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我执不死怎能与佛融为一体


   日期:2017/7/16 8: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的人开口闭口讲的都是:怎样用功、怎样修道,大家很少讲到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大家都忽略了做人做事,都一心想着去修道了!人都不会做,也不愿意做,又怎么可能把“道”修好呢?看到大家做事那么差,又怎么可能学佛修道呢?做人、做事是最简单的,但是我们都做不好,还要去追求最高的、最复杂的!

  谈起怎样做人,我也很惭愧,也不知道怎样做人,所以也没有资格教大家怎样做人。但我一直在苦苦思索、苦苦追求,怎样做人,怎样把人做好,怎样去做事情。你内在修行有多高,谁也看不到、摸不着,只能够通过你做人做事的反应,来证明你内在的层次!

  通过总结我个人这几年实践的经验,我认为做人首先要有爱心。但是我也知道自己的爱心不够,知道归知道,要做出来又非常不容易。我经常发现自己(甚至你们大家都容易有这个毛病):告诉对方一件事情,一遍、两遍还做不到,还没有做好,就不愿再说了,就开始急躁了,就没有耐心给大家解释了。

  我们学佛的人对待身边的这些信众,乃至不是信众,都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和周围的人交往共事!在佛门里面首先要以真诚心与对方交往,实际上你对对方真诚、也就是对自己真诚。人之所以会颠倒妄想,是因为在做人、与人交往当中,往往是表里不一,最终导致自己颠三倒四!

  不管事的人可以随便说、随便做,出了问题,他因为不是领导,也不用承担责任!做领导的人考虑问题就比较多,因为每做一件事情,他必须要考虑到结果。现在是法制社会,任何一个单位、一个家庭,都有一个主人,即负责人,出了问题就找这个负责人,由这个负责人来承担法律责任。并不是说“一人做事一人当”,单位出了事情,首先找的是领导。

  大家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有一个团队精神。不能说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做。认为我是一个修行人,不喜欢这些陈规陋习,我管好自己就行了。你这种观点没有错,但是你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你现在处在这个大环境里面,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你自己,而是代表这个团体、这个单位!我们做对一件事情,人家在讲到你这个人的同时,就会提到你是哪里的人,就把你所在单位带了出来。做坏事也会如此。

  做人要比修道复杂,因为修道几乎不存在环境这一说,把门一关,你所面对的是谁呢?就是自己一个人。而当你走进社会,进入一个团体里面去做事情的时候,你所面对的是一个大的环境,是一个各种各样类型的大环境!也就是说你既要和这个团体打成一片,还不要迷失自己的本性!

  中国古时候在造铜钱的时候,为什么要在圆形的钱币中央造一个方形的小孔?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深的寓意,我们的内心就如同铜钱中心的方块,要稳,要能立得住;而外边呢?又要圆融,和大家不要有摩擦。只有大家彼此圆了以后,才能够很好地放在一起,才能互相圆融。

  尤其我们修行人,在做人做事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对方。如果不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周围的人考虑,你所想做的事情必然行不通!因为你是一个领导,你所做的事情要让大家理解、要让大家支持。如果你所做的事情是属于个人的,那又另当别论,可是你所做的事情是这个团体的,那就必须要得到团体的认可。

  有时候不与对方合作、不支持对方,往往是因为对对方的所作所为不理解、认识不够造成的。古人在做事的时候,主张以德为先。通常修行人比较主张有“道”,很多精灵鬼怪、搞旁门左道的人他们都有道,为什么得不到大家的支持?为什么他不能够持久呢?因为他没有德行!就像社会上有许多有本事的人,也能够成就一时,但是很快又失败了,就是因为他德行不够。

  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以德为本,即便你做不到,也必须要明白这个道理。也许在以德为本的时候,头几次你确实吃亏、上当、失败了,你只要是能够承受得起,继续下去,就会很快使对方认识到你!不管你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要有一种渴望上进的思想。修行、做人都是无止境的。

  修行人的脾气都很古怪,我跟你合得来就住下来,合不来就走掉!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这种做事的方式,为什么我跟你合不来我就走掉?为什么我就不能够留下来和你在一起呢?因为我留下来和你在一起,我就要失去自我。

  什么是自我呢?我的主张、我的看法、我的见解、我的面子。失去自我,就要失去我的主张、我的看法、我的见解、我的面子!若我走掉了,我就带着我的思想、看法,全部走掉了;如果我留下来了,我所有的主张、看法、见解都要失去了,都要布施给你了!我要全部接受你的一套思想。人都怕死,自己的观点、看法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为了不让自己的观点、看法死掉,宁可走人,也不跟你合作。

  也有的人认为这个人有个性、有特点,实际上要是站在修行的角度来剖析这个人的内心,是他内在布施的力量不够!前天讲到一个修行人最难修的就是“布施”这个法门。你如果把布施这个法门修好了,你的功德福报就全部成就了!

  一个人的傲慢心之所以难以消除,是因为爱心不够。一个人敢于低下头向人请教,往往比自己苦思冥想悟到的道理更深、更快。个人的思想毕竟是片面的。

  我们都崇拜佛菩萨,为什么崇拜他们呢?因为我们都知道佛菩萨是大慈大悲、有求必应!最起码佛菩萨不会搞我们的鬼,不会看我们的笑话,所以我们才崇拜佛菩萨。来到这里的人不仅仅是信佛,已经是在学佛了,“学佛”二字真的不简单啊!

  我自己常常是以“信佛的”自居。不敢称自己是学佛的人。因为我知道学佛要具备哪种心态!如果学佛的人都像我们这个样子,谁还会学佛呢?谁还会拜佛呢?谁还会崇拜佛菩萨呢?看到了我们的样子,就可以想象佛菩萨是什么样子!

  佛、法、僧,最重要的不是佛,也不是法,而是僧。如果没有僧,佛与法就没有办法延续到现在!在僧人的身上,本身就具备了佛与法。恭敬一个僧人,胜过恭敬佛、恭敬法。不是佛能够帮助我们,也不是法能够帮助我们,而是僧能够帮助我们。因为是僧给了你佛、给了你法。供养十方诸佛菩萨,不如供养一位清净僧人!

  念佛可以成就、念法可以成就、念僧同样可以成就!这个“僧”指的不是光脑袋、穿着和尚衣服的人,而是指的圣贤僧!也就是清净僧。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信徒直接念某一位活佛的名号,或念某一位师父的名号,因为这位活佛、师父,他就是一位清净僧人。

  在藏传佛教里面,通常把自己的师父(如活佛、法王 、师父)看作和佛菩萨是一个等级。因为“佛”你见不到,“法”你也见不到,你所能够见到的就是“僧”!但是我们作为一个凡夫僧,必须要拿清净僧的标准来约束我们自己,来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做为我们修行的楷模。

  自我不敢“死”,又怎么可能与佛菩萨融为一体呢?又怎么可能与天地、宇宙融为一体呢?你的思想、你的我执、你的看法、你的所作所为都不放弃,都不敢死掉,你形成一个有特色的、坚固的“我”存在,怎么可能和大的力量融为一体

  呢?“我”的看法是这样、“我”要这样做、“我”要那样做,“我”想干、“我”不想干,你的“我”越多,你离道越远,你越会进不了道;你没有了“我”,自然就与“道”融为一体了。

  你之所以爱心产生不起来,就是因为我执太大,“我”的观点太多,“我”的看法太强、“我”的个性太有特色,因此你也就没有爱心。正是因为没有爱心,所以也就没有谦卑心;正是因为没有谦卑心,所以你达不到无我,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从自我出发。我想干就干,我不想干就不干、就走人!因为你有一个坚固的“我”存在,最后一招儿就是“走人”,除了这一招儿,你还能有什么“招儿”呢?

  你如果学一次“无我”,你就知道怎样做是“无我”,“无我”是一种什么状态。你就能够由小的无我,逐渐、逐渐进入大的无我。譬如说今天领导叫我去捡石头,我没有任何想法、没有任何见解,叫我捡石头我就捡石头。这就是一个小的“无我”的开始。你就能够通过这小的无我的开始,逐渐、逐渐地进入到大的无我里面去。

  如果今天领导叫你去捡石头,你首先第一个蹦出来的念头就是:“不能捡石头,应该赶快铺路”,为什么会这样想呢?为什么会有自己的主张呢?因为你有我执!修道不是这样,乃至说高素质的人做人也不会采用这个方法。只有“下三烂”的人做人、做事的方法才会这样!

  有的学佛的人素质真的是太低太低了,低得不可造就、不可救药!一点点的事情,大家就咋呼开了。一看这种人就没有在社会上工作过,就没有做过事,就没有过正当职业。你们是否到社会上的一些单位里去看过?人家那些员工怎么做?领导怎么做?领导怎么说,员工就怎么做。你们再看看学佛的团体里面,一个个都非常有主见,非常有个性,不管自己的观点对不对,都非常有观点、有“特色”。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学佛的人最严重的习气是我执特别大,自由散漫。一个人我执那么大怎么可能没有我的观点、我的思想、我的看法、我的做法呢?一个人从来没有被人领导过,他的我执一定是非常多、非常大的;一个人如果被人领导过,愿意让人领导,他的我执就很小,甚至没有。

  大家应该在内心问一问自己,如果把我摆在一个岗位上,我能不能独挡一面?是不是认为自己要写会写、要干会干?你自己是一根柱子,是一块儿瓦片,还是一颗小石子,自己心里要清楚。但是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一根顶梁柱!绝不会把自己看成是一块儿瓦片,更不会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小石子。

  实际上我出家十五年,我自己认为看到最多的,就是学佛修道的人,我执是最大的、是最差的人!“人”不想做了,不安分守己,想去成佛、想了脱生死。你目前的事情都不愿意去做,都不安分守己,都做不好,还想了脱生死!你“做人”这堂功课还没过关,“做事”这堂功课还没过关,很多的功课都没有过关,你想了脱,了什么呢?你只有每堂功课都已经过关了,你才能够了脱、才能够超越!

  对于一个不安分守己的人,你们说怎么办呢?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哪有一点像是学佛的影子呢?你们看到我们山上的工程队没有,每天七点出去劳动,一直干到十二点。下午不到两点,他们就顶着炎热的太阳到工地上,干到天黑才收工。难道他们就不是人?不知道享受?不怕热吗?他们每天都是天一亮就干活,饭熟了就吃,吃完饭稍微休息一会儿,就又到工地上去了。

  当然我们出家人,我们学佛的人不需要这样做,但是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内心里面铲除杂草。除什么草呢?贪、瞋、痴、慢、疑、邪见!如果在自己的内心里面这六种草你不愿意除,你不用心去除,最后就是人不人、鬼不鬼、佛不佛!无我的精神没有、谦卑的精神没有,爱心更不用说。好了今天晚上就讲这三句话!

  大家应该在内心里面经常问一问自己,不要把两只眼睛总是盯着别人,要回光返照,看看自己的起心动念。

  作者:东华禅寺开山方丈释万行,万行大和尚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本佛教理念,遵从农禅并重的祖训,“堂上坐禅,堂下禅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三十岁创立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四十岁创立东华禅,让学人通过学修“东华禅”的精神,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万行大和尚       我执)(五明学佛网:万行大和尚       我执)  

 普献法师:修止观破我执 

 普献法师:五蕴我执成业识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我执不死怎能与佛融为一体 

 单培根居士:从动物看生死根本我执 

 贤崇法师:破除“我执”,保持正念 

 如瑞法师:舍去我执 平息愤怒 

 传明法师:我执与无念与无相 

 雪漠:我执是最大的敌人 

 月溪法师:“心法双忘,破我执法执是佛性”耶?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对治我执的界分别观 

 传喜法师:我执我见 六道缩影 

 本法法师:去除我执 修证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