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佛法的本色,在平凡中见真实用


   日期:2017/11/8 10: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对于佛法的认知与实修,无不关乎我们这颗心。往深了说,结果是需要我们通过一步步的坚持,最后才能明心见性的。这条路或许很漫长,可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就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刻“。但是,以此目标作为我们的终极追求,不代表佛法,会被冠以玄而莫测的标识。其实,真实的佛法修行,不仅从长远看,会让大家得到终极利益,就在眼下的平凡生活中,仍然会让我们收获有益的真实用。

  认知佛法,修行佛法,实践佛法……最终,就是要识破我们本有的,与佛无二无别的自性佛心。但是,学佛并不是带着高谈阔论的假清高姿态,或是本着学佛名义的之乎者也,以标榜自己是个佛教徒为傲,但往往却是连基本做人原则和道德都遗忘的表里不一。学佛,不仅是教会我们如何去脱离轮回之苦,学佛的当下,也是需要我们从学习佛陀,如何做一个发扬真善美的人开始。

  佛陀不仅是个觉悟者,他也是个人格完美的智者。佛法里讲,每个众生都受业力与烦恼习气的困扰。业力驱使我们在五毒的作用下,不能说烦恼都是别人或周围的环境带给我们的,也不能说我们总是受伤害者。很多时候,我们都充当着伤害者与被伤害者的角色。净化我们的烦恼习气,就是为了让我们已有的偏颇认知与内心造作能得已修正。自净其意的作用在平凡的生活中,也会去约束和指导我们如何做一个有道德与良知的人。

  佛法里有很多的高深理论与修行方法,但是佛法从来不会让我们脱离现实生活。就像慈悲心的培养,前提是要我们学会感恩,从感恩父母,感恩国家,感念一切的恩德开始,无论对我们曾经有帮助或伤害者,进而延伸到感恩一切的众生……;善护念自己的身语意,目地就是要约束我们,因为烦恼习气所引发不善念驱使下的,一切可能带给众生伤害的可能性,不让自己成为伤害者,那成为被伤害者的可能性也会减少,这就是因果的定律;戒定慧的培养,也是一种能让内心变得有力量的培养,我们大家经常都有各式各样的烦恼和困惑,或是总觉得有很多跨不过的人生挫折,但是,如果我们的内心有力量,有能抵抗压力的耐受性,那么很多我们看似的曲折,其实都很容易坦然走过……所以,佛法的修行,并不是说我们以佛教徒角色自居的时候,就信受奉行,一旦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做人做事就缺少德性与廉耻之心,不懂感恩,还强词夺理!那么这样的人,还是先不要说自己是佛教徒比较好,先学会做人更为重要!

  佛法,从来不会脱离我们的现实生活,佛法修行的每一步都是用来净化、修正我们或多或少引发不善的起心动念及身语意的。修行能让我们最终获得解脱的成就,那么努力的同时,大家也会被指引成为人格健全从而时刻散发真善美之人,一个如佛陀般人格,品行完美的人。学佛先学做人,佛法的本色,在平凡中就会见到真实受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实用)(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实用)  

 慧光法师:多做少说 老实用功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嘎玛仁波切:有多少疾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祸从口入”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嘎玛仁波切:网上卖的犯太岁的挂牌,真的能化解太岁吗? 

 嘎玛仁波切:心存善念,最后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啊! 

 嘎玛仁波切:修财神法的“密意”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 

 嘎玛仁波切:过度呵护只会消耗孩子的免疫力,提升身心的承受 

 嘎玛仁波切:心有定力,不因外境所转,就是快乐的主宰者 

 嘎玛仁波切:如何让生命之苦变得更香甜一些? 

 嘎玛仁波切:谨慎!疑心病,真会让人造作下地狱的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