阿罗汉这个级别做的事情,菩萨不用这种低级的方法,菩萨也不需要吃饭了,他们禅乐为食。

  菩萨开启禅定模式,进入到对应的一种三昧,就会得到对应的一种受用,或者学习,或者对应地体验,而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无边法门的学习在禅定中次第开始,广泛学习,深入体验,没有遗漏。这种修行是我们在娑婆无法企及的,因为我们还在为了生脱死奔忙。

  继续上升,到了摩诃萨的大菩萨,满月级别以上的大菩萨,都在常寂光中了,他们的心和诸佛之心合而为一,所以他们的举心动念都是诸佛赞叹的;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诸佛护临的;他们的一言一辞都是诸佛垂念的。因为他们就是诸佛救度众生之手,就是诸佛帮助众生最真实的落脚点,也是诸佛教诲众生最直接的代表、最有力的说明、最正面的榜样、最得力的助教。

  因为在常寂光,这是在回归和已经回归真实法身,在回归和已经回归究竟实相,在回归和已经回归本自佛性,这自然是于虚空法界同寿,说寿命无量是完全没错的;因为回归和已经回归自性,所以说他拥有尽虚空遍法界的最强大的力量,说万德万能是一点没错的。

  4.阿弥陀佛寿命无量,生死救拔可作依怙

  阿弥陀,阿是无量、是无边、是无尽、是无限、是无上、是无际,是空间上的无限浩瀚、无边无涯、无止无尽、是无形无相,在时间上是无垠无断、无始无终、无过去现在未来,在成果上是无上殊胜、无比圆满、无尽受用、无能出其右者。

  弥陀在圣说光,在俗说寿,在圣人来说一切都是光、究竟是光、实相是光、过去现在未来还是光,在凡夫来说有断灭想、有生灭相、有人我分别、有是非执着,所以用长久寿命的福德受用来引我们前行。

  弥陀,在圣就是究竟实相、在圣就是一真如性、在圣就是不二义谛、在圣就是诸法空寂、在圣就是圆满无漏、在圣就是不二法门、在圣就是虚空同体、在圣就是终始如一、在圣就是如如不动。

  弥陀在凡就是无量福德、在凡就是无量财富、在凡就是无尽宝藏、在凡就是寿命无量、在凡就是无尽享用、在凡就是无尽受用、在凡就是无比尊贵、在凡就是极尽庄严、在凡就是无边快乐、在凡就是无有痛苦、在凡就是没有烦恼、在凡就是神通具足、在凡就是智慧具足、在凡就是无量皈依,生死救拔依怙主。

  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可是如何念得?其中的厚重很深邃要永劫思维,都不能得知,只有做佛了才能互相体会其中深意。奉劝各位好好地念佛,好好地走这净土的路线,好好地求生极乐世界,不要再随便投射的心念,拖拽我们进入无量无边的痛苦轮回。

  今天的部分就到这里,阿弥陀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佛说阿弥陀经析2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