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广钦老和尚:戒是对治自己的心


   日期:2017/6/26 8: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 对佛法还没十分了解就去受戒,会容易造成贡高我慢。

  ■ 你们懵懵懂懂地出家,又懵懵懂懂去受戒。

  受戒是要去求忏悔,不是带业去,又带业回来。

  在戒场要儘量少说话,少和人家攀缘,有时间多礼佛念佛,求忏悔。

  戒场求戒的人多,来自十方,我们不是去和人家比穿得好、住得好、吃得好。

  受戒能忍即入道,凡事都要简单,不要和人家计较睡大位置、吃得好。

  受戒是去学威仪规矩,不是去四处攀缘、论是非、造口业的。

  ■ 现在的出家人进戒场受戒,出了戒场后就没有戒了,因他不知忏悔,自己认为受戒以后就是大法师了。

  所以,在还没进戒堂之前,应该苦学苦修,出戒堂后更应该忏悔,更加努力精进。

  假如出戒堂就自认是大法师,处处要指导人家、摆架子,佛教就会进入末路。

  ■ 有些人受戒回来,反学些贪念回来,衣食住更求享受,不知道勇勐精进,这样就不对了。

  在家人做生意要使人相信,须吃苦、守信。

  而出家人不能使人相信,就是因为如此。

  贪衣、食、住,不持戒、不修持,如此怎能使人相信?

  能守戒、吃苦耐劳,则信徒更会相信、信仰、恭敬你。

  ■ 受了戒就是要去行,并不是要做「大法师」。

  身份没有高低之分。

  ■ 戒律主要在戒自己,不是光教别人做,自己不做。

  ■ 戒是戒内(自己),不是戒外(别人)。

  当我们起了坏念头时,就应拿戒律来制止(以戒为师)。

  ■ 受了戒就应当和未受戒前不一样,更应修苦行,把习气改掉、坏念头去掉,以戒为师。

  参,就是要参坏的,别人犯错,我们不去犯错;别人不如法,我们如法就好了。

  戒是戒自己,求忏悔即是戒。

  戒也不要太执着,要知制这条戒的原因,学习这条戒的精神,而不是执着戒相、形式。

  否则本是持戒,结果反被戒回去了。

  持戒是不生烦恼,不和人冲突。

  ■ 受戒不是烧那几个戒疤,戒是在心。

  知道错了要赶快忏悔,戒持清淨就没有男女相。

  ■ 受戒是受「忍辱」,听到别人骂你、刺激你,而不理会、不起烦恼,那就是戒。

  如果能忍辱,则不易犯戒。

  ■ 未受戒不知戒律而犯戒,那是无意的。

  现已受戒知道戒律,就应当严持戒律,莫放逸。

  ■ 坏的念头跑出来时,无论做出来了没有,内心求忏悔,不再犯就好。

  ■ 刚出家的人,都带着一身的习气业障,妄念纷飞、心猿意马,不受束缚,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而现在出家修行,就是要把这些旧模式翻成新的模式,将原本习以为常的习气,转成负载道法的行仪,所以出家要有戒。

  戒就是因果,有所约束(知因果而事先不去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修得这些,因果才会圆满。

  有戒就有定,有定就能发慧,天龙八部会自动来拥护。

  ■ 出家人如果没有戒律的约束、薰习,则与俗家人无异。

  如果在人与人之间,仍起人我是非,就是未发菩提心,是犯戒。

  ■ 以戒为师,快要犯了,自己就会知道,赶快忏悔:「阿弥陀佛!忏悔!忏悔!」

  否则犯了才知道时,已经犯了。

  ■ 要诵戒,才不会有那些爱情爱别离苦。

  ■ 诵戒,必须熟谙戒本,则自然每天都有戒,只要有愿力要持戒,自然心裡会清楚自己的持犯,否则,依文诵戒 ,天天诵也诵不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韦驮菩萨

  南无伽蓝菩萨

  南无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摩诃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广钦老和尚       诵戒)(五明学佛网:广钦老和尚       诵戒)  

 其它法师:戒学庄严(广钦老和尚) 

 其它法师:诵戒开示(惜福法师) 

 广钦老和尚:如果心一直挂碍,放不下就是执着 

 广钦老和尚:修行人是——境遇愈坏愈好 

 黄柏霖:广钦老和尚修行的故事 

 广钦老和尚:都是因为我不好,没有德行,所以才不能感化他 

 广钦老和尚的忍辱之道 

 广钦老和尚:世俗人得富贵的,是过去生中布施的功德来的 

 广钦老和尚:忍辱是修行之本 

 广钦老和尚:逆境中修行 

 广钦老和尚:逆境中修行 

 广钦老和尚:修行人有这种表现那才是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