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显法师:用功修行的时间,一心一意精进


   日期:2018/1/1 20: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所以为什么要来道场?大家在家里用功要定个时间出来,这段时间我一切不管,把手机关掉、把电话拔掉不要接了,这就是我用功修行的时间,一心一意精进,这个时候什么都不想,什么事来了也不管它,家里的狗绑起来,不要让牠乱叫吵到你,把小孩送到托儿所去给保姆带,或是送给那些不想修行的亲戚朋友帮忙带一下,让他们也修点福护持你,你就是用功。

  夫妻就互相护持,有时候你用功,他帮你弄一些杂事,这是互相成就、互相精进、互相提醒,要是睡得太晚起床,就提醒对方一下,不是要共修吗?单身的同修,手机是你最好的朋友,用手机提醒自己,用这些方式帮助自己用功修行,真的一切不管,全部都放下。或是半个小时、或是一个小时、或是一天、或是一个礼拜,那福报就很大,一个礼拜什么事都别做,就是这样用功,念佛、拜佛、看经,这样精进,把自己所有心力安住在道业上,这就有一点像闭关。

  所以不要认为很难,做一点是一点,如果没有办法一下子全分的精进,也要少分的精进,五分钟十分钟也好,在家里可以这样做,不要懈怠,不要攀缘。

  还有,要少看电视,少看报纸,不要上网,上网尽量多浏览祖师大德的著作,善知识的开示,网络可以这样用,或是听讲经、听正法,不要东看看西看看。

  现在网络很厉害,不用出门就可以逛大街网络购物,这样只会增长自己的欲望。以前较不方便,还要出门才能逛百货公司,现在很方便,卖场的商品就在网页上,想要什么就手指头按一按,就帮你送到家里来,也不用转账直接刷卡就可以,要是不会修行,这些都会让你欲望炽盛。要先学远离,都市丛林诱惑特别多,想要住阿兰若,就是不接触这些乱源,心还没有定下来,就说要在红尘中修,这只是自欺欺人。

  我发现很多人上网都会心随境转,爱看政治新闻、社会新闻来染污自心,总在起对待,分这个颜色或那个颜色,心要平等不要分别,但不是分不出来,这要讲清楚,是先让心平等,没有二念,「二」是对待的念头,要先训练让心清净,再来「分别」,那就叫从体起用,大用就现前。先把你的心洗干净,这也是和盘托出都告诉你们,看你们要不要做,能做几分?有人说念佛念了好几年都没有工夫。因为你们连三个月都没有好好用功过,还想要什么工夫,还想要什么解脱。

  有位居士问我:别的道场法师告诉他:所有境缘都可以用功,做事情也可以,在动中用功就可以了。许多人都听过这种说法,道理是这样讲没有错,可是在用功的时候,心就是静不下来,又怎么能在动中用功呢?我回答他:因为你心从来没静下来过,你又怎么会知道你在动乱?何况又处在动乱的境缘,那你就更乱,乱到连你自己都不晓得。

  你心要先静下来,从没有静下来过,就不知道「动」是什么感觉,还想在动中修行,那怎么可能?有人说工作也可以修行,是可以修,没有错,但是你的基本功要先练,要有基础,不要好高骛远。还有,如果你是当老板的,你的员工要是有在学佛的,希望不要跟你的员工讲:来公司就是修行。不要讲这种违心论,因为你心里是希望员工来公司帮你赚钱,不是来修行的,这不要混淆。

  初学工夫不够,一定要住阿兰若,阿兰若是寂静处,在古代,是听不到牛叫声的地方,现在是听不到车声的地方,住都市就装隔音窗,装隔音窗就听不到车声,但是真正义趣不是说没有声音,而是说你不要有那么多杂事,更不要去攀缘,心要清净,这就是住阿兰若。

  有些人没住过阿兰若,马上就说动中也可以修行,那看他修什么行,修到哪里去?我们根器应该没有舍利弗、目犍连这么好,他们都住阿兰若,我们还能不住吗?道场就是阿兰若,要来这里用功。我们精舍的义工,绝对不会叫他们做很多事,他们大概是佛门里面最轻松的义工,都没事,要是他们太多事,我还会说:事情怎么那么多,为什么不好好用功?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做完了,赶快用功,我在道场就只管这件事而已。当然义工所做所为要如法,不用功只来做事功德就少,只是福报而已,还是轮回,还是出不了三界。

  阿兰若是寂静处,所以人家找我外出,都会被我婉拒,今天在修学佛法上,心能够定得下来,这真正是住阿兰若的功德。刚刚教你们什么是「阿兰若」了,不要看报纸,不要看电视,要看佛法;嘴巴说话要说佛法,不要说世间法,世间的东西就是「业」,你的妄想,越说越多,越说越严重,越说越止不了。

  碰到一件事情,想要解决,你越去打世间的妄想,想世间的事情,我要这样做我要那样做,越想问题越多,越想烦恼越重,杂念越重,不如直接念佛,万缘放下,一切不管,一切随缘,不虑其前不谋其后,你这个修行有一点点进步,有一点点往菩提道迈进。所以和盘托出,登峰造极之谈,始于初步;初步从这个老实念佛,住阿兰若下手。

  我知道大家平常工作,事多杂乱,尤其是现代的工作要动脑筋,工作不用动脑筋的福报就大,只要逮到机会佛号就提起来,正念就提起来,这就是真正修行人,就怕有一刻失了正念,去工作是不得已,混口饭吃,不求这些名利,不求这些财富,只是要过最低水平的生活,修行人是这样的。现在要过最低水平的生活也要很努力,那也没办法,众生业就是这样,但是你的心还是不能离道。

  李炳南老居士讲:「白衣学佛。不离世法。要在敦伦尽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敦伦尽分。但是学佛的人要怎么孝养父母?要不带情见,照顾你的家庭但不带执着,这是佛弟子的敦伦尽分,不要忘记这一点。

  有的人学了佛,心想:我要敦伦尽分,还是满心世间意,就在佛法上敷衍,来道场修行就像沾酱油一样,沾一点碰一点就算有修。不是这样做,来道场修行要勇猛精进,世间事情要少,要看得淡看得破,这才是敦伦尽分,一切时处要能放得下,要处世不忘菩提,这真的很重要。

  一般人只想:我敦伦尽分就好,常忘记佛弟子是什么样子,所以精舍才提倡《学佛行仪》。《学佛行仪》里面提到:一个佛弟子在工作里,该怎么存心,怎么用心,怎么修行,这是很重要的。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职位,或是什么样的工作,书里面都有教导原理原则,也都是佛在经上讲的,只是把它汇编起来,是很好的一本书。

  所谓「处世不忘菩提。要在行解相应。」「解」就是对于经教的理解,还有心开意解,就是看得破;要你对经教理解,目的就是要帮助你看得破,这才叫解,你没有解,还是会被烦恼给缠住,还是不愿意修行。像信愿行的「信」,要信入、要深信,也是要在行解相应,「行」就是去转变,因为你解得了,虽然看得破,但是习染还在,你的妄想、执着还没有除灭,所以要在日用平常当中,提得起你的修行。前面讲的,住阿兰若,要给自己一点空间,给自己一点时间,不要把一生都卖给了公司,卖给了你的名利,名利到头是一场空,生不带来,死也带不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精进       悟显法师)(五明学佛网:精进       悟显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四觉知 常行精进觉 

 惟觉法师:禅七的意义──九十五年夏季学界精进禅七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六年度僧众精进禅七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住持精进禅修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中道实相观--九十七年夏季学界精进禅七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八年住持精进禅修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八年僧众精进禅七导师开示 

 净界法师:精进·逆境最怕你下定决心 

 依师闻法 精进学修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勉起精进力第十二 

 许智铭居士:谈修不放逸与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