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为什么不能随便抛洒如此生相欠来生报答的愿力?


   日期:2017/12/1 14: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曾为一位99岁的老奶奶做过临终助念,大家真的很辛苦,老人也很精进念佛,但是迟迟就是不往生,乃至色身已经咽气了,但是一探察身体还在鬼道,这可如何是好?到了第二天,终于有人想明白了,问家属老人最牵挂谁?最放不下谁?结果是老人牵挂他的一个小孙子,这个牵挂如果在平常就是一个很正常的念头,但是这个念头在往生前面就是业力,阻碍了老人往生极乐。这个牵挂又是什么?其本质就是一种愿力,老人牵挂孙子,想见孙子,想知道孙子过得好不好?是不是一种愿力啊?

  1.愿力不能得到满足,就会成为业力

  我们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念头,这些念头好坏且不问,是不是一种愿力?我们只要仔细分辨就会发现,我们在肆无忌惮地使用着自己的愿力、在投射着愿力、在挥霍着愿力,结果这些愿力不能得到满足,就从愿力的神坛跌落成为了业力。

  上辈子没有实现的,下辈子去实现吧,就像很多人常常说:我这辈子欠你的,来生报答你吧!果然,来生他们纠缠一起去了。有个同修因为放贷,人家没还上,就欠一文钱,也不是多,结果他就假装大方,算啦一文钱无所谓啦。但是他内心怎么想的呢?欠我一文也不行,来生你做牛做马也要还我。果然下一辈子他做了屠夫,那个欠钱的做了他的刀下鬼,这是他的愿啊,这愿到这个程度了,我们只能叫做业力了。

  我们从无量劫跌落轮回开始,就在凭借愿力跋涉在轮回里,一场又一场的离别后,愿力在逐步地消减和退化,终于变成了业力,成为了我们轮回生死的门票。在《维摩诘居士所说经》中,维摩诘把众生叫做“有疾菩萨”,就算轮回生死也这样叫,也就是在他看来哪里有真的众生啊?都是菩萨,得病了而已,病愈了就没有所谓众生了,就回归菩萨的状态了。

  菩萨的病在哪里?也就是有疾菩萨的疾在哪里?经文又说到“众生病是业力病,菩萨病是愿力病。”这一句石破天惊,道出了惊天秘密,哪里有真业力啊?因为没有真众生,所以就没有真业力;菩萨病是因为愿力,有病的菩萨成了众生,等于有病的菩萨有业力,等于致使菩萨有疾的愿力,就是业力。这是几个等式间的互换,听上去很复杂,但是若我们在纸上画一下,就会很清晰。

  2.把往生极乐的愿放第一位

  各位同修当下扪心自问,是否真的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了?若真的这样发愿了,就决定往生,这是佛在经中反复告诉我们的话,佛没有口业,应该信受佛说的话。如果我们真的发愿往生极乐,佛陀临终会来接引。

  《佛说阿弥陀》经给我们描述了另外一种不能往生的情况,就是心颠倒故。心颠倒了,就算佛陀来接引了,我们也有愿要往生极乐,也去不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心的颠倒,就是愿的颠倒,虽然过去有愿佛陀也乘愿来接,可是我们却改了这个愿,把其他的愿念放在第一位了,就出现了颠倒业相。

  我们怎么才能保证往生极乐的心不退失、不颠倒?就是放在第一位,坚决不能动摇。如果有人来说了:你学佛有大福报啊,来生一定会投生到大富人家,做大官会有巨大的影响力,如同王侯将相一般。这话说的对,但是少扯;如果你这个心一动,往生的愿就落下去了,你投生来世的愿就起来了,这就又是生死牵引了。

  当我们发出的心愿是真的时候,会有人来给你考试的,会给你出难题刁难你,看你会不会退失这个第一愿心;如果退了,他就高高兴兴的,哈哈哈你看还没修行吧、修行不得力吧、学佛学个花架子吧、学佛不扎实吧?这类人,从往生极乐的角度来说是坏人,是你的拦路虎绊脚石;可是如果没有这类事情发生,我们怎么可能知道自己的愿是真是假呢?

  正是因为我们没有接受到类似的轰炸,我们以为坚固的信心,很可能禁不住一顿炮轰。就如我认识的佛教第一网站的般若文海的创始人,他历经几年的千辛万苦,把能收集到的佛教内容都打成电子版,当时的字库还不完善的时候,他的电子版发布在网络上。算是真的很殊胜,可是他听过了基督教的一堂课就动摇了,回头问我:是啊,为什么学佛的国家都很穷很差,而信基督教的国家都很发达富有?我并没回答这样的问题,但是从问题中能看到他对佛教的信心,被一节课就轰得摇摇欲坠了。他是对佛教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贡献的人,或许以后会被记录史册的,却禁不住一堂课,我们想一想自己是否有足够强大的信心能抵抗呢?

  3.业尽情空,满愿而归

  我并不怀疑你们的信愿,但是因为这样多的案例发生,我不会再傻乎乎地相信,所以我不怀疑你们的信愿真切,但是我也不相信你们的信愿就是足够真切强大的。

  第一愿就是放在第一位,雷打不动的。什么事情来了,先以第一愿为根本,不触及第一愿的就无所谓,但凡想夺取第一愿地位的念头,全部拿下,不能让他冒头上来。所以这是建议大家没事要学习、要多念佛、要多读经文、要发掘散念圣号,为什么?只是希望大家二十四小时不空过罢了。能常常思维三宝,这就是在念三宝,只要这个习惯能保持,往生极乐的愿就很容易得到维护,不会因为发出后失去支持、退失成为业力。

  愿是业,愿力就是业力,我们可以选择投向哪里,靠愿投生这是随愿而生;靠业而生,这是共业招感而生。于是对我们普通众生来说,靠愿力很好;对于某些大德,人家靠功德回向,靠业力也可以往生极乐。而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强大的业力指向极乐,所以愿力是我们当下最容易上手,最容易激发,最大保障的力量。如果把愿力的投射也丢了,或者投射的不真切,中悔了,到一半反悔了,这愿力就夭折了,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继续轮回下去。

  愿是业,我们随愿而来,逐业而生,业尽情空,满愿而归。这是一条入轮回、在生死、出生死的路。我们把自己调整到都是准备满愿而归这个阶段就好。

  今天的部分就到这,阿弥陀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