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殊胜微妙特色(二)


   日期:2018/5/11 7: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殊胜微妙特色(二)

  五、化时流传永世不灭

  四十八愿所成就之弥陀名号,乃由法藏菩萨誓愿自立,《无量寿庄严经》言:“若我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剎中。”无量寿乃汉文,阿弥陀为梵语。弥陀何故立名无量寿?此即欲于无穷尽之时流,广度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众生,故此经流通分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无量寿如来会》云:“当令是法,久住不灭。”梵本《无量寿经》亦言:“令此教法,不使消灭,永作伟大赠物。”故知,百岁乃表示永久之意,即满数之词。法灭之世,世尊一代时教,诸经皆灭,余法不存,唯有此述四十八愿之《无量寿经》,永久住世度生。此法之无上大利,实为世尊出世之本怀也。

  根据《法灭尽经》云:“首楞严经,般舟三昧,先化灭去,十二部经,寻后复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世尊何故特留此经,不留余经?盖因此经乃专讲弥陀四十八愿,念佛妙法,故特留念佛,久住不灭,永度众生,此亦彰显法藏立名无量寿之本意也。

  六、化处遍及十方剎土

  十方佛国,有净有秽,有自有他,无量无数,不可计校。若所誓之愿,能利自国,不能利他国,此即不周;能益净土,不能益秽土,此亦不周。法藏为普化十方净秽诸土,于四十八愿中,被化之处,誓言遍及自国、十方、他方,此即法藏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已,方能了解十方净秽国土人民之所需,故为之设化,略述如下:

  自国:被化自国之愿,计有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四、十五、十六、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六等,共二十七愿。

  十方:被化十方之愿,计有第十八、十九、二十、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等,共八愿。

  他方:被化他方之愿,计有第二十二、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四十七、四十八等,共八愿。

  七、摄机概括凡圣总别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上自等觉不能踰其外,下至逆恶亦能入其内,不论富贵贫贱、男女老幼、智愚僧俗、士农工商,一切人等,皆能修习。此由法藏大悲愿心,无机不摄,无一不度,其所化之众,有总有别,有凡有圣,略述如下:

  总别者:

  总者,即总摄十方共通众生之愿,计有第十八、十九、二十、三十三、三十四等,共五愿。别者,即别摄不同众生之愿,如下四种:

  人天:即别摄人天之愿,计有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五、十六、二十一、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等,共十七愿。

  菩萨:即别摄菩萨之愿,计有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九、三十、三十六、四十、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等,共十七愿。

  二乘:即别摄二乘之愿,唯第十四愿。

  女人:即别摄女人之愿,唯第三十五愿。

  凡圣者:

  法藏大愿,所摄之机,有圣有凡,然愿意深远,难可思议,有凡中兼圣,圣中兼凡者,故举要代表如下:

  凡者:其第十八念佛往生愿,即为广度十方众生,不舍逆恶之人,故誓言:“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又其第三十五女人成佛愿,即是别度业深障重、五障三从之女人,故《无量寿庄严经》言:“若有愿离女身者,闻我名号,发清净心,归依顶礼,彼人命终,即生我剎,成男子身,悉皆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圣者:其第十四声闻无数愿,即欲诱引他方声闻众,念佛得生其国,回小向大。又其第二十二还相回向愿,即欲令他方菩萨,生其国土,究竟必至一生补处,上供诸佛,下化众生,超越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由上诸愿可知,法藏悲心,无穷无尽,圣凡皆摄,善恶同度,一切机类,莫不纳入大愿心海之中。

  八、利生设施圆满周全

  为佛弟子,因地求果,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无非上求下化,自他二利。法藏悲愍,欲令我等凡夫,出离三界,超生净土,化身他方,修普贤行,自行化他,圆成佛道,故四十八愿,设施周全,愿愿相资,重重无穷,略述如下:

  自利:往生之因为第十八、十九、二十等三愿。往生之后,即离苦得乐,初二愿不堕三途,不更恶趣,乃愿离苦;后九愿身皆金色,无有好丑,得六神通,乃愿得乐。离苦得乐之极乃同佛光寿无量,故第十二、十三顺次而愿。生彼国土已,乘第二十三、二十四、四十二、四十五等愿力,可历事供养十方诸佛;乘第四十六愿力,可随意闻法;乘第三十八愿力,欲得衣服,随心所欲;乘第三十一愿力,可见十方佛土;乘第二十九、三十等二愿力,得智慧辩才无碍;乘第二十五愿力,说法如佛;乘第三十四、四十七、四十八等三愿力,得无生法忍,不退转地。

  利他:彼土菩萨,欲游化十方,可乘第二十二愿力,上供诸佛,下化众生。

  由上八点足显,弥陀本愿,念佛法门,实乃一乘圆顿法门之心要,四众道俗得度之法船,诚是末世今时凡愚出离之要道,故古德言:“超世本愿之金言者,示凡夫往生之直路也,圣凡同往于净剎;十声一声之念佛者,指道俗运载之宝车也,贤愚齐乘于华台。”

  由是,修净业者须读此书,坚定正信故;参禅者须读此书,见佛必能开悟故;学密者须读此书,密严不离极乐故;宗华严者须读此书,极乐即华藏故;修天台者须读此书,一心念佛即是止观故;习法华者须读此书,念佛成佛即会三归一故;究法相者须读此书,持名即能转识成智故;僧俗男女须读此书,普被三根万善总持故。

  良以弥陀慈尊乃含灵父母,菩萨君师,常以大悲,接引众生,况念佛人?十劫成佛以来,身为我现,手为我垂,罪容我忏,名许我持;拔我之苦,觉我之迷,护我以念,接我以时,资我法乳,育我莲池;即今内外身心,莫不荷其恩力,劬劳之德,昊天罔极。今习净业者,不信本愿,是为疑惑佛智,虽行念佛,生彼净土,不见三宝,殊为可惜。信愿伏愿一切行人,立志生西,求菩提者,应思佛恩,仰承本愿,朝夕称名,终身莫怠。盖往生之道无他,六八因愿,能度五道沦落人;一乘果号,能济三界流浪儿。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四十八愿)(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四十八愿)  

 张秉全居士:学习《四十八愿》摘记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后记:敬请深思 本愿名号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结语:闻佛誓愿 深思起行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十、恶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九、悲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八、念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七、弃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六、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五、病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四、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三、往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二、玉