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耕云导师:如何观心


   日期:2018/1/21 22: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如何观心?

  答:我请你要认清楚一件事,在你修学任何法门以前,都要先做一次彻底的反省、忏悔,才能消除障碍,与法相应。不然心垢太重,也就是电阻太大,电流通不过。

  不但是佛教各宗派讲究反省忏悔,我们不妨看佛讲的经典或菩萨作的论——《大智度论》、《天台止观》,都是讲“你要修学止观也好,修学般若也好,你先要忏悔。”你不反省,就不能认识你是谁,你这个人究竟是怎么一个人。我们真正反省了以后,反省得很由衷、很彻底,我们就会很清楚地认清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好人好到什么程度?是坏人坏到什么程度?我们究竟比一般的动物高明多少?你就清楚了。你那个我慢、执着、自以为是,就会降低。所以你先做一次彻底的反省跟忏悔。

  《六祖坛经》有无相忏悔,禅不是不讲忏悔,因为修行就是修正想念行为,修正我们的表层意识。我们的本心是完美的,不需要修;要修的就是我们那个七零八碎的、多元的、分裂的、不统一的表层意识。我们要修正它以前,先要知道哪些地方需要修正,自己做一番检查。这就是反省忏悔。

  我们必须先反省忏悔,然后再去观心。我们没有事的时候静坐观心,有事的时候随时观心,这个非常简单。也就是说,你想什么你要知道,古人说:“识得不为冤。”

  我在台南的时候,有个朋友在体育公园散步,他每天散两个小时的步,我说:“你在散步的时候思考些什么?”他说:“我散步只是散步,没有想什么。”这个人很可悲,为什么?无明厚重,自己想什么自己都不知道了,完全失去主宰的功能,脑筋自发地想,控制不住了,失控。人可能不想什么吗?可能这两个小时什么都不想吗?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人想而又不知道,这完全失控,生命力衰退。这个人果然不到半年,散步摔了一跤,就奉主召了,这是生命力衰竭的现象。

  我们要提升我们的心力,就必须秒秒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而且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说我们这个念头不好把它丢掉,我们反省过的坏念头应该不再浮现。我坦白跟各位讲:“我今天讲的话,是可以求证的,通得过实验的,不是随便信口开河。”你若是反省很由衷,反省得很好,而你该反省的,它自己会流露出来,不要你去慢慢思索,你只要写下来,就对了。为什么要写呢?写下来才见光。而且凡是你很彻底、很由衷反省忏悔过的,以后这个念头不会浮现,同类的念头也都不会浮现。

  你修学这个观心的佛法,从生也这样,死也这样,打成一片,不是说我一天观心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这个没用的。你要不断地观心——工作的时候就管带,好像买菜顺手把孩子带着、牵紧,不要让它溜走找不到;而你在家里做事的时候,孩子上学了,你自己做你的家事,也就是说你没有事的时候,自己坐着观心,说本来的心态是个什么样子?自己向内心找答案;而你平常不管是工作、休息、娱乐,你都要不忽略自己任何一个念头,不让它随便溜过,自己批判自己,也不要让它停止,但是自己应该自我勉励说“我们应该有正念”。

  正念,就是光明的念,有目标的念,由责任义务出发的念,探讨生命实相的念,这个叫正念。我们以正念代替妄想,这样就可以了,也不必叫所有的念头都停止,应该主动起念,而不要被动地跟着它走,不要叫妄想牵着你的鼻子走,把你牵入想阴,而是主动起念。人的脑子是个工具,你用它去思索,并不影响修行。中国伟大的佛教教内的大师们都是有思想、有思维能力的,著作等身,它会影响到修行吗?不会,邪思妄想才会影响修行。八正道有正念、有正思维,这个都不会影响。

  你刚才问得很简单,我答得很啰嗦,最扼要的是希望你先反省忏悔;第二,就是说主动起念;第三个,任何一个思索没有答案不要去半途放弃,思索任何问题都要找到结论才能停止,没有结论以前不要思考另外一个问题,这个是最健康的。假如说你这个想一点放弃,那个想一点又放弃,而且习惯于想,以想为享受,久而久之,你想一个问题,它来了好几个;别人问你这个问题,你答那个问题,结果精神分裂了。精神分裂,就是这样引起的。

  观心是健康法门,我们一生用的脑筋,还没有用到十分之一,我们要多用脑筋。大家不要说“无思无为”就是修行,“无思无为”是说你原本的那个心态,原本无思、原本无为的,而你有这个工具(脑筋),你要好好用——你要去写作,你要去读书,你要去研究对个人、家庭、国计民生有用的学问,而不要去研究那些既不能抵抗烦恼、就业考试又不考的废知识。

  摘自 安祥禅丛书《“不二法门”会后解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耕云导师       观心)(五明学佛网:耕云导师       观心)  

 杨曾文教授:天台智顗的中道实相论和观心论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2.禅 

 徐恒志居士:观心、念佛、人事磨炼 

 沈海燕教授:观心 

 吴汝钧教授: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 六、观心问题 

 曾其海教授:观心问题 

 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十一章 观心十门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三十五节 观心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 

 明一法师: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十 观心用功待考证 

 明一法师: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九 观心偏差实可惜 

 明一法师: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八 观心容易堕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