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孩子学很多才艺是利多还是弊多


   日期:2011/2/27 21: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门通百门通

    杨老师非常喜爱书法,她学楷书就学了十多年,因为杨老师一门深入书法,所以她的定性、耐性的功夫,成就了她对艺术的观察力也非常敏锐。因此,当杨老师学习篆刻的时候,就能很快地契入。杨老师学国画也学得很快,因为老师对于如何执笔,怎样去运用粗细线条已经非常自如,对于美感亦特别敏锐,所以国画老师在教她的时候,觉得她进步神速。杨老师学习录音、学习拍摄,进步的速度也令我们这些晚辈觉得失色与惭愧。

    杨老师是四十几岁才开始学电脑,但是我看到杨老师学电脑很佩服。当她搞不清楚的时候,可以跟电脑战斗三、四个小时,隔天我从房间走出来,杨老师还坐在那里打,这是我做不到的。也由于这一分韧性,让她在学习其他东西的时候特别得力。

    为什么杨老师能有如此的耐力?从学书法中锻炼出来的。为什么杨老师学其他的艺术,速度这么快?因为她已经把所有的态度跟艺术的精髓、魅力,都领纳于心而融会贯通了。

    所以,学才艺不能学杂,杂了就什么都不专。你学一门艺术是一门深入的话,除了能把这个艺术学好以外,所有学习的正确态度都会形成,这种耐力、毅力、专注力都可以用在往后学习任何东西上。因为在学习这门艺术当中,对于整个艺术的敏感度就特别高。杨老师虽然没有学过所谓的网路图画编排,但是只要一看,就能看出哪里不协调,哪里不好,很多专业的人都不得不佩服,这就是杨老师一门深入的效果。

    因此,让孩子学艺术,不要学得太多。才华的成就如同挖井一样,今天你开一百口井,都没有探到水;如果是一口井探到底,水源就会冒出来。这一口井的水源,是四面八方的水源汇聚而成的,寓意着你再学其他的艺能,就会显得比较简单。孩子要把才艺学好,首先要把德行的根基扎好,中国话讲:“德才兼备”,德在前,才在后,假如一个人很有才华而没有德行,那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他这一生可能会被自己的才华害死了。

   
杂施而不孙 则坏乱而不修

    现代人最大的学习障碍是杂学、贪多,《礼记.学记篇》说:“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假如你让他学一堆,他的心就会散乱;心都散乱了,如何能深入这一门学问跟艺能!现代的孩子学得很多,但学到最后非常恨父母,
很不欢喜父母给他点点滴滴的安排,连心都不欢喜、有怨恨,他会把这一门艺能学好吗?孔夫子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做这件事是欢喜去做的,你不推他,他都会继续深入下去。就好像我们真正明白学问对自身的好处,哪里还会依靠父母、老师在旁边鞭策?当他很专注的时候,当他能体会到自己的成长、自己能突破一切的时候,其内心的欢喜就会自然而然地涌上来。

   
一门深入才能真正成就

    确实还是要勇猛精进、一门深入地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杨老师就是一门深入的好榜样。台湾书法界的泰斗启功老先生,他现在已有七十岁的高龄,还在做最笨的功夫,即临摹。他把知名书法家的字,放在下面用玻璃隔开,一点一滴的临摹,深怕还有自己一点意思在其中,无法契入王羲之、欧阳询这些高人的笔法境界,所以要把自己放下。很多的求教者都来跟他说:“我每天练几万字,练的都是一叠纸,非常努力。”但是启功老先生跟他说:“你们字帖练得那么多,每天练那么多不同的字帖、不同的字,就好像打靶,打一万发一发也没中;而我打一发,一发就中,这一发比你一万发还有效。”学习不要贪多,不要学杂,李传军老师说:他在临摹的时候,一天只临摹一个字。

    现在人想要提升学问,提升才能,一定要走老路子,不然就无法契入,原因是自己的想法太多了。中国很多高深的艺术,现在都快断绝了,因为现在的学习强调的是一次学很多,所以无法契入真实功夫。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